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云中谁的锦仙来 > 第1章 仙客来 风起止兮晴雨

第1章 仙客来 风起止兮晴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赋得别离晦涩辞,婉约死生意深深。

    凉雨扑花纷纷落,如何新梦忆旧人?

    流年桑话几多时,故事远遥又一分。

    那时天地小如村,韶龄初始未论旬……

    ——卷首诗《流年桑话》

    初夏未深,一溪宛然,忽而穷塞,忽而开朗,绕村而流。沙明水净,岫远林平,时有白鹭飞落,黄鹂鸣歇,生意盎然。

    两岸桑竹盈野,绿意晴翠,三五草舍人家,炊烟袅起,动静总相宜,点缀着诗意般的村野风光。

    欸乃一声,溪水上游,树阴里缓缓转出一只青篷小舟,撑篙的是一个身着绿罗裙的小姑娘,约摸七八岁,长相清甜,明眸流光,而嗓音更是甜美,一首词意粗陋的渔歌经由她哼唱,顿时生出丝丝缕缕意犹未尽的韵味。

    小船船首伫立着一名彩裳女子,身材高挑,轻纱遮面,看不清楚容貌,但只凭那一双深深的美眸,便足以知晓,一定是个十足的美人儿。

    “姊姊,前方不远便是莫忘村了。”

    撑船的小姑娘停住歌声,伸出小巧手指一引,含笑说道,声如黄鹂鸟,清脆去柳梢儿。

    彩裳女子似有心事,始终淡敛娥眉,此时随着小姑娘指引,远远望去,村野如画,撞入眼帘,美眸中不免现出一抹痴然之色。

    “我知道的。”

    她轻轻答道,嗓音柔柔软软,很是好听,“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我姓王,名字唤作秀秀。”

    小姑娘嘻嘻一笑,娇俏可爱,“姊姊以前来过这里麽?”

    彩裳女子点点头:“似乎是八年以前的事情了,这流韶的时光,总是让人不知不觉。”

    “那时我尚未出生,怪不得没见过姊姊。”

    小姑娘年纪尚幼,体会不出女子话语中涩涩的苦意,只自顾自说道,“姊姊这麽美,看一眼就一定会记住的。”

    彩裳女子眉眼轻弯,料想隐藏在面纱之后的容颜一定在笑,可这笑意来的快,去的也快,转瞬间,她似是又沉溺在自己的伤怀之中了。

    小姑娘缓缓撑篙,时不时看看澄澈溪流中倒映而出的,彩裳女子美丽而沉默的身影,心中或许会想,岁月宁静如水,无所谓悲喜,可这些大人们的心事,到底是自何处得来的呢?

    她小小年纪,自然是想不出猜不透的,既然如此,又何必非要去寻一个答案呢?

    这般静谧了一会儿,小姑娘便又轻轻地唱起了曲儿,声音清澈,飘荡在山溪两岸,闻人动听:

    “蝉唱静了小重山,柳梢翠了四月天。

    云烟凝雨时作夏,润了浮生又一年…”

    和着这般婉约的歌声,小舟顺水而流,仿佛驶入了一帛山水画卷之中。远处石屋草宇的村落也在烟岚中渐渐显露,初升的新阳,散落着橘黄色的光线,摇曳在密林阴下,清溪流中,蝉噪声里,温暖且慵懒,如此韶光易逝,不时已达渡口。

    小姑娘泊好小舟,提醒道:“姊姊,我们到了,下船可要当心呐。”

    话音起时,彩裳女子便已飘身上岸,身姿轻盈曼妙。

    她在岸边斑斓的山花丛中站定回身,应道:“多谢小姑娘,船资微薄,已放在舟内了,请不要嫌弃才好。”

    小姑娘摇摇头,步入舟舱中,道:“姊姊,小村偏僻,衣食自足,这些黄白之物是用不到的。”

    她寻着钱袋出来,打算还给彩裳女子,可张目望去,四野蛱蝶翩飞,花香正浓,只是早已没了彩裳女子的身影。

    山风俏皮,扬起彩裳如花,美丽女子缓缓而行,步履虽小,可一步迈出,人却已在数丈之外了。

    垂柳依依的小村既近,她却伫身在了村外,美丽的眼眸,安静地遥望着村里的景色。

    那里小池浅浅,或三或五,散落有序,繁多犹如天上星宿。

    此时正值小满时节,小池中莲叶田田,不蔓不枝,又有几茎新荷初露,蜻蜓环绕花骨而飞,似是生出了缠绵情意,难舍分离。

    “莫忘…!莫忘……!”

