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头上的屎尿
箭已经打造好了,蛟弓正在制作中,可是没有力气一切都是徒劳。所以,王连喜每天都在练习开弓射箭。
他身后不止跟着一众弟子,周围的百姓每天也来观看神帝练箭。此时,王连喜的箭已经可以射到四千米。这个距离让南良神朝的人大吃一惊,因为三千二百米就是修炼者的极限。
但是,比起十万米之外的悬域,差距还是惊人的。
为了激励自己,王连喜把射箭场直接做成了十万米,四周挂上禁止入内的牌子。他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几乎都在射箭场。
重要的公文自然也送到射箭场。
“师祖,已经五千米了。”白伟来到射箭场先去帮着师祖捡箭,回来兴奋地说道。
王连喜点了点头,这几天感觉越来越好,虽然比起十万米的终极目标相差很远。
“什么公文呀,你读一读吧。”王连喜说道。他的手到处都是裂开的血口子,此时一箭射出后,又血流如注。
白伟看着王连喜血淋淋的双手,眼圈一红。
王连喜却哈哈一笑,说道:“白伟,你不要难过。师祖看到这些血心里才高兴呢。因为师祖天生少血,在升师徘徊了七年。如今没有比看到血更让我高兴的了。”
白伟此时,已经平复了心情,读道:“河东县飘屎尿一个星期,广平,林安,平头有大便坠落,北安,边山,广通发现落石……”
王连喜等着白伟读完,问道:“一共伤亡了多少人?”
“人死了四个,牲畜死了十七头。”白伟气呼呼地说道。
“你应该高兴才对,悬域现在不敢派人下来,只能往下扔点东西恶心我们一下,这不是挺让人高兴的事吗?”王连喜劝解道。他和白伟年龄基本相当。
白伟想了一下,噗嗤就笑了。
“老百姓都有什么反应?”王连喜继续问道。
“都跟我一样,气得肚子痛。癞蛤蟆爬脚面不咬人嗝样人。大家都憋着一口气等师祖把他们射下来呢。”白伟说道。
王连喜说道:“以后要多开导大家,让大家笑。”
“知道了,师祖。”白伟说完,架起飞剑走了。
通过一阵子宣传,百姓确实改变了态度。偶尔身上淋点屎尿,也只是笑着骂几句。可是憋在心里的仇恨一点也没有减少,只等着蛟弓做好了,神帝的力气练大了,报仇!
神帝从来没有让他们失望过。
有这样一股凝聚力,整个南良神朝所有人都憋足了一口气,所以社会比从前还要稳定。
“有这些混蛋倒霉的一天,神帝整天在练习射箭,一百零八个大臣在制造蛟弓,坏人的末日还会长远吗?”人们到处说着这样的话。
王连喜一边练习射箭,一边不停地思考。
“骨骼对于射箭重要吗?人的力量都是来自肌肉和筋腱,何不弃掉骨骼一试呢?”王连喜望着卧室里的屋顶在想。
想到这里,他急忙起身,在夜色里来到了射箭场。
他先变身踏骨而行,然后只用筋腱和肌肉去拿地上六十担的开背弓。由于没有骨骼的支撑,他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才把开背弓拿了起来。
“看来可以。”王连喜自言自语道。
“这样做,气息的支撑更加重要了。”王连喜又开悟道。
由于领悟出了这两个道理,王连喜在天亮时,已经可以拿起二百担的开背弓了。让他更加兴奋的是没有了骨骼的阻碍,手不流血了,浑身变成了一个弹簧,发力更加流畅。
天亮了,晨光洒满了山野。悬域遮挡不了晨光和晚霞,这也是南良神朝仅有的光明时刻。
王连喜仅凭肉身射出一箭。这一箭居然在灿烂的晨光里飞行了七千米。
王连喜惊喜地看着这支独领风骚的箭矢,忍不住哈哈大笑。
原来,射箭仅仅凭借弓箭本身的弹力是完全不够的。让自己的身体变成另一张弓,大弓和小弓叠加,才是射箭的王道。
三天后,王连喜的射程已经突破了一万米。
“师父,把身体升高不是射的更远吗?”孔明说道。这家伙很聪明。
王连喜笑骂道:“远个头,我的目标在天上,又不是在地上。”孔明缩了缩脖子。
向上射箭可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投机取巧,每升高一寸都是实打实的实力。
一转眼就到了秋天,今年全国减产将近三成。由于雨水被悬域截断,明年的干旱会非常严重,全年的粮食很可能会减产过半。好在前三年南良神朝节约下很多粮食,所以,坚持三四年应该没有问题。
突然,王连喜看到河水满溢。按照季节规律,秋天应该天高气爽,水落石出,怎么河水一点也没有减少呢?
王连喜研究了一番,很快发现:悬域的面积很小,不可能截留所有的雨水,这些雨水都落到上游去了。
“秋收之后,一定要组织百姓开渠,大搞农田灌溉,才能度过明春的干旱。”王连喜对随行的一众弟子说道。一众弟子纷纷点头。
“如果能把灌溉搞成功了,和悬域的对抗至少可以支撑五年。”王连喜再次强调道。
“是。师父,我们会努力的。”一众弟子保证道。
“师父,前秦帝国的信使来了。”魏碧新趴在王连喜的耳朵上说道。
“出什么事了吗?”王连喜怀疑地看着魏碧新。
南良神朝和前秦帝国目前还是敌国,两国是不相往来的。
“秦兵死了。”魏碧新说道。
王连喜大吃一惊,这些日子自己只顾着练弓箭把秦兵忘得一干二净了。
于是,说道:“把前秦特使带上来。”
一个穿着孝服的老者从人群外走了进来。王连喜一看是黄廉喜。心想:难道前秦国是有事求我吗?
黄廉喜跪在王连喜面前说道:“臣奉前秦国先帝秦兵遗诏,请南良神帝主持葬礼。”
王连喜奇怪地问道:“你是不是弄错了,是让我去主持葬礼吗?这怎么看都像是开玩笑。”
“不是开玩笑。”黄廉喜说完,拿出秦兵的遗诏递给王连喜。
王连喜一看果然是秦兵的笔迹。他把内容又读了一遍,让他主持葬礼是千真万确的,而且,遗诏里颇有以国相托的意思。
想起他和秦兵过往的恩恩怨怨,此时不过是一场云烟。于是,点了点头,说道:“好吧。”
“会不会是陷阱呀,师父?”云满堂着急地说道。“秦兵可是做梦都想杀死你呀。”
一众弟子全跪了下来。
王连喜哈哈一笑,说道:“秦兵已经放下了对我的恩怨,我岂能不放下对他的恩怨呢?冤冤相报何时了?不过是一场云烟,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