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言褫兵权
”水。“ 周瑜干裂的嘴唇不清晰地吐出了一个字。
小乔才惊觉自己只顾想心事,忘了给周瑜喂水。
她刚要站起来,一转身,看见小雅端着一个小盏,里面鸡汤的香气直冲她的鼻子。
”小雅,你什么时候熬的鸡汤?“ 小乔满意地笑着。
”我是小姐肚子里的蛔虫啊。“ 小雅俏皮地回道。
”哼,你乖巧。“ 小乔接过鸡汤,一勺一勺地喂给周瑜。
心里突然一动,小雅比自己小两岁,今年也二十岁了。已经是老姑娘了。
给她提了多次亲,想给她找个好人家,她却极力推辞,说要侍奉二小姐一辈子,永远和她在一起。
小乔心想,莫非小雅真的想和很多大户人家的陪嫁丫头一样,年龄大了,就做通房丫头?
兵荒马乱中时下的风气是大户千金出嫁,她的贴身丫头陪嫁。若夫婿看得上,丫头也愿意,就和小姐一起侍奉夫君。当然地位名分都是没有的。除非生了子嗣,也不过是个侍妾。
小乔正想和小雅攀谈,看她有什么心思。
突然外面一阵喧哗,门帘一挑,就扑进来两个圆圆的脑袋。
第一个是个六岁左右的男孩,漂亮的让人瞠目。一身洁白的小长衫,腰间系着丝绦。还坠着一块羊脂白玉玦。他头上扎着双髻,向两只羊犄角。
第二个藏在男孩的身后,是个只有三四岁的小男孩, 也是眉眼如画,只是胖嘟嘟的婴儿肥十分明显,两腮根本看不见下颌,而是鼓鼓囊囊的两嘟噜肉。两个孩子都生得雪白粉嫩。如果不是着男装,说是女孩子也有人信。
大点的男孩儿一眼看见榻上虚弱的周瑜,愣住了,半晌没说话,而且红了眼圈,泪光在眼眶里打转却强忍着没落下。
小男孩儿则哇地一声放声大哭,喊着阿爹,就奔过去,一不小心,跌了个屁墩儿,坐在地上接着哭,小乔一见,赶紧扑过去把他抱进怀里哄着,一面问大点的男孩儿:“阿循,你们怎么回来了,大姨那里不好么?”
大男孩儿低声说:“大姨听说阿爹伤了,心急如焚,就带着我们赶了两天的路回来看望。”
正说着,门帘开启处,一阵凉风涌进,走进来还没来得及脱去斗篷的大乔。后面跟着个七岁左右的男孩儿。那孩子进来以后立刻向小乔行礼,恭敬地说:“阿绍见过小姨。”
“阿锦,这是怎么回事?公瑾他怎么伤成这样?有没有危险啊?”大乔边脱斗篷边问,一旁的小菁接过了她的斗篷。
“阿姊”小乔只叫了一声,就说不下去了,眼泪扑簌簌地掉在怀里的儿子头上。
大乔见了,急忙对小雅道:“小雅,小菁, 你们把绍儿,循儿和胤儿带到别处去玩吧。”
待他们都出去,大乔一把把小乔搂进怀里,喃喃地说:“阿锦,你怎么这么憔悴。”
“阿姊。。。阿瑜替甘宁挨打。。。可他。。那个可恶的凌统竟然下了狠手,用裹了铜丝的牛皮鞭。。阿瑜要是好不了,我怎么办啊。。。”小乔只有在姐姐这里才能显露出她的软弱,倒在大乔怀里放声大哭。
大乔经历过孙策受箭伤而死的惨剧,她瞥见周瑜脸冲里面侧卧,背后的伤处虽然包扎了, 仍然有血水渗出,白色丝衣满是斑斑点点,这一幕蓦地让她想起了躺在病床上的孙策。那么个猛虎般的江东小霸王,被人抬回来时,血肉模糊,一动不动。一如此刻的周瑜。
她紧紧搂着妹妹,心里在想,难道我们姐妹都是一样的苦命?
正凄凄然,突然耳边响起了一个低沉但是极富磁性的男声:“你们哭什么?”
