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对月第章 怀孕第章 小三元第章 银群岛
康熙44年4月,裕亲王带着黛玉来到奉天。
黛玉在奉天的院子一直留着呢,有下人定期打理,稍事整理,就能入住。
半年没见,大家很是亲热。
稍是叙旧,林老爷就带着大女婿、阿寿去前院书房了。
关于羊毛线作坊,甚至聚众成城,是个长期的过程,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
尤其是再不引起蒙古王公们的警惕之前,完成这项差事。
林老爷要裕亲王有这个心理准备。
林老爷欲扬先抑。
裕亲王点头,表示知道。
“不过,如果完美完成这个任务,也是大功劳。”
然后针对这个差事中间可能遇到的事件,例如召集人手、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探讨。
其中有很多细节,是裕亲王幕僚所忽略掉的。
接下来几天,几个人一直在谈论裕亲王这个差事,林老爷还带着他来到自己之前的实验作坊,实地考察具体步骤,让他心里有底儿。
一句话,这一趟所来非虚
自己这个岳父成竹在胸
一切讨论完之后,裕亲王带着随从出发去科尔沁了,准备在那儿建立第一个羊毛线作坊。
言娘在送别裕亲王的时候,期待羊毛衫,毛衣毛裤,奶酪,奶粉,强壮内地人口;内地的茶叶美酒水果丝绸奢侈品等大量流入蒙古,消磨蒙古人的悍勇善战
出嫁女不能长时间住在娘家,裕亲王要出发蒙古,黛玉原本准备回京呢。
这一次能跟过来,在娘家住这么长时间,黛玉已经心满意足了。
还是裕亲王自己说的,要补足去年新婚住对月的礼。
虽然没听说过住这种礼也能补,但女婿发话了,亲家母不反对,自己人得了实惠,也不用谦虚,林家直接答应了。
黛玉就留在娘家了。
换上汉家衣衫,忽略发型,还是一副闺中女儿的形态。
看来,这半年,她在裕亲王府过的不错。
也是,她现在不是寄人篱下的孤女,而是有娘家、有嫁妆、有人手、有地位、有心胸,还不缺聪明才智,这样还过不好,就天理难容了
她还俏皮的说“幸好没接手管家,要不然哪能这么轻易的出来”
看来她的出嫁生活过的真的过错,林老爷和言娘也放心了。
不过,裕亲王走后半个月,黛玉被府医王大夫诊出怀孕一月余。
林老爷这一次从肇庆府调任奉天,路途遥远。
周大夫虽然保养有道,但终归是上了年纪,而且,人家在肇庆的林佳氏学堂,传业授道,乐不思蜀。
于是,这次林老爷调任奉天,是带着他推荐的新任府医王大夫,出发的。
林老爷很是高兴,不管是外孙还是外孙女,都是第三代血脉。
在他这个年纪,有的人家都抱重孙了,自己也马上要升级当外祖父喽
“我要当姨妈啦”呦呦已经知道姐姐的孩子要称呼自己姨母,感觉很是新奇。
其他几个孩子也很高兴,不过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吓着姐姐,在他们心中,姐姐是娇弱的。
还有一喜,怀孕前三个月胎还没坐稳,不能劳累,那么黛玉回京的时间就要推迟。
林老爷和黛玉都给裕亲王写信报喜。
裕亲王也喜欢这个新婚妻子,貌美娇柔,聪明狡黠,虽然有时候会耍小性子,但那都是夫妻情趣嘛。
裕亲王很爽快的同意黛玉在娘家养胎满三个月再说,并很自觉的给京中亲娘报喜,说了自己的打算。
瓜尔佳氏知道儿子的这项差事,多亏了亲家,再说黛玉怀的是自己的亲孙子,没有不满意,直接打发人送过来不少保养品。
在信里还提了一下,王爷后院田格格已经生了,是个阿哥。
黛玉也很贤惠的,让丫鬟们准备了贺礼。并表示自己怀孕了,王爷身边没人照顾,请母妃派人去王爷身边照顾。
于是瓜尔佳氏把自己侄女小瓜尔佳氏送去蒙古儿子身边。
虽然黛玉得不到爹爹和郡主那种感情,但这个时代男人三妻四妾是司空见惯的,黛玉出嫁之前就知道自己的丈夫不仅妻妾成群,还儿女成群,她已经有心理准备。
