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明珠生辰,礼物堆积如山
二月二日,明珠生辰。
这天,微风煦暖,晴空万里。
第一缕阳光铺洒在大地之时,院中便有喜鹊在枝头上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
“老夫人,老奴好似听到了喜鹊的叫声。”康嬷嬷一边给杨氏梳妆一边说道,“喜鹊进院,可是好兆头。”
铜镜中,映出杨氏乌黑的发鬓。
“二月二,龙抬头,是个好日子,亦是明珠十岁生辰。”杨氏从首饰匣中挑了根发簪,“往年的长寿面都是我做的,康嬷嬷,你去灶房看看食材准备好了没?”
“老奴这就去。”
杨氏走出房门时,恰好看几只喜鹊在枝头上叫的欢快。
“听闻喜鹊声,好运喜事双临门。”
杨氏心情不错的拿出一枚花丸,拧碎了撒到树下,不多时,喜鹊们便上演着一场你争我抢的戏码。
“老夫人,食材已经准备妥当。”康嬷嬷适时出声。
“好!”
杨氏进了灶房,撸起袖子开始揉面。
“老夫人,让奴婢来吧。”
林嫂想上前帮忙,却被杨氏拒绝了,“明珠的长寿面都是我做的,这规矩可不能被你们给坏了。”
“乡君现在还小,若是将来她嫁了怎么办?”
见杨氏动作一顿,林嫂才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连忙道,“老夫人,奴婢没别的意思,您别往心里去。”
“姑娘家长大了,终究是要成婚生子的。”杨氏动作继续,“明珠今年十岁了,最多留到十八,只希望几年后,我还有力气揉面。”
康嬷嬷连忙道,“老夫人越活越年轻,肯定能长命百岁的。”
“但愿吧!”
一个时辰后,一碗香喷喷的长寿面做好了,明珠也随之被叫起,全家人围着她,亲自看着她把长寿面吃完。
“我闺女又长一岁咯!”沈镜之笑着把礼物递过去,“愿你往后一切皆如意。”
沈青山也递来礼物,“这平安符是在白云观求的,愿你日后平平安安。”
“这是我亲手雕刻的人偶。”沈长佑把人偶塞到明珠手上,“老大那份,我稍后再给你拿来。”
“这是我用万牲草、忍冬还有卢竹花调制的,具有清心提神之效,你公务繁忙时,可以适当点上一些,缓解疲劳。”
沈长岳递来一盒自制的香。
“奶奶给你打了副项圈,虽没有金的贵气,却胜在精巧。”杨氏将银项圈挂在明珠的脖子上,“准备三月三了,到时候可以戴出去玩玩。”
“为娘给你打了一副金手镯。”江氏把金手镯套进明珠的手,“银楼的师傅说,镯子不能做的太细也不能太粗,你试一下看看。”
明珠抬手掂了掂,“挺好看的,重量也刚刚好。”
“你天天批阅公文,又时常下到田里,戴着也不方便,可以先收起来,得了空再戴。”江氏体贴道。
这时,门房来报,“老太爷,老夫人,乡君,门外来了很多人,他们把东西放在门口就跑了。”
“可有认出是哪些人么?”沈青山问道。
“有广林村的,也有上坡村的,还有其他寨子的。”
“门口放了很多东西么?”
