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哥归来
“咚咚。”杨婉儿敲了敲门,手上端着热水,打过来给他爹帮少年擦擦身体。
杨爹打开门看到闺女端着热水过来,接过手,语气酸酸的说:“我就没见你给我端过热水。”
杨婉儿嘿嘿一笑,“那今晚我打两盘水给你们泡脚,给你和娘亲舒坦一下。”
能享受一下闺女的伺候,杨旭当然开心啦。“这可是你说的。”
姜柔施完针,就等着热水过来擦拭身体再包扎。
转头就看到这父女两个站在门口磨磨唧唧的:“你们爷俩堆在门口干嘛?水呢?”
杨旭屁颠屁颠的端着水小跑过来。
姜柔对着丈夫交待道:“已经施完针了,伤口啥的你自己包扎,清洗好了把金疮药抹上,用干净的白布条包扎好。”
“弄好后,去厨房熬药,等下我捉好药放在桌子上,自己拿。三碗水,先大火烧开再慢慢熬,熬到小半碗就可以了。”
杨旭常年跟在媳妇后面打下手,对处理伤口,捉捉药材还是可以的。
空闲的时候就上山找找药材,顺带打打猎。
“知道了,你们先出去吧,我给他擦身体换衣裳。”
杨婉儿跟在她娘后面出去了,询问道:“娘,他咋样了?”
“身上常年被人打的痕迹,身体虚的厉害,身上的剑伤不是很深,其它的没什么大问题。就是小毛病不少。”
“身上青紫青紫的,有的都发黑了,检查了一下,居然没被打坏,只是小毛病多。看着挺可怜的。”
想到少年常年被虐待的身体,姜柔也起了同情心,也不知道是谁这么丧心病狂,虐待一个孩子。
看骨骼,和自家儿子差不多大,可是身高体质却比自家儿子差多了,也是个可怜的。
杨婉儿自己没看过少年衣服里面是怎样的,一听她娘说是常年被打的。
倒吸了一口气,虽然自己在的这个村子,小孩子没几个是不挨打的,但是打的浑身是伤的就没几个。
更别提虐待了,谁要是敢虐待孩子,在这个村子里就别想好过了,估计大部分人都要避着这人。
毕竟能对孩子下狠手的人,谁知道那天会不会对自己下手,对自己的孩子下手。
“所以他是被人打得受不了才会晕倒在我们附近的吧。
而且他不像是我们南乡镇上的人,我们遇到他的时候,衣服穿着不像是我们南乡镇人穿的起的。”
绸缎的衣服,镇上能穿的起的子弟她基本都知道。加上他手上拿的剑可不便宜。
“他那是饿晕过去的,但是脑袋可能会失忆,而且肿得厉害。说吧,这孩子哪里捡到的。”
看着她娘亲审视的看着自己,莫名的有点心虚。毕竟他脑袋是自己摔的。
眼神闪躲,不好意思和她娘直视。“在河边捡的。”
“他,脑袋上,是我,不小心,摔的。”
害怕她娘多想,立马解释。“都怪爹,本来就扛起来去找爹爹看一下的,他把我吓了一跳,就把他摔倒了,磕在石头上了。”
让她爹背锅去吧,要不是他吓得自己,说不定就没磕破脑袋这事了。
看着她姑娘的怂样,自己又不会吃了她,只是想问清楚点而已。
没好气的用手指戳了她的额头。“你啊。”
自家姑娘从小就力气大,做什么事都马马虎虎的,咋咋咧咧。
从小就想着这姑娘肯定是温文尔雅的,就取了个文静点的名字。
渐渐的才发现自家姑娘调皮捣蛋。跟个小子一样。最近一个月好像收敛了许多,懂事了。
既然是自家闺女把人家弄伤了头,就不能随随便便养好就赶出去,起码要确认脑袋有没有事。
“下次去河边别一个人去,知道吗?想去就找娘或者你爹带你去,每年不知道有多少孩子在河边淹着了。
说到河边,上次你莽撞下河,差点没把你娘吓死。”
当听到自家闺女下水去救人,把自己给淹着了,当时吓得自己腿都是软的。
要不是被她爹看到救了起来,可能自己就没闺女了。
杨婉儿笑嘻嘻的挽着姜柔的手安慰的说。“知道了,娘亲最好了。”
“走吧,捉只鸡今天晚上吃。刚好你大哥休沐,全家都补补身子。”
说完就带着婉儿往鸡笼的放心走去,虽然她比较宠闺女,但是该使唤还是要使唤的。
俗话说三餐茶饭四季衣裳。要是不参与家庭的大小事物,怎么对这个家有感情。
作为家庭的一员,就应该有义务去做家庭的事,而不是全靠一个人操劳。
杨婉儿也不想她娘这么累,只要有空都会帮她娘亲干活,分担一下。
自己和娘亲负责家里,父亲就去上山采药打猎。打完猎回来,爹爹都会帮忙干家务。
这样的家庭氛围是自己第一世所没有过的。
傍晚,一个身穿青衿服饰的总角少年,背后背着竹篓,装着笔墨纸砚,还有一些零嘴。
正是杨婉儿的大哥杨孜敬。
“咚咚,爹娘,婉儿,我回来了。”
杨婉儿一听到大哥的声音,激动的立马跑了出去。
从她落水那天见过大哥到现在,快一个月没看到他了。
大哥是除了爹娘以外,对自己最好的亲人了。
推开门,看着眼前这个男孩,大哥目前也就十四岁不到。正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大哥,一直假装很成熟稳重。
看着眼前这个如同小大人一样的哥哥,难怪前世也是那么高冷。哪怕很多闺阁小姐看上了,也不敢上门提亲。
拉着自家哥哥的手转圈,观察着她哥哥有没有瘦了。“哥,你回来啦。”
看着眼前这个俏皮可爱的妹子,杨孜敬会心一笑。“好了,别转了,赶紧回去,我给你和娘亲带了你们最爱吃的桂花糕。”
走进院子,杨旭正在摆放饭菜,姜柔还在厨房忙活。
杨孜敬叫了声,“爹。”
杨旭头不抬随意应了下:“昂,回来啦。赶紧把东西放下吃饭。”
姜柔端着最后一个菜,看到儿子回来了,高兴的说。
“快来吃饭,看你都瘦了。”
杨婉儿听了,果然天下父母都觉得孩子瘦。
孜敬把背篓放在一旁,接过娘亲端着的菜,顺便把姜柔扶过来坐好。
“娘辛苦了,做了那么多好吃的。”
小院里面灯火通明,温馨的气氛环绕在整个院子。
嬉笑言欢的声音传进了孜敬的房间里,里面的少年手动力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