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网游小说 > 哈利波特之晨光 > 第六十二章 explosion(下)

第六十二章 explosion(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哈利波特入学的第二年发生了密室事件。

    那次事件中赫敏格兰杰透过镜子看到了蛇怪,另外还有贾斯丁·芬奇—方列里,他是通过自己的眼镜,另外还有一个爱追着哈利波特拍照的小子,他是通过的相机,也正是因为他们没有直接看到蛇怪的双眼,才没有像哭泣的桃金娘一样直接死亡。

    镜子和眼镜镜片之间的区别在于后面的涂层,不论是无色的玻璃还是水,透光率都是很高的,只有少数光会被反射。但是当光射到镜子的水银涂层就会被反射回来,那么有一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光会发生损失么?

    菲涅尔在这里被卡住了,乔治安娜和法尔荣也帮不上他忙,他们能做的就是让他别忘了吃东西。

    至于原本的复刻普鲁士“幻术师”魔术的实验已经被他彻底遗忘了。

    乔治安娜认为,那个栩栩如生的“腓特烈大帝”并不是幽灵,而是类似巧克力蛙画片一样的东西,画片中的阿不思·邓布利多看起来就是立体的。

    然而画片上的邓布利多和他本人无关,他哪有时间出现在小孩子拆开巧克力蛙得到的画片里。

    那个“影子”与他本人并没有关系,就像他站在一个镜子前,镜子反射了他的映像,接着再拿一面镜子和它面对面,就会形成一条“走廊”和很多个邓布利多,但这条“走廊”并不真的存在,而是类似绘画的透视效果。

    按照康德《纯理性批判》的说法,空间的概念源自于纯粹的直观,而非经验的直观,就好比一朵红玫瑰, 去掉它的颜色和香气,这些能给人感官带来刺激的性状,它依旧占据着空间。

    但是要是玫瑰画在了平面的画上,这朵画上的玫瑰并不真实存在,而是一种幻觉,不论它看起来多么立体,它依旧是属于二维世界的,和三维世界的玫瑰并不相同。

    同样人在镜子里的倒影也该是一种幻觉,人背后看起来很真实的空间并不存在,那么哈利波特是从何处得到魔法石的呢?

    当时他就站在厄里斯魔镜的前面,如果魔法石并不藏在镜子后面,并且与厄里斯魔镜没有关系,那么它从什么地方来到哈利波特的口袋。

    这是阿不思的“秘诀”,他跟谁都没有说,波莫纳和西弗勒斯还讨论过这个问题。

    西弗勒斯会去看那种一看就很晦涩的书,波莫纳则去看佛教方面的内容。

    诸法皆妄见,如梦如焰,如水中月,如镜中像,以妄想生。

    相由心生,比如看到了海市蜃楼的绿洲,口渴的人看到它会不顾一切向它奔去,因为绿洲代表着水,不口渴的人看到了绿洲不一定要朝它去。在撤退回开罗的途中,拿破仑和他的马都看到了海市蜃楼,也许拿破仑不渴,可是马却看到了绿洲后不受控制得向它狂奔,连带着不口渴的骑手一起,不论他怎么拉缰绳都没用。

    相不只是人有,动物也有,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希望自己比作动物,而这就是“着相”了。

    人与动物是有区别的,这是形成在人脑中的认识或概念,我相、众生相皆是非相,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的面前众生平等,这个众生包括了人与动物,都是属于六道轮回里的。

    但这个平等是法性的平等,而非众生的际遇平等、地位平等,造善业的人去三善道,造恶业的人去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但即便是三善道也有纷争,并不像超脱轮回的佛界一样“祥和”,佛教说的极乐世界是清净而安宁的,因此又被称为极乐净土,是阿弥陀佛成佛时所发四十八大愿所感。佛土也有众生,但没有众苦,故名极乐。

    六道轮回三善道中,天道有美食而无美女,修罗道有美女而无美食,双方互相嫉妒,想过“食色”生活,享受极乐的人在这两道都得不到满足;留在人道能享福,却没有天人们长寿,于是人道之中的人追求羽化登仙、长生不老。

    如果一人找到了长生的办法,必然也有人去争抢,或者模仿,不去争抢或许还能活个百八十岁,去争抢或许会比原来更短命,年纪轻轻就死于非命了。

    所以即便是三善道中也没有安宁,只有佛国才有,太平、安宁许多人不知道其珍贵,无事也要生非。

    平静的生活多无聊啊,那么忽然之间征兵,让那位无聊的先生上战场去么?