但黛玉知道夫妻感情需要呵护,于是隔三差五的写信问候,说自己身边的趣事儿。
夫妻俩虽然没在一起,但信件不断,问候不断,感情也没生疏。
反而会有小别胜新婚之感。
6月底,黛玉也怀胎满三个月,这时候收到裕亲王的信件。
信上说,天气已经入伏,京中的夏天很是炎热大户人家都到庄子上避暑。
怀孕容易体热,你身体娇弱,不能多用冰,奉天这边夏天气温低,你也舒服些,就等天凉快了,再回京吧。
于是一家人,整整齐齐又愉快的过了几个月。
奉天这个地方,真是消暑的好地方。
黛玉在用羊毛线给自己肚子里的娃织小衣服。
织毛衣不像刺绣那么废眼睛,熟练之后,不用一直盯着毛衣针。
言娘跃跃欲试。
不擅女红,还耐不下心来学习,言娘没给孩子们亲手做过衣服,这一直是她的遗憾。
现在嘛,言娘有了要给林老爷还有孩子们各织一件衣服的宏愿。
嗯,就从袜子开始吧
于是,大夏天的,娘儿俩抱着羊毛线打发时间。
连呦呦都被吸引了,跟着巧手的丫鬟用毛线织荷包,勾花朵。
对的,已经有人开始用钩针玩儿毛线了。
真是玩出花样了
不过,言娘这边进展缓慢。
黛玉怀孕,身上增添了母姓的光辉,好似更吸引人了。
色不迷人人自迷。
那不,就把有空闲来探望老婆的裕亲王迷住了。
信件更频繁了。
进入八月,黛玉就要回去了。
裕亲王要回京给康熙帝汇报工作,过来接了黛玉回京过中秋节。
一家人依依不舍的告别了。
不过,言娘告诉她,过两个月,在她生之前自己就回去,陪她生产。
奉天离科尔沁大草原很近,七八月份,是蒙古大草原最美的时候。
黛玉回京后,林老爷休沐时,带着妻儿去大草原骑马散心。
言娘切实感受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耳边仿佛回响起上世小时候看的还珠格格,言娘不自觉的哼唱起来,想到哪儿唱到哪儿。
什么策马奔腾,什么活的潇潇洒洒。
套马的汉子,你威武雄壮
什么对酒当歌,野餐不错
侍卫打回来兔子野味儿,加上厨房准备的东西。
吃的也很合胃口。
言娘不想回去了,做个牧羊女也不错
不过,当她见到牧羊女那不用胭脂自然红的脸蛋儿,很顺从的跟着林老爷打道回府。
临入睡前,林老爷好整以暇的说道“言娘,套马的汉子,威武雄壮”
“老爷,你听我解释,我说的是力拔山兮气盖世那种雄壮的体型,多有男人味儿啊”
言娘知道这个小心眼儿又开始找茬儿了,不过还是作死的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哦,老爷在你心中不威武雄壮”
言娘你自己威武不威武,心里没点儿逼数嘛
然后,林老爷让她感受另一方面的威武
言娘我倒是想威武不能屈,但是吧,美色惑人嘛
这天傍晚,林老爷说戴梓已经遇赦回铁岭了。
见言娘着急,直接说道,“铁岭离奉天不远,距离奉天仅百十里。我们以后就没有顾忌,不用像以前那样遮遮掩掩的照顾,能光明正大的照顾了。”
这样更好希望他的手艺能有人继承下去,在将来,保卫华夏
皇帝既然已经暗示阿寿将指婚十五公主,那韬光养晦就没必要了。
你不能让人说皇帝眼瞎,看上个一无是处的驸马。
林老爷决定,让阿寿参加明年的童生试。
于是,林家的自建小考场起来了,阿寿开始在里面慢慢适应。
休息,吃饭,时间逐渐延长。
不过,奉天这边比北京冷,天气太冷后,就放弃了。
不能让冻着孩子。
十月底,算着黛玉已经怀孕满7个月,奉天这边已经下了一场雪了。
为了防止之后大雪封路,行路困难,言娘动身回京。
动身前,言娘原本想着还按上一次的人员安排,林老爷带着三胞胎留守奉天。
自己带着阿寿和双胞胎回京。
“排排坐,分果果。你三个,我三个。”
言娘想起小时候学过的一首儿歌,有些好笑。
这一次呦呦不乐意了,“上一次半年没见娘,我好想娘啊。而且,我能帮助娘照顾弟弟们。”
林老爷也有想法“虽然阿寿考个秀才的知识储备足够,但精益求精,锦上添花也不为过嘛。”
