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重生1961带着食品批发部 > 第17章 逛集

第17章 逛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大集说是大集,其实也就是沿着公社二排房屋路沿子摆两三百米的摊位罢了。

    公社门口的大路是用石子铺成的,宽十米左右,路两边分布着公社,派出所,供销社,医院,邮局,信用社,国营饭店,粮管所,食品站,畜牧兽医站等一众国家单位。

    李文一路走走停停观看着,路边的摊位大部分都是一些农户家自己做的手工艺品,草鞋,草帽,农具,很少有好东西出售。

    好点的有鸡蛋,山上采的野菜和蘑菇,还有一些自家树上的水果,极少有粮食和肉类摊位。

    “来,看一看,新孵化的小鸡仔,”这时一个头戴手帕的妇女正朝着一个路过的大娘喊着。

    李文急忙走过去,只见一个竹子编制的笼子里有二十几只小鸡正在叽叽喳喳叫着很是可爱。

    “婶子,这小鸡仔怎么卖的,李文询问道?”

    “一毛一个,如果你要多的话算你八分钱一只,”大婶热情道。

    李文点了点头,说道:“价格还算公道。”

    这时一个鸡蛋也就三五分钱,人家孵出来得二十多天,收八分,一毛不算贵。

    “大婶,我没有钱,不过我用东西和你换怎么样,你这小鸡我全要了,”李文悄悄道。

    “孩子,你用什么换?”大婶看了看周围小声道。

    摆摊的相互离的都比较远,就是为了交易的隐蔽性,毕竟现在这年月,很多东西都不让买卖,大家都是偷着交易的。

    “白糖或者罐头,还有面包,你看可以不,”李文放下背篓悄悄道。

    “啊,你有这些好东西,”大婶张大嘴道。

    “您看看,”李文打开背篓道。

    背篓里放着一包一斤装的白糖和一罐子一升装的罐头,还有两根面包。

    “小伙子,婶子和换了,我这有三十二只小鸡,算你八分钱一共二块五毛六。”

    “你这白糖,不要票一块二毛钱一斤,水果罐头一块钱,这两根面包,现在面粉比较贵,算你一毛五一根,一共二块五,六分钱就算了,你看可以不。”

    李文点了点头同意,他知道现在买东西都要票,尤其是糖票票比较贵,他这些东西加起来起码价值三块钱,但是价格太高了就不好出手了。

    “来,咱们去国营饭店交易,我妹妹在里面上班,很安全,”大婶兴奋的朝李文道。

    李文灵机一动,跟着大婶走进旁边的国营饭店,这时才十点多钟时间还早,国营饭店空荡荡的也没有人。

    “小霞,再不再,出来一下,”大婶朝里面喊道。

    “哎!出来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从里间走了出来,

    “大姐,怎么了?”

    出来的妇女身体微微发福,脸色白皙,还涂了化妆品,看起来十分的健康。

    “还是饭店的待遇好啊!”李文心里默默道,这几天李文就没见过一个比这位身体好的。

    “小霞,你找一个地方,我和这个小伙子交易点东西,”大婶兴冲冲的。

    三人来到饭店后院的一个客厅里!

    “小伙子,我姓张,你就叫我张婶好了,这次是婶子占了一点你的便宜,这笼子也一起给你吧,”说着把手里提着的鸡笼递给了李文!

