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科幻小说 > 我在晚清与末世来回横跳的故事 > 第17章 第一笔军工生意

第17章 第一笔军工生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1893年春节后,张信新的一批手表送到了托尼那边,但是托尼给的回复是这批手表比较高端,之前的商家还没消化完,现在这批估计不怎么卖的动。而大清很多人没有戴手表的习惯。

    习惯!

    在现世有电商经验的张信第一件事就是想到了打造品牌效应。第二天他带上一箱手表就去户部衙门,一到门口就一人发一块手表:这是手表,你们应该都认识吧,洋人用来看时间的东西,上上发条就能动几天。你们帮户部看衙门第一件事就是要学会掌握时间。门口的这一群侍卫其实看到张信拿出手表时候就羡慕的要死,现在要送给他们,一群人就快跪下了。

    张信:你们是我爷爷的门面,一定要比其他衙门有牌面知道吗。

    侍卫:多谢孙少爷。。。

    张信这一批手表除了带三匹狼普通手表,还从里面发现了几十只装饰高端的表,应该是这个牌子中高端系列。

    张信按照之前张德指导的路,快步往里面走,刚跨过一个院子时候突然被一个官员叫住。

    只见这个官员穿着锦鸡补子的官服,应该是个二品官。

    官员:你是谁家孩子,怎么跑到户部来了。

    张信:我是尚书张中堂的孙子,张信。不知道大人怎么称呼。

    官员一听是张之万的孙子,也把架子放下;本官是户部左侍郎张荫桓。

    张信:原来是张伯父,小侄有礼了。。。。我这有事要找我祖父,先不叨扰伯父了。

    张荫桓:无妨无妨,你祖父在里面办公,你去吧。

    张信刚走两步就停下说:伯父,祖父让我给户部的官员买了一批手表,方便官员更好的管理时间,正好看到伯父了,就先给伯父吧。

    张荫桓看到张信递过来的手表看了看说:三匹狼,我听说洋人商行这个都卖到了好几百两银子啊,我不能收,朝廷有法度,这算受贿了。

    张信:伯父,这是我自己卖的,不要钱。而且你见过上官家里给下官行贿吗?这个就像好笔、好纸一样是帮助大家更好办公,管理时间的。你可以理解为我祖父体恤户部人员买的办公用品,走户部账,这不就行了,这就不算受贿。

    张荫桓:如果这样那我就谢过贤侄了。

    告别张荫桓后张之万那边就好解决,张信直接手表给他一戴:祖父,这是我孝敬你的,以后你看着表,早点下班回家。

    说完张信就离开了,他还有好多人要送,自己岳父毓朗,大学堂的头儿奕劻,自己二爷爷张之洞,三爷爷张子京,自己母亲,还要母亲给李鸿章送过去,反正只要张信认识的高官都有。

    不知不觉又是2个月过去了,张信都快习惯了晚清的生活

    4月清明节刚过,兵工厂那边来通知张信,新的步枪做出来了。一听有了新步枪,张信起码跑到了兵工厂

    只见德国人、意大利人、美国人、大清四国的技术人员正在一起试验一个新的步枪,看到张信来了工厂负责人立刻带着步枪过来:老板,新的步枪做出来了,按照德国人的图纸,意大利的机器做的,新型毛瑟步枪,德国工程师都想把这枪推荐回德国,他感觉比92式毛瑟还要好。这枪有740mm长的枪管,全长1240mm,加上刺刀有1620mm,有765x53mm、65x55mm、792x55mm三种口径

    这时候德国工程师上前:张先生,这款新的步枪采用了你的建议后,已经变成了一把更加厉害,更适合步兵用的武器,我代表德国毛瑟兵工厂诚挚的请求,您能授权毛瑟公司生产这款步枪,我们将会按照专利费付给您相应的报酬。