这是想阿寿留再奉天,接受他的名师辅导。
言娘考了一下,那好吧。
阿寿留下来,争取考前更近一步。
言娘交代他,学习之余,带着弟弟们熟悉一下家事。
别以后不懂内务,被后宅玩弄于鼓掌之间,被下面的人糊弄。
“不是有人说过,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嘛。还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你们读书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嘛”
小小少年含笑听言娘交代,时不时的点点头,没有丝毫不耐烦。
最后一晚,言娘私下里交代林如海“我不在家,老爷可要守身如玉哦要是我去照顾你闺女生娃,你给我在后方干生娃的事儿,呵呵”
言娘眯着眼威胁道。
“这么多年,言娘还不相信我看来是老爷我努力的不够”说罢,林老爷就干起了热血沸腾的事儿,老当益壮,不减当年啊。
第二天一早,被叫起来吃早饭的言娘,浑身酸软。
等言娘拖家带口的出发了,林老爷直接吩咐,让三个孩子搬到他的院子里来。
林单身奶爸如海上线,一起住,便于照顾。
言娘回京后,先去孙家探望了亲娘。
然后去了裕亲王府,看望黛玉。
黛玉一切都好,孕肚不大,胎位也正。
怀孕后,因为激素水平的变化,孕妇容易情绪化,变得敏感,会显得任性,有的管不住口腹之欲。
后几个月胎儿快速发育,孕妇会胃口打开。
她之前一直担心她胎儿太大,到时候容易难产。
这个时候可没有剖腹产
黛玉是初产妇,身体娇弱,体型还小,那么骨盆就会比较小,胎儿太大,真的会难产的。
在中国历史上,婆婆们为什么喜欢儿媳妇屁股大
屁股大,骨盆也相应会大,生产时候儿就相对来说容易点儿
不得不说,老百姓几千年总结的经验,还是有道理的。
言娘身边的嬷嬷按来之前言娘的交代,去找黛玉的嬷嬷们说话,然后不着痕迹的检查了一遍黛玉的起居之处。
嬷嬷回来后,对言娘摇头示意没问题,言娘就放心了。
临走前,言娘交代黛玉身边的嬷嬷,一有情况,马上派人去林府找她过来镇场子。
康熙44年,正月初十,言娘送了催生礼。
正月12日,阿寿在侍卫的陪同下来到京城,准备参加二月份的县试。
言娘让儿子洗漱更衣后用餐,也不急着问他们父子过的怎么样,让他赶紧休息。
正月13日下午,收到裕亲王府的信儿,黛玉有要生产的迹象了。
言娘让呦呦在家看护好两个弟弟。就急匆匆的带着阿寿去了裕亲王府。
这一去就是一夜。
初产妇的产程比较长,黛玉的长子于正月14日寅时出生了。
言娘抱着红红皱皱的孩子感叹,黛玉即使仙女下凡,初生的娃也是丑巴巴的。
不过,黛玉都结婚生小猴子了,红楼里的结局已经不足为惧了吧
等黛玉收拾好,言娘进去看了一眼疲倦的睡过去的黛玉,交代下人们仔细照顾。
羊毛作坊的事儿繁多杂乱,裕亲王过年都没回来,黛玉生孩子的时候也不在。
不过,听说他身边的小瓜尔佳氏已经怀孕了,等天气暖和了送回来。
言娘叹了一口气,这幸好是古代,三妻四妾寻常,黛玉早知道会出现这种情况,听说这个消息后,还有心情送贺礼。
这要是现代,那不得离婚、老死不相往来。要是妻子的胎儿还小,直接不要了。
林如海当年要是也这样,自己才不会劳心劳力的帮助他呢。
生了阿寿让自己有了生存空间,下面的娃别想出来了。
你老林家子嗣稀薄,关我屁事儿
脑海里天马行空,不耽误言娘来到隔壁休息。
一边走一遍交代,让人告诉阿寿给他爹写信报喜。
半中午,言娘醒了,告辞回府。
之后参加洗三礼、满月礼。
年近十二岁的阿松,接连参见考秀才的县试、府试,都取得头名的好成绩。
娘家的几个侄子也参加了今年的童生试,有两个上榜。
四月,府试的结果出来后,参加过黛玉长子,也就是裕王府五阿哥广裕的百岁宴,言娘带着孩子们回奉天和林老爷团聚。
这期间,听阿寿说,他见过四皇子和十三皇子。
