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变化
“人不狠,地位不稳,羲和城主为我们除了一大祸害,我们应当高兴才是。”
大家举杯互敬之后,又将明珠夸得天花乱坠。
“听说羲和城的银杏,一到秋日便满树金黄,比皇宫那株五百年的杏树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还听说,长枫公子备考乡试之时,天天在院中的银杏树下温书,有一天,羲和城主心情极好,将长枫公子温书的画面描入画中,并附上一阙词,虽只有短短两行,却惊艳了无数人。”
“难怪最近老是听到书生在讨论银杏,原来是羲和城的银杏开始变黄了。”
秋收之后,天气转凉,银杏叶也逐渐变黄。
“原来兄台也关注羲和城啊。”有人笑道,“羲和城的银杏珍贵,四季莲也不差,在藕花深处争渡,也不失为一件雅趣之事。”
“羲和城的鲜花饼、桃花酿、百花露、青玉团子、梨花白、绿粉和蜜制鸡都很不错,改天咱们去尝尝?”
“好啊!”
茶楼里的人谈笑风生,三百青吾卫已经登船完毕。
船帆一拉,大船一路而下。
明珠站在船头,迎风而立。
“乡君,船头风大,您快些回舱里吧。”路女官拿着披风给明珠盖上,“秋风飒爽,着凉了可不好。”
明珠拢了拢披风,“很久没有停下来了。”
这两年,她一直在外奔走,忙着各乡镇的发展,忙着打通上下游的水路,忙着开荒种地,忙着长大。
“该休息了。”
路女官没有说话,也不知道从何说起。
这几年,羲和城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由破旧低矮的茅草屋变成青砖大瓦房;贫瘠的荒山被万牲草或果树代替;狭窄的街道变得干净整洁,错落有致;百姓不在一脸愁苦,而是觉得明天更美好。
万牲草和水车的普及,改变了百姓的生活;与州府的合作,更是大大的促进两地的经济发展。
而羲和城,也成了蔬菜的盛产之地。
每年往外输出的菘菜、卷篮菜、芦竹花、莲藕、莴青、半山红占各州府的一半,一到季节,便有商人前来抢购。
三里湾到景田镇、静月城,曲霖县的水路,在大船建造成功之后,便活络了起来。
为了加强周边府城的往来,明珠还打通上游的金阳城、八宝镇和康兰县,并在三里湾设立关卡,向渡江的船只、人、牲畜、货物等收取过路费。
现在的三里湾,商客云集,船只来来往往,码头商铺林立,小商贩穿梭人流,吆喝声不不断,俨然有了小镇的雏形。
沈家学堂因为沈长枫在乡试夺魁,打开知名度,很多家长慕名而来,学生数量由最初的三个班增至九个班。
师资力量由三人发展成十五人的规模。
为了更好的彰显学堂风貌,学生必须穿着天青色的校服,佩戴身份象征的竹牌。
校徽与沈家族徽一致,都是银杏叶。
银杏年寿绵长,意寓极好,用银杏叶做族徽与校徽,意寓家族和学堂跟银杏一样能够长长久久。
沈兴之三年苦役结束,便从七树沟回到锦绣村,闭门苦读两年之后,终于得偿所愿的考中秀才。
本以为他会再接再厉,再战乡试的时候,他却不考了,而是选择留在学堂做一名启蒙夫子。
很多人说他傻,也有很多人不明白他为什么就这么放弃了,可沈兴之从来都不解释,即便是沈青山和杨氏问了,他也是沉默以对。
尤其是再娶之事,沈兴之更是将沉默是金四个字,发挥的淋漓尽致。
至于沈长佑和沈长岳,考中秀才之后,便入了府学,一年回家两三次,除了过年那几天,兄妹几人聚少离多。
四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明珠也长成了大姑娘,容颜倾城,威势如虹。
“这两日,可有收到京城的邸报?”
路女官摇头,“许是最近没什么事情。”
“北绒皇庭覆灭,南荣修应该很快班师回朝。”
远在北绒的南荣修突然打了一个喷嚏。
“少主,您没事吧?”玄十一紧张的问道。
“无碍。”南荣修抬头看向远方,“昨夜,明珠带着三百青吾卫杀进山匪的老巢,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
玄十一宽慰道,“山匪乃一群乌合之众,乡君有勇有谋,肯定能顺利端下匪窝的。”
事实证明,黑山寨被端得连渣都不剩。
尤其是黑龙和黑豹,被玄衣卫各种严刑拷打,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南荣修抽回视线,“我们在无双郡多久了?”
“四年九个月。”
原来,他离京已经这么久了,不知父皇母后是否安好,远在羲和城的明珠是否无恙。
“下个月回京。”
南荣修丢下话,进了书房。
大笔一挥,他给明珠写了封信,顺道给帝后写家书。
明珠收到信的时候,人已经回到锦绣村了。
“这次之后,可还要继续往上?”沈镜之问道。
明珠解下披风,“这两年步伐有些快了,先缓一缓吧,过完这个冬天在做规划。”
“这两年你忙上忙下的,都瘦成什么样了。”杨氏语气嗔怪,“原本以为,邓镇长接手津西事务了,你便能歇上一歇,谁曾想,你比之前还要忙碌。”
造船,开通上下游的水路,到处开荒。
加上前年旱灾,明珠更是忙的团团转。
似乎想起什么,杨氏问道,“对了明珠,山稻已经种植成功,朝廷大概什么时候有消息传来?”
旱灾之后,明珠便研究了平宁镇的山稻、无双郡的旱稻,二者裂变出来的种子,可以适应山地存活。
虽然产量不高,只有水稻的一半,可对于百姓来说,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去年,朝廷出了政令,让凌江府试行。
经过一年的试种,山稻适应良好,羲和城和凌江府的百姓,都会在自家旱地或者山上种上三四亩山稻。
“山稻产量不高,却是实打实的粮食,利国利民。”沈镜之生出一股野望,“就是不知你能不能凭此再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