    她喃喃念着这座村落的名字,怕是打破小村的宁静似的,始终不忍步入,这般寂然良久,始才转过了身,向东离去。

    村郭东面山色苍翠,谷崖隐隐,岫出云气,之间修竹回风,溪流漱石,莺鸟婉啭,望之听之,皆可畅快心神,可她依旧是愁容不消,郁郁不乐。

    这里山路没了石阶,蜿蜒崎岖,颇不好走,可她似有瑞气环身,周身上下竟然未染纤尘,少顷,已行至一处崖前。

    崖畔藤萝垂挂,瀑布轰鸣如雷,山崖两岸相距百丈,其中云雾之气缥缈凝结,其下仿佛深不见底。

    彩裳女子却毫无止意,一脚忽已踏空,衣袂裙裾瞬间鼓起晨风,她一如三月翩逸的春鸢,在裹挟着满满水雾的微风中轻轻飘落,不过盏茶功夫,便安然站在了崖底。

    崖底敞阔,崖上瀑布在经年累月间,冲刷出一处数十丈方圆的寒潭,潭水澄碧,盈溢出一条丈宽溪流。

    溪流一岸贴近崖壁,漱石生苔,有数茎垂萝蘸水,另一岸则野桃成片,枝叶扶苏,绿意俏皮。

    恰是粉华落尽,碧桃初生之时,可前方崖瀑处,却有半方色呈青苍的扁平巨石,不知自何处而来,压折了好大一片桃林,坏了这一处大好的景致。

    彩裳女子自始至终淡淡敛着的眉宇忽得紧紧蹙起,美目望定青石一侧,那里有一行颇具古意的篆书隐约可见。

    她凝着好看的眸色,悄声念道:

    “红尘默默多迁客,离合恻恻一梦中。”

    触景生情,不知她究竟想到了些什麽,那双剪水明眸里竟是微微泛起了烟波。

    晨风渐热,暑气渐而熏蒸,碧空一望如洗,有两三只燕子翩飞来去,啁啾悦耳。

    她不顾不闻,神色恍惚间哀哀地叹了口气,攒起云袖,拭去了眼角的泪痕之后,便不作流连,向前方桃林茂密处掠去。

    身姿飘逸灵动,桃枝虽然横斜无方,她却不曾触及一丝一毫,复行数步,丝萝丛生的崖壁上随谷风起荡,隐约显露出一处山窟。

    山窟洞口尚有石门半扇,与山壁连成一色,若非坏了半扇石门,否则着实不易察觉。

    彩裳女子眸色稍冷,步履不停,轻如彩雀般窜入了洞中,又行数十丈,已是天光难及。

    炎热暑气也逐渐消弭,洞里来风愈寒,她一身夏裳纱裙,却毫不在意,只微微皱了皱秀眉,随手轻扬,抛出一物,形状椭圆,手可盈握。

    此物一出,便闪烁起五色的光芒,环绕着彩裳女子滴溜溜旋转,恍惚似有灵性,数丈之内,纤毫皆现,彩裳女子有此物照明,步下又急。

    洞窟壁石参差,石路曲折,颇为深邃,可她似是对此窟十分熟悉,有时出现多个支洞,却不假思索般择路而行,如此行了数里,眼前豁然开朗,现出一间十几丈方圆的石室。

    室中石制桌椅一应俱全,未染尘埃,似有人居。

    彩裳女子眼见石室之物摆放齐整,毫无争斗痕迹,容色稍霁,方待举步迈入石室,却蓦地眉梢骤挑,心念起处,绕身光石突地一跳,向前直飞而去。

    约摸二尺远近,有紫色光芒乍然大亮,状如圆弧!

    这间石室,竟被设下了禁制!

    光石一触即回,被彩裳女子攥入了手中,两处光芒在此刹那之间俱都熄灭,四周顿时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阿弥陀佛!”

    一声佛颂自黑暗中忽然响起,极近处,一股沛然大力,直向彩裳女子袭来。

    彩裳女子向后急退,身上被这股力量一激,一团赤色护体真气应变生出!

    “何人?!”

    她轻叱一声,后退数丈站定,而蒙面的轻纱却被大力扫中,掉落在了远处。

    眼前,有一点光芒,逐渐明亮,逐渐盛大,逐渐不可逼视!

    阴暗潮湿的洞窟内,同时响起了涤人心境的天龙吟声,佛陀禅唱!

    “哼,不枉老衲苦候数个时辰,你终于忍耐不住现身了!”

    一个面容苍老,身材瘦矮的僧侣闪身而出,他左手执着一柄黑色的禅杖,转瞬间闪耀起璀璨的佛华,而那一双炯然的眸子,却是直直盯视着彩裳女子。

    只见她瑶鼻烟眉,玉颊素颜。

    虽然未施粉黛,却自是有种无法描述的惊人美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