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科幻小说 > 我在晚清与末世来回横跳的故事 > 第33章 甲午战争(三)

第33章 甲午战争(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9月13日,四路日军均已逼近平壤,元山支队进至顺安,切断了清军退往义州的后路。

    14日晨,元山、朔宁两支队一齐发起攻击,攻占城北山顶清军营垒数座。左宝贵亲自督队争夺,张瑞荫令原来叶志超部去支援总算是打退了日军的进攻,但山顶的堡垒也差不多都被摧毁了,失去了防御能力。

    9月15日晨,日军按计划发动总攻。战役在三个战场展开:

    其一为大同江南岸(船桥里)战场;

    其二为玄武门外战场;其三为城西南战场。

    9月15日凌晨3时,大岛义昌指挥的日军第九混成旅团分左、中、右三路向大同江南岸守垒清军发起进攻。

    张信派王士珍支援给马玉昆,并配置了更多火炮,当日军进攻时候守垒清军立即进行自卫还击,大同江北岸清军大炮也隔江遥击,炮火极为猛烈。日军进攻部队暴露在垒前开阔地面,毫无掩蔽,伤亡惨重。日军督队官下令“宁死勿退”,驱赶士兵,拼死冲击。

    士兵被迫冒死向大道两侧左、右翼堡垒发起冲锋。

    守卫在大同江渡口桥头堡及江北各垒清军被安排了交叉火力,互相配合,猛烈夹击日军,日军死伤甚多。清军见状,从垒内冲出,发起反击。

    日军立现踌蹰之色,逡巡后退。

    日军司令官挥刀督战,不准士兵后退,两军展开白刃格斗。

    在双方步兵进行鏖战的同时,两军炮兵也展开激烈的炮战。对射不久,日军“炮兵中队山本大尉以下二十四名被杀伤”。

    而日军自凌晨零时由宿营地出发,战斗已逾半日,早餐未进,饮水全无,士兵饥疲不堪,弹药亦将用尽。尤其“中央队战线弹药全部用尽,且将校多数伤亡”,已无力再战。

    至午后1时,大岛义昌只得下令退却。

    午后2时,日军全部狼狈退离战场。

    这次进攻,日军混成第九旅团“将校以下死者约一百九十名,伤者约超过四百名”。

    玄武门、牡丹台一线是日军的主攻方向,参加进攻的日军为朔宁、元山两个支队,兵力最多,是清军防守部队的3倍。

    9月15日凌晨4时许,朔宁支队向玄武门外东北方牡丹台外侧清军的两处堡垒发起进攻;元山支队于同时向牡丹台外侧西北方清军两处堡垒发起攻击。守垒清军进行顽强抵抗。

    很快护牡丹台、玄武门的清军四处堡垒和箕子陵阵地,全部落于日军之手。日军元山、朔宁两个支队合兵一处,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包抄牡丹台,对牡丹台守军实行三面合击。牡丹台是平壤城的制高点,

    日军占领外围堡垒后,立即用排炮向牡丹台据点集中轰击,掩护步兵进攻。清军在左宝贵指挥下,凭险拒守,用速射炮向进攻之日本步兵猛烈还击。

    晨8时30分牡丹台终于陷落。正在玄武门指挥作战的清军将领左宝贵见牡丹台失守,为表示誓与平壤共存亡的决心,身穿黄马褂,继续指挥战斗,他先中两枪,仍在指挥,最后中炮阵亡。

    日军占领牡丹台堡垒后,立即列炮于垒上,向玄武门轰击。不久,玄武门城楼被击毁,仅余四柱,兀

    在城西南战场,进攻这一线的日军为野津道贯率领的第五师团本队。

    该部于晨7时到达平壤西南之山川洞,立即列炮于丘陵上向清军射击。并出动步兵向清军堡垒冲锋,但未能得手。

    到午后2时,平壤的三个战场的基本形势是:大同江南岸战场,马玉昆所部毅军击溃了日军进攻,获得胜利;

    西南战场,胜负未分;