    张信:我很愿意和毛瑟公司合作的,未来还希望双方有更多的武器合作。

    张和:少爷,这个枪是不是取个名字。

    张信:对对对,既然今年是93年,那就叫张-毛瑟m1893式步枪,让大家知道这是我张信基于毛瑟步枪基础改进的步枪。

    德国工程师:太好了,我们即刻要去对生产线改造,以便于能很快的生产这种步枪

    张信:张和给技术负责人每人赏200两,造枪工厂加半月俸禄。

    听到奖赏后这些技术人员都欢欣鼓舞。

    可一出兵工厂张信就找到张信说:你跟我祖父说调张德过来任兵工厂管事,这个兵工厂必须掌握在我们张家人手上。

    又是一个月后,兵工厂已经开始全面生产张-毛瑟m1893式步枪,每日能产枪弹3余万颗、炮弹100余枚、步枪50支、布雷达75mm山炮02尊(也就是5天1门炮)

    张德:孙少爷,现在兵工厂才开始产量有限,等1月后全面建设好了后每日能产枪弹10余万颗、炮弹800余枚、步枪200支、布雷达75mm山炮2尊。不过我们现在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全部生产用的钢铁都是意大利、日本人还有天津铁厂的,二老爷那边却是自己搞了个铁厂给兵工厂供应。如果未来发生战争估计我们的兵工厂会因为钢铁不足而停产呀。

    张信:哎,你以为我不知道吗,造一个钢铁厂那要的钱就更大了,我要是像二爷爷那样有一个省,我也能搞。二爷爷的汉阳铁厂现在已经花了300多万两,估计要用到500万两才能造好。500万两啊,我当初搞个10万两都要命。

    张德:我知道了,要是二老爷的卢汉铁路修好了,就可以找二老爷那边买钢铁了

    (京汉铁路其实很早张之洞就上书去修,朝廷也同意了,但是一年要200万两,要修好多年,所以就搁置了,最主要现在朝廷的钱大头要给慈禧用,小头给北洋用,其他就没钱了)

    就在张信继续研究怎么赚钱时候,老爹张瑞荫突然带了一堆人来到了张信大营。

    张信听说老爹来了,赶紧出来迎接。

    张瑞荫看到张信出来了,立马上前说:信儿过来,见见你依克唐阿伯父。

    张信:老爹,这个伯父看着比你大很多啊,怎么是伯父,应该叫爷爷都行了

    依克唐阿:不行不行,虽然我父比你爹大了二十多岁,但我曾经在你祖父下面当兵。只能和你父亲同辈。

    张信:小侄见过伯父,不知道伯父今天过来有什么事。

    依克唐阿:这不是沙俄、朝鲜都不安稳了,我就想给黑龙江的军队换一些先进的枪械,可谁知刚给你祖父问完安后,他就让我来找你,说什么现在搞军火北边你的路子最广。

    张信:祖父这个夸的我都不好意思了,不知道伯父心中可有想要的装备或者说预算多少?

    依克唐阿:按照3000-5000人的来,装备最好是洋人军队现役的。

    张信:如果这样,伯父要不要看看咱大清和德国毛瑟一起研发的新型步枪,这步枪比德国人自己用的还要好,你看到的步枪是不是一发一发的装子弹

    依克唐阿:是的不错,很多还是打一发装一发。

    张信:现在这个可以用弹夹,一次装五法,打一发拉枪栓上膛就完成了退弹上弹,熟练的步枪兵,一分钟打12-15发没问题。

    依克唐阿:这么好啊,德国枪是我这次的主要目标,不知道这一支枪多少钱。

    张信:1支枪带刺刀30两,子弹1两30发。

    依克唐阿:不行不行,这样5000人光枪就要十几万两银子啊。

    张信:那要不然您看看我们淮军新军用的意大利步枪,这也是欧洲先进的步枪,而且非常适合大清人的身材,枪支不长,后坐力也小。一支带刺刀25两,子弹1两银子20发

    依克唐阿:意大利步枪?是不是你爹部队用的那种。

    张信:是的是的

    依克唐阿:这也没少多少银子啊。

    张信:伯父,要不然您直说你想要怎样的配置。

    依克唐阿:10万两,5000人都用上洋枪,另外再买200万发子弹。

    张信:5000人都用洋枪。。。。。。。

    这有点让张信比较犯难,为此他走来走去想了很久突然说:伯父,二手的你要吗,最少9成新,不影响使用。

    依克唐阿:那也可以啊。

    张信:我给您配3000支德国的m1871单打一,在2000支意大利二手步枪,算您10万两银子,每支枪我都让我的兵工厂给你检修维护一次。子弹您给9万两银子,我给你250万发子弹如何。

