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第六十四章、
辛芷会制香胰子, 这一点李和豫是真的没有想到。
说起来李和豫也见过辛芷几次,不过为了避嫌,也就只有见面的时候互相问候过, 除此之外,并无其他交流。
李和豫对辛芷的印象只有一个——就是这姑娘长得很漂亮。
但凡是见过辛芷的人,估计都不会相信她是山民家的闺女。
原因无他, 这姑娘的言谈举止,一点都不像是从小就生活在深山里的小姑娘不说, 身上的气质远胜县城许多富商家的闺女。
再有一个, 辛勇和陈曼两口子对这个女儿实在是宠爱, 李和豫第一次见到辛家人的时候, 辛芷身上穿着的衣服就比家里其他人身上的衣裳要好一些。
之后辛家人手里有银子了, 那就更是不一样了,现在辛芷身上穿着衣裳是布庄最好的绸缎成衣,身上带的首饰也是越来越精致, 相较之下, 陈曼的穿着打扮还是那么普通,只有身上穿着的衣裳换了, 头发还是像以前一样,是用布包起来的,只不过是布料上有了差异。
都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辛芷原本就长得好看, 如今仔细的打扮出来了之后,那就更加好看了。
如今辛芷走在街上,那就活脱脱的是一个养尊处优的富家小姐,谁能想到这个姑娘以前竟然是山民呢。
以前辛家虽然对辛芷娇惯,但是这姑娘身上并没有什么骄纵之气, 所以李和豫对她的感观一直不错。
——就觉得辛芷肯定是很得长辈喜欢的那种乖顺的女孩子。
眼下知道辛芷竟然还会做香胰子,那李和豫心里只剩下三个字了。
——不得了!
李和豫自小家境就不错,香胰子属于家里常备的东西,李家用的还是轻云阁的香胰子。
轻云阁是昌都最好的香粉铺子,是承王妃名下的产业,承王就是三皇子,承王母族以前是皇商,一贯是不差钱的主,他成年后娶的也是黄家的嫡女,也就是他的表妹。
黄家人估计天生就比别人多长了一根名为经商的筋,虽然现在黄家已经不是皇商了,而是先帝亲封的永乐候,但是黄家毕竟有以前的底蕴在那里,黄家在昌都拥有大大小小十几个铺子,首饰、香粉、布庄、酒楼、典当行皆有。
别的不说,就那轻云阁,里面最便宜的胭脂就是二两银子一盒,最差的胰子,也要卖两银子一块,澡豆倒是便宜一些,但也要卖几百个铜钱一盒。
不说其他的商铺,光是轻云阁,每天的流水都是几百两了,所以承王也是昌都最不差钱的主。
以前李和豫家里每年光是香胰子,就要花去十几两银子,他也知道这玩意当中的利润有多大。
这要是以前,李和豫知道辛芷会制胰子,肯定想都不想的就要和她合伙做这胰子的生意了。
李和豫又不傻,这摆明了是一门能够轻松赚钱的生意,自然也是想要分一杯羹的。
然而李和豫也有自知之明,以前自己或许有资本和辛家商量这件事情,但是现在辛家人已经和刘子真牵上线了,那这些事情,自己摆明了就只有靠边站了。
李和豫倒是没有多失落,他倒也想得开,香胰子不比其他东西,整个天华国,能够用得起香胰子的人家,最多也就只有两成,如今这块蛋糕早就被人分干净了,辛家要做买香胰子,那就会断别人的财路,被盯上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李和豫明白自己的家世压根和显赫沾不上边,辛家人要和他合作,以后要是真的遇上了狠角色,那他也只有干瞪眼的份。
毕竟在那些真正尊贵的人眼里,他只能算是一只小蚂蚁。
所以眼下辛勇没主要提香胰子的事情,李和豫也没有多问,只惊叹了几句就跳过了这个话题。
两人坐在一起聊天,自然免不了要提起李和豫给大家送粮食的事情。
从古至今,好官、清官虽然不少,但是自掏腰包补贴粮食给百姓的官员辛勇还真没听过几个,所以他对李和豫真心地十分敬佩:“听说大人您买了几大船的粮食,免费送给大家?”
