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签合同,正式聘用于海平
陈同之所以要聘用于海平,是一开始就想清楚的事情。
真的盘下青青制衣厂。
得需要一个人坐镇。
原本只需要自己来。
可。
开厂子和养黄鳝不同,不是‘随便’生意,不是看天吃饭,是要靠脑子和嘴巴吃饭的。
这也就意味着陈同要出去谈生意,找市场。
这年头,不比后世交通便利的年代。私家车遍地跑,高铁方便,而飞机更是让让千里远的距离也不过两三个小时就能到达。
再不济,还有手机和微信。
现在是八十年代初,出一趟远门是要按照天来算的,几天那都是少说的了。
因为他的目标可不仅仅在淮安。
毕竟这里,是蓝铁军的主战场,上来就硬碰硬,吃亏的可能是自己。
所以他要做的就是先开辟淮安市以外的市场,固定一到两条线,有了一定的资本,再和蓝铁军碰撞。
至于二哥陈浩,他也是想过的。
他性子直,肚子里花花肠子少,掰扯不过蓝铁军和冯云他们。
指定不能统筹青青制衣厂。
若是他不在淮安,遇到了事情,肯定是一团乱麻。
于海平在这里,多多少少有人可以商量,能稳住。
小亏可以吃,大亏吃不起。
这是陈同的底线。
于海平愣愣的看着陈同,大脑停止了思考。
他从未想过会发生这样的一幕。
甚至觉得有些“滑稽”。
聘用他?
聘用他!?
这小伙子,胆子可真他娘的大!
还有这个想法,也他娘的大!
于海平忽然就信了,一开始陈同说蓝天制衣厂出的三款连衣裙是出自于他的想法。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这小子真他娘的是个“怪才”!
于海平心中暗暗佩服,觉得青青制衣厂交对了人。
好似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和蓝铁军交手。
出奇制胜。
有没有一种可能,自己可以跟着这小子,打败蓝铁军?
于海平脑袋里出现了一个十分‘荒诞’的想法,然后,便在他的心里扎了根。
“于厂长,知道你跟青青制衣厂有感情,舍不得离开,不如留下来帮帮我。”陈同话语真挚,眼神清亮,看着于海平。
“青青制衣厂就如同你的孩子,从刚出生到如今,倾注了大半辈子的心血”
于海平资金链断裂,发不出工资,没有偷摸卖了机器逃跑。
陈同就知道,单论人品,于海平靠的住。
这年代,没有‘摄像头’让你无处遁形,只要于海平想跑,那是分分钟的事情。
但是,他没有。
并且,陈同说话委婉,以感情为切入点。
给足了于海平的面子和尊重。
“青,青青制衣厂给了我太多太多”于海平的声音又带着几分哽咽,被陈同说到了心坎里。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可是,商场如战场,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不是儿戏。
良久,于海平长出一口气,看着陈同轻轻的点头,道:“我愿意回到青青制衣厂。”
说到底,于海平还是舍不得青青制衣厂。
他年龄不小了,失去了从头再来的勇气,还有孩子老婆要养。
八千块不少了,是一笔巨款。
可是他还有债务要还,大约能剩下一半,不过也不能坐吃山空。
他还是要工作赚钱的。
能有什么地方,比现在的青青制衣厂还要熟悉呢?
对于他而言,走到绝境的情况下,重返青青制衣厂,算是完美的一个结局。
“好!”陈同兴奋之情难以言表。
拉起于海平就要走。
于海平看着陈同,摸摸肚子。
陈同恍然。
敢情这于海平还没吃饱呢。
“老板娘,再来一碗黄鳝面,黄鳝丝加满!”
陈同十分的豪气。
两人从黄鳝面馆出来,就直接回了青青制衣厂。
陈同的腰上还缠着不少张大团结呢,在外面晃荡是不安全的。
来到于海平的办公室。
陈同直接掀起了衣服,在于海平震惊的眼光中,将大团结取了下来。
拍在了桌子上。
厚厚的几沓,占了桌面一大半的位置。
“卧槽!”于海平直接爆了粗口。
这小子,胆子也太大了吧。
那么多的大团结,直接绑身上了。
这是有备而来啊!
不怕被抢?
“这一共是两千块,定金先给,今天咱就把合同签了。”陈同避免夜长梦多,既然已经谈好了,那还等什么呢。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那好,咱就写一个定金的合同,等你将剩下的六千块给我,这个厂子就是你的了。”于海平也不含糊,走到这一步了,他真的也就认命了。
早没了心气。
过程很顺利,两人都不墨迹,签字按手印盖公章。
一套流程行云流水。
两人看着对方,彼此都松了一口气,然后相视一笑。
一切尽在不言中。
“我想知道一件事。”于海平看着陈同一脸郑重的说道:“淮阴纺织厂那批囤积的布料,是不是蓝铁军做的局?”
“怎么这个时候想起来问我?”陈同问道。
“你不是说了,那日几家制衣厂一起去淮阴纺织厂看布料,你也去的。蓝铁军能让你去,那你在蓝天制衣厂的地位肯定不低。”
“嗯。是林大龙和蓝铁军一起设的局。只是没想到,当初的青青制衣厂会采购那么多布料。”陈同点点头,接着道:“于于叔,林大龙这个人你了解多少?”
“林大龙是上面派下来的人,不好惹。”于海平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也没有多问了。他一早也就猜到了,没有林大龙牵扯其中,蓝铁军哪有那么大的胆子。
只有林大龙拍板了,那批囤积的布料才能出仓。
只不过当时被利益冲昏了头。
于海平心中郁闷之气少了不少,他并不觉得自己是输给了蓝铁军。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陈同便起身告辞。
他还得回家尽快凑齐剩下的六千块,交给于海平。
青青制衣厂才正式的属于自己。
紧接着就是恢复生产,将清河村十八岁以上四十岁以下手脚勤快的女子招来学习。
跟在熟练的女工后面,用不了多久。
青青制衣厂便会走上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