“挺多的。”
众人听言,连忙往门口而去。
大门两侧,堆放了很多东西,有鸡有鸭,有农家自制的糍粑、米花团子、艾叶青团;有红鸡蛋、红鸭蛋;有鱼有果,零散的堆在一起。
“什么情况,小乡君的生辰不是只有我们村知道么,怎么别村也知道了,而且来的比我们还要早。”
马辉娘个和顾嫂子还有大林叔来到沈家的时候,看到门口堆着的东西,不禁激动起来。
“肯定是林老汉嘴巴不严,说出去的。”村长从后面走来,“他倒是鸡贼,从我这儿打探了消息,又偷偷摸摸的送东西。”
“村长咋知道这些是广林村送的?”大林叔问道。
“这不是摆明的么?”村长指着鸡笼,“呐,上面写着广林村呢。”
竹编上面歪歪扭扭的写着‘广林村’三个大字。
接着,村长又指着鸭崽,“这肯定是上坡村的,咱们这附近,只有他们村孵这种杂毛鸭。”
“这活鱼应该是三里湾送的,只有他们才能钓到这么大的。”
马辉娘点点头,然后把手中的鸡递过去,“小乡君,我们作为同村,可不能落后,这母鸡不值几个钱,你一定要收下。”
“是啊小乡君,你收了别村的,可不能拒绝我们。”
顾嫂子生怕明珠拒绝,把手中的篮子放在地上就跑了。
大林叔见状,也学着顾嫂子,把东西一放就跑了。
马辉娘有样学样,也跑了。
“这……”村长一言难尽,“乡里乡亲的,也太不像话了。”
杨氏欲要去追,却被沈青山阻止了。
“他们也是一片好心,就这样吧,不过……”
目光落在明珠身上,“你是城主,收百姓的东西终究不太好,咱们得想个办法才行。”
“大哥说的对,不然很容易遭人话柄。”村长道。
沈镜之沉思道,“要不这样吧,以明珠生辰为由,把这些东西做成吃食回赠乡亲们,顺道给村长提个醒。”
“二爷爷的顾虑是对的,但也不能辜负了乡亲们的一片心意。”明珠表态,“这次的就收起来吧,下次我会提前做好准备,毕竟大家都不富裕,没必要为了个生辰劳心又破费。”
尽管如此,还是有村民陆陆续续的提东西过来,虽然不贵重,却承载些一份沉甸甸的心意。
当京城送礼大队抵达沈家,看到门口堆积如山的‘生辰礼’时,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地方了。
可那烫金的‘沈府’二字却告诉他们,没有走错。
直到苏公公上前打招呼,他们才确定。
“苏公公!”队长打招呼后,指着面前的礼,犹豫道:“这些……”
苏公公笑道,“这些呀,都是乡亲们送给乡君的生辰礼,他们怕乡君不收,把东西放门口便跑了,也是拿他们没办法……你看,又来了。”
恰时来了几个妇人,她们放下篮子便跑开了。
送礼大队见状,顿时大开眼界。
怎么说,他们也是在京城混的,算是见过世面了吧,如今看到这一幕,他们突然觉得自己见过的世面还是太少了。
送礼居然还有这么送的。
果然啊,人外有人,世面之外还有世面。
“走吧,咱家带你们去见乡君。”
村民们见京差进入沈家大宅后,纷纷八卦起来。
“咱们这小乡君还是很受重视的嘛,逢年过节,上边都有节礼送来,便是这生辰不过,也不影响人家送礼。”
“乡君可是爵位,能跟普通官员一样么?”
“这是好事啊,小乡君越受重视,说明小乡君的地位越高,咱们羲和城也能跟着沾光,说不定今年的粮税能少交一点也说不定。”
“你就美吧你,乡君都让我们有鸡吃有猪卖了,知足吧!”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中,空气突然传来机具穿透力的唱礼声,“……绿如意一对,珊瑚一株,珍珠一斛,天蚕云上锦一匹,仕女图屏风一件,胭脂马六匹,书籍百本……”
前来送礼的各家小厮,突然紧了紧手中的礼。
大家相互对视之后,都觉得自家的礼有点拿不出手。
早知有大人物送礼,他们就该来早一点,这样就不会尴尬了。
可人已经到了,总不能把生辰礼拿回去吧?
小厮们咬咬牙,硬着头皮把生辰礼送进去,代家主说了几句场面话之后,拔腿就开溜了,生怕慢了就会给主家丢人似的。
不出半天,整个津西都知道,京城特意派人给明珠送生辰礼的事情。
而那些礼物,被大家吹的天花乱坠。
津西的百姓也清楚的知道,他们的城主很受上面重视。
对于群众的八卦和想法,明珠不得而知。
此时,她刚好看完礼单。
“造船师傅现在安排在何处?”