那可是几大船的粮食,眼下粮食这么贵,辛勇都不敢问李和豫买这些粮食花了多少银子。
一听辛勇说到这个,李和豫就来了精神,他笑着说道:“要说起这个,还得感谢辛兄你。”
辛勇一头雾水的问道:“感谢我?我什么都没有做呀。”
他只租了几百亩地,和李和豫的所做的事情比起来,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李和豫摇了摇头,也不和辛勇卖关子,直接解释道:“怎么就没有关系了,辛兄你是不知道,那几船粮食可不是我花银子买回来的,而是我用两瓶酒换回来的,要细说起来,买那些粮食,我不但没有花银子,还赚了些银子呢。”
这几大船的粮食,细算起来价值确实是超过了上万两银子,然而这些粮食李和豫只投入了一千六百两银子,因为他拿出去换粮食的那两瓶酒是最便宜的xx大曲,而且这处换粮,他的随从和县衙的衙役不止是带回了粮食,还带回了一笔银子。
当时乌长他们带着酒到了隔壁的府城后,也没多停留,直接花银子找了一位中间人,然后带着酒见了府城最有钱的几位富商。
这酒有多好已经不用多赘述了,富商们能够把生意做大,眼光自然也不错。
乌长他们手里就只有两瓶酒,这能出得起价的人却有好几位,那竞争自然是不能避免的。
乌长他们目的明确,不要银子,就要粮食,谁给的粮食多,谁就能把这两瓶酒带走。
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价后,一位盐商以十万斤粮食、五千两银子的高价把这两瓶酒收入囊中。
当然了,这十万斤粮食并不都是细粮,细粮只有六万斤,剩下的四万斤是高粱、粟米和大豆。
因为乌长他们只要粮食,所以所有对酒有意思的富商都在购粮,所以整个府城的粮食都分散了,最后还是这位盐商家里的存粮多,才让他得了这个机会。
夏收已经结束,眼下除了丰昌府缺粮外,其他没遭灾的地方都是一年中粮食最充裕的时候,熬过这段日子,粮价肯定会跌,丰昌县受灾缺粮的消息毕竟不是什么秘密,有些头脑灵活的商人已经在筹措粮食,准备运到丰昌府来卖了。
到丰昌府卖粮食的商人越多,那粮食的价格就越低。
丰昌府的老百姓也没想过粮食能便宜到哪里去,只要着粮食能够回到以前正常的价格,他们就得烧高香了。
对着辛勇,李和豫也没隐瞒,辛家这酒这么值钱,他就是想瞒,那也是瞒不住的。
见李和豫神色异常,辛勇也猜到了他心里在想什么,当即主动说道:“这酒我既然已经卖给了大人,那就是大人的了,大人有本事,有手段,那些酒才能这么值钱,要是在我手里,别说是高价卖出去了,不惹火烧身就是好的了。”
李和豫靠着自家的酒赚了这么多银子,辛勇的心态也很平和,对于他们来说,一瓶酒能卖一千两银子,就算是买了一个高价,至于买家买了酒后从中得到了多少收益,那确实不管他的事情,也犯不着心里不平衡。
辛勇发自内心的赞道:“能有您这么一个好官,是我们的福气。”
穿越之后,辛勇可没少听林老爹他们说起这里的官吏有多腐败。
通过之前的赈灾银子被贪污的事情,就能看出来林老爹他们确实没有说错,和那些贪官相比,李和豫确实已经算是难得的好官了。
听辛勇这么说,李和豫叹了一口气:“辛兄你不知道,我来常县上任之前,我的先生送了我一幅字,字里一共就八个字,为官一任,照拂四方,先生的这句教诲,我是一日都不敢忘。”
李和豫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是好官,他做的这一切,求的只是无愧于心罢了。
李和豫说这话的时候表情实在是太认真,就连辛勇,都有些被他这话给震住了,不由得愣了愣。
此情此景,辛勇也不好说那些大道理,毕竟这和他山民的人设不符,最后他只能干巴巴的朝李和豫竖了竖自己的大拇指,以示赞扬。
家了就只有辛芷和田冬秀,辛勇不放心,也没在县衙多待,正好李和豫还要去西市,又聊了几句地里的种子后,他就主动提了告辞。
这次下山,辛勇他们并不急着回去,等他们再上山的时候,就该收地里的红薯,到时候一时半会儿的肯定是没时间再下来了,所以他们打算等东山村的玉米苗和辣椒苗移栽过后再回去。
作者有话要说: 小李真的是个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