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烟花绚烂,朝臣的惊艳
合作的大方向敲定之后,接下来就是聊细则上的事情。
比如,两府‘割地’,万牲草是送的还是优惠价,水车是买还是提供技术,菘菜的种植之法怎么学习,种子和种植期间的问题,怎么解决?
凡是有疑惑的,各位大人都直言,明珠也一一作答。
明珠想问的问题,各大人也认真回答。
等各项问题都聊得差不多的时候,已是华灯初上。
学堂里三层外三层,花灯璀璨。
“晚上还有灯谜和烟花,剩余的事情,我们明天再继续吧!”
也好!
诸位大人点点头,下了藏书楼,直奔花灯区而去。
“乡君!”谢知县追在明珠身侧,“乡君,青瓶县的水车和万牲草都有了,就是菘菜,也有少部分人家种。
听说您又得了新品,青瓶县不怕失败,愿意跟乡君一起试种。”
明珠停下脚步,“新品倒是有,不过得等上一些时日。”
“那便有劳乡君了。”谢知县眼中笑意加深,“年前,宫中设宴,家父有幸偿到沈家的天青茶,不知乡君可否割爱,均个一二两?”
“一两天青茶十金,谢知县要多少?”
谢知县被价格吓得一怔,“这么贵?”
“我们沈家的天青茶虽没有顶级大红袍出名,却另有妙用,十金已是优惠价。”
毕竟,菜地里的万牲草都是灵泉浇灌的。
谢知县咬咬牙,“先来五两。”
见谢知县一副肉疼的模样,明珠笑了,“谢氏百年望族,谢大人不必如此,而且,沈家也不止天青茶,还有花露清汤、荷叶丝、卢竹花茶,不一定非得天青茶。”
“可家父最爱天青茶。”谢大人一脸无奈,“父亲已经提及,做儿子的若是不能满足,便是不孝啊。”
“做孝子挺好的,就是费钱。”
“……”谢知县竟然一副赞同的神情。
宴席上,辉映着花灯的光影,伴随着喝酒猜拳的声音,一片热闹。
花灯下,大家竞相揭谜。
人群中,明珠看到有个少年郎递一盏精美的花灯给周莹,而周莹羞答答的接下。
哦豁,有情况。
明珠看了看四周,没有找到大哥和三哥的身影,反倒是见沈长佑在跟周七爷猜拳。
“……”明珠扶额,“猜了一天了,二哥他都不觉得累吗?”
路女官也看到了,“乡君,二公子应该是很喜欢猜拳的,不然也不能猜了一整天。”
看那模样,很是亢奋,哪里有疲累的模样?
“二哥喜欢便让他玩个尽兴,今晚之后,他便要温书了。”明珠往饭堂走去,“一直没看到松堂哥,你有看到吗?”
“中午见过两回,这会儿没看到,许是在哪里猜灯谜叭。”
吃了东西,明珠让路女官去看烟花准备得怎么样了。
路女官很快回来,“乡君,一切准备就绪,何时点放?”
明珠看了看夜空,“现在几时了?”
“快要到戌时三刻了。”
“现在便去叫二哥吧,让他清醒清醒,四刻之时,点放烟花。”
夜幕下的学堂,灯火璀璨,人声鼎沸。
沈长佑喝了醒酒茶后,又让人去叫沈长枫和沈长岳,即将戌时四刻的时候,沈长枫和沈长岳以及沈长松来了,身后还跟着一群府学的少年。
周莹、江暖、春香、赵虎等一众沈家学堂的学生也都来了。
戌时四刻一到,沈长佑点燃火线。
“嘭嘭嘭”,烟花在夜空中朵朵绽放,瞬间,漆黑的上空一片绚烂。
“放烟花啦!”
