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神算鬼谋,我选择辅佐孙坚 > 096章 三步棋,给世家套上重重枷锁

096章 三步棋,给世家套上重重枷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南人治北,北人治南!

    听到这八个字的孙坚,三人便是眼睛一亮。

    顿时意识到了此策的妙处。

    因为世家子弟当官的坏处,就是来源于察举制。

    第一是因为察举制垄断了大部分家族子弟的上升机会,强者恒强。

    第二是因为察举之后多半是在本地为官,为祸一方。

    而百里鸣此策,就避免了察举制在本地为官的祸患。

    可以很简单的举个例子,比如汉末第一大世家,袁氏。

    虽然袁家四世三公,但是无论在洛阳怎么当官,袁家的根基都只能在汝南。

    不会因为袁家在洛阳为官,就能把根基移到洛阳。

    百里鸣此策的意思也很简单,就是把这些士子调离家族所在之地。

    这样,就能最初步的解决这些官员的私心!

    因为无论你私心再大,你在淮南当官,也不可能直接影响到江东的家庭。

    能做到的影响,也只有间接影响。

    这样的好处在于,立马就对官员的权力进行了限制。

    而且在这个基础上,还能延伸至轮换官制,几年一换,不使这些世家在外地也最大!

    想到此处,孙坚抚须一笑道:

    “若钟此策可也,简单但是直接!”

    “等我军占据扬州之后,便可依此计而行!”

    周瑜也是笑道:

    “先生此策一出,我军便可安心使用这些世家子弟了,一可缓解人才之缺,二可暂保世家不壮大,真良言也!”

    至于孙策呢,他打仗是一流,治政却是二把刀,一听这话有用,自然连连点头。

    面对三人之赞,百里鸣摇头一笑道:

    “诸位不用如此,此策乃是治标不治本之策!”

    “要彻底根治这些世家之患,光有此策还不行!”

    “我知若钟腹中必有全策!”

    孙坚笑道:

    “既能说出世家第一患,那必有第二患与治理之策了啊!”

    周瑜忙道:

    “是啊,先生,这一患是私心,第二患恐怕就是这些世家势力了吧!”

    “对!”

    百里鸣一听这话便道:

    “若说第一患是世家对我军之患,那么第二患便是于国于家之患!”

    “凡是天下世家,无有不以田地为根基者!”

    “以此为根基,便要兼并田地,扩大自己田产!”

    “可有了田产便要有人耕种,而这些世家便会收纳流民以为家奴,变成自家私产!”

    “如今在这乱世之中,此便是第二患!”

    说到此处他,他不由看向孙坚郑重道:

    “此患,乃是动摇国基之患,不可不虑啊!”

    他这话并非危言耸听,而是三国时期的世家兼并和隐匿人口已经到了一个疯狂的地步。

    东汉之时的人口锐减,有一半是世家的罪过!

    在黄巾之前,东汉人口足有近六千万,而后三分归晋之时,纸面数据却跌到了骇人听闻的不到千万。

    要说汉末是战乱频发,疾病不止,人口锐减还能理解的话,那么在政局稳定之地,人口却还锐减,这就有问题了。

    最明显的就是刘备麾下的蜀国。

    刘备入蜀之前,人口近八百万!

    可到蜀国灭亡之时,人口竟然只有不到百万。

    而且这还是在诸葛亮的治理之下!

    要说诸葛亮是个杀人狂魔也就罢了,偏偏诸葛亮还是一代能臣。

    之所以会如此,就是因为世家兼并太过严重,把大量人口隐于自家。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晋国一统计,蜀地突然就冒出了几百万人的原因。

    几百万人啊,那能养活多少军队,产生多少税收!

    这些世家只顾一个个吃得盆满钵满,结果外敌来了,又成了缩头乌龟,简直是祸国殃民之首!

    见百里鸣说得郑重,孙坚自然能意识到这其中的凶险。

    算起来,他孙坚也是自小贫苦出身,即便有《吴书》为其修饰,也掩盖不了他出身寒门的事实。

    一听这话,顿时就感慨道:

    “若钟此言大善,自黄巾贼乱以来,战乱频发,这些世家不知收拢了多少流民。”

    “这些流民不登记造册,谁又能知道有多少啊!”

    说着,他忙对百里鸣道:

    “针对此患,若钟之策有何解法?”

    而周瑜听到此处,便站起身道:

    “先生,此策学生是不是需要避嫌一番?”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他本身就是大世家子弟。

    如今百里鸣说这话,他家自然也是被针对的一员,这种话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听。

    百里鸣见状一笑道:

    “无妨,公瑾坐下就是!”

    “要说此患虽大,实则却也不是无法可制,我军若要推行,还得周氏鼎力配合。”

    “公瑾听了,有利而无害!”

    “原来如此!”