两人猛地回头,才看见周瑜竟然支撑着半坐起来。虽然疲惫虚弱,英俊的脸上仍旧是刚毅果决的神情。尽管两腮塌陷,瘦得厉害。
“阿瑜,你怎么起来了,快躺下。”小乔擦干眼泪,奔过来扶住他。
“阿姊也来了?小有微恙,惊动大家了。”周瑜抱拳,双手有些颤抖,额上的冷汗渗了出来。
“公瑾,你的伤要找好郎中看看。我派人去寻张老先生了。”大乔也坐到周瑜的榻边。
“小乔,我的兵符,在。。书房里。。。你帮我拿过来。”周瑜低声道。
小乔不明就里,看看周瑜,又看看大乔。
大乔道:“你去拿,我守着他。”
张仲景果然是“医圣”,敷了他的草药几天之后,周瑜就大见好转。
已经可以坐起来,甚至在仆人的搀扶下下床走动。
孙权得到消息,立即带着步练师过府看望。
“公瑾!”孙权快步进来,带来的冷气和寒意让周瑜颤了一下。“你身体怎样?”
“主公事务繁忙不必来看我。养几天就好了。”周瑜垂着眼帘,低声说。
孙权坐在周瑜的床旁,一下子冷了场,不知接着说什么好。
“公瑾,那日你派人送来八样礼物,我还没来得及问你都是什么含义?”孙权忽然想起了周瑜的年礼。
“是瑜想到的充盈国库之法。”周瑜的回答简洁。
“哦”孙权心头一喜,脸上放光。“公瑾说来听听。”
“主公不是来取兵符的么?”周瑜不回答孙权,反而从床头拿出了一个精致漆木盒子。双手呈给孙权。
孙权迟疑了一下,心下惊讶周瑜的未卜先知。他这次过府探病,确实有向周瑜要回兵符的意图,因为张昭和程普已经抱怨多时,说是程普调动不了中护军的部署,是因为没有兵符。
想了一下还是接过来,叹了口气道:“公瑾,你卧病在床,需要好好将养。三军不可一日无帅。暂时命程公代替你,等你大好,再交还你兵符。”
周瑜微笑了一下,没说什么。
场面又冷了下来。
孙权没话找话:“公瑾, 你还没说说如何充盈国库?”
周瑜面无表情:“主公,张长史没有禀报么?瑜已经多次陈书给张长史。”
孙权听了脊背有股凉气往上冒。
关于周瑜的陈书,张昭一次也没有告诉自己,直到他追问才简单说说。
如今张昭又举荐了程普替代周瑜。
张昭和周瑜本是一文一武,各司职守。两人看似相处融洽。其实周瑜经常对张昭折节以待。
这些孙权都知道,只是装作不知。原因是他知道周瑜气量恢宏,不会和张昭计较而影响江东大局。
另外张昭的年纪可以做周瑜的父亲。作为年轻人对老人忍让也不算过分。
可是今天,孙权突然惊觉一件细思极恐的可能。
周瑜为何用自己的部曲去开拓农耕,去发展鱼牧?孙权意识到周瑜已经很久没有到自己这里讨要军费了。
而张昭虽然不停抱怨周瑜的军用靡费,却也没有从自己这里拿去更多的钱粮。
那么周瑜一定是想办法自己解决了军费。而张昭的抱怨实际上是抱怨周瑜掌控的钱粮没有交给他而已。
孙权隐隐觉得自己必须注意这件事,首先是周瑜,他本身的能力绝不仅仅一个中护军而已。少年周瑜就已经执掌舒城周氏大族的钱粮营收,后来又为居巢长,春谷长。他的理政能力绝不下于军务。这点大哥孙策也知道,却故意把他放为边将。孙权琢磨过这件事,大哥这么做是一举多得。周瑜的忠心和能力都可靠,对付黄祖绰绰有余。而且周瑜自己能屯田筹措军需,拨给他的钱粮少一些也无大碍。 可如今,作为中护军的周瑜,若得不到张昭的军需支持而自筹钱财养军,假以时日,他还需要自己这个主公做什么?这样想来,周瑜来向自己讨要钱粮并非坏事,而自己解决了问题也未必是好事。
再者是张昭,这个三朝老臣,虽然没有周瑜的能力,无法威胁江东大局,却常常扮演着绊脚石的角色。
比如拉拢程普代替周瑜之职,分明不靠谱。
这些老家伙如果成帮结派,只怕非但不能让东吴西进荆州,杀黄祖,报父仇,就是守住江东六郡的基业也难。
孙权也知道张昭对北方的士族,甚至枭雄曹操,有着不能割舍的情怀。
孙权想到这些,忽然转过头对周瑜说:“公瑾,张长史年龄渐长,子纲先生最近又时常生病,身体欠佳。我知道公瑾也是大病未愈,可毕竟比起老臣们,仲兄你要年轻得多。所以我想,不如趁着仲兄养伤这段时间,把一部分内政事务交给兄长,既可以为张长史分担事务,又可以把仲兄的治国之才发挥展示,可不是一举两得?”
本以为周瑜会冷冷拒绝或者找借口推脱,出乎孙权的意料,周瑜不假思索地点头应承:“就依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