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许老太的私房
许悠悠但笑不语,只又是一顿翻包,再拿出四个盒子。
“奶,你的,金戒指,京市的老手艺师傅打的。”
“嗯,这个是我大嫂的,这个是给我姑的,还有这个,娘,给你,三件套。”
王珍英打开给自己那个最大的盒子,吓得惊叫一声:“哟,悠你这是干啥呀?咋给娘买了这么多啊?”
盒子里装着同系列的手链项链和戒指。
“我觉得这个很好看啊,娘戴起来让我看看,这些都是跟我们一起参加展会的京市一位姓栗的老爷子那里买的,他老人家祖上是专门给皇宫里的那些娘娘打道饰的,在外头可买不着呢。”
许家男人们一听,也凑过来看看这给娘娘打首饰的手艺到底有啥不同。
确实是精致,虽然他们也没这么近距离的看过黄金首饰,但哪怕是外行的外行,也知道这些东西做得好。
这回连王珍英也问起来了,“悠啊,你这……跟滇省那个小姑娘去一趟应京市,具体到底是干啥?赚的钱够买这老些东西吗?”
许悠悠故作苦恼的道:“嗯,够还是够的,就是赚的钱都花了……一半了。”
这话一出,许家人俱都惊呆了,京市是地上有钱捡的吗?
上次闺女(孙女儿、小妹)打电话回来不是说只去了半个多月吗?
屋里的众人回想起上次收到的包裹,再加上眼前的这些东西,没有几千块钱应该是拿不下来的呀!
许建安颇有点心动,“悠啊,京市的钱这样好赚啊。”
许悠悠知道眼前的一切应该对在场人的某些观念产生冲击了,其实马上进入八十年代了,这个时候行动起来,真的是很很大的机率站到风口上起飞的。
许悠悠想了想,认真道:“我在大舅家外头的市集上认识了一个当地少数民族的小姐姐,她比我大三岁,她的村落里,女孩子们手非常巧。”
说到这里,许悠悠道:“等一下——”
转身跑回房间把庆黎村的那几件衣服和一个信封几本杂志带了过来。
“最开始是因为外婆给我在她的摊位上买了一件小褂子,我觉得很好看,所以第二天又去买了一条裙子。
后来,在跟她的聊天中,我才知道,这些衣服,都是她们村落里的姑娘们纯手工做的,从纺纱到织布再到缝制刺绣……
我觉得很有意识,所以找大舅借了相机,给她拍了一些照片,然后写了篇稿子寄去了京市还有海市的一些杂志社,没想到京市《人民服饰》杂志的陈编辑看了我的信,打电话来请我们去参加她们杂志社办的‘华夏璀璨明珠传统手工艺展览’。”
许国华咽了咽口水,“那你们去啦?”
“当然去啦,不但去了,还赚翻啦。”
说着,她把自己拍的展会的照片拿出来,递给家里人看。
“看看,这就是我们的展会,十五天时间,我们的订单成交金额破了五万块,我跟庆黎村是签了协议的,我负责帮她们推广她们的民族手工服装,所有有销售额,我抽一成,所以这一次,我就赚了五千多块,不过现在还有一小部分的尾款没到,要等衣服全部做好发到客户手里之后,杂志社才会把尾款给我们。”
一屋子人听得有点头晕晕的。
许国华自从村里建了合作社后,自觉对于做生意方面,也有了些了解,可现在小闺女这些话,每个字他都知道,合在一起,怎么就有点不能理解呢?
“悠啊,你是说,你啥也不干,写了封信,跑了趟京市耍了耍嘴皮子,人家就给你五千?”
许悠悠嘴一撅,“爹,哪里像你说的这样容易,我问你,大冬天的,你怎么把一条夏天的裙子翻个几倍卖给一个男的呢?”
“哈哈,你这丫头别是困了说梦话吧,男的买裙子干啥?还大冬天的卖夏衣。”
许悠悠正色,“爹,我们就是这样的,展会期间,京市已经入秋,天气也很冷了,可是我们的衣服都是这样的。”
她举起一件单薄的连衣裙。
许国华哑了声,好一会儿才道:“看来这钱也是不好赚啊。”
“会赚的就不觉得难。”
许老太在一旁听了半天,“怪不得你才两三岁时,你爷就说你往后是吃嘴皮子饭的人,果然。”
许悠悠说的事情,已经超出了许家其他人多年的认知范围。
王珍英道:“这种事儿毕竟不常有,还是得踏踏实实的找个工作才好。”
许悠悠却不这么看,“娘,人家都说,万事开头难,现在改开了,我跟花景姐——哦,花景姐就是跟我一起去京市的小姐姐,我们说好了,后面我还是会继续开发新的销售渠道,她就在家里负责新的衣服款式的研发。”
“而且,上次我们在京市展会结束之后,还留了一套衣服在杂志社的展会纪念馆里,最近这段时间,几乎每周都有几个订单发过来,所以啊,这事是能做长久的。”
说到这里,她又举起回家前庆黎村的女孩们送她的那件冬装。
“滇省四季如春,以前她们都是只做这种薄的,现在也开始做这种厚的春秋冬装了,我想以后的销售路子会越走越宽的。”
“对了,二哥,你刚才说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找你,我马上就有事情要找你了。”
许建安:“啥事儿?”
“我这些衣服还没有拍照,我听说你认识照相馆的一个学徒?能不能帮我借一个相机用一天,我给租金,等我尾款都到了,我自己去买一个去。”
许建安一听,这是正事儿,“行,明天二哥中午休息时就给你去问问。”
许老太听着兄妹俩的话,等晚上睡觉着,手里拿着个什么东西跑到许悠悠房间。
“悠啊,你刚才让你二哥借的那什么机,要多少钱哪?”
许悠悠一听老太太这话音,就知道她什么意思。
“奶,那叫照相机,有贵的有便宜的,我跟京市杂志社的那个陈编辑说好了,请她帮我留意一下看看有没有二手的,要有合适的,我就买一个。”
许老太把手里拿着的手帕打开,拿出一卷钱,“既然是做正事要用的东西,就别买那旧的了,钱不够奶奶有,这里有五百,够买那个机不?”
许悠悠咧嘴笑了,也不客气,一把接过许老太手里的一卷大团结。
“好,那我明天就去打电话,请陈编辑帮我买个新的寄过来。”
“嗯,早买早用,多好。”许老太事干成了,笑着回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