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地球起源之谜
“田林这小子肯定是记仇呢,塔木里星人关了这家伙几天,没少吃苦头。”有挖苦田林的机会,王康绝对不会放过。
“不过他说的也有道理,塔木里星人尽管有着辉煌的过去,但现在的科技水平却是不如地球的。有他们兜底,地球确实更强一点。”看着田林这家伙做出一副要把自己的防护服头盔当痰盂的模样,王康果断认怂。
回去的路上并没有遭遇什么,一行人很顺利的回到了燕京地下城,来到了实验室中。
“李博士,这就是我们在路上捡到的疑似彗星的陨石块。”实验室里的一群人看着眼前的陨石,还是忍不住惊叹。
李博士小心翼翼的用激光刀从陨石块上切下了一块大约五厘米见方的陨石块,将这块切割下来的陨石块带到了实验台前。
这是一台不久前刚升级成功的超级仪器分析仪,可以准确分析各种物质中所蕴含的元素,并将所蕴含的各项元素提纯取出。
在分析仪的作用下,眼前这块陨石块被成功分解。而在这块陨石块中除了已知彗星的矿含量外,居然还有两种地球上从未发现过的元素物质。
这两种物质的发现,将再次充实人类的数据库,至于这两种新物质的作用还有待商榷。
“没错,这是一块小型彗星残骸。”李博士小心翼翼的抚摸着眼前这块巨大的陨石,兴奋的说道。
“小型彗星?”
“是的,彗星的主体是彗核,它很难从彗头中明确地区分出来,直径也不大,小的才几百米,或者几公里,大的也不过几十公里到上百公里。在它围绕太阳公转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它就是这么一个“其貌不扬”的普普通通的天体。
当彗星越来越靠近太阳的时候,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彗星运行到离太阳约2个左右天文单位的距离时,从彗核蒸发出来的气体和被抛射出来的尘埃,形成彗发和彗尾。彗星离太阳越近,朦胧的彗发就越亮,包括彗发在内的彗头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彗尾,更是异乎寻常地一股劲地扩展再扩展、延伸再延伸,使充分“发育”了的彗星成为一个诱人、漂亮和形状奇特的庞然大物,赢得了太阳系最大天体的“绝对冠军”称号。
彗头的直径一般在5万——25万公里间,保持最大彗头纪录的1811年大彗星,其彗头直径超过180万公里,比太阳直径近140万公里要大得多。地球大气外的观测发现,某些彗星的彗发外面,还有更大的包层——氢云,有的直径达1000万公里。如此巨大彗头的彗星,更是太阳望尘莫及的。
因此,你们能获得如此完整的小型彗星残骸,从某种角度来看其意义不亚于独立打造了一个小型空间站。
如果可以因此确认地球文明起源于彗星之上的话,那么你们五个人都有获得诺奖的资格!
