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开局磕死自己,召唤列祖列宗 > 第338章 周游历朝

第338章 周游历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一道道气运光柱前。

    苏寒和众多儒家弟子皆是面色微动。

    不管儒家是功是过,对于这些朝代而言……儒家无疑都是国之根本。

    否则。

    各大朝代的帝王又怎会耗费气运,特意邀请孔圣人?

    只不过。

    面对那一道道气运光柱,孔子似乎有些迟疑。

    停顿片刻,他忍不住看向苏寒:“吾读后世之史书,常有人言暴秦可畏!”

    “但无论如何,这天下一统都是由秦而始……”

    “昔年各国征伐不休,生灵涂炭。”

    “老夫也是有感于礼乐崩坏,才一心向学,想要天下太平。”

    “说实话,老夫每每看到秦奋六世之余烈而一统天下时,都倍感向往。”

    “可惜啊,此等大事我儒家非但没能出力,还在后世多有指责……此事老夫深感愧疚!”

    “本想能前去致歉,可为何,如今独独不见大秦?”

    “这……”

    苏寒一愣。

    他给各大皇朝传递消息,自然不会少了始皇帝的那一份。

    不过很显然……

    大秦对儒家并不感冒。

    毕竟……儒家占据主导地位,是从汉武帝罢黜百家开始的。

    而大秦,当年所采用的乃是法家之策……若是儒家的荀子出世,也许始皇帝会欣然相邀吧?

    当然了。

    苏寒也没想到,孔子对大秦的评价,会如此之高。

    毕竟历朝历代的儒家弟子都将大秦视作洪水猛兽,也被列为反面教材,专门用来吓唬那些昏君。

    却没想到,孔夫子非但没有如此,甚至还想着给大秦道歉?

    这……

    只能说不愧是圣魂!

    单凭这一份胸怀,就值得苏寒钦佩!

    思索片刻,苏寒笑道:“圣人,大秦虽然早已出现,但毕竟尚未降临……”

    “也许始皇帝是想等到降临后再邀请您!”

    “要不,咱们先去其他朝代看看?”

    “也好!也好!”

    孔子点头轻叹一声,显然是看出了苏寒是为了照顾他的面子。

    整理一番衣冠。

    孔夫子才看向面前的四道光柱,毫不迟疑的踏入大汉的气运光柱内。

    一旁。

    颜回、端木赐等孔门十哲也纷纷跟随。

    待到几人踏入其中后,苏寒、林思雨和齐慕君等人也对视一眼。

    “苏寒,咱们……要不要跟过去看看?”

    “当然要去!”

    赵匡胤的声音响起。

    紧跟着,各大祖魂逐一浮现。

    看到各位老祖,苏寒顿时奇怪道:“老祖,你们……刚刚怎么不出来?”

    “出来干嘛?”

    李芸龙一瞪眼:“别以为咱老李不知道你小子肚子里憋什么坏水?”

    “你让咱老李写个字什么的咱不怕,可万一孔夫子知道咱没看过四书五经,那多尴尬?”

    “想看老子的笑话?门都没有!”

    “……”

    苏寒顿时无奈。

    他就是招惹谁,也不敢招惹李芸龙啊!

    这要是惹恼了老李,挨打不挨打就不说了,但挨一顿骂肯定是跑不掉的!

    “李团长说的没错!”

    赵匡胤乐呵呵笑道:“朕虽然读过一些,但终究比不得那些大儒!也就不出来丢人现眼了!”

    “不过……此次孔门出世,怕是对咱们龙国有着莫大好处!”

    “你可得抓住机会!”

    “不说了,我得先回大宋准备一番,免得到时失了礼数!”

    “陛下,末将随你回去!”

    岳武穆也连忙开口。

    很快。

    两人直奔大宋的气运光柱内。

    而余下的李剑仙、唐伯虎和刘秀几人,在对视一眼后,也各自返回。

    一时间。

    场中反而只剩下李芸龙。

    “嘿!”

    “早知如此,咱老李还不如陪霸王留在霓虹玩了!”

    “算了算了,苏小子你也快去吧!”

    言罢。

    他返回苏寒体内。

    对视一眼,苏寒三人也踏入大汉的气运光柱……

    下一秒。

    三人瞬间化作祖魂形态,眨眼便抵达大汉古长安内。

    此刻。

    在那偌大的汉宫内。

    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等人,正与孔子相对而坐。

    大殿内外,还有无数官员、学者,正齐刷刷的躬身行礼。

    “吾等,拜见老师!”

    此刻。

    无数大汉朝的儒家弟子齐齐开口。

    数以万计的声音,也化作黄钟大吕般的嗡鸣声,直冲云霄。

    另一头。

    汉武帝刘彻正端起酒杯,起身道:“夫子!”

    “我大汉能有昔日威名,一是几位先祖励精图治,积攒了丰厚家底!”

    “其二,是将士们拼命攻杀,扬我国威于万里之外……”

    “当然了,你们儒家也功不可没。”

    “所以,朕应当敬老夫子一杯,也应当敬那些为我华夏抛头颅洒热血的儒家弟子一杯!”

    “不敢当,不敢当!”

    孔子连忙起身还礼。

    不过当看到外面一眼看不到头的儒家弟子。

    他又忍不住眼角湿润。

    张了张嘴。

    他却久久无法言语。

    直到最后,他才悠然叹道:“天佑我神州啊!”

    “诸位……孔丘拜读过大汉史书,哪怕寥寥数语,也能看出各位的辛苦不易!”

    “大汉有此成就,非我儒家之功,实乃各位之力!”

    “吾,不如你们啊!”

    “圣人何出此言?”

    大汉的董仲舒上前几步:“若无圣人之学说,何来我华夏之礼仪、衣冠?”

    “若无圣人之所思、所想,又如何做到包容万千?”

    “能拜读先人学问,何其幸哉?”

    “能发扬我儒家精神,又是何其荣耀之事?”

    “弟子董仲舒,愿世代入我儒门,虽万死而不悔!”

    一番话。

    顿时引得无数儒家弟子齐声附和。

    一道道声音,最终也汇聚为一句话……

    “弟子愿追随老师,至死不悔!”

    “好!好!”

    孔夫子缓缓起身。

    环顾四周,他朝着众人深深一礼。

    “原本老夫还想和大家探讨探讨学问!”

    “不过……此次降临,尚有其他皇朝还没去过……”

    “老夫想去看看,也想知道那些后人,又做过什么?”

    “老师!”

    董仲舒连忙上前几步:“弟子愿去!”

    “也好!也好!”

    孔子并未推辞,又是转身向刘邦、汉武帝等人微微一礼,叹道:“感谢各位陛下的款待……”

    “恭送夫子!”

    众帝王也一一回礼。

    做完这一切。

    孔子才看向苏寒:“苏小友,那咱们接下来去……”

    “当然是去大唐了!”

    苏寒点头一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