流水席那边的人看到空中的烟花,激动的往学堂冲去。
村中的老人小孩,都赶去凑热闹。
不一会儿,学堂里外挤满了人。
负责维护秩序的潘大郎见状,连忙高声喊道,“大家不要挤,自觉隔开一点距离,后面的不要挤,站在路口也能看得到,不要在往桥上挤了。”
此时的状元桥,人满为患。
潘大郎见大家还要往桥上前,连忙把后面的人拦住了。
“在路边也能看,大家放心,乡君准备了好几车的烟花,够你们看好一会儿的,都别挤都别挤。”
村民们虽然激动,却没有硬挤,站在桥上的都不动了,来到路口的,见衙差在维护秩序,也没再前进。
大家纷纷站在原地,仰着头,看着天空绽放的烟花。
突然,空中炸开汤圆的画面,接着是莘莘学子捧着书籍念书;也有学堂盛宴;横渠四句;大门楹联;荷花盛放;状元郎游街……
每一个图案出来,众人都爆发出一阵欢呼声,神情十分激动。
“长枫,这是京城的烟花吗?”朱俊文见烟花太漂亮了,忍不住问道。
大家齐齐的看着沈长枫,都想知道答案,因为这烟花实在太惊艳了。
“过年之时,京城的朋友送了几大车,我们只用了一车,剩下的五车全部用于今晚了。”沈长枫说道。
云子琛道,“听我爹说,烟花大多是官府制造的,像咱们凌江,每年卖的烟花不多,我家买的烟花,比你们家的差远了,也没有这些图案。”
“图案是明珠设计的,跟不跟京城产的没有关系。”沈长佑指着地上,“你们看,那些都是我们把烟花拆了,重新排列上去的,不然哪能有这等效果?
全靠后期的排列。”
众少年看去,还真见地上摆着奇怪的形状。
“长佑,能教我们吗?”蓝衣少年双目灼灼的看着沈长佑。
沈长佑无情的说道,“我们三个都还没学会呢。”
少年讪讪的摸了摸头,“其实……不摆图案也可以了,我们家要求没那么高。”
“不摆图案没有意思。”
“烟花昂贵,逢年过节能放已放就不错了,哪能这般奢侈?”沈长岳开口,“要不是开山宴,明珠也不舍不得放这么多。”
烟花那么贵,几车下来,没个上万两估计都放不起。
这个夜晚,无疑是奢侈的。
“你们可要好好看,错过了,之后可就没这么漂亮的烟花看了。”沈长枫对同窗说,“其他同窗不来,实则亏了啊。
明珠特意请了画师,今晚的盛况,应该会描绘进画中,届时我借去府学,也让他们饱饱眼福。”
锦绣村一片热闹,远在万里的京城亦是一片喧嚣。
少男少女们,成群结队的去东市猜灯谜,去河边放花灯,在高处赏花灯璀璨,放祈愿灯。
皇宫大殿中,歌舞升平。
南荣修不喜欢这样的场合,露了个面便回了东宫。
高楼上,他亲自点了三百盏祈愿灯。
一愿父皇母后康健;二愿大庆国祚延绵,风调雨顺;三愿明珠平安喜乐,年年岁岁常相见。
每一盏祈愿灯,南荣修都点得很认真。
暖黄色的祈愿灯缓缓升空,一盏接一盏,很快铺满了天幕。
“祈愿灯可以承载愿力,传言三千愿力聚集,便可直通神明,实现愿望。”玄十一看着漫天的祈愿灯,“少主的诚心,一定会传达至九霄的。”
“但愿吧。”南荣修临风而立,目光投向远方,“今日上元节,亦是沈家学堂的开山宴,也不知他们那边如何了。”
“叶千户在钦安府执行任务,前几日,属下已飞鹰传书于他,相信很快便有消息传来。”
话音刚落,空中便传来鹰的唳啸声。
逐霜穿过漫天的祈愿灯,落在南荣修的掌心上。
“辛苦了。”南荣修抚了抚逐霜的羽背,喂了它一颗太医院调配的花丸,才将信件取下。
信中内容很多,有《横渠四句》和《少年说》,亦有明珠台上所问所言。
惊艳之余,南荣修突然想到在无双郡的那个雨夜,疾风冒雨送来‘你是人间理想’的书签。
当时,他的身体机能在缓慢流失,看到书签的时候,忍不住泪目。
如今想起,却万分庆幸。
明珠于他,就像皎皎皓月,人间曙光。
“少主,信上说了什么?”玄十一见南荣修情绪不对,不禁问道。
南荣修没说话,将手中的信条递过去。
玄十一看过之后,惊呼道,“少主,乡君真的是凡人吗?”
