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道教
仙界。
南瞻部洲。
摩柯国无量森林。
玄机子如同老师授课一般,介绍着仙界的情况,而周浩便是那学生。
书接上文。
玄机子开口继续道:“四大洲四大势力,若是按照强弱排序,那佛教与道教无疑是最强的!”
“道教有三清之首圣人老子,道祖不出,老子便是所有圣人中实力最强的存在!道教的前身乃是人教,立教于人族,咱们人族之中准圣强者更是多不胜数,天庭一众仙官七成以上都是人族之人。封神大劫之后,人教阐教合成道教,三清中的圣人老子与元始天尊皆是道教之人。”
“人教阐教合并之后,阐教的十二金仙自然也成为了道教之人,也唯有道教,与我人族算得上是同气连枝。”
“道教十二金仙之首九仙山 桃源洞广成子,便是人皇轩辕黄帝的恩师!在道教史上赫赫有名,曾经是轩辕黄帝的授业恩师,收徒商太子殷郊。乃是著名的板砖高人、圣母杀手(封神演义一书中共出现圣母五人,其中两人被打死、一人被打回原形)。广成子的法宝有番天印、落魂钟、雌雄剑、八卦紫绶仙衣、方天画戟、七粒仙豆、扫霞衣。”
“广成子仙长更是在封神大劫之时战功赫赫,破金光阵,打死金光圣母;桃花岭上打退闻太师;佳梦关前,打死火灵圣母;三谒碧游宫,将龟灵圣母打回原形;诛仙阵用番天印,将多宝道人打了一个跟斗。”
“就是这圣母杀手有点……”
“十二金仙之二太华山 云霄洞赤精子,法宝紫绶仙衣、阴阳镜、水火锋、方天画戟。平时与广成子执定金钟和玉磬,收徒殷商二太子殷洪!此人法力、根行、悟性也是绝高。封神大劫之时曾三战落魂阵,破之,杀姚天君;燕山脚下打退闻太师。”
“二仙山 麻姑洞黄龙真人乃是一位剑修,坐骑乃是一仙鹤。呃……这个黄龙真人也算是十二金仙中的一个异类,对人交手无胜绩、被赵公明吊、被吕岳追、还遭马遂暗算套上紧箍咒,也无徒弟。此仙能耐虽浅,却是热心热肠。个性十分外向,非常注重阐教尊严。也算是个优点吧!不说也罢不说也罢!”
“夹龙山 飞云洞惧留孙,他的弟子便是大名鼎鼎的土府星君土行孙。封神之战时破地烈阵,擒拿赵江;西歧擒拿土行孙;佳梦关擒申公豹;汜水关二擒余元。此仙法力、悟性、根行皆属一流。战场智慧绝佳,先下手意识异常强大。徒弟不争气自己也能亲手搞定,也不是好相与之辈啊!”
“乾元山 金光洞太乙真人,收徒托塔天王李靖的三公子哪吒,现被天庭封为天坛海会大神。太乙真人法宝众多,有乾坤圈、混天绫、九龙神火罩、两根火尖枪、金砖、风火二轮、阴阳双剑、豹皮囊、灵符秘诀书(皆传授于哪吒)、隐身符(曾给哪吒用过一次)、仙莲仙荷(作为哪吒复活的身躯)、还魂金丹(保存哪吒之魂)、三颗火枣、三杯仙酒(使哪吒生现法身“三头八臂”)、宝锉、佩剑、八卦龙须帕。”
“太乙真人也是个极其护短之人,尤其是对其真传弟子哪吒,那可是宝贝的紧!想当年哪吒割肉还父身死,太乙真人为了将其复活,可是花费了身上大半的宝物!”
“崆峒山 元阳洞灵宝大法师,不曾收徒,也没有门人!不过此仙悟性、根行、法力应该都是上乘!十二金仙排行第六!”
“排行第七为五龙山 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收徒托塔天王李靖之子金吒与白云童子。坐骑为青狮,封神大劫之时破天绝阵,杀秦天君;设计擒拿马元;破太极阵,收虬首仙;决战万仙阵,联手普贤、慈航,斗平金灵圣母。此仙法力高深,又悟性强、根行好、气运也高。”
“排行第八的是九宫山 白鹤洞普贤真人,收徒李靖之子木吒,封神大劫之时曾骑白象破寒冰阵,杀袁天君;破两仪阵,收灵牙仙;决战万仙阵,联手文殊、慈航,斗平金灵圣母。此仙法力高深、悟性、根行也是极好。是昆仑十二仙中拥有法身能力的三大高手之一,也纯粹靠本身法力来渡过神仙杀劫。”
“十二金仙排行第九普陀山 落伽洞慈航道人。封神大劫之时破风吼阵,杀董天君;战菡芝仙,破风袋;破四象阵,收金光仙;联手文殊、普贤,斗平金灵圣母。此仙法力高强、悟性极好、根行也奇高。是十二上仙中拥有法身能力的三大高手之一。随身法宝玉净瓶属于罕见的空间系法宝,威力很是强大。”
“十二金仙第十位玉泉山 金霞洞玉鼎真人。这玉鼎真人法力平平,实力相当普通但是却博览群书,属于懂得多,会的少。”
“饶是如此,玉鼎真人也是仙界中赫赫有名的人物,究其原因还是教的一手好徒弟!他的弟子便是天庭之主玉帝的外甥二郎神杨戬,号清源妙道真君,道场在灌江口。”
“十二金仙排行十一位的则是金庭山 玉屋洞道行天尊,收徒三人,分别是韦护(三教护法全真)、韩毒龙(增福神)、薛恶虎(损福神),道行天尊的根行、悟性、法力应该都是上乘。”
“十二上仙排行最末的是清虚道德真君,元始天尊对他极其疼爱。修行于青峰山紫阳洞。收有门徒黄天化、杨任,都比较强悍,可惜也都上了封神榜。”
“封神大劫之中,阐教截教损失惨重,实力十不存一,当时西方教趁虚而入,诓走了不少阐教截教之人!”
“十二金仙中的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和慈航道人,在封神大劫之后便成了佛教中的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以及观世音菩萨!”
“也正因为如此!封神大劫之后,截教解散,教众都回了妖族,而阐教则并入了人教,改成道教!”
“也因此才有了如今的道教三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