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五月预考
王岗中学陈晓月听说过的,她有个初中同学没有考上好的高中,就去了王岗中学,结果上了半年就退学了。
因为王岗中学升学率极低,学校前三名才有可能考上,陈晓月那个同学在班级成绩中等,高考毫无希望,父母就不让他读了,横竖考不上大学,不如回家帮忙种地来得实在。
听女同学说张友迪是王岗中学的学生,陈晓月了然,怪不得一个初中没毕业的学生能上高中,如果是王岗中学就不稀奇了。
这种入学没有什么门槛的学校,只要你有钱就能上,陈晓月猜了一个八九不离十。
“我这堂姐就是好强,她初中没读完就结婚了,现在离婚了带个娃,今年看我要高考,她也来参加高考,不说别的,这在王岗中学有什么出息。”
陈晓月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语气。
女同学闻言很是惊讶,她虽然觉得张友迪脾气不好,但对方长得挺好看的,气质也好,完全看不出是一个离婚带小孩的女人。
而且她听陈晓月这话,不免觉得张友迪嫉妒心强,为了跟陈晓月比,才会初中没毕业就敢自不量力的参加今年高考,女同学对张友迪的印象更差了。
“晓月,你跟你堂姐不一样,你可是有光明前途的,你那堂姐参加高考纯粹是胡闹,你可别被她分了心思,影响学习。”
女同学真心劝道,虽然管人家事不太好,但她觉得陈晓月那个堂姐真不是个好人,她不想自己的好朋友被这样的亲戚耽误了。
“嗯,我知道的。”
陈晓月面上有些为难的应道,心里却是有些得意,张友迪让她吃瘪,她好面子不能当面怼回去,现在听别人说张友迪的坏话,她心里顺畅多了。
舒县中学门口,陈晓月两人走后,常老师又拉着张友迪教导。
“陈同学,学习这事不是靠嘴说就可以的,你堂妹学习这么好,你们是亲戚,你应该也不笨,你要把心思用在学习上,来年考个好学校。”
常老师教育道,很显然,他喜欢陈晓月这样的好学生,而刚才张友迪说的大话他不予认同。
张友迪一门心思今年能考个好大学,常老师张口就让她努力来年考个好大学,这预考还没考呢,就跟学生说泄气的话,张友迪有些无语。
“常老师,我努力今年就考个好大学,咱们学校同学差不多都到了吧,现在发准考证吗?”
张友迪自信的说道,然后问发准考证的事。
虽然她态度看起来挺好,不像刚才对陈晓月那样冷淡,但常老师还是感受到了和陈晓月一样的堵心,一般学生听了老师的话,不是应该谦虚接受建议吗。
常老师倒不会认为张友迪一个学生会故意拿软话顶撞他,只当对方不懂人情世故,不会说话。
“年轻人就是没有耐心。”
常老师小声嘀咕了一下,看学生都到了,让自己班的班长帮忙发准考证。
班长是一个黑瘦的男生,看到张友迪的准考证愣了一下,然后反应过来是新同学的名字。
“陈晓慧同学,你的准考证。”
班长声音比较大,四周围着学生,怕对方听不到。
张友迪接过准考证,笑着说声谢谢,虽然名义上是同学,但张友迪不打算发展同学情谊,拿了准考证就独自站在一旁,没等一会,舒县中学开校门放考生进去熟悉考场。
张友迪跟着人流进了学校,很快找到自己考试的教室,多年以后,再次踏入教室,那种熟悉的感觉回来了,此刻,她真真切切感受到自己是一个考生。
从考场回来,方大妹连忙问她怎么样,张友迪和小老太太说过今天下午是去熟悉考场,但方大妹还是很紧张。
