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一鼓作气
李峻的到来振奋了华阳关外的雍州兵,而阵阵的呐喊声也惊动了相距不远的汉国军,这让他们大感奇怪,不清楚对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会让已经疲战的雍州兵如此地兴奋。
此刻,汉国的中山王、车骑大将军刘曜就在梨园处的军中,他也听到了对面的呐喊声,心中自然也是深有疑惑。从骆谷关到梨园,他的注意力从未放在被赶杀的雍州军身上,而是一直都在关注着华阳关的动向。
起初,刘曜凭借自己对李峻以及武威军的判断,认为武威军极有可能会对败退的雍州兵进行救援。
基于这种可能性,他将所带的兵马分部行军,并将各部之间拉开了一定的距离,以求给出关救援的武威军造成一种可以取胜的错觉,从而让镇守华阳关的守将做出错判。
然而,随着雍州军的伤亡惨重,一退再退,华阳关并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出关救援,这让刘曜有些失望,同时也对传闻中武威军的悍勇大义有了蔑视之心。
故此,经过几日的激战后,刘曜不打算再等待武威军的出关。
他让将士们休整一日,随后便会领兵杀光对面的雍州军,继而再趁势攻打一番华阳关,若是能攻下来最好,若是无法攻取,自己就领兵撤出骆谷道,返回五丈原。
“对面出现了什么状况?是武威军出关增援了吗?”半坡处,刘曜走出简易的军账,向前方望了望,问向帐外的军将。
一名负责警戒的近卫禀报道:“大将军,刚才山顶的哨兵来报,华阳关内似乎有大批的梁州军赶到,关墙上的守军也增加了许多,而且确实有一队步卒出关,此刻应该抵达了对面。”
梁州会派兵增援华阳关,这是必然之事,刘曜觉得没有什么好奇怪的。若是梁州府对此不做出必要的应对,那才是领兵之人的愚蠢。
“哦,原来如此,有了援兵,就想出来活动一下了。”刘曜点了点头,继续问道:“出来增援的步卒能有多少人?看清楚了没有?”
“哨兵说,大概能有三千人左右。”近卫继续回道:“不过,华阳关下还有不少的兵马列队,看旗帜的规模不少于万人,而且关城中也是军旗尽展,应该也有不少的兵马。”
近卫望了刘曜一眼,口中继续道:“另外,大王,哨兵说从步卒前冲后,华阳关的关城大门开启,再就未曾关闭过。”
为了能观测到华阳关的动向,刘曜在两侧的山顶上设有哨兵,这些哨兵则会及时地将观察到的情况传到山下。
“什么?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听着近卫的禀报,刘曜在心有存疑的同时,也有了一种不好的感觉。
有兵增援华阳关很正常,但如此大张旗鼓地出关迎战,若不是来了相当数量的兵力,那就是守关之将狂妄到了极点。
可是,按照之前的情况,华阳关的守将一直都很谨慎,并无莽撞之举。刘曜觉得华阳关之所以会如此做,极有可能是梁州府调集来了大量兵马,想要在骆谷道中与汉国军拼个高下。
其实,刘曜不惧在骆谷道中与梁州军一战,可有一个很严峻的问题让他有所顾虑,那就是自己这边所带的军粮已经出现了短缺,而这条骆谷道中又寻不到星点的可食之物,这必然会成为两军对战后最大的麻烦。
另外,刘曜还由此想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情况。
眼下,武威军正在西边与大成军决战,北线的兵力应该不是太充裕,如果他们将众多的兵力调来了骆谷道,其他的关隘处必定会出现兵力不足的情况,这倒真是一个可乘之机。
声东击西,没想到自己追杀雍州军,竟然将梁州的防线扯出一个大破绽来,如此倒也是不错。
故此,刘曜抛开了心中的疑虑,转身对身侧的令官道:“即刻命游司马领后军撤出骆谷道,返回五丈原,让彭天护领卢水胡军入绥阳小谷,由那里的山路进攻故道县。”
继而,刘曜又略做思忖后,继续吩咐道:“命人与赶到雍州的河内王刘粲取得联系,让他与武牙将军李景年攻取长安城,牵制住渭水北的晋军。”
作罢了安排,刘曜抬起了手中的双刃长刀,高声地命令道:“等了这么久,梁州军终于不再做缩头龟了,将士们,随本王冲过去杀光那些鼠辈。”
不管对方到底派来了多少兵马,刘曜都打算与武威军战上一场。