    有人看到了自己光辉的前途、封侯拜相,有人看到了自己横尸战场、有去无回,这些都不是“预知”,而是相,也是心里妄生的。禅语说“人生在世入身处荆棘丛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这句话取自金刚经,“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康德与丹麦的财政部副部长特滕斯算是学术上的朋友,对康德的《纯理性批判》有很大影响。

    除了“原始记忆”与实际观察的可能性矛盾外,他在心理学的研究包括“内部感觉”,康德在论文中提起了内感官,与之对应的是外感官,人把对象表象为外在于自身的全部都在空间中,在空间中,它们的性状、大小和互相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规定,或者是可规定的,借助于内感官。

    就像你站在镜子前,你知道镜子里的那个人就是你自己,宠物猫、狗绝大多数都不晓得,这并不是“我思”故“我在”而得到。

    唯心主义强调的是思维,除了能思维的存在者之外的一切都不存在。

    但康德认为空间是先天直观的,而不是概念,是源自于感性的。

    如果乔治安娜和波拿巴讨论这个话题,他们一定会吵起来。他是个“理性的男人”,而她是个“感性的女人”,她有些举动挺莫名其妙,却可以理解,她是个喜欢小孩的女人,所以不穿童工制作的衣服,哪怕这意味着波拿巴要多付钱支付账单,罗斯·贝尔坦这下又开始挣钱了。

    忽略法尔荣有些酸的语气,作为以前在沙龙里“闲聊”的知识,他还是可以和乔治安娜聊这些德国哲学的。

    康德的感性是与理性、知性一样,是认识能力不可或缺的维度,感性是直观的,就像镜子的倒影,它刺激了你的眼睛。

    人们知道万有引力定律之前,不论人们是否知道,都是可以感觉到重力的,只是不理解为什么跳起来还要落在地上。

    普通的镜子里倒映的是你,可是你理解你自己么?

    厄里斯魔镜倒影的不是你,可是你能直面内心真实的自己么?

    康德的哲学和光偏振一样属于大学课程,贾斯丁在剑桥应该也应该学过,虽然11岁那年他没有选择去伊顿公学,而是选择了霍格沃茨。

    即便有《国际保密法》人为将麻瓜世界和魔法世界给隔离了,可是有些东西却是无法隔离的,因为麻瓜和巫师都生活在“一个世界”里。

    不论是巫师还是麻瓜的世界,看到或听到别人看不见、听不见的都不是什么好事。

    之前在教堂的长椅上告诉她这些的阿不思·邓布利多·告诉她,克雷登斯与他在柏林打了一架,可是周围的麻瓜毫无察觉。

    要么是麻瓜被消除了记忆,但是时空不是阿不思能控制的,更何况默默然的力量会造成大规模破坏,如果死了人也不是阿不思可以解决的。

    要么是克雷登斯被卷入了一个梦里,以为和阿不思打了一架。

    再有就是进入了另一个时空,由熄灯器所吸收的光制造出来的幻象,让克雷登斯以为自己在柏林。

    thingsarenotquitewhattheyappear,nomatterwhatyou’vebeentold。

    重要的不是梦境,只有明白“我是怎么进来的”,你才能从中解脱。

    更让人不敢相信的是阿不思居然把熄灯器给了罗恩·韦斯莱,他在破坏魂器的旅程中回到了家,后来他说他看到了一团蓝色的光,听到了赫敏的声音,然后幻影移形到了她的身边,准确得说不是她的身边,而是哈利波特的身边,顺手将差点淹死的“伙计”救了起来。

    虽然不是有求必应屋那么“有求必应”,却也是符合罗恩的心意。

    或许就像阿不思说的,魔法石要交给不会使用它的人,熄灯器也就交给了爱看漫画的罗恩了。

    越是想要得到魔法石的伏地魔在厄里斯魔镜前一无所获。

    等等,那时候哈利波特手里可没有熄灯器。

    “你搞了什么鬼,阿不思?”她困惑得喃喃低语着,接着就听到一阵爽朗的笑声。

    她顺着笑声看了过去,发现是奥地利的外交官梅特涅。

    “晚上好,塞弗尔夫人。”他摘下了帽子说。

    乔治安娜不明白,奥地利都这样了,他有什么好笑的。

    “晚上好,梅特涅先生。”她回头看了眼布商行会,她什么时候出来的?

    “您一个人?”

    “实际上我有护卫……”她正张望着,看能不能找到菲格尔。

    “我送您回去吧,晚上不太平。”梅特涅笑着说“即便对女巫来说。”

    她上下打量着他。

    梅特涅故作神秘一笑,“请”她上路。

    乔治安娜也朝他假笑,放弃了去见大主教的打算,朝着驻地的方向走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