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手镯空间:带农场物资穿越逃荒 > 第446章 大结局(1)

第446章 大结局(1)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既然事情一切都在顺利进行着,今年麦苗的任务便就是在家好好养胎。

    这段时间卿瑶卿婳也住了回来了。

    最后大弟,跟梓扬也只好老老实实搬回了永宁府住着。

    如此,永宁府又恢复了以往热闹的气息。

    当然太子妃得知麦苗怀孕之后,更重要的还是一胎三宝两女一儿的时候,立马高兴的让人给麦苗送来不少好东西。

    然后自己得空的时候也会跑过来看麦苗。

    齐悦那边跟麦苗一样,也怀孕了。

    没办法他们的男人待在家里的时间一致,所以怀孕的时间也就差不多。

    太子妃就暂时还没动静,不过她不是很着急,反正已经有一个儿子了。

    更何况今年太子留在了京都城,今年可以有大把的时间计划他们的二胎。

    等到了八月底,麦苗顺利产下两女一儿。

    取名陆欣然,陆欣妍,陆博翔!!

    如此儿女齐全,可把陆梓懿高兴坏了。

    当然,麦苗生产的时候,陆梓懿这回可是早早就算好时间回来,陪在麦苗身边让她放心生产。

    只是有了女儿之后,陆梓懿又化身成了女儿奴。

    这时麦苗才想起,现世还有一句话,女儿不光是贴心的小棉袄,还是父亲上辈子的小情人。

    感情她这不是给自己生的小棉袄,是给陆梓懿生的两个小情人。

    还好她还有三个儿子,也是她的小情人,比陆梓懿多一个,心里也就平衡多了。

    十月齐悦顺利产下一儿。

    这样的搭配还真挺好,均衡着来,以后娶媳妇儿的,嫁人的,就可以内部搭配消化了。

    大弟,陆梓扬那边在他们的努力下,第二年也各自生下了他们爱情的结晶。

    大弟生的女儿,梓扬生的儿子。

    看着大弟的女儿,梓扬羡慕的也是不要不要的,立誓一定要抓紧时间要个二胎,一定也要生个女儿。

    时间转转过的很快,又一个四年过去。

    这四年里,不管是大北国还是大北国周边的一些小国,不管是麦苗还是陆梓懿,幺弟,还是大弟,亦或者陆梓扬,还有小周楚。

    每个地方,每个人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是大北国的变化!!

    现如今大北国在陆梓懿,幺弟,小周楚,铁将军的带领下,已经收回了四十来个周边小国。

    剩下还有十来个,一统天下也就这一两年的事情了。

    如此算来,大北国一统天下差不多也就用了十年的时间。

    完全超出了皇上当初的预想,原以为最起码要二十年之久,没想到差不多十年就完成了。

    当然这里面最大的功臣其实还是要属于麦苗跟喜鹊的。

    这些年喜鹊在战争中没少帮忙。

    收走敌军的粮仓,武器,迷晕敌军的人,然后五花大绑。

    收走敌国的国库等等,让敌国经济断链不得不乖乖听大北国的统一。

    不然又岂会在短短十年就完成了一统天下的霸业,足足缩短了预计一般的时间。

    虽然喜鹊这么做不是很地道,但减少了不少人员的伤亡,不需要杀个你死网破,特别是对当地的老百姓是一种很好的保护。

    打仗受伤的总是最底层的老百姓,所以喜鹊要做的就是减少战争,智取统一。

    另外实在要打他们也不怕,他们还有高手中的高高手在,杀的他们直接投降。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说麦苗跟喜鹊的功劳最大。

    因为喜鹊是麦苗的,暗卫是麦苗的。

    当然在这其中,麦苗也没少获利。

    那就是那些小国的国库,最后都被喜鹊收进了空间。

    麦苗成为首富也离不开喜鹊一半的功劳。

    当然,麦苗对大北国的贡献远不止于这些。

    这紧紧只是在一统天下的霸业里做出的贡献。

    麦苗对大北国老百姓也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首先第一个修路,建渠,修桥,修坝等等。

