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父母
王珍英小弟分的房是那种筒子楼。
机械厂的筒子楼都是建的三层小楼,每层楼都有一个共用的厕所和洗衣房,做饭就在过道里。
其实当年那些厂矿单位的家属楼都是这样的。
但王家老两口在乡下习惯了大屋大院,乍一到城里那楼房中,真叫一个手脚都不知道要往哪里放。
再加上老人家闲不住,看儿子儿媳都上班,孩子也送去了幼儿园了,便寻思着给儿子儿媳把家里的活计给干了。
谁知儿子家烧的那蜂窝煤炉子与他们家里烧的大灶完全不同。
老两口连着两天做了饭没封炉子,以至于晚上儿媳妇烧水时得重新生火。
小儿媳嘴上没说什么,可手里东西‘噼噼啪啪’的把意思表达得一清二楚。
第三天,老两口便收拾好东西要回家。
自那之后,老两口那真是任谁说都不愿出门了。
许悠悠也知道外婆家这些事儿。
不过要她说,其实真没什么实质的矛盾,主要就是生活习惯的不同以及两代人观念的参差。
还有一点,老人家面对新鲜事物时,没有人带着他们去了解适应,而有些老人哪怕是面对自己的子女,也不太好意思问太多。
尤其小舅小舅妈上了一天班回到家,想必已经很疲乏了。
老人家看着孩子们带着满身的辛劳回家,肯定也想把家里安置得妥妥帖帖 ,不打扰他们休息的。
可越这样想,往往越会好心办坏事,造成更多的麻烦。
二老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甫一进城,就这样闹了不愉快。
因此心里也有了疙瘩,那真是哪里都不愿意去了。
在许悠悠看来,大舅想接二老去滇省这事儿啊,难成!
对于王家大舅升职了这事,许建平特别感兴趣。
他在公社粮站工作,但这份工作却不是他喜欢的。
从小到大,他最崇拜的人就是自己的大舅。
自八岁那年,见到一身绿军装,威风凛凛的回家探亲的大舅时,他就有了自己的理想。
长大以后,他要当一名军人,保家卫国。
可惜世事难料,这一理想再也不能实现了。
十四岁那年,为了救村里几个偷偷去水渠里游泳的孩子,他的右脚卡在水渠的放水闸上,两根脚趾受伤严重,送去医院截掉了。
后来,公社授予他救人英雄的表彰,并在他高中毕业后,主动给他提供了一份正式工作。
当时村里人都到家里来祝贺,但许悠悠知道,大哥自那以后,整个人都沉默了很多。
他的理想,变成了梦想,而且这辈子都无法实现了。
一家人说了一会儿外婆家的事儿,话题又转到了村里那些黄金的处置上头了。
许国华也没遮遮掩掩,直接道,“黄金村里就别惦记了,不过有个好事,还得等县里的正式文件下来,才能说。”
王珍英跟儿媳妇一边翻看分别从外婆家和县里小姑家带回来的东西,一边吐槽道:“真有好消息你还能憋得住不说?”
许国华一脸老神在在的道:“有些好事儿,一定得是敲章落定了,才能往外说,不然,到手的好事儿可能还得跑。”
看他一副怎么着都不会说的表情,王珍英也就没再说什么了,只叫了许悠悠过去,拿着几块布在她身上边比划边跟王春杏讨论哪块好看。
隔天清早,许建平兄弟俩吃过早餐便骑着车出门上班了。
家里许悠悠昨晚就说了要睡得晚一点才起来,王珍英便没有叫她,只在灶房给她留了两个窝窝头后,便拿着昨天新得的布料,跟儿媳王春杏一起去了桂花家。
许国华照旧吃过饭,喝了杯茶才关了门往外走。
前院的鸡也放出去了,后院的猪崽们也刚喂饱了食。
这座农家小院安静得好像风吹过的声音都能清晰可闻。
许悠悠昨晚冲完澡躺上床时,奔波了一天的疲劳好像都跑了出来,身体挨上苇席的那一下,她觉得自己一定要睡到饱才行。
果然,第二天早上,家里人进进出出的动静半点没有影响到许悠悠的好梦。
梦中的她欣喜的看着将她团团围住的宝山,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这边发着紫莹莹的光的好像是紫水晶、那边绿幽幽的好像是绿宝石……
许悠悠在各个山头间奔忙着,简直是只恨自己少生了几双手。
正跑到那座闪着红光的宝山前时,突然被一阵重重的敲门声惊醒——
她猛的睁开双眼,缓了好一会儿才坐起来。
院门外那敲门的人很执着,就跟知道家里有人在一样,明明院子里静悄悄的。
许悠悠走出房间,并没有急着去开门,只凝神听了听外头的动静。
可敲门的人却一直没有发出声音。
许悠悠耸耸肩,她猜测极大可能性是关向东。
可你只敲门不出声,那谁会轻易给你开?
看情形左邻右舍都不在家,自己小姑娘一个,独自在家中,总得要注意一些才是。
许悠悠一身睡觉时穿的小褂子和半截裤,拿着毛巾牙刷,慢悠悠的走到井台边洗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