四皇子寡言少语,十三皇子态度很温和。
不过,问了他不少问题,话题也天南海北,扯了不少。
估计是十三皇子亲自考察妹夫了。
言娘让他回到奉天后,一五一十的给他爹说一遍。
宫内,十五公主收到哥哥让人送进宫的信儿,知道林佳世子县试、府试
取得头名的成绩,被姐姐打趣的羞红了脸。
自己见过裕亲王妃,是个才貌双全的女郎。
他们身为姐弟,想来林佳世子不会差的。
虽然没见过林佳世子,据哥哥描述,林佳世子是个俊秀的小公子。
这样才貌双全的公子是自己的夫婿。
十五公主觉得自己的脸颊在发热。
暗暗决定,一定要好好听周嬷嬷的话,调理身体。
自己的身体经过调理,感觉比以前轻松多了,换季时也不易伤风咳嗽了。
自己要陪伴这位才貌仙郎白头到老呢。
不能想下去了,自己的脸颊要烧着了
还有姐姐,姐姐去年冬生了一场大病,太医说要是熬不过冬季,怕
幸好姐姐熬过去了。
今年起,自己要带着姐姐一起调理身体。
再不能因为姐姐打趣自己“婆家的关心”什么的,没坚持让她一起调理了。
言娘归家后,小别胜新婚。
又是别有一番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时间来到康熙45年。
参加过林家大外孙的抓周宴,春二月,阿松走近考场,参加三年两次的院试。
再次取得了案首,至此小三元到手。
二娃也参加了此次院试,踩着尾巴上榜了。
孙家伯母传信说要给大娃、二娃说亲了,两个孩子也同意,言娘也赞同。
两个孩子成年了,也有了功名,该娶媳妇儿了。
言娘跟着看了几次姑娘,也让林家京城的管家查探过姑娘的信息。
最后定的两位姑娘,都是满族低阶官员家的闺女,两个姑娘的亲娘都是生了好几个孩子。
都谁女儿随母,大家娶媳妇儿会关注她娘。
大娃媳妇儿是嫡长女,二娃媳妇儿是次女。
人家看上孩子有出息,而且和林家关系亲近,愿意结亲。
最后亲事谈妥了,开始走六礼。
大娃的婚事定在今年年底,二娃的婚事定在明年二月份。
言娘又每人给了1万银票,让他们当自己小家的启动资金,别以后往媳妇伸手要钱
两个孩子不要,说以前给的还有,他们购置了产业,钱生钱的,足够置办聘礼了。
言娘坚决的说“拿着,虽然现在叫我姑妈,也不能泯灭你们是从我肚子里爬出来的做父母的,为儿子置办产业结婚聘礼,天经地义”
孙大伯、伯母也劝两个孩子拿着“这是你们姑、娘的心意,别让她伤心。”
言娘把银票塞到两个孩子手里“以后啊,就要靠你们自己奋斗了。俗话说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以后媳妇儿能不能穿上诰命衣裳,就考你们身为丈夫的努力了”
看到两个孩子担心的样子,言娘转念一想,就知道两个孩子担心她被林如海责备。
言娘感到很暖心。
“不用担心,这是我自己挣得私房钱,我想给谁就给谁”
还有言娘准备的,一人几个箱子。
里面有珍贵首饰、未镶嵌的宝石、西洋舶来品、古籍抄写本、徽州砚等等,言娘想的到的东西。
即能拿出来当聘礼,又能给孩子们当私房钱。
阿寿进入了男孩的变声器,嘶哑的声音人让他不爱开口说话。
言娘还爱逗他说话,看他无奈的小眼神儿,常常哈哈大笑。
康熙45年春末,林家的海船从印度回来了,带来了大量的舶来品和宝石、翡翠、珍贵木材。
虽然这几年世面上的舶来品越来越多,价格有所下降。
但贵重的东西价值还是在那儿,还是贵重
现在言娘已经有二十万的身家啦。
怪不得都说海上贸易挣钱
这还是自己出钱,又定了两艘大海船的情况下。
还有足够两艘船的预备船员在训练,要好吃好喝的养着,还有各种福利啦。
等今年秋季,这两艘船也能下海个自己挣钱了。
而且,言娘给予每个出海人员的工钱很丰厚,并给予他们家人周到的照顾,免除后顾之忧。
即使普通船员,出一次海足够他们一家脱贫买上十亩地。
几次下来,足以成为成为小地主。
还允许每位船员携带不超过20斤的货物。
他们通过这些货物又是一次额外收入。