    只有城北玄武门战场各垒被攻陷,牡丹台、玄武门失守,但日军尚未入城,对清军来说战事犹有可为。

    张瑞荫这时候清点了下伤亡,部下来报:禀报大帅,我军现在伤亡大概千余人,最大的损伤还是左大人那边的。

    这时候张瑞荫感觉到为难,又不敢问张信这段时间到底在干嘛

    1894年9月15日夜8时大雨倾盆,平壤城七星门、静海门大开,清兵冒雨结队成群,或自蜂拥而出,或由城墙攀越而去。日军第五师团派遣元山支队和朔宁支队入城,同时派遣主力部队则埋伏于甑山大道,以截击撤逃的清军

    佐藤正大佐带着元山支队4000多人从七星门而入和立见尚文少将带着朔宁支队2000多人从静海门突进,

    冲入城内深处,两军不见一名清军,城内百姓也都关门闭户。

    这时候一名日军开始大喊“丸碎”

    “丸碎”

    “丸碎”

    日本纷纷开始大肆庆祝,而这时候天公貌似也在为日军庆祝,大雨停了,而这时候大岛义昌少将率混成第九旅团(约3600人)的前部1000多人也陆续进城和友军开始清楚,但是他们没有注意到的是附近楼房顶上,伸出了好多大家伙。

    张信让老爹开拔前去找了李鸿章把他在江南制造局仿制的几挺赛电枪(马克沁机枪)要了过去,又让其找祖父张之万谈了两天的打埋伏和突然袭击的事情,最后靠祖父当过兵部尚书的便利把禁军的格林快炮要来了12挺。

    这时候张信在平壤王城御街广场处,堵住四周小路让敌军只能从正面大路走,提早将机枪按照百步一挺交叉不在房顶、高处、正面的坚固攻势内。之后让百姓穿清军服装逃出城制造清军倾城逃跑的假象,这时候敌军大部会进城接收战果,小部分会追击逃军,百姓出城后可以脱了衣服自行逃离。

    同时吴佩孚带领1连在广场地下埋入炸药,并带上购买的德意志的投掷榴弹开始了埋伏

    就在日军大部进入御街广场时候,清军的工兵在得到张信的同意后开始点燃广场爆炸物的引信。就在引信即将烧到炸药那边时候,被几名日军发现果断踩灭,可张信也不是草包,早就想到了这个事情的出现,直接让士兵把投掷榴弹、炸药包从屋顶扔下,顿时广场那边出现巨大爆炸,地面直接出现了个五米深坑,附近房屋都跟着倾倒,直接导致上面的清军掉了下来,把张信规定的第三步打乱了。

    原来张信为了防止下雨把炸药弄湿了,直接把75mm炮的炮弹经过工兵改装各放了20枚下去,还加了200公斤炸药,最终虽然效果达到了,但是威力有点过剩

    日本上千人直接被爆炸第一波带走,还有上千日军被爆炸的冲击波弄得精神恍惚,离死不远,不过可能是贵族的不懈,两军的主官离中心广场很远,只是被气浪掀翻而已。

    不过清军也算是职业军人,其他楼顶的机枪还是开始了射击,其他的清军也在房屋内射击,这里要说明一下这时候的清、日两军装备问题

    小知识课堂-装备

    清军这时候装备克虏伯75mm大炮16门、37mm山炮13门。

    至于步兵的火器,清军内部之间的差距非常之大。在战后日本缴获的武器当中,连发步枪有500支左右,而单发步枪和老式的套筒、火绳枪则有600多支,尤其是火绳枪这种古董有300支,让人叹为观止。

    进攻平壤的日军则全员换装了“村田式单发步枪“这种新式后膛枪,没有老式火器和大刀长矛,而日军的火炮全部是75mm口径的仿克虏伯火炮,数量多达50多门,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超清军

    但清军是没有好武器吗?其实不然,在平壤战争失败后,日军大将山县有朋带领3万人进攻清军,清军宋庆和依克唐阿也带领着3万人迎战。清军此时武器如何呢?以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的军队为例,他手下3000人装备快枪3800多把,新式步枪甚至出现过剩。

    第二连和宋春华部这时候被安排了最重要的任务,堵住城门,张信还给他们配置了几挺哈奇开斯机枪。一切安排完成后,张信让张和带把张瑞荫捆了,让其亲兵2个营带着张瑞荫就从北门逃了。