难以想象,拥有五个诺奖弟子的我会有多风光,哈哈哈哈。”李博士一边解释,一边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
“爷爷他又在臭美了。”李璐璐无奈的撇过头去,捂嘴偷笑起来。
过了几分钟,李博士来到了玻璃大屏旁,不断的敲击键盘,通过国科院内网系统召集全国所有厅级以上从事科研的研究人员,于今天下午5时准时来到燕京科研院实验厅进行开会。
接到命令的全国各地实验机构,马不停蹄的从各地出发赶往燕京。毕竟上一次李老召开这种等级的大会还是因为针对木星引力的问题,如果不是大事儿,是不可能召开的这么紧急的。
“老师,您说李院士为什么老是不允许别人叫他院士,而是博士啊?”一名身材火爆的妙龄少女向身边的中年女子问道。
“因为他总觉得自己并不是什么都懂,正所谓达者为师。国家规定的院士已经是终点了,而他总觉得自己所知甚少,所以他总让人叫他李博士。”中年女子威尔一笑,轻声说道。
对于永远保持谦虚,永远热衷科学的李博士,她能做的只有尊重。
这是一间将近3000平方的巨型实验室,有着最新的设备,可同时供500人进行实验。
李博士将新切割好的陨石块投放在了全景大屏幕上。当着大家的面,再次对陨石构成元素进行再分析。结果显而易见,这两种从未提取过的新元素引起了在场所有科研人员的兴趣。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很多年前就有人提出人类文明起源于彗星的假说。根据这块陨石的提取成分来看,这个假说绝非无稽之谈。”一名白发苍苍的科研人员扶了扶老花镜,喃喃自语。
“倘若地球真是因为彗星撞击才诞生了生命,那么在彗星上是否本身就存在有生命?外星生命对于今天的地球而言并非最重要,却也必不可少。
低等文明被高等文明掠夺的事情,想必在大千宇宙中都屡见不鲜。而我我们要想将地球移民到合适的地方,很有可能要和可能诞生的文明进行一场战争。
在三年前,我们在土卫六上发现智慧文明。他们自称是塔木里星人,拥有着非常高超的飞船制造技术。某种程度上,他们的文明程度并不亚于地球文明。所以我们双方出于互相忌惮,只能和平共处。
一旦我们在宇宙中遭遇到高等文明,达到可以碾压地球的地步,那么他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将我们全部抓去做奴隶,或者将地球作为他们新的殖民地,那时我们的处境便十分危险了。
倘若这些彗星被高等的外星文明所掌握,利用彗星撞击在适合的星球上进行生命推演。那么,我们的处境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并不亚于被人类圈养的动物。我们携带地球进行出逃的行为,很有可能会被圈养我们的高等文明所知晓。
星际移民这场战斗才刚刚打响,它的难度比当初我国建立时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还要难上数万倍。甚至只有在全地球人民的合作下,才有可能保证我们人类文明的繁衍。”李博士的声音通过大厅内的各个广播口传播,他所讲的话也引发了在场所有科研人员的深思。
“李博士,目前我们应该怎么做?”台下一位科研人员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通过和z国政府的沟通,我国主事人决定将这块陨石无偿捐献给联合政府,为了尽快研究出这块陨石的秘密,各国有权派送十名科研人员前往联合政府科研中心进行分析研究。作为捐献者,我国可以选派20名科研人员参与到这件事情之中。”
“等下如果有人愿意报名的话,可以在主席台前登记。我们将负责对其履历进行综合评估及分析,选出最具有代表性,针对性以及思维活跃的二十名科研人员前往联合政府研究院进行下一步的工作。”看着场下激动的众人,李博士扔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对于科研人员而言,进行科学研究并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代表着一份热爱和对人类未来事业的满腔热血。能够最大程度的亲身参与到探究人类文明起源的这件事情中,本身而言,就是一种极大的荣耀。
因此,整个主席台前在三分钟之内就已排得水泄不通。各种各样的简历报告单如潮水一般,将整个办公桌挤得满满当当。
经过了长达三个小时的筛选,最终确定了20名国家级科研人员去往联合政府,配合其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开展。
联合政府对于z国政府捐献出彗星陨石的事情虽感到十分讶异,却也在预料之中。在联合政府组织召开的全球科研人员大会中,确定了近1000名世界级顶尖科研人员参与到这项研究中去。
历时三个月,联合政府科研院给出了一份足矣震惊整个世界的答案。那两份不知名的元素竟然是所有碳基生命体在形成之前的原始dna。
同人类已知的dna不同,这两条原始dna可以单独繁衍出新的种族,也可以交叉繁衍出新种族。
每条原始dna中都有着32对染色体,而这两条dna和岩石中的其他营养成分,正是地球初始生命形成的根本原因。
这项研究报告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对自身文明的认知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同时人类心中亦有了新的困扰。
如果地球文明真的源自于彗星,那么是否有超高等文明在控制彗星撞击各个星球,从而将新形成的低等生命作为食物或者其他私人财产。
目前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地球的逃离会不会被这些高等文明所察觉而引发灭顶之灾。这一切的一切,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