“很顺利,考场离咱们这不远,过去很方便。”
张友迪笑着说道。
晚上,张友迪睡的比较早,调整最好的状态,她把这次预考当作高考一样对待,敏敏这两天被方大妹叮嘱了很多次,要乖乖的,不能打扰妈妈。
方大妹还让吴婶这几天多买一些好菜,给闺女补补,张友迪闻言连忙阻止,让平时怎么吃就怎么吃,突然改变食谱,万一吃坏肚子就不好了。
接下来三天,张友迪历经多年再一次感受到考场的气氛,平心而论,她觉得考试题目不太难,除了政治她不好说,毕竟她以前是理科生,高考不考政治。
其他科目能考多少分,张友迪心里大概有底,通过预考是十拿九稳。
因为试题不太难,张友迪这三天心情很好,倒是方大妹比张友迪这个正主要紧张很多,她不敢多问怕影响闺女,但她的担心都写在脸上,张友迪想忽视都不行。
“妈,我考得很好,一定能过,你放心吧。”
张友迪最后一门考完,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方大妹面前说这话。
“这么大人了,还不知道稳重点,考的再好也要等分数下来才算数。”
方大妹嘴上虽这么说,但心里明显松快了很多,既然闺女说考的不错,那剩下的就听天由命。
这边考完试,张友迪第二天就骑自行车回家了,去弄食品厂的事,现在没有电话,她回去之前没法通知陈忠国等人,所以张友迪到家时,家里只有陈老大媳妇赵玉珍。
看到突然回来的大姑姐,赵玉珍愣了一下,半天才反应过来。
“大姐你回来啦,妈和二弟他们回来了吗?”
赵玉珍连忙上前笑着问道,自从陈老大正式接过卤味摊,手里有钱了,她的底气也足了,现在看张友迪这个大姑姐,不像之前那样处处顾忌。
“我回来办点事,妈他们没回来,爸没在家吗?”
张友迪笑着说道,她感觉眼前的弟媳比结婚那天说话大方了很多,她不知道对方心里变化,只当当时新媳妇害羞,现在才是赵玉珍本来样子。
“爸去地里了,都不知道你今天回来,不然我肯定让建伟买点肉,这个时候他快回来了,不知道可买菜了。”
赵玉珍客气的说道。
“没事,都是自家人,不用这么客套,我先去地里找爸,大伟回来了你跟他说一声。”
张友迪说完,就往自家地里去了,陈家有五亩地,都是种了水稻。
因为张友迪需要买糯米做炒米糖,陈忠国特地种了一亩地的糯米,方大妹和陈老二去县里了,陈老大每天去镇上,地里的活现在都是陈忠国在做。
赵玉珍是刚嫁进来的新媳妇,陈忠国不好意思拉着儿媳去干地里活。
好在不是农忙的时候,平时都是一些灌水和拔草的事,陈忠国一个人也能顾得过来,五月中旬,天气很是暖和。
张友迪到自家地里的时候,陈忠国光着脚,挽着裤腿,在地里拔野草。
“爸。”
张友迪大声喊道,朝陈忠国的方向挥手。
陈忠国闻声看过来,见是自家闺女,草也不拔了,往田边走。
“你怎么回来了?你妈呢?”
陈忠国一边走一边大声问道,平时方大妹在家唠叨,他嫌烦,这半个多月不见,他又有点想老伴。
“妈没回来,我考完试了,今天回来是看房子的。”
张友迪笑着说道,她没发现她说完,自家老父亲脸上有些失望。
“呀,晓慧回来了,陈家嫂子回来了吗?我都好长时间没看到她了。”
回去的路上,同村的妇人看到张友迪笑着问道。
“我妈还在县里,就我一个人回来了。”
“陈家嫂子好福气,现在都到县里享福了,陈队长,你什么时候也跟着过去享福啊?”
