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不是惜花人
其他人也都有礼物,不过比李辉的贡砚是差了很多。李夏得了一块上好的玉。梅姨娘仔细欣赏后让秋菊去拿丝线,主仆商量怎么配色缠玉上做成禁步。李夏对此并不关心,她从李歆口中得知李铭升迁的消息。
周侯爷这次来,不只带来丰厚谢礼,还带来了李铭升官的消息。李铭将调任到柳州做知州。连升两级,由七品县升到从五品的知州。这中间恭顺侯府、永顺伯府都出了不少力。
周侯爷带来了大夫,检查确定周定兴身体恢复很好可以起程回京。一家人准备回去。李铭和卢氏带着李歆、李辉送周侯爷一家。
“柳姐姐,你这回去侯府?”之前柳氏没瞒着卢氏说了情况。卢氏担心她回到恭顺侯府,怕曹氏再起幺蛾子。
柳氏压低声音和卢氏说“公爹在府内修了家庙,她此生都被禁在家庙。曹氏女都已送走,不准他们再上门。”
卢氏听言为柳氏欢喜,看了不远处抱着周定兴的周侯爷到底是忍不住劝了句“柳姐姐莫与侯爷生分,兴儿还小”。
“我明白,婉妹妹我在京城等你”柳氏明白卢氏的意思。为了兴儿,她也要与侯爷好好的。
“恩,我一定会回京城的”卢氏相信不久将来,她会风光回到京城见亲人和旧友。
送走周侯爷一家。李家也收到了确切的调迁公文。收到公文那一刻,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李铭笑的眼睛眯成缝。若不是顾忌形象都想大喊两声发泄心中高兴。
在王姨娘有意无意的话语中,李铭觉得这是李耀给自己带来了好运。
再加上李耀长相是越来越像李铭。李铭对李耀是越来越喜爱。每天忙完工作回到后院都要先去抱一抱李耀。当然好东西也如流水般的送到王姨娘院内。
看得府内的梅姨娘、安姨娘都很羡慕眼热。不过两人羡慕的点不一样。安姨娘羡慕李铭对王姨娘的宠爱。梅姨娘是羡慕那些东西,拿去卖了能得不少钱吧。
卢氏虽说早已看开了,但心里还是有些不愉快的。毕竟人贩子案,最先发现的是李夏,出力最大的是李辉。李辉得到的奖赏却不如李耀的一半多。李铭如此宠爱幼子,让卢氏心里有些不悦,但让卢氏最不悦的是这王姨娘仗着有儿子,已月半月没来请安。每次都是借口孩子的事情。虽然对方来了,卢氏心里还不一定想见她。
但王姨娘如此做可是打她正室的脸。仗着李铭去她那里多,多次的让厨房单独做饭菜,一个月下来。王姨娘一院的伙食费比整个后院伙食花费都多。
李铭现在就等着新任县令到来交差离开。这段时间人心不稳,这时候传出知县后院内的正室和小妾的风言风语,对李府可是个笑话。待到了柳州,王姨娘不收敛就不要怪她出手了。
这段时间,因为李铭的宠爱,李珊过得也很开心,除了李府几位不能惹,李珊都是拿鼻孔看其他人。
李夏因为修炼宅在屋里多日不出门。被担心她闷坏的梅姨娘赶来花园,让李夏剪几枝新开的花回去插花瓶。李夏带着秋水来到花园,挑选要剪的花枝。
李夏挑了一束粉色芙蓉花“这束芙蓉怎么样?”
“姨娘不喜欢芙蓉花”秋水的话让李夏收回剪刀。移动脚步来到一旁围栏的月季,这黄中带粉的月季,金灿灿的很美。正准备下剪刀就听到李珊刁蛮的声音。
“二姐姐,可真不是惜花人。”李珊距离李夏三步远距离停下,好似对方身上有什么脏东西般不愿意靠近。
“三妹妹在和我说话吗?”李夏一副才反应过来的模样,让李珊气得跺脚。
“花是看的,不是剪的。”无论什么时候,李珊都不喜欢李夏。
“这花多着呢,剪两枝不影响看”这围栏一排的都是月季,花匠们打理的很好,开得非常茂盛。说着李夏剪了一枝盛开的,又剪了两枝半开的。
见李夏不听自己劝,非要剪花。李珊脸色非常难看。但她不能说什么,府里也没有不准剪花的规矩。冲着李夏哼哼两声离开了。
李珊举动,李夏完全不在意,挑选着要不要再剪两枝。站在李夏身后的秋水却是不高兴。
“小丫头,你家姑娘都不生气,你生什么气?”李夏笑道。
“姑娘,您是三小姐的姐姐。她太不把您放眼里,您一点都不生气”秋水没忍不住问。
“秋水,你啊可要多学学我,万事不过心。她就是个小丫头,理会那些做什么?”李夏不在意的说着。比起前世的生死存亡,这种被人甩脸子对李夏来说没有什么的。
“姑娘,你这性子是要吃大亏的”秋水对李夏这种万事不上心的态度着急。
“秋水说什么呢”秋菊走过来听到秋水的话。脸一绷,哪有下人如此说主子的。秋水看到秋菊过来,脸色大变。
李夏扯开话题“秋姨这会过来找我,是姨娘有什么吩咐吗?”
秋菊看了李夏,想说什么咽下去“夫人安排好车马,明天就要把一些大件的行李送到柳州。”
李夏才想起自己还没收拾物品呢。回屋就看到梅姨娘在等着她,把花递上。
“姨娘,我马上收拾”说着李夏挥手让秋赶紧的收拾。梅姨娘叹气和秋菊一起给李夏收拾行李。将这时节穿不到的衣服鞋袜还有一些收藏的东西,先分类整理好装到箱内。
整理好,看着屋内的四口大箱子,李夏惊讶道“我有这么多东西”。
梅姨娘让人进来把箱子抬出去。回身看到李夏在看自己穿不了的衣服。小时候穿的衣服,还有一些旧的不能穿的,整整三个大包袱呢。
“姨娘这些衣服怎么办?”李夏看着包袱头疼。
“夫人说了,这些旧衣服会送到慈济堂,捐给那些孤寡幼儿们。也算为百朗县再做些善事”梅姨娘对卢氏很敬佩。这些旧衣服捐给慈济堂不仅解了自家麻烦,还在百朗县留下一个好名声。对做官的人家来说,这好名声也是他们的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