简直太惊艳了。
“你觉得呢?”南荣修神色透着傲娇。
“乡君是人间仙子,专门来拯救咱们大庆的。”玄十一一通彩虹屁,“芸芸众生中,像乡君这般人物,简直就是清风皓月的存在。
那些京城贵女,自诩德才兼备,可在乡君面前,连萤火之光都不如。
乡君惊才绝艳,如天边皓月,皎洁于世。”
“浮夸!”南荣修嘴上嫌弃,一惯淡漠的俊颜却染上了三分笑意,“走,去父皇那边。”
大殿中,美人载歌载舞,鼓瑟吹笙。
谢皇后见儿子回来,便问道,“可是觉得东宫过于清冷?”
“是清冷了些。”南荣修坐到席位上,“不过,儿臣返回来,不是因为东宫清冷。”
“那是为何?”
南荣修眸中漾出笑意,“明珠那边刚传来新鲜事,儿臣想与母后分享。”
说罢,将信条递过去,“母后看看便知。”
这一看,谢皇后端庄的脸,表情突然丰富起来。
“皇后在看什么?”
元隆帝不经意间看到谢皇后丰富的表情,不禁好奇那纸条上写了什么。
“陛下觉得,羲和乡君是什么样的人?”谢皇后抬头。
元隆帝瞬间肯定,“羲和城又来消息了?”
谢皇后点点头。
“朕瞧瞧!”
元隆帝欲要伸手去拿信条,却被谢皇后拍开了,“陛下还没回答臣妾的问题。”
“朕看了信再回答于你可好?”
“不好!”
元隆帝无奈,只好敷衍道,“羲和乡君是个冰雪聪慧的小姑娘,不仅模样长得好,性子也讨喜,朕很看好她。”
“陛下这语气,听着便觉得敷衍。”
元隆帝“……”
下边有大臣在,谢皇后没再为难元隆帝,直接将信条递过去。
元隆帝一看,神色震惊!
无论是《横渠四句》还是《少年说》,都让他惊艳无比。
“不愧是我大庆第一乡君,壮志齐天,堪比圣贤。”元隆帝龙颜大悦,朝大臣举杯,“今日朕心甚悦,与诸卿共饮三杯。”
三盏美酒过后,老瑞王带着众人的好奇问道,“陛下龙颜大喜,可是朝中有什么喜事么?”
太子殿下去而复返,接着没多久,元隆帝便与诸卿共饮三杯,一定是有什么喜事。
见下面的臣子一个个好奇的看着自己,元隆帝透露道,“此事与羲和城有关。”
“莫不是羲和乡君又发现了什么好物?”工部胡尚书语气激动,“陛下,青微草助力良多,若是羲和城再发现好物,咱们可不能错过。”
“胡尚书所言极是,以羲和乡君的能耐,所发现之物一定不是普通之物。”礼部谢尚书赞同道。
户部卢尚书接着说道,“去年,青微草以一己之力,为国库省下将近一千万两,今年若是在普及万牲草,那么国库将会省下更多银两。
这笔省下的银两,可以给军中更换更好的战马,更换更好的兵器,买更好的伤药,也能更好的安置那些残兵们。”
尤其是抚恤金,也能给多一些。
“玉水关那边,僵持那么久了,不就是因为消耗过大么?”兵部尚书说,“要是我们更胜一筹,何愁不把南疆军队打得落花流水。”
南疆国力不如大庆,靠着天然的地理优势,生生的跟大庆耗了这么多年。
如今,还有两座城池没有拿回来。
皇帝还未公布是什么喜事,下面的大臣已经展开激烈的讨论。
气氛突然变了。
南荣修看着下面凭空猜测而引发的讨论,不得不出声道,“诸位大人,羲和城并未出现好物,不过对大庆来说,却是天大的喜事。”
闹哄哄的场面突然安静下来。
“殿下,您就别卖关子了。”老瑞王急不可耐的跺脚,“羲和城到底发生了何事,您快与我们说说吧。”
南荣修看向元隆帝,“父皇。”
元隆帝把信条递给魏公公,“传下去。”
魏公公第一时间把信条递给杨阁老,杨阁老看了之后,神色动荡,一旁的林祭酒想问是什么时,就见纸条递了过来。
“林大人,你来给大家念念吧。”元隆帝的声音适时响起。
林山长得令,一目十行后,努力克制激动,高声的将“少年说”念出。
大臣们的瞬间呼吸一窒,然而,让他们更震撼的则是横渠四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