    周瑜一听,便再度坐了下去。

    待周瑜坐下之后,百里鸣方才道:

    “针对此患,我军其实可以采取三个方法!”

    “第一,就是丈量土地,清算人口。”

    “如今我军完整取得了四郡,那府中原本的户籍等文书还在!”

    “我军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以这些户籍田地的文书,按数量去盘点这些东西还在不在。”

    “若是不在了,就要弄清楚去向!”

    “如果人口是自然流失,那自然无事,但若人口与田地是被世家侵占,我军便要追查到底!”

    “侵占了多少,就吐出来多少,敢不吐出来,就将其罪状广为宣传,拿这些世家开刀!”

    “如此一来,百姓听此,自然拍手称快,世家见了,即便心中有怨,罪状当前,也无话可说!”

    “此议大善!”

    孙坚一听这话,便是一笑道:

    “只需如此,不仅那些田地可追回,便是那些违法乱纪的世家也可清理一批!”

    “是啊,先生,我军就该如此!”

    孙策听着,眼中便是杀意一盛道:

    “若是他们遵纪守法也就罢了,若是违法乱纪,也就怪不得我军了!“

    唯有周瑜听的这话,一时就摇头苦笑。

    怪不得军师要他听这话了。

    光是这简简单单的几句开刀之语,背后可是一片血雨腥风啊!

    如果那些世家配合还好,若是不配合,不知多少世家大族要人头落地!

    而他周家,自然也在其中!

    想到此处,周瑜已经开始暗暗盘算,今天开完会之后,回去就发书询问。

    如果家中有侵占田地的,立马交还回去!

    不然的话,凭百里鸣说一不二的个性,恐怕这一刀,就会砍向他家!

    不过思绪想是想,但他也还是表态道:

    “军师此议大善,我军当行此策!”

    “好!”

    听着周瑜的表态,百里鸣笑道:

    “既然公瑾都应,可见此策可行”

    “除了这第一法之外,我军的第二策,还是限制世家之策!”

    “如今天下大乱,流民遍地,原本的田丁税收制度,已经不合现在之用!”

    “故而我军当改变税收制度!”

    改变税制!

    一听这话,三人又是一震。

    这可又是一个大手笔啊!

    孙坚忙道:

    “若钟觉得我军要怎么改变税制才是?”

    百里鸣闻此一笑道:

    “也是四个字,摊丁入亩!”

    不等三人反应,他便沉声道:

    “原本大汉以人口为税,这在和平时期尚可,然则如今百姓流离失所,本来就没了田地!”

    “若是我军再收人口税,那就会逼得这些百姓去给世家做佃户,甚至卖身为奴!”

    “如此一来,世家多了收入,对我军来说却少了收入!”

    “这对百姓与我军都不是好事!”

    “所以我意我军将税收依据,由人口变为田地!”

    “以田地多少来收税!”

    “你占了多少田地,就按多少田地交税,良田多缴税,薄田少缴税,荒田不交税!”

    “这样一来,流民无地就无需缴税,压力顿减,世家即便再藏匿人口,这些田地总藏匿不了吧!”

    “如此,他们再大量兼并土地,对我军的影响也少了很多!”

    其实摊丁入亩政策,也是无奈之举。

    但凡王朝建立之初,一般都是收人头税用以恢复生产,直到稳定之后,才会逐渐转收田地财产税。

    可这种情况,对于东汉末年来说,并不适用!

    因为东汉末年的流民已经多到一个恐怖的程度!

    对于这些流民,收人口税,取到的只会是反作用。

    唯有摊丁入亩,才可以达到再一步限制世家的效果!

    当然,这其中的利弊,只有他清楚。

    孙坚父子一听这话,便是再度一喜。

    而周瑜则是心中又是一哀,想也45不用想,此策一出,又得出现一批世家被疯狂打压了!

    一时间他看向百里鸣的方向,已然摇头不已。

    军师真是历来都是大手笔,下狠手!

    光是这两步棋,就给世家套上了重重枷锁啊!

    想了一会儿,周瑜不由苦笑道:

    “先生前两个办法,都是给世家限制,那这第三个办法又是怎样?”

    孙坚父子也忙朝这百里鸣看来道:

    “对啊,那军师的第三策呢?”

    看着三人的反应,百里鸣微微一笑道:

    “公瑾说的没错,前两个办法,是给世家设限,而这第三个办法,依旧是给世家设限!”

    “前面两个办法,第一个,是解决世家违法侵占田地的办法,第二个,是限制世家继续兼并土地的办法。”

    “至于这第三个,便是要限制世家收纳隐匿流民的办法!”

    “依我之见,咱们应该实行大规模的民屯,用以收纳这些流离失所的的百姓!”

    “大规模民屯?”

    孙坚听此,忙道:

    “军师要屯田?”

    孙策与周瑜听着,眼中也是一惊。

    没想到军师的第三策居然是大规模屯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