送礼队长恭敬回道,“宫人和匠人暂且安排在驿站休息,等候乡君传唤。”
“你们一路奔波,辛苦了。”明珠客气道,“造船之事暂且不急,等大家都休息好了,在商量后续的事情。”
“多谢乡君体体恤。”队长拱手之后,从怀中拿出一封信,“这是小人离京前,魏公公让小人捎带给乡君的。”
“魏公公可有说什么?”
“信是魏公公的一个小徒弟送来的,那小公公只说是魏公公的信,其余的什么也没说,小人也不敢多问。”
明珠抬手,路女官连忙把信递过去。
拆开信封的那一瞬间,路女官和苏公公都有些紧张。
“乡君若无别的事情,小人便先下去对接礼单了。”队长很有眼色的带人离开了。
待人走远,路女官忍不住问道,“乡君,魏公公说了什么?”
信上寥寥数语,并没有别的事情。
“别紧张,只是拉家常而已。”明珠把信收起来,“若是真有什么,以魏公公的身份,也不可能让一个无名小卒送信。”
毕竟,魏公公是贴身伺候皇帝的,身份不同寻常。
路女官松了一口气,“魏公公身份特殊,若真的开口向我们要什么,我们也是不好拒绝的。”
“乡君,魏公公好茶,我们可以送些自产的茶叶给他。”苏公公提议道。
明珠点头表示可以,“另外,帝后和两位公主的回礼,你先拟份单子出来,最好在队长小哥返京前准备妥当。”
“是!”
刚走出锦绣村的京差小哥们,碰上了自己的同行,询问之下,才知道这两车东西是谢恒、潘子钰、崔柏礼、吴柔四位公子小姐送来的生辰礼。
京差小哥们不禁暗自咂舌。
世家公子就是豪横,千里奔波,只是为了送一份生辰礼,这份情谊真令人羡慕。
到了镇上,队长小哥拐道去了乡君府邸。
姜大人得知他是得了东宫的令,过来看进度的,直接带人走了一圈。
“大人,按照上面的重视程度,咱们今年能回京么?”工部的一位主事,看着小哥远去的背影,压低声音问道。
姜大人不答反问,“羲和城不好么?”
“这里民风淳朴,吃食丰富,只要勤快,日子便有奔头,可羲和城再好,也不是你我的故乡。”
主事叹道,“下官离京时,儿子刚满月,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是否会走路了,是否会说话了,是否知道我这个父亲的存在。”
空气突然染上一层稀薄的乡愁。
姜大人也想家人了。
他看着远方,沉默了良久,“我还未成亲,无法与你感同身受,但我能理解你的心情,待事情差不多了,许你提前半月回京,与妻儿相聚。”
“多谢大人!”
这天,明珠收到了很多生辰礼。
有自家亲戚的,有各乡镇长的、六房掌事的;
有京城的帝后公主,谢、潘等几个小伙伴们;
有凌江十三县的、兴州九县和青州郭府的;
还有青瓶周生家、郑家、津西镇的顾家和王地主家;还有十里八村的乡亲们、外乡路过的客商等等。
其中,帝后一家的礼是最贵重的,光是那匹天蚕云上锦,便价值万金,杨氏和江氏宝贝得不行。
沈长佑不理解,“不就是一匹布料么,再贵,那也是用来穿的。”
话音刚落,便被杨氏白了一眼,“这是普通的布料吗?这可是寸尺寸金的天蚕云上锦,别人求一尺都求不来,咱家得了一匹,你就偷着笑吧。”
沈长佑露出一抹贱笑。
杨氏见状,欲要伸手打人,却被沈长佑躲开了。
杨氏的手尴尬的停在空中。
未免杨氏生气,明珠顺势搂住她的手,“奶奶,二哥就是这么个性子,他说的话你听听便好,千万别生气,不值当。”
“我才懒得理他!”杨氏哼道。
晚膳过后,苏公公将拟好的礼单呈上来。
明珠看了一眼,很快发现不对,“魏公公的礼,按正常的往来送便好,无需刻意讨好。”
“小的记下了。”
“十三公主和十五公主正是爱美的年龄,再添两颗百花丸吧。”
“小的这就记下来。”
“皇后和陛下这里,添一份花露和花酿,至于南荣修的,直接送去无双郡。”
苏公公走后,明珠提笔给南荣修写了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