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醉驾扁舟入沧海,九千里外是蓬莱
第二日,狂风未歇,纠缠撕扯着漫天彤云暴雪。
白雪,大如遮席,零落于这个尘世人间。
两教众人一刻不息,御剑往东疾驰,倚剑城本就在东海之滨,众人飞了小半日,便望见了浩淼无垠的东海。
此刻天地依旧晦暗,不见天光,东海海水翻滚不休,如雷嘶吼,浊浪滔天,掀起千丈,仿佛无数只欲挣脱崖岸束缚的洪荒异兽,誓要淹没东州万千生灵!
慈悲仙音教众女被这天海之威骇得面色发白,望着滔天巨浪,御着法宝的娇弱身躯若浪中浮萍,裙衫漫飞,摇摇欲坠!
宛晴岚与妙一真人商量道:“妙一师姊,这等怒海之威,我们莫要强渡,反正时日还早,还是等一日吧,等到风偃浪息,再前往浩然奕剑府可好?”
妙一真人抬头看了看墨云凌乱的黑暗天色,叹息一声,道:“也只有如此了。”于是领着众人,在一处巍峨巨山的南麓山谷降下青芒,欲在这里歇息一日。
这山不知何名,只是高逾千仞。这峡谷亦不知何名,只是此刻被白雪漫染,如玉龙般默然俯着嶙峋的身姿。
两教弟子打扫崖下积雪,寻找干枝枯树,燃起一堆堆的篝火。
枯枝“噼噼啪啪”的响着,在这寒天冻地中稍稍带来了温暖之意,众人围坐在篝火前,时时传出笑语。
大雪铺天盖地,不知要下到何时,幸好这座危崖斜斜伸出,遮挡了不少雪花寒意。
远遥默然坐在篝火前,小白痴在他怀里又睡着了,半尺长的毛茸茸的身子,此刻泛起澎湃的紫气,氤氲飘渺,雪未落在上面,便在空中融化了。
端午青阳笑道:“小师弟,这小白痴抱在怀里一定很暖和吧。”
远遥点头称是:“就像一尊暖手火炉似的。”
端午青阳耸耸肩膀,叹道:“世间灵兽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怎么我如此福薄,竟没遇到一个?”
远遥想着食妖兽成年时凶恶的模样,满怀担忧,讪讪道:“二师兄,这浩然奕剑府在东海之中多远?”
“东海有仙山,飘渺云海间,浩然奕剑府便在东海三座仙山之一的蓬莱岛上。古人有诗云,醉驾扁舟入沧海,九千里外是蓬莱,想来也就是九千里吧。”
远遥叹道:“那依照我们现在的速度,大抵要飞驰一个昼夜。”
端午青阳笑道:“时日有余,而且沿途还错落着许多岛屿,倒也不必这么辛苦。”
远遥悻悻挠头,尴尬一笑。
端午青阳手执着一根枯枝,拨弄着眼前篝火,不时枯枝炸裂,火星飞溅。
端午青阳继续为远遥说道:“浩然奕剑府创教祖师是魏孺子前辈。八百年前,儒学大贤魏孺子遭奸佞排挤,治国之道不得施展,愤懑辞官,隐居山野,不久积郁成疾,病入膏肓。
一日僵卧草庐,见窗外大雪满山,而寒梅犹绽,傲雪凌霜,清气流香于天地之间,忽有所感,遂弃文习剑。五年后,剑术有成,十年后,悟通御剑之道。从此仙驰人间,斩妖除魔,荡尽人间不平之事。晚年封剑于匣,创浩然奕剑府。
又五十年,魏前辈创出神诀——九霄御物诀,并与是夜传与弟子柳白甫后,欣然仙逝而去。浩然奕剑府府中弟子衣着白衣,背背剑匣,习浩然正气,御剑江湖,侠名散于尘寰,为人称道,谓之神明。”
远遥不禁问道:“俱都穿着白衣么?”
端午青阳皱了皱眉,想了想,说道:“在蓬莱岛时,却是随意,但出外云游,俱都穿着白袍的,八百年来,这也是个不成文的规定,凡身着白袍,背上背着巨大剑匣的修真人士,多半是出自浩然奕剑府门下!”
“可否有例外?”
端午青阳面露疑惑:“你想问谁?”
远遥低头沉吟:“可有人身着青袍,所执仙剑发出的是赭红色光芒,相貌英武,颌下美髯三缕,望之飘然出尘?”
端午青阳击掌笑道:“我就知道小师弟问的是他。”
远遥心中没来由一紧,道:“他是谁?”
“小师弟,你在哪里见过他?”
远遥轻哼道:“哎呀二师兄,你就别卖关子了,快告诉我他是谁吧。”
端午青阳皱了皱鼻子,目中略带景仰之色,尊崇道:“他便是浩然奕剑府号称五绝之一的‘剑绝’荀剑卿荀师叔!”
远遥喃喃念着这个名字,心中念他救治萧酒鬼的恩情,也不禁对他景仰起来,心道:“做人当如这位荀前辈一般,昂藏七尺,不愧天地!遇见不平之事,管上一管!问上一问!”
端午青阳看着又在发呆的小师弟,无奈地苦笑,忽然篝火中一根枯木又崩响了一下,这一下并不是很响,只如爆竹般,可响在枯木中,着实骇人一大跳。
众人在缓一口气的时候,忽然惊变又起,顶上这座危崖发出轰隆一声巨响,大地摇晃了起来,这座危崖晃了晃,随即倒压而下,巨石如雨,积雪如瀑,遮蔽了天色。
众人惊呼不已,纷纷飞身躲避,端午青阳擎出“北溟”仙剑,扯起发呆的远遥,如飓风般斜飙逃出。
众人中有见机快的,早已飞出崩塌的危崖之外,可刚躲避出去,暗自抹一把冷汗之时,山上近处骤然腾起阵阵魔雾,无数法宝如电般挟雷霆之威打来,转瞬便重伤了几人。
“有埋伏!”
端午青阳大喝一声,牵着远遥飞离崖底,眼见一支闪烁着乌光的法宝如山岳般砸落下来,瞬间扬手,手中北溟仙剑炽亮起千丈水色光芒,迎了上去。
“嘭!!!”乌光法宝被磕飞了回去,缩成如手掌般大小的物事,悬浮在一人手中。
这人面容华贵,年轻俊雅,颇有宋玉潘安之风,身上穿着华美的锦袍,幽冷的目光,闪烁着乌光魔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