    这八九年里,麦苗的这个计划一直都在井然有序的进行着。

    八年时间大北国统一到哪里,麦苗的路就修到了哪里,渠,桥,坝就修到了哪里。

    把渠建好之后,河道修好之后,老百姓便再也不用担心大雨后河道发大水被冲破,更不用担心粮食被冲走。

    就算连下几日大雨,小河道的水也会往大河道流,大河道加固加宽,完全能抵挡的住。

    另外河道每隔一段距离还会增加一个坝口,为的就是能够蓄水。

    遇到不下雨的天气,便能保证老百姓的用水,万一农作物扛不住了,还能用来拯救农作物。

    不然很多时候农作物种下去的时候好好的,等快到收成的时候就闹干旱,到最后白白忙活,颗粒无收。

    有这坝口蓄水,里面的水就能在紧要关头救急。

    另外麦苗这修渠建渠建坝还运用了南水北调的原理。

    在这架空的古代经常性的就是南方涝死,北方旱死。

    所以修渠建渠的时候,水便往北方引。

    如此便能更好的解决老百姓用水问题。

    任何时候,农业一定得排在第一位。

    因为如果没有老百姓种植养殖,那就无法解决温饱问题。

    最基本的温饱都解决不了,就更别谈其它发展了。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第一步。

    当然,为了提高农业生产,麦苗之前把空间的收谷机无私奉献出来之后,现在老百姓收割粮食的时候速度上快了很多。

    因为快了,然后在老百姓有余钱的时候便会买多一些良田种植。

    没有的买的还可以租,有些庄子在皇上的安排下慢慢逐渐开放。

    然后供老百姓租种,只需要每年交多两成粮税就成。

    本身粮税是三成,交多两成就正好五五分,还是挺好的。

    如此,老百姓在吃粮的问题也得到了大大的解决。

    另外,之前麦苗空间还获得了脱米机。

    用脱米机脱出来的大米非常的漂亮,这点又给老百姓增加了不少收入。

    以前卖稻谷,价格低的很。

    现在老百姓会以村一起组织买一个脱米机,然后把稻谷脱成米粒再出售。

    如此谷糠还能自留下来养家禽家畜。

    大米就卖去粮店。

    价格比稻谷翻上好几番。

    解决了良田的种植面积,解决了良田的收割速度,解决了稻谷,小麦的加工,老百姓的生活便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质的进步。

    不再出现吃不饱的问题。

    吃饱了,喝足了,穿麦苗也顺带解决了。

    因为有麦苗的制衣厂。

    羽绒服,羽绒被,羊毛衫,羊毛被,羊毛毯子,等等!!

    这便是发展实业!!养殖业!!

    而这也是麦苗这些年的变化!!

    如今的麦苗已经实实在在的成为了大北国的首富,甚至成为了大北国第一位皇商,她空间所有的东西,农场的粮食等等,可优先卖给军营。

    而如今她所拥有的财富可以说比皇上的国库还要富有。

    别看她这些年花出去了很多银子,为老百姓做了很大的贡献,但罩不住这些年她的生意发展到了东南西北各个地方。

    这些年麦苗的电器大北国的地盘有多宽她就卖的有多远。

    甚至还开了两家分店。

    一家在北边,蛮国彻底被统一之后,麦苗就开在了那边。

    制衣厂也开了,其实也就等同于照搬了一个电纺园区在北方那边。

    另外还有南边也有一家。

    至于南边的那一家,麦苗选的位置就是在曾经的辽国的土地上,还是选的曾经辽国的辽城。

    不过现在辽国已经不叫辽国了,而是叫辽城。

    取消了辽国的称号,归大北国统一。

    如今辽国被大北国统一之后,老百姓的生活是日渐越过越好。

    大家对大北国这统一表示非常非常的支持。

    都老老实实向大北国上税。

    也非常支持大北国的任何政策,当然麦苗在辽城的生意大家也是非常支持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