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卫子卿获得青睐
说着神色暗淡下来,卫子卿连忙劝慰:“能得太后记挂,是娘亲的福气,子卿也能陪您逗乐子呀。”
太后闻言伤神之色淡去些许,拉着卫子卿唠起了家常,忽地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旁边伺候的一个嬷嬷顿时神色紧张:“太后娘娘,可要去请位太医来问诊?”
太后本来想摆手说不用,紧接着又是一阵咳嗽,嬷嬷不等太后发话,赶紧吩咐小宫女去太医院请人。
太后揉了揉鼻子,道:“怪了,今儿怎么喷嚏跟止不住一样?”
卫子卿看见空气间飘过几根极细的银白软毛,忽地想起些什么。她道:“太后娘娘,您打喷嚏,可能是因为猫狗一类动物的毛发引起的。动物毛发并不干净,太后您身子金贵,可能受不得这些脏东西。”
太后这边还没回话,旁边伺候的嬷嬷就踌躇着道:“卫小姐,可是咱们长寿殿向来不养什么猫猫狗狗之类的小玩意的。”
卫子卿刚想说,可能是别人身上沾了猫毛或狗毛,然后到了长寿殿,遗留下一些。
可还没等卫子卿开口,一道尖细的声音就突兀地插了进来:“姐姐,人家嬷嬷都说了,太后这儿是从来不养猫狗的!你非说是什么猫狗的细毛让太后娘娘接连打喷嚏,你这不是不懂装懂!耽误事吗!”
卫凌薇有意想让卫子卿出丑,她瞧见太后对卫子卿态度如此和善,心里早就嫉妒的要死,恨不得太后能因为此事厌弃了卫子卿。
卫子卿抿了抿嘴唇,没有解释。卫芳柔见挫了卫子卿的锐气,很是得意,心里畅快极了。
而太后却拍了拍卫子卿的手背,安慰道:“没事,说错了也无妨。反正太医也要来问诊了,碍不着什么事的。”
卫子卿心中微暖,颔首低声应是。
说话间一个斜挎木匣的太医低头走了进来,“下官李泉,来给太后娘娘请脉。”
李太医领着小药匣子走进太后身旁跪下,将一方帕子搭在太后的祁手手腕处,然后开始诊脉。
李太医诊了好一会儿没说话,太后皱着眉狐疑地看向他:“怎么了?有什么不好说的吗?”
“不是不是。”李太医连忙摇头,收起帕子说,“太后娘娘,你是风寒入体导致的咳嗽,臣配上几分温药治治,也就好了。”
太后点点头,身旁伺候的人随李太医去太医院抓药。
忽地一道清润的女子声音响起:“李太医且留步!”
李太医闻言转过头,“不知卫小姐唤下官有何事?”
“太后娘娘面色红润透着光泽,不像是中了风寒的样子。”
被一个小丫头质疑医术,让李太医很没面子,立刻反击道:“卫小姐,话可不能乱说!你年纪小,下官不同你多计较。可是治病讲究望闻问切,还是别凭臆断胡乱开口来的好!”
李太医冷哼了一声,看向卫子卿的眼神很是不屑。如果面前站的是个杏林妙手,李太医或许还回虚心请教,可这卫家小姐不过只是个小丫头片子。
这话就是在指责卫子卿不懂医术,还要瞎捣乱了。
太后听得头疼,打断了李泉的话:“好了好了,子卿担心哀家身子是有孝心。”
李太医听到太后维护,也不敢再咄咄逼人:“太后娘娘说的是,是下官心急了。”
令众人没有想到的是,卫子卿却并不借坡下驴。
太后有心护她,卫子卿也很是感激,看到错诊自然是要多说两句:“这风寒之症通常可不止咳嗽这一个表象。另有舌苔白、头重脚轻、四肢乏力等症状。可太后娘娘除了咳嗽外,看起来并无不适。”
李太医面色发白,手心出了冷汗。他是一时没诊断出来太后娘娘到底是什么病症,这才胡编说是染了风寒。如今想要从太后身上找到风寒的对应病症,又怎么可能找的出来。
一旁的韩氏见卫子卿出风头的样子,明褒暗贬道:“子卿你可不要无的放矢,耽误了太后娘娘的病情,那可是杀头的罪过。”
韩氏才不相信卫子卿这个在乡野荒岛长大的村姑能会什么医术,难道她还能看出太医有什么诊断出误吗?简直是荒谬!
卫芳柔乐于看到卫子卿当着太后娘娘的面出丑,于是也赶紧接着她娘的话,道:“就是。姐姐,你可不能为逞一时英雄将太后娘娘的凤体安康于不顾。”
卫芳柔说罢,唇角勾着笑,幸灾乐祸地盯着卫子卿瞧。心中暗道:看她倒要如何应对!
卫子卿知道韩氏母女没存好心,压根就没搭理她们。她瞧见太后的脖子上出了些红疹子,便道:“娘娘,恕小女直言,风寒不会出这些疹子,如果没猜错的话,太后娘娘您确实是对猫狗之类的毛发过敏。”
卫子卿正说着,面前空气中漂浮着一根细细的莹白毛发,约莫有半个手指头长。她眼睛一眯,伸手握住,随后展示给太后看:“听闻今早有几位王妃来拜访太后娘娘,兴许是她们当中有人养了猫或犬,身上不小心沾染上了一些脱落的细毛发。”
太后低头朝卫子卿的掌心看去,确实有一根细细的银白毛发,像是细丝一样。
“卫小姐未免说话太可笑!你说这个东西是导致太后娘娘打喷嚏的主因,可有什么依据?医典中可从来没有这一条,难道只凭你一张嘴说,咱们大家就得相信?”
李太医情绪激动,说话间呼出的气息将那轻飘飘的毛发吹起。眼瞧着那毛发向上浮起一段距离,正好接触到太后的鼻子底下。
太后鼻子一难受,当下又打了个喷嚏,整个人神色恹恹,看着似乎很不舒服。
李太医:“……”
他瞬间沉默了,也心虚了。
太后接连打了三四个喷嚏,这才止住,她歪靠着猩红的金钱豹环纹引枕,保养得宜的白皙手指碰了碰自己的颈子,确实有些痒痒的,一摸掌下还有一些凸起来的小疹子。
一旁的嬷嬷在太后身边伺候的时日久了,很会察言观色,立刻回头悄悄吩咐后面的小宫女去取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