如果不幸回不来,也会给予出海人员的孩子足够的补偿。
言娘想到后世层出不穷的补偿款被占时间,要求仔细调查每位船员的家人情况,保证每次的照顾到达该得的人手里。
这又让这些船员家周围的邻居亲友知道出海挣钱,进一步鼓励大家走出去。
等后来越来越多的权贵豪门阻止船只出海时,很容易就能召到船员。
形成了良性循环。
不过言娘想想自己膝下那一串儿孩子,觉得还是要继续努力
言娘现在这些身家也不都是现银,言娘让林如海给自己置办成土地、宅子等。
虽然京畿附近土地商铺不好买,但每年总有犯事儿的官员,只要留意,总能抢到的。
还有东北这儿的黑土地,很是肥沃
言娘到了奉天这么久,看看地图那隔海相望的小日本儿。
觉得自己需要做些什么。
听林如海说倭国现在,和朝鲜越南等国一样,是中国的属国,十年一朝贡。
言娘回忆上世学的世界历史,记得1868这个数字,这个数字很吉利,但她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开始,所以言娘记忆深刻。
日本的明治维新,让日本迅速崛起,国力超过了大清朝
也就有了后来1895年甲午战争,大清北洋水师的惨败,割地赔款,加速了殖民化进程
记得清朝持续两百多年,不足三百年,公元1912年民国建立。
清朝到现在立国不足百年,还好还好,现在应该是十八世纪初左右,那离日本维新的时间还有一百多年呢。
那日本现在应该是幕府统治末期
这,好啊,什么统治时代的末期,都是和腐朽无能连在一起的
言娘觉得自己应该推一般,让小日本儿更贫瘠点儿。
言娘从林如海书房搬过来关于小日本儿的书籍,仔细翻看。
发现宋代都有和日本进行商贸的记录。
到了明朝,日本被明朝人称呼为“银群岛”。
银群岛啊,银子成群的岛屿,这说明日本本土有好多银矿喽
言娘记得后世看过的说,这个时代的日本金银换算比达到140。
要真的是这样,那,言娘吸溜了一下口水。
拿一万两银子过去能换回四十万两白银,回到国内,四十万两白银就是四万两金子。
这生意能做
言娘拿着书,和林老爷商量。
林老爷一回想地图,“可以啊。”
阿寿也说,“这比吕宋、天竺等地近多了。”
然后林老爷开始对着地图,给孩子们讲中国历史上和倭国的交际。
比如鉴真东渡;元朝忽必烈几次攻打倭国,以失败告终;明朝的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
还询问阿寿为什么大清不打倭国。
阿寿回答一个词“国库空虚”
然后在林如海鼓励的目光中,开始详细的进一步阐述国库空虚的原因。
以便弟弟妹妹们,还有旁边瞪大眼睛的亲娘听得懂。
“当今登基亲征后,康熙二十年,平定三藩之乱;康熙二十二年,收复郑氏盘踞的台湾;康熙二十八年,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康熙二十七至三十六年,三征葛尔丹。战争,都是要耗费大量钱粮的而且,皇帝已经五下江南了”
林老爷满意的颔首。
然后开口补充到“皇帝仁慈,允许朝廷官员,从国库借银子周转。但很多人罔顾皇帝好意,大量借银自己享乐。一旦发生灾患或者有战争,国库无银,到时候肯定会是一场轩然大波”
林老爷这是预测到以后朝廷要追缴国库欠银了
言娘佩服
自己是在后世看过雍正王朝的电视剧,知道康熙末年有雍王爷追缴国库欠银的桥段。
人家林老爷早几年就能从蛛丝马迹中推断出来,这就是古代权宦的智慧啊
所以只要林如海不死,哪有后世的红楼梦
言娘崇拜的看着自家男人
这么帅的男人,是自己的
嘻嘻高兴。
林老爷很享受妻儿的眼神儿。
于是言娘把从天竺回来的四条海船,调3号船到大连港,和新下水的6号海船一起,跟着一直到倭国经商的王家,东去日本。
言娘把自己的银子换了一万两的金子,并向林老爷借了一万金子,说好等海船从日本回来还他。
打的一手好算盘。
