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入圣一梦 > 第57章 妙田成功育新苗

第57章 妙田成功育新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并收拾无望海残局,沂江郡城还需加建一座院子,需承纳大汉王朝全部的高级行政机构,仍需购置官服,官器,再有便是士兵的官响,

    皆需钱几十万,王博言几人大力推广开辟荒田,租借给农户的农具,牲畜,计划将原来的几万亩田地开辟成十万亩,并拆除无人居住的房屋,

    出钱出力,士兵务农,工农合一方才在秋收前,堪堪达到十几万亩的田地,秋收之时,看着每亩只有几十斤的产量,王博言心情沉重,

    虽说已经有学农的官员正在研究究竟是哪里的问题,但今年的秋种之时,怕是无法解决,

    若是有可能,只需在辛苦半年后,等到明年春收之时,想必也是水到渠成了,拍拍手中并不存在的灰尘,王博言有些惆怅的转身,问身后的小吏:

    “你说你这邑县有一处地方能亩产四五百斤,如此宝地在哪里?”

    那小吏正是此地的县令,王智,正值开荒之时,他偶然发现有一怪地,

    平时只能产二三百斤的良田,与那地方一比,简直可以用,一倍之差来形容,

    王智听到王博言的问话,先是一笑,而后一拱手行礼道:

    “不敢欺瞒首辅大人,下官说的还要保守一些,按本县主薄所说,若是天时地利,亩产五百斤以上,也怕是有可能的,

    但不过可惜的是,那片区域并不是很大,大概只有三四亩的样子,也许地底是有什么宝贝也说不定,

    而且除了那一点的地方,周围的亩产也是一般,并没有太突出的地方,亩产二百多斤便也是顶天的了,

    烦请大人移步,就在那小土丘之后,便是下官常提起的宝地了,”

    说完,便领着王博言往那小土丘后面去了,刚来到那一处宝地,王博言看着那熟悉的麦茬地,心中是百感交集,

    先是一阵欢喜,而后露出久违的笑容,连说三个好字,对着随行的各级官员,笑道:

    “如此宝地,可不要辜负了,当秋收之后,便让工粮造的人,还有研究所的,让他们都派人来一趟,

    记住,即使什么也找不出来,也绝不能毁了此地,民以食为天,粮食乃立身之根本,

    若是能多加产量,则百姓安康,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以粮为本,种粮乃古今之大事,绝不可忽视,

    尔等在做完政务之后,一定要关心本地农业,只有粮食丰收,百姓乐用,方才治理好一郡一县之地,”

    陈云等人皆是连连点头,王博言自从当上首辅之后,便极为重视农业,更是在沂江郡城开辟了一处荒地,亲自务农,

    震海城的祸事已经基本上被平定了,杨家的两位神境,一位坐镇东边的无望海,另一位则是驻扎在南边的南水城,

    与徐州遥遥相望,经过几个月的练兵,禁军已经扩至万人,护卫队也有了近千人的规模,常备军五千余人,务农军约莫有个两三万人,

    这几乎是搜刮尽了,青州大部分的最后的富余劳动力,方才勉强凑出这几万人,张新言那日,无妄海一战,损失了四万余人,

    那才是全部的,青年壮力,那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年轻一代,那不仅是三年的心血付诸一炬,

    更是耗尽三年心血,打造的号称大汉王朝第一军团的常务兵,现在也都付诸东流了,与张新言的以战养战不同,

    王博言信奉的是农业至上,他所实行的战略,无非就是喘息几年,等兵力补充够了,再向别的地方进军,

    至于无望海三族,估计是怕了,至少目前是这样,

    这日,王博言照例举行内阁会议,议程过半便有侍卫自门外高呼道:

    “启禀各位大人,邑县有喜,邑县有喜,”

    一听邑县二字,王博言迅速起身,从那侍卫手中接过信条,打开一看,竟然是王智的喜报,上面赫然写道:

    天佑我大汉,首辅之心感染天地,因此得以探查出宝地之密,邑县在宝地之处发现一眼精源,就在那妙田之上,

    研究所的人已经成功培育出能亩产三四百斤的种子,还有十几亩有可能增加产量的上等良田,

    工粮造的人已经在邑县开始推广大棚种植,效果非常显著,还望首辅大人能够驾临指导,

    王博言看完喜报上面的内容,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语气有些激动的说:

    “上天保佑,好哇,春耕之前便已能如此,当真是天助我大汉也,你们也一块看看,看看我大汉王朝所取得的成就,”

    安阳几人接过书信仔细一瞧,也是满脸兴奋之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就会让他们信心倍增,他们本就是天之骄子,

    在他们看来,任何事情只要一入门,就变得不再那么困难,就会成为轻而易举的,信手拈来的,随手活动罢了,

    现在有了粮食,他们就可以完全放心了,按照固有的思想,粮食产业上来,便可以加快社会转型,带动社会发展,

    提高粮食商品化,若是能出口到其他州,不仅能带来大量的流动资金,更能促进商业繁荣,

    甚至一举,带动大汉王朝的繁荣,加强大汉王朝的军队实力,甚至还能提前他们的计划,有望在十年内,一统五州,

    当然,这只是设想,实际上,目前的粮食,也只是够他们维持军队现状,若是想扩军,也是需要粮食,

    如果真的能达到亩产三四百斤,不仅可以说扩军,就是人口数,也能在粮食的带动下迅速扩展,

    如果是边境的关系不再那么紧张,吸引外来移民,不消几年,人口数便会翻个番,叶世龙也是急忙反应过来,连忙让人将消息散布出去,

    此等好消息,不仅能安民心,定军心,还能提高大汉王朝的名望,甚至能洗刷一下,张新言时期的污名,

    兴奋之余,几人坐下之后,并开始草拟在视察之日,进行的各种奖励,首当其冲的,便是工粮造和研究所的人,

    而后便是当地的县令王智,还有县内的各级官员,所谓奖励,无外乎就是升职加薪,工粮造和研究所的人,大部分都是老伙伴了,

    职位一般都不怎么低,象征性的财务奖励,实物奖励,只要量够,面子上过得去就行,

    至于其他人吗,按照叶世龙的说法,王智这个人能力还是有的,并且报喜还报的及时,不如升到副郡级,

    王博言听后也是默许,在他看来,只要是能产粮的,就都是个宝,众人随后又完成了接下来的议程,最后的时候决定,王博言和叶世龙到邑县走一遭,

    会议散了之后,每人都是满脸的笑容,却忘了王智一个县令越级汇报,郡守的报喜迟迟不到,

    这怕是大汉王朝的一个弊端,更是这帮,未曾经历过社会人生过度的学生们的处世态度,弊病太大,究竟会出什么事情,那都是后面的事情了,

    隔了几日,一行十几人再次进入邑县,还未进城,道路两旁,都是夹道欢迎的百姓们,大街上早已被清空了人场,

    不算太多的人群,围着那进城的大道,挥舞着手臂,喜悦之声,不绝于耳,此次春收,将要收获的产量,

    几乎全是去年秋收之前开辟的土地,这样的土地,是按照工粮造的人说的,使用农家肥,加上土地深挖,各种报告检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这是比之前,原有的土地产量多的,这几乎属于白得,只不过也是自己辛苦的产物,但哪有农民不爱粮,他们很朴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