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沈翠兰使坏
沈翠兰眼神怪异的看了赵晴一眼,觉得赵晴不像表面上这么单纯,与世无争。
“翠兰大妈,你这是去哪?”赵晴无意间瞥到沈翠兰看她的眼神,出于客气的问道。
“我随便转转,你们忙吧。”沈翠兰慌乱的收回目光,笑了笑就离开了。
看到沈翠兰走后,王芸悄悄的对赵晴说道:“我刚才注意到沈翠兰的表情,我感觉她有点嫉妒你的样子。”
“我一个寡妇有什么好嫉妒的,真嫉妒我,那是她心眼小。”赵晴压低声音说道。
王芸暗暗的叹了口气,“这乡邻有时候真是嫌你穷怕你富。”
“不提她。”赵晴摇摇头,不想在这种事情上伤神,看到两位砖匠师傅测量的差不多了,上前询问了一些材料用度。
另一边。
沈翠兰转悠了一圈,回到家后,屁股还没坐热,就起身来到田家。
董萍珍家里养了两头猪,这会儿她正在厨房的大锅里煮猪食呢,看到沈翠兰过来,着实有些惊讶。
都在一个村子里,两家离得也不是很远,也就百把米的距离,但两家来往却不多。印象中,这还是沈翠兰近几年第一次到她家来。
董萍珍倒也是客气,连忙起身,笑呵呵的说道:“翠兰,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快快快,坐坐坐。”
“我就瞎逛逛,正好就逛到你们家门口了,看你家烟囱冒烟,还以为你这么早就做晚饭呢。”沈翠兰吹了吹凳子上的灰尘,笑呵呵的坐下说道。
“哪里,中午吃了还没一会儿呢,这两天家里猪不肯吃生食,就给煮点熟食。”董萍珍笑着道。
“你家养了几只猪?过年是不是要杀啊?到时候可得给我留点。”
“就两只,过年看情况吧,订的人少就杀一只,人多就杀两只。”
“你们家每年都要忙一阵呢,今年家里少口人,估计更忙了。”沈翠兰说着,慢慢的就把话题往王芸身上引了。
“唉!忙也不算忙。”董萍珍象征性的叹了口气,“王芸本身就害怕杀猪,每年也就在旁边看看。”
“哦,是这样啊,没看出来,她还害怕杀猪呢。”沈翠兰笑笑,话锋一转说道:“她现在在赵晴家住着,就这么打算一直住下去啊?”
董萍珍摇摇头,“那哪知道啊,她和福生离婚了,我这个前婆婆也不好过问,估计找到合适的也就再嫁了吧,毕竟才四十出头,以后的日子还长呢。”
“咦,那我就搞不懂了,她既然没打算在赵晴家住一辈子,那她怎么出钱给赵晴家盖围墙呢?”沈翠兰轻咦一声,说着就把话题带出来了。
董萍珍听了果然一愣,脸色有些严肃的道:“赵晴家在盖围墙?你怎么知道那钱就是王芸出的?”
“嗐,我刚才不是从她家门口路过嘛,看她们找人在那里测量呢,我就顺口问了一句,赵晴说是王芸帮忙的。”沈翠兰说着,目光一直注视着董萍珍的反应。
董萍珍眼角抽抽了一下,始终有点不敢相信,“也不一定吧,或许赵晴就是客气的提一下。”
然而沈翠兰却是摇摇头道:“不会不会,你想啊,赵晴一个人,每年种点地能有多少收成?而且她还把家里债还了,身上还能有多少钱?够盖围墙吗?王芸就算没出全部的钱,起码也出了个大头,我记得她和福生离婚的时候,拿八千块钱走了,是不是?”
话音落下,董萍珍的脸色也有些难看起来,照这么分析,八九不离十了。
随即,董萍珍又叹了口气,无奈的摆摆手道:“那是她的钱,她怎么花,花在谁身上,谁管得着呢?”
“说的也是,只是这钱花出去有点心疼。”沈翠兰也是跟着叹了口气,“我就是没想明白,王芸怎么舍得花这么大一笔钱的,而且她娘家离得不远吧,怎么不回娘家呢?”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董萍珍摇了摇头。
看着猪食煮得差不多了,董萍珍就起身忙着喂猪了。
这时,沈翠兰注意到厨房的墙上写了一个手机号码,前面还注了两个字:亲家。
沈翠兰一愣,这是王芸娘家的电话吧?
趁着董萍珍拎着猪食桶去喂猪的时候,悄悄拿手机记下了这个号码。
“福生妈,我还有点事,你忙你的,我先走了。”沈翠兰起身说道。
“好,慢走。”董萍珍在猪圈旁,远远的回了一声。
沈翠兰离开后,田福生也来了。
远远的看着沈翠兰离开的背影,狐疑道:“妈,沈翠兰跑咱家来做什么?”
董萍珍喂完了猪食,脸上流露出一抹苦笑道:“她说赵晴家在盖院墙,大概是你前妻出的钱,我听着她的意思,有点煽风点火的味道。”
沈翠兰在村里什么为人,大家多多少少也明白些。
董萍珍平时是个很容易受人挑拨的人,但上次在郑红梅手上吃了两回亏之后,人就变得聪明多了。
王芸现在跟她田家已经没有丝毫关系了,并且王芸为了她儿子的病还帮了大忙,她也实在没有理由去找王芸扯皮。
“妈,沈翠兰居然连一个寡妇都嫉妒,你以后还是少跟她来往。”田福生对沈翠兰的行为感到不齿,特意嘱咐道,“还有,你别听了她的馊话,跑去赵晴家闹。”
“我知道,你放心吧,我不会去闹的。”董萍珍不耐烦的说道,“你怎么来了?”
田福生突然有些难为情的说道:“妈,你上次不是说我姑父他们村上有个老姑娘还没结婚嘛,要不你托人帮我去说说?”
听到这话,董萍珍一喜,“药见效了?”
田福生点点头,感觉比以前强多了。
“太好了!”董萍珍一拍田福生的胳膊,眉开眼笑,“好好,只是……你爸他嫌人家在城里给别人生过孩子。”
田福生满不在乎的说道:“生过孩子怎么了?我都四十多的人了,又不是大小伙子,我还在乎那些?再说了,生过孩子更好,至少说明有孩子可以生。”
“是这么个理儿。”董萍珍笑着点点头,“这事等我晚上再跟你爸商量商量,做做他的工作,然后妈就去趟你姑姑家,让她帮忙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