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古玩捡漏从离婚后开始 > 第161章 泪目

第161章 泪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后天莉莉要从家里出嫁,便跟着父母回家住了,回到家后,秦妍安向莉莉要过手链,仔细观瞧,啧啧称叹,“居然是公主出嫁的珠宝!”,又忍不住对莉莉笑道,“林如海为什么对你这么好啊?”

    “我们关系好呗。”莉莉随口道。

    “仅仅是关系好?”母亲不满意这个回答,继续追问。

    莉莉这时候才意识到妈妈什么意思,大笑道,“你想什么呢?”

    秦妍安叹气道,“刘晨好是好,就是事业没有进展,那孩子像没长大一样,将来也没有什么前途,要是小林就好了……对了,他和他太太好像不是那么亲近。”

    莉莉跳起来反驳,姚恒也立即对太太道,“你可打住这不现实的想法,什么跟什么呢?我旁观看的清楚,林如海当莉莉是姐姐的,全然没有那种想法。”

    然后,姚恒对莉莉道,“即使你们感情好,但收这么贵重的手链合适吗?林如海有太太的,她太太也没戴啊。”

    “他确实当我是姐姐的,我们感情确实很好,而且你们不知道,小林可倔强了,这手链他无论如何不会收回的,所以,你们没看我和刘晨都没有和他推来推去的吗?至于他和苏芷凝,算了,不和你们说了。”

    莉莉说完,姚恒满意道,“行,我宝贝女儿除了我之外,还有两个男孩疼,我很高兴,过些日子,我们请小林来家里坐坐,好好感谢一下,拉近彼此的关系。

    不过,那小伙子真是出色,你看你二叔,一辈子喜好收藏,简直有点求着买小林的藏品,小林还不情不愿呢。”

    “那当然了,身家几十亿,捐给国家就几百亿。”莉莉替好朋友骄傲道。

    她父母看到她这表情,互相对视,笑了,均想自己这大大咧咧的女儿,是有福气的。

    林如海大学宿舍哥六个,老大秦国,毕业后回了老家锡城,家里托关系进了市里的文物研究所,老二邱伟生回了老家盐市,考了公务员。

    刘晨是老三,老四王涛,去了源城女朋友的单位,一家生产明胶的工厂,彻底改行做了人事。老五冯世超的家里就是做古董生意的,目前和父亲一起经营鹿城的一家古玩店。

    30日上午,林如海接到几个人后,一起去逛了校园,然后为了重忆往昔岁月,中午,又来到曾经常聚会的校东门外的川菜馆聚餐。

    之前林如海发财的事情,哥几个就知道了,捐献文物的事情又闹的那么大,简直成了名人。这期间,几个人自然让他分享各种细节。

    刘晨今天的确很忙,结婚总是有很多事情的,林如海他们五个下午四点到达海天国际,刘晨将近五点半才匆匆赶到,这时候,京城的十三个同学都已经到了。

    同学们聚到一起,磕着瓜子吃着零食、聊着过往的各自经历,但林如海几乎成了话题的中心,同学们的恭喜都带着些殷勤,离开学校几年,社会大学校将残酷的一面渐渐展露,同学们都有些世故了。

    与林如海有过不愉快的姜再行、王惠夫妇,以及荀芳、范怡两个女同学,都跟林如海道歉,林如海摆摆手,说没关系的,他虽然不喜欢,也同学一场,没有再提以前的事情。

    今晚的聚会还请了大学时候的辅导员李儒老师,李老师进来时候,大家一起迎接,师生共叙过往,林如海捐赠仪式时候,也请了李老师到场。

    酒宴要结束时候,李儒拉林如海到外边坐下,对他笑道,“学院已经把你列为杰出校友了,院长还说有时间让你回校做演讲呢。”

    林如海摸摸脑袋,不好意思笑了。

    “我今天跟你说点事,不太愉快的事情。”李儒长呼出一口气道,“你师母有个同学叫刘大良,这些年来一直致力于为八十年代那场战争的烈士家属和伤残退伍军人募捐。

    前几天他来到京城,找老朋友、老同学募捐,在我家里住的,我们谈了半夜,听到他讲的东西,我哭了,一夜都没睡着。”

    李儒说到这里,脸色变的凝重起来,给林如海讲了刘大良所遇到的事情。

    90年10月,在战场荣立二等功、残了一条手臂的陈海学复员回到川省故乡,被安置到当地的一家石膏厂工作,94年石膏厂倒闭,他被分流到一家采矿企业,98年企业又倒闭,他彻底失去了工作。

    陈海学的妻子无业,生育了一对儿女,一家人生活的主要来源就是陈海学的工资,之后,为了养活家人,陈海学靠打工维持生计,因为残疾,打工赚不到多少钱,一家人生活非常清贫。

    房露偏遇连夜雨。2008年,陈海学在工地打工时不慎从楼顶摔下,一条腿被摔断,工地仅仅给了两万元,此时的陈海学,已经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

    他老婆有糖尿病,身体不好,雪上加霜的一家人生活十分艰难。

    “刘大良到他家时候,陈家摇摇欲坠的土坯房子中没有什么家具,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被疾病和困难重压的喘不过气来的陈海学,拄着拐杖行走时一摇三摆,木然的如同一具骷髅,完全不见当年在战场上朝气蓬勃的样子。刘大良说他很难受,但已经哭不出来了,因为这种情况很多。”

    听李老师说到这里,林如海震惊地问道,“民政部门没有救助或者给与补助吗?”

    “国家每月发给无收入的参战老兵困难补助520元,残疾费90元,低保180元,共计790元。微薄的收入怎么能够维持一家人最基本的生活?孩子还要上学呢。

    多年来,他们一家人很少知道肉的滋味,几乎未穿过一件新衣服,可怜年幼的孩子,几乎不知道糖果和糕点的味道,重病的陈海学夫妇更是无钱买药,而且,最关键的是,这是一种普遍情况。”

    李儒继续痛苦道,“社会和民众彷佛忘了那场战争,那场战争伤残军人的生活普遍非常穷困,还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但是让我流泪的还不止这些。

    1984年,年仅21岁的赵占英在战斗中不幸被炮弹击中,当场牺牲,后安葬在文山州麻栗坡烈士陵园,但是,他的妈妈却不能去陵园看一眼独生儿子的墓地,因为贫穷。

    直到2004年,在儿子整整牺牲了20年后,赵妈妈总算存够了路费,坐车从黔省到八百多里外的烈士陵园,去看望唯一的、牺牲的儿子,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悲痛啊!肝肠寸断啊!

    最重要的是,这二十年时间,赵妈妈的每天应该都是处在一种煎熬之中,因为贫穷而不能去看望儿子,那是他唯一的儿子啊!”

    说到这里,李儒又流泪了,林如海听的非常难受,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