林如海含笑看了她一眼,让她自己去账房支,反正她管家。
半年后,言娘的两万金子,还有货物,回来后给她带来了90万两的银子。
这就是9万两金子
还了林老爷一万,还有8万两金子
“老爷,快扶着我,我要晕倒了”
言娘听到林如海说了这个数字,做作的一手翘着兰花指扶着自己的脑袋,一手伸向林老爷。
林老爷含笑的配合着扶着她。
也许这就是她在闹,他在笑的真实写照吧
等高兴过之后,言娘有些感叹的说“要是单单的挣银子,还是去倭国快啊”
不过,转念一想,自己可是有大志向的,单单银子可是迷惑不了自己的心智哒。
如果马六甲海峡是中国的,光收过路费,那就是多少税钱啊
呲溜,言娘又想流口水了。
林老爷呢
林家原本就世代积累了不少财富,这一次去倭国,林老爷虽然只出了一万金子,也回来了40万两的银子。
银钱多到一定程度,也就只是数字了。
要不然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会被养成视银钱如粪土的清高样儿。
林如海本来就是个宦海浮沉的政治人物,又在言娘的影响下放开了眼界,看到了海外的形式,所以也不会被眼前的银钱迷惑住的。
海船还得继续南下,去熟悉南洋的地形、关隘。
至于这些钱,一部分买地买铺子,一部分继续购置海船。
言娘决定再购置三艘海船。
剩下的3艘小海船,加上另一艘新下水的7号,双桅大海船还跟着曹家去天竺。
哦,你问不是原本有三搜海船嘛,剩下那一艘1号船呢
那一艘船打着收购印度当地最值钱的货物的名义,留在了印度约定好的港口,随时准备接应下西洋的暗卫和大夫。
大家早就商量好,如果其他船只还没到印度的时候,这一艘船已经接应到下西洋的一行人,就立马返回,到缅甸的港口等待。
已经提早针对各种情况,都做了预案。
等林家的海船从倭国回来,林如海也给皇帝上了暗折。
虽然大清自诩礼仪之邦,不能明面上派兵攻占倭国,没办法和附属国们交代。
但派商船去日本明着行经商之事,暗中以金换银,富饶大清,是个为国为民的好法子。
康熙想了想空虚的国库,等王公大臣们从倭国换回来大量的银子,就有银钱还国库银子的美好期待下,同意了。
在康熙帝的默许下,林家带着日本的特产到京城售卖,顺便散布倭国统治混乱,银子便宜的不得了的消息。
金银兑换比例140啊。
神仙也心动
众权贵纷纷心动。
之前嫌弃南洋遥远,一来一回两年余,说不定遇到风暴,船毁人亡,所以好多人家虽然很心动,但一直在观望。
现在,倭国可是比南洋近多了,从天津出发,半年内就能往返一趟。
于是豪富的直接置办船只,一般的人家可入股海商,可几家联合,大家要去倭国淘金
连皇家都坐不住了
九阿哥更是一马当先跟着林家,有肉吃
管事儿来汇报说,商铺还好说,庄子不好买。
嗯,言娘挥手让他下去。
这是理所当然的,大清现在蒸蒸日上,好多王公贵族都派人去倭国捞了不少钱回来。
中国人有钱了干什么
当然是买房置地啊
这是自古以来的传统。
现成的土地没有,那就开荒
荒地可是很便宜的。
开荒,言娘想到荒地高低不平,杂草丛生,还有各种的石头。
然而,这个时代的荒地很不好收拾,全靠人力。
就是收拾好了,土地也没肥力,庄稼长的也不好。
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
所以大家不乐意干这种事倍功半的事儿。
言娘想到后世的旋耕耙,推土机,播种机,收割机。
即使技术达不到,但一个动力机械拉着一个曲辕犁开荒还是能够的吧
机器力气比牛大多了,也不用担心累着牛了。
回头问问林如海,机械车现在研究的怎么样了。
要是还没进展,多重金召集些出众的工匠,不管是木工还是铁匠等。
想想中国工匠的榫卯结构,能不用一颗钉子建成一座房,肯定空间立体想象能力出众。
不过,这时候有墨家子弟了吗
能找过来吗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