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长
008
因为这个时空的特性,许多作者是不披马甲上线的,直接真名发表,而披马甲那部分,也不是真为了把自己藏严实,有可能是出自本名不好听想取个合心意的笔名来,就像古代人取表字一样。
只有极少数人取笔名,是真的为了给自己穿马甲,不想被人知道真实身份。
郁格桑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的时候没有捂住马甲,一是没来得及,二是觉得关系不大,但谁知道这时代发表篇小说就吸引来邻里邻居的注意呢?
只是吧,她又想起那个书评者,写长篇的时候她没改风格,语言描述跟短篇还是很像的,两者又是同个题材,这披了马甲也跟没披差不多。
思来想去,郁格桑想还是算了,要披也等以后她换题材再说吧。
就这样郁格桑把这件事放下,又投入学习阅读和写文当中。
——
三花书社,世情小说部部长正在头疼。
因为,这个月三花书社主打世情文章的日报,销量又下降了,尤其是在大狸书社和青瓷书社世情日报夹击下,三花书社的世情类日报都快沦为跟其他小书社一样的边缘地位了。
要知道,在这里,三花书社可是和大狸书社,青瓷书社齐名的大书社,在空桑国其他地方都有连锁书社的。
而世情小说,往往又是十分热门的小说题材,为国家月能不知道贡献多少力量,身为三大书社之一,世情类日报销量那么低,那还能说的过去吗?
为这,世情部部长冯雅君不知挨了多少批评,上次会议还差点当众“被撤职”——若非她在岗位有多年经验,背后也有人,被撤职说不上,但降职肯定是有的。
世情部是书社最重要的部分,没有能力的人怎可能胜任。
冯雅君不是没有能力的人,只是这两年运气差了点,看中的人才要么被人事先截胡了,要么就是把一颗好苗子培养长大眼见要有大出息了,结果一扭头嫁人生子,没心思写作了。
是以,她这两年确实不不算太好过,尤其是推出来和其他两大书社打擂台的世情日报《相思》,已经严重到撤掉她一个得力手下,降职一位手下,马上要从两张八版,被砍成一张四板的普通报纸地步了。
这对冯雅君来说,绝对是不能忍的。
但是要如何破局——冯雅君若是立马有头绪,也不会让《相思》走到这个地步了 。
不然,多请几位交好的大神助助阵?
冯雅君在试图想主意时,一阵敲门声打断了她。
“叩叩,冯部长,是我,周明霞。”
周明霞,《相思》日报的主编,在她上个属下被降职后,被书社大主编(总领整个书社的)给推上来的。
年龄在二十九岁,是三个孩子娘,被推上来唯一的理由,大概是因为是三花书社最老的那批老员工吧。
毕竟经过多次败北,大家伙已经知道《相思》不好接手了。
周明霞也不算能力多差,升上主编前手底下还是有不少写文不错的,但看她凭资历才上来,也能清楚这人的实力在哪。
不过她做人倒是比较和善,也不像某些编辑会看碟下菜,倚“老”卖“老”,新编辑在她手上她不会说主动指教什么,但也不会拦他们的路,有好的小说可以放上周报半月刊的,编辑有请求,她也会积极上报,不是非得要留在《相思》自己用——反正再咋截流还能让《相思》起死回生不成?
瞧这心态,就知道这是个心宽的人。
冯雅君对周明霞也没什么恶感,哪怕偶尔她有点看不上周明霞“养老”的态度,但作为同事相处或者上下级相处还是比较和谐,没什么龃龉的。
“坐,有什么事吗?”冯雅君开门见山,她知道周明霞是个“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性格。
周明霞也不含糊,直接把一叠稿纸放在桌上——看那样子,是还没有誊写就拿来的作者原稿。
大书社都会有小童专门誊写过稿稿件作为印刷使用和备份,这意味着周明霞手上的稿件要么是没过稿的,要么是稿件实在太出色来不及让小童誊写。
周明霞带过来见她,冯雅君当然懂得什么意思。
尤其是周明霞脸上还有难得与她平时(咸鱼养老)不符的如天降馅饼一样的兴奋情绪。
“部长,你快看看,这篇小说真的是太好看了!我从来没看过这样的小说,没想到小说还能这些写!”
冯雅君被带起了些微兴趣,但只是些微,她对周明霞的审稿水平和这地方的文学水平不抱特别高的期望——毕竟冯雅君是从真正的文学之城过来的。
周明霞却是真的激动,从她在许婉妍手上拿到这份稿件,打开来看开始,就牢牢地被吸引住了,仙侠妖魔仙侠妖魔,周明霞满脑子都是这四个字,这样的世界背景,简直是颠覆她过往的想象!
而且,那细腻又富有想象的感情线和心理戏,都让周明霞这个多年的老书虫欲罢不能,就像回到了小时候第一次为爱情小说疯狂着迷的时候。
天知道她一口气读完三四万字稿件后有多崩溃——没了?怎么就没了?!
那种心情,比抓心挠肺还难受。
这不,还是怕自己没办法留住这作者,这才死命压抑着情绪,匆匆来找冯雅君。
“部长,您一定要把这位作者留下来,我觉得稿费待遇都得给最好的”
冯雅君伸手制止了周明霞的喋喋不休——周明霞作为一个日报主编,平时权利还是很大的,现在要向她来申请稿费待遇,证明这是超出她的权利范围之内,这作者得多厉害?
她不肯轻易下定论,然而等她接过稿件看起来的时候,冯雅君却是没看完便站了起身——
她要立刻马上去见作者,哪怕小说是如此精彩好看!
周明霞:部长不愧是部长,自制力和果断力都秒杀她!
“我给你最好的合同,条件是你签约我们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