018 三辞三让
太极宫内,李渊特意召集群臣,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宫廷盛宴。
一众武德朝李渊的重臣、老臣,都已经早早入座。
“儿臣,拜见父皇!”
李世民也受到了邀请,出席这一次宴会
“孙儿,拜见皇爷爷!”
李渊同时也特意叮嘱,要李世民带上李承乾一起赴宴。
“入座,饮酒!”
或许是和一众老友聚会的原因,李渊今天心情似乎很不错。
将身子斜靠在龙椅把手上,李渊挑选了一个自认为最舒服的姿势。
“太子,朕问你一句。”
“今后这些老臣,太极宫还有他们的位置吗?”
就在李世民和李承乾坐下后,李渊抛出了一个问题。
李世民没有作答,他的心里快速的盘算着得失。
玄武门之变,表面是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太子之争,其实也可以看做是李渊和李世民的较量。
李渊代表的是关陇贵族,李世民代表的是山东功勋集团。
要是这些李渊老臣们还身在庙堂之上,那么跟着李世民的那些人,可就少了很多高官位置了。
“若是你坐了这把龙椅,你的身边还会有他们这些人吗?”
为了老友们的福利,李渊也是煞费苦心。
“儿臣不太明白?”
李世民这就是属于,揣着明白装糊涂。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个道理李世民懂。
原秦王府亲信们,不顾沙场飞石射箭,不惧玄武门刀光剑影。
他们所图的,不就是有一天李世民当上皇帝,然后他们跟着一起共富贵吗?
要是不把这些老臣清理了,李世民可没多的位置来奖励给一直跟着他的亲信们!
“陛下是想起在晋阳的时候,我们一起无忧无虑,每日饮酒作乐的好时光。”
面对李世明装傻充愣,李渊不愿意接话。
而作为李渊第一号宠信的臣子,裴寂站了出来。
“朕再问你,若是朕成了太上皇,你还能容他们这些人在朝堂之上吗?”
“若是朕退位,这好时光还会有吗?”
李渊,这是掀开了底牌。
之前裴寂找李渊,其实就是为了想保住自己这些人的高官厚禄、荣华富贵。
为了安排好老友,李渊也是尽心尽力。
李渊可以选择识时务的退位为太上皇,只要李世民能够承诺继续让老臣们继续发光发热。
其实李渊这人,对待朋友还是不错的。
李世民脑海极速旋转,他在思考值不值得。
李世民心里明白,善待晋阳老臣,就是李渊给他提出的退位条件。
“那是自然!”
“父皇的好时光,就是儿臣的好时光。”
“只有父皇每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这才是儿臣孝悌所致!”
李世民渴望皇位。
不过李世民已经杀了自己两个兄弟,他不想再用武力逼迫自己父亲了。
要真是那样,李世民担心自己真会被后世骂个狗血淋头。
“歌姬会有的,宴席会有的,美酒也还会有的!”
李世民又补充了一句。
虽然没有明说,可是李世民实际就是答应了李渊。
“既然如此,我们祖孙三代人,当同饮一杯。”
“这大唐是天下人的大唐,也是我们老李家祖孙的大唐!”
李渊说完,率先端起了酒杯。
“父皇,请!”
“皇爷爷,请!”
既然已经达成了退位协议,李世民和李承乾也是不想扫了李渊的兴致。
李渊故意把李承乾叫来,也是故意为之。
他是让李承乾当见证人。
李世民若是过于逼迫李渊,若是言而无信,不就是给自己儿子树立了一个坏榜样吗?
对于老子和儿子,加在一起的分量,李世民还是会考虑考虑的。
“一起,我们君臣同饮!”
李渊又一次端起酒杯,向跟着他从晋阳南下的老臣发出了邀请。
“谢陛下!”
老臣们脸上堆笑。
李渊对于这群老伙计不错,保证了他们的荣华富贵。
如此厚爱,老臣们怎么能不喜笑颜开?
……
今天的这一趟差事,恐怕是大唐魏国公、左仆射裴寂,这一辈子中最不愿接受的一次。
东宫之内,裴寂手捧明黄圣旨,站在了李世民得面前。
“陛下退位诏书,臣已经带来了。”
“殿下,还请接旨!”
李世民此刻是激动的心、颤抖的手。
这一刻,李世民等太久了!
这一刻,李世民为之付出了太多!
就在李世民刚准备起身的时候,李承乾却是抢先一步起身。
“请魏国公回去告诉皇爷爷,父王不能、也不愿接了这份退位诏书!”
本来已经陷入巨大诱惑的李世民,听了儿子这么一说,也是立马清醒过来。
“世民无才无德,实在不能堪当大位!”
“还请魏国公回去转告父皇,就说儿臣诚惶诚恐,实在不敢做非分之想!”
李世民不是不学无术。
曹丕篡汗,尚且知道三辞三让,李世民又怎么可能不清楚其中的门道?
“殿下,老臣还会再来!”
裴寂心里冷笑。
你李世民为了皇位,可是杀兄逼父,什么手段是你使不出来的?
这个时候,你倒装起了好人!
只不过看破不说破,裴寂也不可能把心里想法给说出来。
不然,那就是老寿星吃砒霜,嫌自己命长了!
“来人,送魏国公!”
不看僧面看佛面。
裴寂好歹是送传位诏书来,李世民也不可能对他太过苛刻。
李世民知道,虽然李渊传位,不过是走一个流程。
可要是自己真的一下子就接了,只怕第二天长安城内外就会议论纷纷。
李世民马上就是要当皇帝的人了,这天下人的舆论,也在他考虑之中。
毕竟,李世民的表哥,也就是隋朝皇帝的杨广,就在舆论上吃了不少亏。
杨广继位,可是充斥着不少阴谋论的。
裴寂走后,李承乾又向着李世民进言。
“父王,还请你上书皇爷爷。”
“至于奏章内容,就是坚决请辞,处处都是德不配位,不能接受皇爷爷的禅让。”
一旁的房玄龄一听,也是深深点头。
“世子之言,深谙王道!”
“就算我们不学曹丕,也该学汉高祖刘邦。刘邦称帝前,可也是多次谦让群臣劝进。”
“本来玄武门之后,我们就被人在暗地里说闲话。”
“如今新皇登基,自然是要考虑群情舆论。”
“在登基一事上,我们需要做足了谦让的功夫,事后再找几个文人泼墨美化几篇。”
“如此一来,民间风评也不会太差,岂不美哉!”
李世民一想,还真是这样。
“如此,还请玄龄你先帮着起草一份奏章,然后孤再誊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