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公瑾英年录 > 雅士惺惺相惜

雅士惺惺相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王粲在暗影里,打量着进来的这个青年男子,身穿儒袍外罩粗麻剑袖。披着黑色的披风。脱下风帽,头上戴着纶巾,就像个书生。

    他猜测这人是谁?难道是江东军中的谋臣文士?

    那人背对着烛火,一时看不清脸孔。  来人在自己的对面坐下。

    后面跟着的是一个身着甲衣的武将,中午就见过,听人叫他吕将军,还有人叫他阿蒙,看来是江东的骁将吕蒙了。这人据说没读过什么书,文化不高。只会冲锋陷阵。

    王粲看了一眼食盘,普通的饺子鼓鼓囊囊的。看来馅料很多。只是饺子皮明显是用粗面所作,有些黑还掺杂着麸子皮。

    旁边还放着一些生蒜和一小碗醋。

    他皱皱眉,心中有些厌恶,想着说江东竟然拿给他这些下等士兵吃的东西,想拒绝,又难以抵挡一阵阵的饥肠辘辘。

    中午端给他的糙米饭,爆炒时蔬和一块烤鱼,本就是东吴水师的午饭,他也不肯吃,觉得被慢待了。

    熬了一天没吃饭,此刻真有点坚持不住了,虽然这些丑陋的粗食让他看了恶心,还是想吃。

    正踌躇着,忽然又有两个士兵端进来两个食盘,分别放在对面的书生面前和吕蒙的面前。

    偷眼一看,见对面的食盘里也是同样的东西。心想,看来江东是没粮秣了,从主官到俘虏都吃一样的食物。

    对面的人拿起食盘上的筷子,轻轻一伸手,低声道:“仲宣先生,今日招待不周,请勿嫌弃。”

    说罢,自己拿起小刀把一只饺子切成两半,然后用筷子夹起半个饺子,优雅地放进嘴里。闭上嘴咀嚼,一点声音也听不到。

    他的吃法不像旁边的吕蒙,吕蒙也用筷子夹起饺子,却整个放进嘴里,填得他嘴都鼓了起来。

    王粲也用刀切开饺子吃,同样吃的优雅。最后就剩下了两瓣生蒜。

    看见对面的书生竟然把生蒜也吃了,不由得撇撇嘴,心想,这么臭的东西岂是能上大雅之堂的?江东孙家的将领果然和他们的主公一样粗陋。这满嘴的臭蒜味如何议事?

    “仲宣先生不吃些生蒜么?这生蒜可以御寒,抗毒,对付这里冷湿地气滋生的瘟疫大有益处。”

    王粲就觉得对面这人的低沉男音很有磁性,十分好听。

    他吃罢了饭,  想仔细端详对面这个书生。

    “仲宣先生是怕蒜味吧。这里有羊奶煮的秋茶,少饮一些,蒜气尽除。”对面的书生又说话了。

    立刻早就有士兵端上两盏羊奶茶。

    吕蒙一口饮尽,大叫:“真的是。果然口里蒜味皆无。”

    王粲本就觉得身上湿冷,听说生蒜的妙用,便也吃了,还照着书生所说,喝了奶茶。

    果然口中的异味立刻消失,满嘴中弥漫着奶香和秋茶的醇香。

    王粲不由得打量着面前的两人,刚才腹中饥饿,而且又要保持着一股读书人的桀骜之气,来人在油灯的暗影之中,看不清脸孔也就罢了,此刻心中的好奇陡然升起。在他的心里,东吴的将帅大多如同吕蒙,出身粗陋,文化不高。  和他们的主公相似,本来孙坚就是靠着军功安身立命。比起刘表的皇室血统和自己的两世三公,相差天壤之别。这么一群市井之徒中还能有什么高风雅士?

    王粲把油灯端了过来,放在面前的小几上,顿时对面的人变得清晰起来。

    这是一张十分英俊的面孔,尤其是剑眉下的一双眸子,深如寒潭,阔似高天,广比大海。高挺笔直的鼻子下紧抿着的嘴唇,嘴角微微上扬,正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

    王粲先就心生气馁。他长得单薄矮小,虽然外形不出众,但才华横溢,自视甚高。可自己对面这人,看起来不但外形出众,丰神俊逸,而且举止优雅出尘,一看就是出自良好家教的名门望族。

    他猛地起了一个念头,当即说道:“想不到堂堂两世三公的庐江周氏子弟,竟然也和织席贩履小儿结盟,干居卖瓜武夫之臣。”

    语带讥讽,面露嘲笑。斜楞着眼看着对面的书生。

    那书生微微一笑,  替王粲斟了酒。

    淡淡道:“丈夫于世,上应无愧于青天,下应无愧于黎民,至于国君,当为有德有才者居之。何必在乎出身?”