    李文看着这位大婶做人不错,笑着点头道谢,把东西从背篓里拿了出来放在桌子上。

    “呀!白糖,罐头还有面包,好东西啊,二姐,这次你可是换了好东西啊,”一旁站着的妹妹小霞惊讶的笑道。

    “这算啥,你家那口子在县里供销社上班,啥好东西没见过,”张婶笑着把东西放进背篓。

    “唉!他是在供销社上班,但是供销社不是我家的啊,里面的东西好是好,但是没他的份,最多不过捡一些破烂回来,”女人抱怨道。

    “小兄弟,你还有没有好东西,拿出来,婶子不会亏待你的,”妹妹小霞看着李文笑着道。

    李文看着两人有说有笑,透露了不少信息出来,心里也是记了下来。

    “小伙子,这一会了还不知道你叫啥,咋称呼?”张婶坐在椅子上拿起水杯喝了一口笑道。

    李文腼腆的笑道:“我叫李文,两位婶婶叫我阿文就好,我这还真有好东西要出手,不过两位婶婶到时可得保密啊。”

    “阿文,这你放心,你婶婶我常年在外面摆摊,诚信是第一位,大家都在镇上混饭吃,不守规矩的人,在镇上一天的摊子也摆不下去,”张婶笑着给李文解释道。

    李文也隐约听过集事的潜规则,笑着从背篓里拿出六七条大鱼,加起来足有三十几斤重。

    “呦呵,这几条鱼不小啊,个个都有五六斤重,”两人一惊道。

    “这鱼太多我们吃不下,阿文我和我姐一人要一条,剩下的一会我带你去后厨卖给我们饭店,”张霞笑着道。

    “您二位一人挑一条鱼,就算一块钱一条吧,其他的麻烦张婶帮我卖给你们饭店,”李文看着张霞笑道。

    “你这孩子会来事,”以后婶婶保准不会让你吃亏张霞笑着道。

    张霞笑着捡起两条不是最大的鱼,放进大姐的背篓里。

    “老吴,来看看有好东西,”张霞把厨房的大厨喊了过来。

    “不错啊,张霞,那弄的大鱼,今天菜单可以添二道红烧鱼和糖醋鲤鱼了,大厨老吴从厨房里走了出来,”看见地上的几条鱼笑着道。

    “这是我堂姐家侄子钓的鱼,我姐带来让你看看,”张霞笑着看了看李文道。

    老吴拍了拍李文肩膀笑着道:“小伙子不错,都收了,以后有好东西直接拿来,不过只能按照市面价,不能按黑市价,你明白吧!”

    “张霞,你一会拿前面称一下给孩子算四毛钱一斤,补一些票,”说着老吴转身走出了客厅。

    “阿文成了,走,婶子带你去秤鱼。”

    三人走到前厅,在一个专门收购散货的房子秤了鱼获,一共二十三斤,九块二毛钱,还给了两斤肉票五斤粮票,这可是好东西。

    这时候鱼肉因为是鲜货,买卖一般不需要肉票,如果吃一些大菜比如红烧鲤鱼,糖醋鲤鱼之类的,一道菜会酌情收一些肉票,李文拿的鱼都比较大,都可以做成硬菜所以看在张霞的面子上补了他两斤肉票。

    李文拿着钱票喜滋滋的,这是他第一次光明正大的收入,装进口袋,告别了张家姐妹,来到一个小巷子把小鸡收进空间。

    李文走在街道上转悠着,大老远看到有摊位卖包子,馒头,周围有很多小孩子观看。

    白面的肉包子和馒头都有拳头大小,一个肉包子不要票1毛钱,馒头不要票五分一个。

    李文买了五个肉包子和十个馒头,总共花了一块钱,把其他的放进背篓,李文拿起一个包子咬了一口,酸菜猪肉馅的,一口下去滋滋冒油好吃极了,看的周围的小孩子直咽口水。

    李文没有同情他们,这个口子不敢开,一旦开了容易被抢。

    一路走走看看,来到一位六十多岁的老爷子面前停了下来。

    老人面前放着一个竹篓,里面有六只巴掌的小野兔,有两个四五岁的小孩子正拿着树叶逗弄着。

    “小伙子看上了,一只二毛钱,六只全要连笼子给你只要一块,老人笑着道。”