    依克唐阿:这样好,这样好,多快我能拿到枪。

    张信:1个月,我让人给您送到辽东然后您去提货。

    依克唐阿:瑞荫你这儿子不错啊,我要有女儿一定招他做女婿。。。。小子这是5万两的定金,收到货一并全结了。

    张信:多谢伯父,以后有生意多想着小侄儿哈~~~。

    张瑞荫:兄长这下开心了,走我请你去天津的好馆子喝酒去。

    依克唐阿和张瑞荫一走,张信就叫来了张和:快通带人去我爹那边把全部的单打一给收缴了,就说回头给他们换更好的,然后咱这边有卡尔卡诺1600支,你去找我爹那边的人要400支过来就说回头还新的或者直接给毛瑟。子弹估计我们不够,看看还有多少,剩下不够的让兵工厂这段时间就专门去生产m1871和卡尔卡诺的子弹。顺带让兵工厂会计算算这笔能赚多少钱。明天给我数据

    张和:放心吧少爷。

    第二天一大早,张信就看到张信带着一个年轻人站在他办公室门口,想必是兵工厂会计来了。

    张信往办公室里一坐就问:你叫什么名字,多大,哪里人,可有功名

    年轻:小人梁士诒,广东广州府三水县人,举人出身,准备参加明年的科举,但家里穷只能先到兵工厂做个帐房先生,维持生计

    张信问:“有何特长啊?”

    梁答:“我楷书很好,会教书,能写诗。”

    张信说:“书奴伎俩罢了,你这种人,我属下多啦,就知道咬文嚼字,没出息,张和换个懂事的人来”

    梁士诒听罢,惭愧至极,求助于张和,望指点迷津。张和告诉他,张信最看重的,有真才实学能实用的人,要么懂军械制造,要么懂外交、经济,要么懂化学、物理。

    中午,张和又带来一个人:少爷,我把李中堂天津制造局的账房先生请来了。

    张信:啊,快坐,喝茶。。。先生贵姓,哪里人啊?

    账房先生:多谢张管带,小人周自齐 ,山东成武郑庄人,因明年要参加京兆试故而来到天津这边一边读书、一边赚钱、一边了解天下。

    张信:先生大才啊,如果我有先生这样的大才就好了。对了,这次是我做了一笔生意,算不明白赚多少,所以就想听有能耐的大才帮我算算生意成本,如果有空也算算我的兵工厂整体收支。

    周自齐:那可能需要几天时间。

    张信:没事,李中堂那边我会打招呼借你几天,这边我会按照您一个月的工钱为标准支付报酬。

    周自齐:那自齐谢过大人了。

    张信:张和你配合周先生算账,我出去看看训练。

    张信一出门就把张平叫来了:去天津制造局那边打声招呼,就说我借用周自齐先生几天。

    张平:小的明白。

    两天后,周自齐算出来了张信这趟生意收19万两,扣除以旧换新、自己生产等方面,津利润有51000两

    而兵工厂现在主要还是给新君和淮军供应枪支弹药,算起来每月亏1900两,但主要原因还是产量问题,2个月后收支就可以平衡。

    张信听完也是大喜,直接给了周自齐10两银子,同时还愿意请周自齐来每个月给这边算一次账,算他一份工钱。

    周自齐出来倒不是为了赚这笔钱,但看到张信这边与很多洋人生意往来,也愿意多接触接触,宽阔自己的眼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