他要亲眼看看武威军的战力到底如何,更是想通过此战击溃出关的武威军步卒,让守关之将见识到汉国军的勇猛,从而把赶来增援的兵马全部牵制在华阳关,为彭天护通过绥阳小谷攻进梁州境带来更大的确定性。
事实上,无论是李峻也好,还是刘曜也罢,并不知晓双方的领兵之人皆是军中的主帅,二人在各自的谋划中相遇,也在各有心思的情况下展开了拼杀。
就个人的战力而言,汉国的匈奴军卒能与雍州兵战个平手,可若是要与训练有数的武威步战军相比,相差的程度在交手后也便立竿见影。
武威步战军与当下武威军中的其他步卒有所不同,这些人多是老纵队与荥阳步战军的底子,每个人都经过严格的训练以及历经战阵,皆有着丰富的临敌经验与杀敌的技巧,绝非是那些随意征召的莽汉青壮所能抗衡。
另外,此刻的雍州兵再一次恢复了战意,并将全部的怒火转化为了猛兽般的野性,瞬间爆发出来的杀心更是弥补了他们体力上的不足,让匈奴兵觉得他们完全是变了一个人。
故此,当双方交战后,汉国军在兵力上的那点优势并没有展现出来,反倒是被逼退了回去,更是有了招架不住的态势。
山道本就不宽,并不适合大规模的对阵,这让分作小股的武威步战军在拼杀上占尽优势,他们不断冲破汉国军的阻挡,进而逐一杀死眼前之人,随后再向前冲击。
此刻,身为统帅的李峻并没有在观战,他与杜麟以及众多的近卫也正拼杀在山谷中,这让每一名雍州军都大为感动,也为此不惧生死地挥刀向前,不肯落后一步。
“那人是谁?是华阳关的守将吗?”同样在拼杀的刘曜注意到了李峻,转头向身侧的一人问道。
军将挥舞着手中的兵刃,急声地回道:“大王,属下不知,但好像听他们唤他大将军。”
“大 将军?”刘曜闻言,先是一怔,继而大吼道:“是梁州刺史李峻,给本王杀了他。”
刘曜没有想到李峻会亲临华阳关,更没有想到李峻会领兵杀出。
这真是意外中的意外,如果能在此杀了李峻,又或是能活捉他,那攻取梁州一事将会更加顺利。
刘曜认出了李峻,而李峻同样在雍州军卒的告知下看到了刘曜。
下一瞬,李峻将手中的斩风刀猛地劈倒身前的一名匈奴兵,口中高声道:“弟兄们,汉国军的刘曜就在前方,随我前去砍了他的脑袋,给贾使君报仇。”
李峻的这一声高呼,如同在几近疯狂的雍州兵中又添了一把火,索横更是不顾相继袭来的刀枪,带着百十名军卒毫不犹豫地向刘曜所在的方位杀去。
当下,双方拼杀的军卒早已混乱在一起,所谓临敌的军阵已经无法奏效,能凭借的都是个人的悍勇与杀敌的技巧。
杀到魔心大起的雍州军不缺悍勇,而杀敌的技巧正是武威步战军所善长的。
正因如此,刘曜所发出的命令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反倒是被对方的军卒逼到了近前,几度被冲杀得陷入到慌乱之中。
望着汉国军一次次地退防,李峻觉得应该再给刘曜加些压力了。因此,他对一直守在身侧的杜麟吩咐道:“点信令弹,让郭诵领兵再来冲一下,杀溃他们。”
能不能就此杀了刘曜,李峻没有这个把握,但在此时的战况下,武威军的兵力增加势必会给汉国军带来恐慌,极有可能在心理上压垮他们,从而形成溃败。
另外,李峻只是想让汉国军退走,并不觉得此刻杀了刘曜是个上上策。
因为,如果一切都依旧按照历史进程前行的话,刘曜最大的敌人应该不是武威军,而是正在中原征伐的征东大将军石勒。
眼下,石勒的兵力达到了数十万,并有大量的汉人归附与他,几乎掌控了大河以北以及司州以东的大部分州郡,这份实力绝非是当下的武威军所能抵抗。
李峻想要拉拢住一些能够与之抗衡的力量,哪怕这些力量是当前的对手,他也要留有后手,以期为将来做打算。
另外,从汉国都平阳传来的消息,汉国帝刘聪已经身染重病,汉国朝廷中也发生了诸多变故,这预示着某些必将发生的事情即将到来,刘曜与石勒也将很快成为你死我活的对手。
不过,即便以后能与刘曜结盟,李峻觉得自己也不会对他提供多大的帮助,顶多也是达成短暂的互不侵犯而已。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李峻要帮石勒,更不能帮石勒提前解决掉他日后最大的麻烦。
至于刘曜以后能否同意结盟,李峻觉得还是有几分希望,毕竟在平阳的那个人会起到作用,能够在未来劝说刘曜认清形势。但眼下要做的就是打痛刘曜,以便在以后的谈判中处于同等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