    “那行,我要了,”看老人这么干脆,李文也没有多想,掏出一块钱递了过去。

    “爷爷,卖了兔兔,我也要吃肉包子,”看一个李文手里的包子,一旁四五岁的小孙子馋的直流口水喊道。

    “好,今天生意成了,爷爷给我的乖孙买包子去。”

    卖了兔子,老人也很高兴,收了摊子,拉着两个小孩,开心的笑着。

    转完街道,李文又买了几只小鸭子和三只小鹅,又在街上来来回回买了些笼子放进空间,这次的购物才算结束了。

    看了看太阳已经中午十一点多了,李文来到供销社。

    镇上供销社真是不小,有百十个平方大小,柴米油盐酱醋茶,糖果蛋糕应有尽有,墙上还挂了两辆自行车。

    李文要了两斤猪肉,八毛钱一斤肉票,还一块钱买了五斤大骨头,不要票,真是运气好。

    本来李文不准备去外公家的,没想到今天意外得了两斤肉票,李文拿出一斤猪肉和五斤大骨头朝外公家走去。

    “外婆,我又来了,看看,我给你提了什么好东西,”李文先开门看见坐在院子里的老太太笑道。

    “你这孩子,哪弄的猪肉,大骨头啊,这也太奢侈了,提回家让你奶奶他们吃就行了,提这来干什么,”老太太看着李文手里提的猪肉棒骨道。

    “哈哈!阿文来了,我早上回来听你外婆说你今早来了,还说没有见到你呢,正嘀咕着,你小子又来了,”房子里的外公,听见动静走了出来哈哈大笑道。

    “你小子早上提那么贵重的东西,中午又提了肉过来,你家不过啦,”外公王宝贵调笑着李文道。

    外公王宝贵,今年六十五岁,身体看起来还比较硬朗,就是很瘦,背还有点驼。

    “我这不是想外公了么,所以中午又来蹭饭来了,”李文嘿嘿笑道。

    “蹭饭我欢迎,但是哪有提着肉蹭饭的,”老爷子开怀大笑着。

    王宝贵走到院子里拍了拍李文的肩膀道:“长大了,像个男子汉了。”

    李文和外公外婆在院子里拉起闲话来,不住的劝着二位老人一定要照顾好身体。

    咯吱,门又从外面打了开来,王小花跟着两个六七岁的小男孩走了进来,看见李文高兴的跑了过来。

    “文子哥,你给的糖简直太好吃了,我给小虎,小鹰一人分了两颗,他们说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糖果,”王小花气喘吁吁道。

    “快叫文子哥,”王小花推了一下两个弟弟。

    两个小家伙年龄还比较小,李文很长时间没来外公家了,他们已经不认识了,听见王小花一说,赶紧大声喊道:“文子哥哥!”

    “哈哈,这俩小家伙,李文从口袋里拿出几个牛奶糖给一人分了一个,剩下的都给了王小花,笑道:“小花,这可是奶糖哦,你好好保存着,到时给弟弟们分一下。”

    “哇!奶糖啊,这好漂亮的花纸呀,小虎,小鹰你们吃了糖把糖纸给我,”王小花看的眼冒星星。女人都爱美,从小时候就可以看出来了。

    “小花,你去地里喊你妈和二婶,三婶回来做饭,你表哥来了,还带了肉,今天咱们全家吃好的,”外公喊道。

    这时几个小家伙才看见了桌子上的猪肉和棒骨,已经迫不及待了,口水直流。

    “好,我这就去,”王小花也顾不上吃糖了,赶紧向门外跑去。

    李文知道外公不会自己留着猪肉和外婆吃的,肯定会拿着猪肉给家里改善伙食,也没有反对。

    但是外公家三个儿子十几个孙子孙女,他今天拿的那点东西一顿就会吃完。

    李文朝外公喊道:“外公你和外婆在家,我出去办点事,一会回来。”

    接着,不等二老回话,急忙起身朝门外走去。

    “阿文,早点回来,一会要吃饭呢,”外婆急忙道。

    “知道了,很快就回来,”李文朝身后摆摆手!