    张信的方法还是很有效的城市巷战战术,所有沿街房屋房门、窗户都被堵住加固,房子之间的墙壁都被打通了,而日军对于现在这种情况无所是从只能到处乱开枪。

    率先带着士兵冲到城门的是佐藤正大佐及手下七八百人,但他们面对的是上前装备精良的清军,按照张信的要求无差别射击,只要在动的都要开枪,于是佐藤正大佐成为了第一批被打成筛子的日军,而后面的日军也都被打死一二百人后撤出了射击范围,不过由于机枪数量有限,城门的射击区和机枪射击区中间有那么几百米的暂时安全地带,两边日军最后都跑到这边,七星门大街2300多人,静海门大街600人。

    这时候芦榆和江自康都想带兵冲出去击杀敌军,但是都被副将拉住:忘记大帅说什么,即使只剩一个日军也不要跟他们拼近战,没必要,除非没有弹药了。

    不过张信发现一个棘手问题,格林快炮太重无法移动、马克沁没子弹了,步枪虽然还在射击,但是夜晚视线有限无法进行有效射击。

    而日军这边已经开始冷静下来,立见尚文直接让士兵炸开一旁的房屋进入房屋内减少被射杀的概率,而另一边的日军貌似也想到了如此。这是张信始料未及的,虽然及时让士兵过去进攻,但最终日军还是从这两条街上逃离,准备从其他门撤出。不过这时候清军一个优势出来了傅殿魁率骑兵300多人直接追着立见尚文就去,虽然日军也是见巷子就钻,但这样也造成了分兵,清军也被张信分成了几十个百人小队去追杀

    元山支队残部不知道怎么跑到了大同门,这时候的大同门因为战争早就破坏不堪,日军很快破坏了大门逃了出去,立见尚文少将就没那么幸运,左跑右跑自己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最后跑到了朱雀门时候,身边就只有几十人。

    而身边的清军有三四千人,这时候盛军卫汝贵:士兵都给我打死,那个几个当官的给我抓了。

    啪啪啪一阵枪响,立见尚文少将及身边四个佐官外其他都被打死,他们五人还想拔刀做最后的抵抗,谁知道卫汝贵说:周三儿,你带你的弟兄把人抓了,你们要是受伤了或者被砍到了我都不算功劳啊。

    周三:头儿,我兄弟几个抓俘可是祖传的手艺,不要说砍到我们了,弄脏衣服你就别算我功劳,丢不起这人。

    只见周三带了五六个人带上钢丝手套,直接一手抓住武士刀,另一手直接把人放倒干净利落。

    周三:头儿,小东洋的当官的不行啊,武艺还不如我们的把总们,这样还能带兵?

    卫汝贵:小东洋的军官别看才,各个都是读了十几年书的举人、进士老爷呢,都是帅才,可惜偏偏要来前线打仗

    虽然战斗结束了,但是平壤城已经被打烂了,张信只能以张瑞荫名义通知各营撤退到鸭绿江那边去。

    同时候的9月17日,即平壤胜利的第三天,日本联合舰队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的黄海海面挑起—场激烈的海战,这是甲午战争中继丰岛海战后第二次海战,也是中日双方海军一次主力决战。

    9月15日凌晨1时,铭军的十个营共四千人分乘五艘运兵船,向鸭绿江口的大东沟进发。

    中午,舰队抵达大东沟(今辽宁省东港市),到次日早晨,军队全部登陆。。

    返航后在鸭绿江口大东沟(今辽宁省东港市)遭遇日军阻截,战斗由此爆发。

    日本海军在大同江外海面投入战斗军舰则有12艘,包括其全部精华,中午开战后,北洋舰队重创日本比叡、赤城、西京丸号诸舰,但北洋舰队中扬威、超勇二舰亦受重创。

    清廷怕日军将乘胜入侵辽东半岛,谕令李鸿章速谋战守。李鸿章根据“各国探报,倭人将以大股图犯北京,又云谋袭沈阳”的情势,提出了“惟有严防渤海以固京畿之藩篱,力保沈阳以顾东省之根本;然后厚集兵力,再图大举,以为规复朝鲜之地”的战略方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