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之大汉崛起 > 第76章 道法自然

第76章 道法自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没有人愿意当反贼,除了活不下去,除了没有选择。

    公孙瓒不得不杀。

    幽州兵还是幽州兵,这里是他们的家园,有他们的朋友,亲人。

    人喜欢抱团,也喜欢排外。

    这也是许飞不敢收降冀州兵的原因。

    父母、亲人在冀州,他会安心留在幽州当兵吗?

    肯定不会。

    许飞给公孙瓒留了个全尸,并予厚葬。

    许飞可以将公孙瓒的脑袋送到朝廷表功,但他并没有这样做,那些降将,那些跟随公孙瓒出生入死的幽州兵都看着他,作为上位者一举一动都是政治,都是人心,所以他并不能这样干,这样会让人失望,一次失望,再次失望,多次失望,许飞也就会成为孤家寡人。

    公孙瓒束手就擒,叛逆是诛五族的罪,许飞用军令斩杀了公孙瓒,虽然难以接受,但是公孙续必须接受,只有这样才能活命。

    叫公孙续投靠许飞,他一样做不到。

    许飞放了公孙续一马,公孙续也要还他一个恩情,还完了他就走。

    公孙续要去劝田楷,田豫,单经,让他们投效许飞。

    这样许飞可以兵不血刃得到广阳,得到太原。

    战乱四起,十室九空,战乱前涿郡有百万人,现在只有三十多万人,战乱前青州有三百万人,现在只剩老弱百万人。

    豫州也是如此这般。

    汉桓帝在位时统计全国户数一千零多万户,人口过四千万人,至今全国人口大概只有二千万左右。

    兖、青、徐、豫、扬三年一旱,五年一灾,饿死百姓无数,战乱四起,百姓更是水深火热。

    法正一边给许飞推算,一边感慨。

    二人在书房聊天,推演天下事。

    许飞手指有节奏的敲击桌子,“你的意思,袁绍治下,现在还是最好的?”

    法正道:“回主公,正是如此。”

    刘表在打仗,和五溪蛮打,刘璋也在打仗,和张鲁打。袁绍没有出兵攻打公孙瓒,而是与民生息,发展农业。

    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时,也就是经过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经过二次大规模的战争,又减少了三分之一的人口。

    到三国归晋的时候全国总人口不到千万,却是真真切切的数据,这令许飞有点毛骨悚然。

    许飞叹道:“人命如蚁,乱世人不如狗。”

    法正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非人力可控。”

    许飞道:“我读过二本经书,一本易经,一本道德经,易无形,却有规律,道在人心,德在仁行,而这天道自然,却是人心的易数。”

    道的变化,在于集体意识。超过一半的人想死,老天就会降下天灾,超过一半的人对朝廷有怨言,改朝换代就开始了。

    法正疑惑道:“何为天道?”

    许飞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故常有欲,以观其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名。”

    若不是许飞是穿越回的三国,他肯定想不通这段话的意思,现在想想,就容易理解得多了。

    世界是什么?这不就是观察者效应吗?波粒二象性,玄宇宙,弦定律,使有欲,使无欲而进行观察。

    许飞又道:“帝国时代,一场游戏,天道即是因果定律,凡人岂能逃脱这天道的束缚。”

    当然很多先圣就道出过生命和世界的本质,亚圣庄周的蝴蝶梦,是我梦了蝴蝶还是蝴蝶梦了我,智圣诸葛亮的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法正沉思数息,问道:“主公所言,卑职参悟不透,还望解惑。”

    许飞笑道:“我都没有看透,如何答你,不过我可以打个简单的比喻,棋盘为道,万物为棋,黑白交互,生生不息。”

    法正额首道:“原来如此。”

    许飞问:“你懂了?”

    法正道:“杀人和活人。”

    许飞道:“何解?”

    法正道:“天下诸侯都想着杀人,唯主公想着活人。诸侯杀人,是因为养不活。主公活人,是因为主公有怜悯之心。”

    许飞道:“人性皆私,欲壑难填。这九州之地养数亿百姓却也不难,难的是人心,难的是见识。”

    那么多高人为什么选择隐居,只是怕沾了恶业因果,其中就有庞德公、水境先生隐世不出。

    诸葛亮掐指一算,就能算出几千年内发生的事情,所以将易经读通,就有预知未来的本领,诸葛亮的马前课,第一句,八千女鬼,无力回天。

    这句预言的应证是魏国会一统天下。

    知天命,而无法逆天而行。

    三国,三个国家,一个法制国家,一个寒门法家,一个世家垄断,三国形成鲜明对比,为后世的国家体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和参考价值。

    几千年不变的是人性和政治阴谋。

    许飞和法正天南地北的胡聊,门外士兵来报,刘和来访。

    许飞只能出府相迎,刘和前来,许飞也能猜出几分意思,大概是来感谢自己,为他报了杀父之仇。

    “原来是刺史大人前来,下官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许飞赶忙行一大礼。

    刘和表情丰富,虽然是被许飞迎奉到奴雍为政,实际上是被许飞软禁,许飞对他也不错,每顿有烧刀醉喝,肉食每天不重样,还有美女弹琴,跳舞。

    这也是许飞一直想要的躺平生活。

    但是天下动荡,战乱四起,百姓水深火热,做为一名华夏人,怎可置身事外。

    刘和微笑道:“许将军无需多礼。”

    许飞道:“府上请。”

    刘和道:“请。”

    许飞将刘和迎入客房,刘和上坐,许飞坐下首位。

    刘和拱手道:“此次诛杀公孙瓒乃是天大的功劳,我要上表朝廷举荐你为幽州刺史,你看如何?”

    许飞忙道:“大人,万万使不得,幽州十二郡,只定二郡,此事称不得功。”

    刘和道:“切莫推脱,许将军能做幽州刺史,乃是百姓之福,我无德无仁,大仇得报,心愿已了,这便回朝廷服侍皇上去。”

    许飞道:“朝庭未复,现回朝廷并非易事。”

    许飞又道:“刺史可是担心我会加害于你?”

    刘和道:“非也,你待我不薄,又替我复仇,我感激不尽,怎会狼心狗肺相疑,我只是觉得寡人留在幽州如同闲人,不如调回朝廷,朝中若是有人说你闲话,我也可以帮你向皇上好言二句,若朝中有人要加害于你,我也会派人送来书信。”

    许飞一想也觉得有道理,刘和甘愿让出刺史之位,自然是再好不过,若是不让,自己也不会争那表面的东西。

    刘和并不蠢,许飞经常在外面打仗,有些县令会跑来刺史府打小报告,时间久了,刘和心境就会变化,三人成虎,父子成仇,兄弟相杀的事情时常发生,而且许飞的手下都不是善茬,许飞做不出谋杀刺史的事情,但是许飞的手下却能干得出来,比如许劭怀疑刘和与哪个县令来往密切,觉得刘和是潜在危胁,一碗毒药把刘和毒死,然后对外称刘和病死,待许飞回来,他也不会为了刘和病死而去诛杀他的叔叔许劭。

    这种事情刘备就干过,先将刘表的儿子刘琦表为荆州刺史,接着用刘琦的名义收复荆南四郡,再接着刘备去江东度蜜月,制造刘备不在场的证据,关羽和张飞就病死了刘琦。

    刘和还不想死,所以选在这个时候回朝廷是最好的时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