    来到街道馒头摊,李文用一块钱买了二十个白面馒头,又去供销社拿出粮票,买了三斤白面粉,急匆匆的向外公家赶了回去。

    走进外公家三位舅妈已经回来了,正在洗漱,三人看见李文都很是热情(能不热情吗,大鱼大肉的)。

    “舅妈,咱们中午吃肉臊子面,这是三斤白面,还有二十个大馒头,说着李文把背篓里的馒头和面粉递了出去。

    “妈呀!这大馒头街道上五分钱一个,文子居然一下买了二十个,还有这富强粉真白啊,”二舅妈崔萍震惊道。

    “不要大惊小叫了,没有享你们的福,倒是先跟着我外孙享福了,”老爷子喊停道。

    “既然我外孙说吃肉臊子面,咱中午就吃点好的,还有,我房子桌子上有三条鱼,也是阿文早上拿的,到时你们一家一条,是阿文孝敬他几个舅舅的。”

    “那感情好,文子长大了,知道孝顺舅舅,舅妈了,文子你先坐,我们这就做饭,”大舅妈孙梅笑道。

    不多时两大盆二指宽的白凉面放在了桌子上;一旁还放着三个盘子,一个里面是炒的油光发亮的肉臊子,一个盘子是炒的下饭菜,最后一个盘子里放满了大白馒头,十四个最大不过十二岁的小萝卜头围着长桌直咽口水。

    “好了,看你们一个个馋的,都拿着碗排好队,你阿文哥是客人,得先吃,”老爷子轻声呵斥着。

    “阿文,你自己挑面,想吃多少自己挑,”老爷子摆手道。

    李文站了起来拿出两个陶瓷碗,各挑了一大碗面条,舀了满满的肉臊子和下饭菜,端到两位老人跟前。

    “外公,外婆我给你们先舀,”接着给自己盛了大半碗面条。

    “你这孩子到底长大了,懂事,”老太太笑着。

    接下来,老爷子给排队孙子们逐一盛了大半碗面条,一人分发了一个大馒头,让都端到一边去吃,桌子太小坐不下这么多人。

    几个舅妈已经在厨房里吃了饭,带着几个舅舅的饭菜去地里了。

    “嗯,好吃,好吃,文子哥我爱死你了,我都好久没吃这么好吃的饭菜了,”一旁趴在台阶上,二舅家九岁的大儿子,王大伟大声说道。

    “哈哈!好吃,就赶紧吃,你看弟弟,妹妹都没人说话,抓紧吃饭,小心一会吃完了来吃你的,”李文笑着道。

    “那不能,”小家伙赶紧端着饭碗朝嘴里飞速的刨了起来。

    十几分钟后小家伙纷纷把碗都舔了个干净,一个个抚着小肚皮不停的说今天终于吃饱了。

    两位老人也一人吃了一大碗面条和一个大馒头,老太太的脸色也好了很多,走起路来有劲了。

    吃了午饭,李文在外公家躺着睡了一会午觉。

    “外公,外婆你们在,我先走了,等过段时间我再来看你们。”

    李文摆了摆手,告别了外公一家,几个小家伙还舍不得他们的文子哥走,毕竟文子哥来了有好吃的。

    此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钟了,镇上的大集也早已散了,大集一般只有半天时间,过了午饭时间就已经散的差不多了。

    李文匆匆来到了二姑家,此时二姑家大门紧锁,应该都下地去了。

    李文知道二姑家村子的麦场,其实和外公家在一块,李文小时候父母帮农忙常来。

    李文背着背篓走到周王村的麦场上,这时麦场里正在热火朝天的干着。

    “文子,你来麦场干啥,”李文刚到,”二舅妈正满头大汗的拉着石碾子走了过来。

    “二舅妈,我今天来顺便也看看我二姑,没想到中午吃完饭在大舅家睡着了现在才起来,”李文挠了挠头笑道。

    “你等着,我去给你叫,”二舅妈匆匆的朝麦场里面走去,大老远,李文还能听见二舅妈喊二姑的名字,李秀芳,李秀芳的叫着!

