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谷种
时间转眼间过去,虽然生活很艰难,但大家都艰难坚强地努力活着。
又到了稻谷丰收的时候,这段时间大家有空就围着自己的稻田转转,忍不住唉声叹气。
“这怎么办,好多都是空的。”村长从自己的稻田里揪出一小段捏了捏,叹气道。
柴贵尴尬地站在村长旁边,不知道要怎么安慰村长。他瞥了一眼自己的田,心里有骄傲,又有点心虚,人的悲欢是不同的。
村长也感觉到柴贵的表情,忍不住酸,又很羡慕说道:“你家的稻谷不错,留种的时候我和你换一点。”
“可以的。”柴贵毫不犹豫地答应道。
“你今年怎么种的,可以长这么好。”村长忍不住好奇心问道。
柴贵也很困惑,想了想今年种田的不同,没有想起有什么不同,和村里种田唯一的不同,可能就是下暴雨那几天,有认真地泄洪,也想不起有什么不太一样。柴贵把自己的猜测告诉村长。
村长也认同这个想法。而真正的功臣还在学堂苦哈哈地抄书。
柴满低着头在抄书,因为上课的时候和白觐聊天聊哈了,被夫子当场抓住,黎夫子惩罚他们三个把《孝经》抄一遍。
等三个人抄完,黎夫子检查没有敷衍,才放学。柴满整个人蔫蔫地拖着自己脚步,往回家的路上走。
“没关系,你抄着就会抄习惯的。”刘二用肩膀碰了碰柴满的肩膀安慰道。
柴满推开,不开心地说道:“还是算了,这种习惯还是留给你比较好,我最最讨厌抄书了。”
“可是身为学生,抄书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抄书可以磨砺自己的耐心和自己的书法。”刘二不在意地说道。
“可是你不还是我们三个中抄得最丑的那个。”柴满看着刘二傲娇的脸,忍不住泼冷水道。
“那是缓兵之计。”刘二僵硬地解释道。
“你为什么不开心,不可能只是因为抄书而已。”白觐困惑地问道。
柴满耷拉着肩膀,叹气道:“阿寿侄子昨天生病了,我有点担心,他那么小太遭罪了,我小时候也和他差不多,天天喝的苦药比水都多,后面又不是身体好多了,我还得吃药。”
“我们等等一起去看看阿寿怎么样。”白觐看着柴满愁眉不展的样子,不忍心提议道。
“好啊。”柴满收拾了一下自己的心情,三个人一起到柴伟家。
还没有到柴伟家,就闻到浓浓的中药味,柴满再熟悉不过了,郑氏身体太弱了,需要吃药,柴家现在每天给郑氏熬着药,柴满是闻着中医长大的。
柴满看到院子里正拿着扇子扇着药炉,打招呼道:“阿伟哥,我们过来看看阿寿侄子。”
“他现在正在房间里休息,阿福在照顾他。”柴伟头都没有抬起来,分心回答道。
柴满几个没有犹豫地走进房间,阿福正在给阿寿换尿布,阿福小心翼翼地把湿掉的尿布换成干的。
阿福耐心地说道:“弟弟,你抬抬脚,屁股撅起来,哥哥能比较容易换好。”
“阿福,阿寿能听懂你的话啦!”柴满惊讶地打断柴福的自言自语。
柴福尴尬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说道:“听不懂,但希望弟弟能听懂。”
“哈哈哈,阿福侄子你太好玩。我们听说阿寿生病了,有在吃苦苦的药吗?”柴满关心地问道。
“有吃药,但药应该没有那么苦。”柴福解释道。
“药不是都苦吗?”柴满惊讶地问系统道。
系统查询资料道:“中药不仅仅只有苦的药,而且身为小孩子更不愿意喝苦药,所以古代人很聪明的发现很多不那么苦的药,所以古代孩子生病主要依靠中药制剂:汤、丸、散、膏、丹。孩子生病了,一般古代医生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就是服药。古代中医对小儿的药,有特殊的要求。首先,不能特别苦,因为太苦,孩子就不爱喝。其次, 药量不能大。大多数都是一钱,或者几分这样的量,它非常轻。因为小孩的脏腑是清零的,不能用重药和猛药。最后,药性不能特别偏。药性要是一偏的话,孩子的身体受不了,就是所谓的霸药。像附子这类药在儿科的药里是很少见的。
当然,古人把这个中药也分为很多种,有的是直接熬汤药,有的是把它做成小颗粒的药丸,然后给小孩喂服,还有是散剂,把它打成粉末,用水冲着喝。还有膏剂,就是把这些药熬好了之后,再加浓缩,然后再放上蜜,或者是阿胶等等,把它熬炼成凝脂一样的膏。如糖浆类药。
这些就是中医的丸、散、膏、丹,一直延续至今。还有一种是把这个药混在这个食物里,就是药打成粉之后,混在如糯米,面粉里,蒸成糕,做成点心一样的东西,这种东西在清代特别多。如清代有一个著名的方子叫做健脾八珍糕,就是为皇太子们的身体健康所制作的。这类东西可口香甜,孩子爱吃,能补养肠胃。”
“哇塞,原来药有这么多种,我一直以为只有熬的药呢。”柴满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