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没关系
被他这口吻说得莫名有些心虚,何芝芝真的想了许久,才承诺道:“下午给你熬?”
严丛月一脸我不介意的表情:“如果没有空也没关系,我哑上一个月就好了。”
何芝芝一脸尴尬:“倒也没有……就下午,下午哈。”
没紧追这事,严丛月就放过了她,让她不禁松了口气。
“我要放糖。”那罐麦芽糖还剩很多,每一次严丛溪都很克制的只吃一小口,所以到今天为止,都还没有看出数量的变化。
严丛月不一样,他是大人,要大口。
“好好好,我肯定帮你熬得香香甜甜的。”何芝芝给他打包票。
“嗯……”严丛月看她应了,才起身穿衣服,“吃了东西再去吧。”
二毛和摘安早上会搓凉皮,今天他们的凉皮也要正式上新了。
“好啊。”何芝芝感叹道,“二毛学习能力真的还可以哦。”她不过只是教了一遍而已,还是口述,他就能掌握到大部分的精髓了,这绝对是天赋啊。
很值!
不乐意她夸别的男性,严丛月改变了主意:“刚好在安氏布庄附近有一家馄饨面,你应该还没吃过,要不你去尝尝?”
那摊主是一对老夫妻。
“诶?馄饨面吗!”说到这个何芝芝可不困了,她立刻点头,“我去尝尝那个!”
她可爱吃馄饨了,馄饨面也喜欢,今天就去吃!挎起篮子,带上扇面、扇框,用粗布盖在表面,她就兴冲冲的出去了。
严丛月早上还得在店里忙活,所以也没提出要跟着去,只能在后边叮嘱她出门小心,目送她出门去。
虞城今天来,他这次刚好可以断了他的念想!
哼!上次还对着他笑?
笑什么笑。
何芝芝来到安氏布庄,这一回还是上次那个伙计,他趴在前台拨弄算盘,口中还念念有词,似乎是在背算盘的口诀,听见她进店的脚步声,抬起头来看了一会儿,惊讶道:“你是……上回少爷说的那个何娘子吧!”
就是上回少爷应是要送布,后来自己掏钱的那个!
“您来了。”上回她还带走了一些真丝布头和丝线,主母知道了之后,还让他注意一下这人下次还有没有来店里打秋风的!
难不成……
“小哥好。”何芝芝走到前台旁边,开门见山,“上回我从店里拿了些布走,今天特来归还。”说着,她便撩开了面上的粗布,让伙计看看她的成果。
伙计愣了愣,凑头看去,惊讶道:“这是……?”
这是团扇吧?
竟然有这样的团扇?
他们怎么从没想过……在团扇上绣花?!
“不知道管事的什么时候有空,我还有些想法,想当面与他说。”何芝芝观察了一会儿伙计的脸色,觉得这事稳了一半,推陈出新的东西她能借鉴的还有很多,只要这个掌柜的能够给她机会,她就一定能打动他。
看安少爷那个小怨种的模样,她觉得安家应该不是坏人,毕竟坏人应该养不出这样的小孩。
只会胡吃海喝,不会嫖赌,这也算是一种牛批的教导方式了。
“我……何娘子不如在店里等等?今儿主母要来,估摸着已经在路上了。”伙计连忙为她倒茶,请她去后边去坐坐。
何芝芝点头应了,便挎着篮子进到了后院。
这里跟她的店铺不一样,后头并不是住人的地方,而是一间一间的仓库,她被带入了一间客房,里面摆了桌椅屏风,是用来待客的地方。
环视了一圈,她视线落在屋子一处字画上,她走过去一看,是一张花鸟图,上面还题了字。
看来安家的管事,似乎是个文化人。
她没等多久,一个风风火火的身影就进入了屋内。
“你就是何娘子?”
何芝芝抬眸,面前是个精致妇人。
她看起来应该才20多岁,保养得宜,面色白皙,穿着一身浅色绸缎,手腕上还带着一只飘花玉镯。
她起身行了一礼:“我是,不知您是……”
“你就称我安夫人吧。安氏布行是我夫家的。”安夫人笑着请她落座,自己也坐在她旁边的椅子上,“早听丰儿说过,你和你当家的在白山书院做吃食生意,味道可好了。”
“还行,只是取个巧罢了,远比不上仙客来、逍遥楼。”
两人的开场总要活络一下气氛,何芝芝有些不太适应。
“丰儿现在都不爱去仙客来了。”安夫人笑语吟吟,立刻杀入主题,“听说你带了些东西来,我想看看。”
聊到正事,何芝芝才松了口气,若是要继续寒暄她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把扇面与扇框都一一拿出来:“一些想法,见笑了。”
何芝芝给出的成果算是半成品,安夫人微微挑眉,眼里闪过一丝新奇:“安夫人竟然也会刺绣。”
她的绣工比不上绣娘,却也比一些乡野妇人高明许多呢,若是在安氏布庄绣帕子,也能卖上几文。
“一点罢了。”何芝芝对自己的水平很有b数,“还有两种形状,这些都不会影响扇风,还能够丰富女孩、夫人的搭配。”何芝芝拿起梅花扇框,“不知道夫人是否感兴趣?”
“倒是有趣,不过过于简单。大家看了就能学会。”安夫人微笑道,“不知道何娘子是如何想的?”
她将主动权抛给了何芝芝。
“我还有很多想法,都与女子配饰有关。”何芝芝避而不答,继续为她介绍,“扇子也不光只能做这几个形状,我还听说一扇,名为腰扇,可卷起来,可以像团扇一样使用。”
安夫人眼中笑意更深:“何娘子倒是巧思多多。”她这没用的大儿子,运气倒是不错,像是傻人有傻福一般。
“不过只是一些想法。”
“我明白你的意思。”安夫人想,她看起来应当是缺钱,不然铺子做得好好的,为什么突然来他们这儿献计。
不过,她对儿子的朋友,只要是个好的,她都不介意给予一些好处。
更别说现在何娘子的店铺还是两个儿子每天都念叨的“食堂”,她不会做得太多分。
在商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