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甜爆!好孕皇贵妃独霸雍正后宫 > 第351章 朕必诛之

第351章 朕必诛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次日一早,满蒙大臣们还是求见了康熙,为着汉女成为太子妃的事情担忧着大清的未来。

    他们觉得可以让耿静晗继续当侧福晋,往后当贵妃,皇贵妃,弘星上位后再尊封太后,甚至追封为胤禛的皇后也行啊。

    现在直接封太子妃,那胤禛上位,耿静晗直接就是皇后了。

    就感觉没有必要一下子把耿静晗抬举的这么高,他们心里不爽,不痛快,甚至后悔在那拉氏倒下的时候,怎么就不赶紧给太子选个太子妃。

    满州贵女这么多,哪个不比汉女更可靠一些。

    而且汉女为太子妃,那帮汉臣还不得得瑟起来,往后他们这些满蒙大臣还有立足的地方吗。

    康熙无语,“听你们这么一说,汉女成为太子妃,你们在朝堂就无法立足了?在你们心里,连胤禛弘星这些爱新觉罗的子孙都成为汉人了?”

    “万岁爷,奴才不是这个意思。”

    “你们什么意思,朕明白的很,把你们的心思放回肚子里去吧,这天下是爱新觉罗的天下,不管满蒙汉还是其它民族都是大清的子民。”

    康熙说服了宗室,自然也能说服这些大臣。

    康熙就传达一个意思,朝堂任人唯贤,选贤举能,满蒙汉都一样。

    “弘星的成就,你们也有目共睹,你们谁能有他优秀。

    大清往后交给弘星,能让大清更加的强大,你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难道你们不希望大清更好吗。

    还有胤禛,这么多年在朝堂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也许不是一个开疆扩土的继承人,但绝对是一个治国理政的优秀继承人。

    大清的国库在胤禛的治下有多少,在朕的治下有多少,你们一清二楚。

    收回你们的私心,朕要的是为大清效力的臣子,你们就算以权谋私,只要为国为民,朕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事关国祚,任何动歪心思的人朕必诛之!”

    康熙的话震慑了满蒙大臣们,大家只能无奈退下。

    其他官员看着大臣们都败退了,也只能认命了。

    而这当会,老八福晋到了寺庙拜送子观音后就表示想见见那拉氏叹悔女尼。

    那拉氏一身灰衣僧袍,光着脑袋,看到老八福晋过来,木然着脸,道了一声,“阿弥陀佛。”

    “四嫂啊,哦,不是四嫂了,该叫你一声叹悔女尼才是。”

    老八福晋阴阳怪气,那拉氏依旧面无表情,从儿子死的那一刻,她是后悔了。

    所以叹悔,也是她内心的赎罪。

    只是在听老八福晋说耿静晗被康熙册封为太子妃的时候,那拉氏心里还是起了不小的波澜。

    她还是在意的,非常在意,可这会在老八福晋面前,那拉氏没有任何的表情。

    老八福晋看着那拉氏要死不活的样子,心里也觉得无趣,但还是不满道:“你要稳的住,哪有她的事,现在好了,一个妾室成为太子妃,让我们这些皇子嫡福晋全都没脸了。”

    那拉氏依旧不吭声,老八福晋继续道:“我是没儿子,八爷运气也不好,出身也成了阻碍,不然怎么也不会过的像你这般。你真是太废物了,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害,枉我从前还羡慕你有儿子,地位稳固。”

    老八福晋确实羡慕过那拉氏,有了嫡子,虽然小时候体弱多病,但到底也活到成年了,还封了世子,这多年令她们这些无子的嫡福晋羡慕啊。

    他们这些皇子福晋,废太子妃无子,老五福晋、老七福晋、还有她,还有老九福晋、十五福晋、十七福晋都无子。

    十二福晋和十六福晋生过儿子,但夭折了。

    所以啊,她们这些皇子嫡福晋,有子的就这么几个。

    那拉氏让众人羡慕,因为胤禛是太子,儿子是世子,只要稳的住,耿氏除非死了才能扶正。

    老八福晋发着牢骚,她没对那拉氏怎么样,但也恨铁不成钢,觉得那拉氏给她们这些皇子嫡福晋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让妾侍上位打脸了。

    那拉氏一声不吭,直到老八福晋离去后,双手开始颤抖着,两行泪水急速而落。

    她不停的擦拭着泪水,心里只觉得痛苦的要死了,她求而不得太子妃之位,终于被耿氏给拿去了。

    如果再有机会,再给她一次机会,她一定一定稳住自己。

    一定养好自己的儿子,一定再不给儿子娶侄女,一定保住儿子的孩子。

    也一定再不会和胤禛对着来,她会一直隐忍下去,隐忍到儿子顺利登基为止。

    明明从前她也想过隐忍到儿子上位再清算一切的,可偏偏就大意栽了。

    寺庙里,那拉氏因为耿静晗成为太子妃而难过,民间百姓们则高兴的很。

    大清的学子们也都认同耿静晗封为太子妃,不仅是汉人学子赞成,还有更多的原因是耿静晗的功劳。

    她改良的种子,让粮食增加,大大的解决了百姓的饥饿,让不少人都能吃饱饭了。

    现在只要不是天灾人祸,只要你勤劳肯种地,都不会饿肚子了。

    当然,天灾还是不可避免的。

    但大清国库也充足,发生灾祸的时候,朝廷也能及时的救援和补给。

    相比从前来说,灾民也大大的减少,百姓的日子也肉眼的好过起来。

    还有的就是因为弘星,弘星的优秀出众,让天下学子都崇拜不已。

    他的事迹都在大清传播着,甚至说书先生每天在茶楼声情并茂的讲弘星在外打仗的事。

    这也是胤禛有意,让弘星那边的记录官,把弘星的事迹传出去。

    为儿子宣扬造势。

    所以弘星在民间的名声一直很好。

    耿静晗都说胤禛,“禛郎总是为弘星着想,怎么不为自己多想想?”

    胤禛是太子,但名声不算好,可这人好像不在意自己的名声。

    对于朝臣们的微词和不好的印象,他都没有想过去改变。

    他坚持自己的理政治国方式。

    有功就赏,也不吝啬自己的夸奖。

    但对于一些不作为的官员也是一顿的批骂。

    一些大臣更是经常被他怼的哑口无言。

    【二更,书写到现在72万字了,这本书至少要写一百万字,还差二十八万字,糖糖也想多更新,但想剧情太费神了,每天码两章都困难,好几次都差点断更,现在暂时只能稳住双更了,望宝宝们谅解!晚安么么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