    “果然是个反贼!”王粲大声笑道:“如今天子在许都,尔等叛军,割据江南,阴谋裂王土,曹丞相秉承天子之意,奉旨讨伐反贼叛军,尔等负隅顽抗,不如早日授首献降,作为一个士族大家子弟,  才不枉熟读先贤之书。”

    “仲宣先生,才名远播,可尝闻孟子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周瑜站起身来,缓缓踱步,“如今汉室衰微,上几代天子或昏庸,或无才,或稚龄,让国家废弛,百姓流离。我江东法令有度,黎民安居乐业,天子有何面目和法理前来骚扰征伐?”

    “然曹丞相替天子征讨也是正理,这汉家天下本该江河一统,焉能容尔等隔江而治?”王粲是十分正统老派的读书人,尽管他还比周瑜小两岁。刘表一死,他就极力主张归属曹操。觉得这才是士大夫的忠君之道。

    “自古天下为有德者居之。一方百姓选一方之君,昔年强秦暴戾欲统一诸国,楚大夫屈原就曾吟唱‘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如今我江东为何不能效仿湘楚,隔江而治?”

    ”你。。。你。。。  真是个反贼,是个汉家逆臣。“    王粲气得满脸肌肉乱抖。

    ”仲宣先生,刘汉气数已尽,上古先贤尧舜禅让,而从未说一家一姓永世为君。尧舜之治才是顺天道,顺民心之举。良臣择主而事,良禽择木而栖。先生何不投我江东,与瑜一起辅佐我主公,建立不世功勋?“

    王粲心里恼火,自己本想凭着清谈无敌的口才劝说周瑜投降,即便不成也并无妨碍。没想到倒被周瑜劝降。且说得自己哑口无言。

    ----------------------

    貌似不欢而散的交谈,并没有让王粲对周瑜心生恶念。反而,他不知不觉地有些喜欢这个人。

    站在船头,回首望着渐渐远离的东吴水师大营,暗暗决定以后写一部【英雄传】,  一定也要收录周瑜。

    他没想到自己会被周瑜释放,还亲自送他上船,并派兵护送到江心。

    王粲有好几次都冲动地想告诉周瑜,你的营中藏有叛逆。却又忍住了,毕竟他还是希望曹丞相能击败江东,一统天下。

    同时他又决心在周瑜被曹丞相俘获后,替他讲情,留他性命。

    他从小就因文字上的才气被蔡邕赏识,他也听蔡邕多次讲起过,另一个青年才俊,就是周家的公子,极擅音律。

    蔡邕还曾经说,有朝一日,天下安定,可以让他和周公瑾相识,他们一定会惺惺相惜。

    没想到,竟然在大战之前,他们如此尴尬地会面了。并且,没有华丽的诗词歌赋,也没有琴音袅袅,有的只是唇枪舌剑,兵戎刀戈。

    他摸摸怀里的蜡丸,那里有一封绝密地给曹丞相的信件,是个有关战局胜负的信件。

    晚饭过后,周瑜不再和他争论天下,王权这类沉重的话题,相反,和他谈起了诗词歌赋。

    称赞他的文章,并说自己非常仰慕蔡伯喈。王粲早就听恩师说过周瑜。。。还说这么有才的一个才子不知流落何处。

    如果恩师知道周公瑾已经不是个与诗书歌赋相伴的世族子弟,而是征讨杀伐的领兵统帅,他会不会惊讶得目瞪口呆?

    昨天夜里,周瑜亲口承诺,第二天一早,会派人护送他回到对岸曹营。并说天下安定之后,他们还可以一起泛舟饮酒,畅谈风雅。

    谁知道周瑜离开不久,就有人偷偷摸进来,  请他带信给曹丞相。他不知道写信的人是谁,暗夜里摸黑来,蒙着脸,告诉他要投诚曹丞相,请他带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