那妇人闻言,又笑着打趣陈忠国。
“我什么时候想去,这队长我不干了,我就能去,我闺女有本事,我什么时候想去都可以。”
小老头有些骄傲的说道,话说方大妹不在家这段时间,他真有点这种想法。
父女两人回到家的时候,陈老大已经回来了,看到张友迪,憨憨的上前喊了一声大姐,然后就被赵玉珍喊到厨房帮忙了。
别的不说,方大妹不在家这些天,赵玉珍能照顾一家人的吃喝,张友迪还是很感激的。
“你坐一会,我换件衣服,再带你去看房子。”
陈忠国说道,他在地里干活穿的都是破衣服,回家再换干净的衣服。
估计得半个多小时才能吃饭,这个时间刚好可以去村尾看一下房子,赵玉珍见公公和大姑姐刚回来板凳还没坐热又跑出去,便问陈老大怎么回事。
陈老大虽然已经结婚了,但陈忠国还没有把他当大人去看,张友迪想开食品厂的事也没告诉他。
在陈家老两口心里,家里只有闺女是有本事的,三个儿子都是赔钱货,有个什么事也没习惯去和儿子商量。
对于媳妇的问题,陈老大当然回答不出来,赵玉珍看着傻憨憨的丈夫,暗暗叹了口气,当初她就是看中了陈老大的老实,但太过老实也不太好。
一般农村家庭,大儿子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但在陈家,陈忠国老两口更看重大闺女,赵玉珍明显发现,自家丈夫都结婚了,公婆拿他跟下面的两个人在态度一样。
要不是她,现在陈老大还是一个给家里打工的。
“你要想知道,等爸和大姐回来,我问他们。”
陈老大见自家媳妇不说话,憨憨的说道。
“没事,我就看大姐和爸这么忙,不知道为了什么事,想着我们能不能帮上忙。”
赵玉珍笑着说道,她比赵家父母要聪明许多,哪怕面对自己丈夫,她也不会什么话都说,这也是为什么,陈老大心甘情愿什么都听她的。
村尾知青点,张友迪跟着陈忠国把三间房里里外外都看了一遍,果然如陈忠国所说,屋子保存的很好,不需要修缮。
不过和张友迪想要的场地差点意思,农村屋子灰大,要经常给地面洒点水,也就是放在这个年代,不然估计这个房子,食品厂的相关证件很难申请的下来。
“不错吧,这房子大队书记说看在我面子上,一个月只收我们三块五毛钱。”
陈忠国得意的说道。
张友迪租的赵老太家的一个房间要一块钱,知青点这么大的三间屋子三块五毛钱确实不贵,最主要这边场地大,一个厨房不够用,张友迪再盖个厨房都没什么问题。
这也是因为张友迪有需要,不然农村一个空置屋子想租出很难,对于大队书记来说,知青点的屋子能租出去就不亏。
“爸,下午你陪我去找大队书记,把这房子租下来。”
回去的路上,父女俩商量租房的事,等这房子租下来,张友迪就要开始打扫,还要稍微的装修一下。
等房子搞好了,各项证件办下来,张友迪就要招人,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员工肯定是要招附近的村民,在村里办食品厂,不仅要上面的人支持,还要跟要跟乡邻搞好关系。
“行,大队书记跟你爸我关系好着呢,这事下午肯定能搞完。”
陈忠国自信的打包票。
因为张友迪今天回来了,赵玉珍像模像样搞了三菜一汤,没有买肉,荤菜她切了一盘猪头肉,做了一个韭菜炒千张、蒸了一盘咸鱼和一盆青菜鸡蛋汤。
“不知道大姐你今天回来,家里就这些东西,明天我让建伟买点好菜。”
赵玉珍殷勤的给张友迪盛好一碗饭,笑着说道。
张友迪以前在家,都是自己盛饭,赵玉珍这么客气,搞得她跟外来的客人似的,也就张友迪皮厚,并不在意。
“不用这么客气,都是一家人,你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我可没有这么娇贵。”
张友迪笑着说道。
“大姐,你跟我带好吃的吗?”
一旁陈老三急不可耐的问道,他在家转了一圈,都没看到有糖果。
“我今天赶得急,下午我还回县城,明天给你带些好吃的,话说你最近学习怎么样?”
张友迪每次回来手里都不会空的,也就是这几天忙着考试,今天一早匆匆往家赶,忘了带东西。
这也就是方大妹不在家,要不然听到陈老三的话,又要骂他一天到晚只知道吃。
听到张友迪问到自己的学习情况,陈老三眼珠子乱转,说话磕磕巴巴,像被猫踩住尾巴的老鼠,见他如此,张友迪不禁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