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之大汉崛起 > 第71章 得道多助

第71章 得道多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许飞决定抽调守兵五千,再抽调兵屯的五千,合一万人,发动对右北平郡的战争。

    大军动员至少需要七天时间 ,许飞写了一封信给赵云,派人快马送去给赵云,又写信给鞠义和鲜于辅,交待他们要守好城池和要道。

    这日许飞正在军营商议作战计划,有士兵入营报,有人求见,道是太史慈。

    许飞大喜,迎出营外。

    太史慈领着百人步卒来投,正是雪中送炭。

    许飞抱拳道:“我等子义多时矣!”

    太史慈下马抱拳喊道:“主公。”

    许飞道:“随我入营,请。”

    太史慈随许飞入营,后勤营的都伯秦军赶忙上前将太史慈带来的步卒引入别营安置。

    二人同入中军大帐, 许飞令人在自己下首一位摆上胡椅,以示看重。

    席中五六人,纷纷自我介绍。

    刺史府别驾兼奴雍县令王烈,刺史府从事兼后勤部长许劭,工部部长兼度辽将军府长史法正,度辽军副将许定,飞虎校尉许禇,飞鹰校尉孟达、飞狼校尉阎柔。

    许飞缺人才,属于身兼数职,也是情非得以。

    飞虎是刀盾兵营,飞鹰是枪兵营,飞狼是骑兵营,这是许飞打造的特种兵战营,被编为度辽第二集团军,至于第一集团军则是兵屯战营,战力反而要弱上许多。

    介绍完之后,许飞先入为主道:“飞蛇营,二千弓箭手正缺一名校尉,我封你为飞蛇校尉,你看如何?”

    校尉之职,许飞是没有权力封任的,但是现在朝廷根本管不到地方。

    所以杂号校尉随便封任,只要不太出格。

    太史慈皱眉道:“在下初来乍到,寸功未立,如何服众?”

    太史慈的想法是,我有百人,最多封个都伯,战场立功再迁军侯,如果直接空降校尉,士兵不仅不服还会扯后腿。

    许飞现在急需大将,而且以太史慈的能力和阅历完全可以胜任。但是太史慈说的也有道理,许飞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许飞思索片刻,又说道:“我任命你为军侯,你的人马编入飞虎营,等斩杀了敌军大将,再迁你为飞蛇校尉 ,你看如何?”

    军侯迁校尉,问题不大。

    太史慈道:“承蒙主公厚爱。”

    许飞望亲兵道:“上酒肉,为太史军侯接风洗尘。”

    不一会,一桌桌酒肉摆上桌。

    许飞与太史慈边喝边聊。

    刘繇败走豫章,太史慈就领着忠诚自己步卒前来幽州投效许飞,继续呆在江东,不是被孙策所杀,就会被孙策所用。

    酒足肉饱,许禇领着太史慈前往飞虎营认人。

    三日后,赵云来投,许飞封任赵云飞狼校尉,阎柔则被升任为长史。由于赵云此前就任命过别部司马一职,还高于军侯,迁为校尉在幽州兵心中不会有所怨言。

    赵云的战斗力也深受幽州兵的认可和肯定。

    许飞给赵云写的信也很绝,先写乌桓人的罪行,再写身为汉人,空有一身武艺,不思报国,不思维护苍生,便是不孝不仁。

    赵云接信,马上就领着随从赶了过来。

    攻打公孙瓒,赵云会念其旧主,但是攻打乌桓人,赵云那是斗志昂扬,许飞一边点兵酬粮,一边与峭王书信往来。

    许飞书信中责令峭王交出丘哲当户和丘哲当户的千人骑兵,如若不交等同向幽州刺史部宣战,幽州刺史治下百姓皆是子民,若被欺凌,必将血偿。

    峭王接信叹了口气,递给一旁的汉人谋士。

    那汉人谋士四十出头,名荀谌,乃是袁绍派来的说客。

    荀谌接信看后也叹了口气。

    “此子,当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许飞搞军屯,搞城池扩建,袁绍和公孙瓒是知道的,搞得有模有样,将百姓也治理的井井有条。

    这令袁绍和公孙瓒刮目相看,虽然欣赏,但是养虎为患,必为所祸的道理二人都是很清楚的。

    军屯刚开始,播了种,要等三四个月才有收成,这种子刚播下一月,袁绍就坐不住了,派出荀谌来策动峭王苏仆延,又派田丰去下令鞠义随时准备攻打渔阳,又派许攸去见公孙瓒联合出兵。

    袁绍这招确实狠毒,许飞马上陷入被动,四面受敌。

    荀谌一来,就给峭王想了这么一招,叫峭王的部将去潞县洗劫村庄,许飞不管,民心尽失,再不管继续洗劫其他的村庄,如此几次,幽州刺史和度辽将军的名声就彻底沦为笑话。

    如果继续做缩头乌龟,袁绍就会向朝廷进言,度辽将军失职,幽州刺史失德,直接联合几路兵马攻打许飞,这几路兵马集合起来二三十万是有的,许飞能扛得住?

    要知道难楼、轲比能、素利翰、乌延、苏延仆、塌顿都是见利忘义的家伙,许飞不能给的袁绍能给。

    比如单于的封号,比如渔阳郡,比如幽州的百姓。

    鞠义一直盯着公孙瓒,袁绍与公孙瓒和解,鞠义要么选择许飞,要么和公孙瓒一起攻打许飞。

    鞠义的选择是胜负的关键,如果他选择许飞,就能堵住公孙瓒一路兵马,许飞就少了二个劲敌。

    峭王与荀谌开始商议对策。

    峭王道:“依你之计,该如何回信?”

    荀谌道:“许仲国有了出兵的借口,必然士气如洪,不如联合乌延,难楼一起对抗。我猜想他能战之兵不会超过一万,只要峭王能聚二万骑,必然以辗压之势,消灭许军。”

    峭王问:“你算算大概伤亡会有多少?”

    荀谌眼皮一跳,这仗还没开始就计算起伤亡了,联合起来恐怕也是乌合之众。

    荀谌挤出一丝苦笑,“许军只有千骑,训练时日不多,峭王可拖长战线,先绞杀许军骑兵,再断其粮道,敌动我退,敌退我进,时不久敌军士气涣散,峭王可一战而定。”

    峭王喜道:“此计甚妙。”

    荀谌道:“此信回,乌桓应战,无终约。”

    峭王道:“用约战之计?”

    荀谌道:“约战只是障眼之法,先让乌延驻守无终城,你与难楼大军游击在外,只要许军进入包围,便叫他有来无回。”

    峭王道:“妙。”

    许飞接峭王信后,冷笑一声,叫来将领商议对策。

    许飞将地图挂在墙上,又叫人搬来地形沙盘,这是许飞第一次如此慎重对待的军事行动。

    许飞手拿木杆指着地图上的无终城。

    “峭王身边肯定有袁绍的谋士,以峭王的才智是想不出这种策略的,峭王想诱我军进攻无终城,然后四面包抄,断我军后路。首先我们要急行军,战马驮投石车的零件,枪兵配置机关连弩,我们要在峭王兵马合围前,打下无终城。”

    接下来,许飞开始点将发令。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