    “阿文,你咋来了,”二姑姑李秀芳今年四十三岁,比父亲大一岁,面容比母亲还苍老不少,看来二姑家日子过得也不咋样。

    “二姑,一边说,”李文和二姑走到大树下,把背篓里奶奶给二姑的十斤玉米面看了看,又给她看了看自己从库房拿出的罐头和鱼肉,二姑一看面带喜色。

    二姑掏出大门钥匙道:“阿文,你表弟在村委会大槐树下玩,”说着指了指远处的一群小孩。

    “你叫他一起回家,到时让他把钥匙给姑带来就行了,阿文,姑这会还在上工没法招待你,下次来姑姑家,姑给你做好吃的,”二姑笑着道。

    “没事二姑,大忙天的,农忙要紧,过几天你来我家一趟,我爸有事情和你说,李文笑着。

    “那好姑姑先忙去了,你一会也早点回家。”

    李文来到大槐树下,二十几个小孩正在树底下玩,有跳皮筋的,捉迷藏的,斗鸡的,一个个弄的和泥猴子一样,他愣是没找到自己的表弟。

    “周小末,哪个是周小末,”李文大喊道。

    “谁,谁叫我,”不多时六岁的小家伙从大槐树的树洞里钻了出来看着李文。

    “表哥,你怎么来了,这小子也是个机灵鬼,立马从树上爬了下来。

    “走,回家,哥给你们带了好东西,”李文拉着脏兮兮的小家伙朝家里走去。

    “表哥,我啥时候能再去你家,我想和阿勇,阿涛他们玩。”

    小家伙一边嚼着嘴里的糖果,不停的说着,问东问西,简直一个小话唠。

    “过几天你妈就带你去舅舅家,到时再找你小表哥玩,”李文无奈的摸了摸小家伙的小脑袋。

    打开院子门,李文把背篓里的玉米面和三条鱼拿了出来,把罐头放在了柜子上。

    小家伙看着罐头直流口水,李文笑着警告道:“你妈说了,如果偷吃罐头,鱼肉就没得吃了,屁股还得吃竹笋炒肉。”

    小家伙摸了摸屁股,看来平时没有少挨打,幸幸的走出了房间。

    李文锁好门,把钥匙交给了小家伙,顺便给了几颗糖果,让小家伙送到场里去。

    从镇子上出来已经快六点钟了,李文没有着急回家,而是顺着渭河走着。

    “这个地方不错,四周都是野地,水面也宽,应该能钓不少鱼,”李文从一处林子走了下去,看着眼前大概二亩左右的水面点了点头。

    依旧拿出鱼笼撒饵放进水里,然后拿起鱼竿开始坐着钓起鱼来。

    此时已经黄昏,夏天傍晚的天气比较闷热也是鱼儿透气的时候。

    时间合适,鱼儿非常好钓,等到天彻底黑了下来,李文才收杆停了下来。

    一个多小时的努力,钓了有十几条鱼获,最小的鲫鱼也有一斤多,因为用的是正儿八经的鱼竿,最大的近三十斤的大青鱼也轻松的上钩了,没有脱钩,鱼笼收获也不错,三十多斤的鱼儿也是尽入其中。

    “回家,”李文伸了伸懒腰,爬到小树林里收拾了一下,悄悄向家里走去。

    回到村里已经快九点钟了,路上也没有人,李文因为背着背篓,不想进村被人问起,就从村外的树林里绕到后院从墙上翻回了家。

    这时农村没有什么娱乐设施,小家伙们已经睡觉去了,几个大人正在前门饭厅编着背篓,一边说笑,看见李文从后院走了出来,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看了过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