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议定
“做啥梦了?这一大早上的,还没吃早饭呢,可不兴说梦。”
许国华端起桌子上的隔夜凉白开,灌了一大口道。
许悠悠一脸严肃的道:“爹,我梦到知青院里有黄金!还不少,起码有一、二十斤。”
许国华一怔,随即笑道:“这丫头,原来是做发财梦呢,那知青院里当初只差墙皮没被剥下来了,有黄金还能留到现在?”
许悠悠心里叹了口气:果然如此,这事过于荒诞,就知道很难让人相信。
“爹!我那梦,可是连金子藏在哪儿都显现了,有没有的,咱们找了村上的人一道去看看就知道了。”
顿了顿,又接着劝道:“爹,咱们只要去证实一下,实在没有也没啥损失,可要是真有,却因为咱们自己不相信没去看,导致以后让别人弄走了,那多可惜呀!”
许国华本来是坚决不信的,正准备放下杯子好好给自家这天真的小丫头说教说教时,突然想起了儿时听过的许大户家的故事。
向阳村,也就是很久以前的许家庄,是省城一户姓许的人家的别庄,据说解放前那是本省的豪富,他儿时就听说过有钱人家是会分散着藏些钱财以备突发意外的,向阳村这里虽说只是大户家的一处别院,但难保人家不会在这里做一些安排。
照这个思路,丫头做的这个梦说不准还真预示了什么。
想到这里,他点点头,“行,一会早饭后,我就去召集村委会的人来开个会讨论一下这个事情。”
许悠悠心里着急,她总觉得有种紧迫感,好像那些金块马上就要被关向东拿走了。
“爹,你知道我梦里是怎么知道知青院有金块的吗?”
不等许国华回答,她直接道:“因为我梦见关向东拿走了那些金块,这金块就藏在关向东睡的床板里面,而那床板以前是知青院里正屋的门!
现在我怀疑关向东也梦到了金块,现在天都快亮了,如果还要开会讨论,说不定耽搁的这段时间里,那些金块就被他拿走了。
爹,那是咱们向阳村的院子,里边的东西也是咱们向阳村的,哪怕是上交国家,也不能便宜了他关向东呀!”
许国华微张着嘴,看着小女儿一脸的焦急愤慨,鬼使神差的来了一句:“悠啊,你…你这是对姓关的小子因爱生恨啦?”
许悠悠:“……”
这是怎么抓的重点呀???
“爹,这些都是小事,重要的是咱们现在得赶紧去叫上几个村领导,最好还请来三太叔公等几个长辈,及早去把这件事儿给办了。”
许国华想了想,点点头,“行,那你去把你大哥二哥叫出来,我骑车去叫人,咱们分头行事。”
许悠悠忙点头,“哎!您快去吧。”
不到半个小时,村委会的人,连同向阳村的几位老人都齐聚在许家的小院里了。
许国华隐去许悠悠做梦的事,只说悠悠听以前老知青说过床板不对劲,里头好像有隔层,说不定里面真有什么宝藏。
这话一出,大家立刻议论开了。
原来这向阳村的村民们的祖辈啊,解放前都是许大户家里奴仆或是庄户的后代,许国华把这事一说,大家也只是吃惊了一会儿,便迅速的接受了许国华的提议。
毕竟都是一个村里长大的,小时候听到的长辈讲古的故事也都差不多,大户家里有藏金埋银这种事,他们都很容易接受并相信。
在场的人里,三叔公年纪最大,八十多了,眼不花耳不聋,除了背驼了点儿,精神还非常好。
他清了清嗓子道:“国华,悠悠说这事儿,我觉着有谱,你们小,不知道那许大户家解放前富成啥样。”
三叔公忆起了古,“我记得那年我才七、八岁,大户家里不知道是几房的一位少爷来了庄子里,住了四、五天的样子,行李就拉了好几车,听说他屋子里伺候的都有十来个,用的东西那不是金就是玉,连他用的马桶都是镶金子的。
当年把别院扒了建小学时,咱们老一辈的几个还嘀咕过,怎么啥东西都没扒拉出来,感情人家这有钱人藏东西的路子咱根本就想不到哇。”
许国华笑了笑道:“三叔公,那您的意思,咱得去趟知青院?”
三叔公笑了笑:“要照前些年,那可不敢去,可早几天我见沟前头那小桩子说去了什么南边儿回来,还给他老娘带了个金耳坠子戴,那既然外头这金子已经开始买卖了,说明现在国家政策肯定是放开了,那知青院也是咱们村里的,即然是咱村里的东西,那肯定得去找找看。”
旁边的妇女主任张丽娟笑道:“三叔公,那咱们是不是先去跟知青们打个招呼,毕竟那儿现在是人家住着。”
三叔公笑了笑:“丽娟啊,这种事儿,就得出奇不意,你要让人有了防备了,那就啥也办不成了。”
许悠悠忙道:“三太爷说得对,现在只有几个知青了,哪里还需要住那么大的院子呢,咱们直接说那院子村里另有他用,请他们搬去村委会边上的小院里住就成了。
而且现在地里也没啥活,今天咱们安排村里人一道去帮他们搬家,村委边上那空院子里头家具也齐备,屋子比他们现在住的屋子还好,如果他们没有其他想法和打算,肯定是不会拒绝的。”
三叔公点点头:“我看行,你们大伙儿还有别的意见没有?”
一众人纷纷摇头。
许国华点点头,当下安排起来。
“丽娟,你找几个嫂子一道抓紧时间把村委会的小院子简单收拾一下。大民,你找些人,最好多找些后生,力气大,好帮着他们一道搬家。五哥,你带着建良几个现在就去知青点,这会儿他们那儿应该也才起来,你就说那院子村里现在就得收回,新住处也收拾好了,让他们趁着日头不大,赶紧搬了,最主要的是要守着他们收东西,不过得注意方法,不能过激。”
说完,转头看着三叔公几个老人,笑道:“三叔公,那您几位就在这等着还是?”
三叔公坐在椅子上,一手拄着拐杖,另一手摆了摆,“你们快去吧,尤其是跟知青们说的时候,语气柔着点儿,可别起冲突。”
“哎!三叔公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