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回家了
许悠悠笑着跟她打了招呼:“赵婶婶,我在京市上火车前给我外婆打了电话,估计一会儿回去,她也在站台那里等着呢。京市很漂亮,而且非常大,有很多雄伟的建筑物。”
车上的人渐渐多起来,除了有家属院的,也有家属院外面镇子里的居民。
许悠悠见售票员忙起来了,便跟她说了一声,与崇花景一起往车厢后面走去。
班车到点发车,两人坐在最后一排,从打开的车窗外吹进阵阵带着隐约花香的凉风,把两人心头迫切想要归家的心情也吹淡了一些。
快要到站时,许悠悠远远就看到站台边上,两道熟悉的身影站在那里,拉开手里的袋子边看着里面边说着什么。
听到汽车驶来的动静,两人停止了说话,齐齐朝着车子看了过来。
许悠悠没忍住,从速度缓缓慢下来的班车车窗里探出头来,用力的挥了挥手,大喊道:“外公!外婆!”
两位老人听到声音,脸上立刻笑开了花。
王老太作势要走下站台来,王老汉忙拉住她:“等会儿,别急,车还没停稳呢,一会儿下来的人多,别撞到你了。”
王老太闻言,只嗔了老伴儿一眼,到底只是冲着车上的外孙女儿挥了下手,再没有往前走了。
许悠悠想邀请崇花景回家吃饭,奈何崇花景虽然今天没法再回山上了,可离开这么多天,她也差急去摊位上看看大妹妹怎么样了,便笑着拒绝了。
许悠悠想了想,便道:“那等咱们的包裹到了,到时候就来家里吃饭。”
王老太也一旁道:“是啊是啊,小崇,你跟悠悠这样要好,来家吃顿便饭可怎么啦,又不是外处。”
因为包裹是直接寄到家属院的,崇花景到时候反正也要来取自己的东西,便点头应下了。
道过再见后,许悠悠一手挽着外公,一手挽着外婆,边说着在京市的见闻,边慢慢的往家走,夕阳从后面照过来,三人相连在一起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投射在前方的路面上。
王智英今天休息,这会儿正带着两个小的在家里包饺子。
许悠悠三人到家里,就看到两个小表弟举着沾满面粉的小手跑过来求抱抱。
手还隔了有一米多远时,王老太眼明手快的一手抓了一个,“这哪来的小花猫,赶紧洗手去,让表姐也去洗一下等会儿吃饭。”
许悠悠早就想洗澡了,在火车上几天,最多也就只能拿毛巾擦一擦,虽说京市那边天气已经不热了,但耐不住时间实在有点长,她感觉身上都‘腌’入味儿了。
灶膛里王老太一直留了点底火,灶上坐了口大锅,里头温着水。
许悠悠把随身背包放下,拿了身衣服便去打水洗澡了。
洗好出来,饺子已经在大锅里翻滚了,王智英跑食堂打了红烧肉,王老太提前酱了牛肉、猪下水等,也都一一切拌好端上了桌。
王老太认真的看了看外孙女,然后给夹了一块红烧肉,“多吃点,看看,出去这么多天,都瘦了。”
许悠悠咬着一只饺子,抬头看向外婆,几下几下把饺子咽下去,“外婆,我没瘦啊,不但没瘦,甚至还胖了点呢,之前穿着正合适的裤子,腰都紧了。”
说到这里,许悠悠又道:“对了,外婆,这两天你有没有去传达室看看我寄的包裹到了没有?我买了好多好吃的,还有带的礼物都在包裹里面呢?我跟花景姐两人实在不想带着大包小包上火车,太沉了。”
王老太点了点头,“把东西先寄回来是对的,你们小姑娘带太多东西容易丢。今天去接你时跟你外公去问过了,还没有到,那边的同志说从京市过来时间是会长一点的,明天我再去问问。”
说到这,她突然道:“对了,你没寄啥不经放的东西吧,这个天,在车上放个把礼拜,得坏了。”
许悠悠忙摇头,“没有没有,都是耐放的,吃的东西大多是糕点还有糖果,哦,两个小朋友,表姐给你们带了好吃的巧克力糖哦,我们跑去友谊商店买的,有几包还是从国外来的。”
俩小男孩眼睛亮亮的看着这个大家都说有能耐的表姐,笑得眼睛都要找不见了。
王老太指着孙子道:“看看,这俩东西还没见着呢,就乐得找不着北了。”
几个大人闻言都笑了起来。
许悠悠又走回房间,从包里拿出几个小盒子来。
打开其中一个看了看,递给王老太,“外婆,看看喜不喜欢。”
王老太一看,眼睛立刻瞪得溜圆,“哟,这……你咋还给我买了个金戒指呢?”
许悠悠出发时,把从家里带出来的五百元都带上了,王老太又偷摸着塞了二百元给她,等出发那天早上,王智英不知什么时候也放了二百元在她包里。
且展会结束后,杂志社便按照合同,把第一笔的订金支付给了她们俩。
尾款要等交货之后,再电汇过来。
许悠悠和崇花景拿到第一笔订后,便按照之前在村落里约定好的,拿了各自应得的部分。
剩下的,当天就去邮局汇款给了庆黎村村长,同时还发了张电报,附上的是款项清单。
所以展会结束后,许悠悠手里都有近两千块现金了,后面那几天买买买起来,毫无压力。
所以,她后面又照着先前在展会上问来的地址,找去了那位栗老爷子的铺子。
给家里的大小女人们各挑了一件小金饰。
要说老爷子手艺是真好,也就是许悠悠这会儿荷包还不鼓,不然,她真想多买上几套,哪怕用来收藏都是好的呀,这要再过个二、三十年,这种手艺怕是真就难觅了。
王老太嘴上说着小孩子家家的,出去就乱花钱,可那戒指戴在手上就没得摘下来。
也不怪王老太喜欢,这个戒指栗老爷子还是用的以前的老工艺,中间还镶嵌了一块绿宝石,别提有多漂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