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东宫惊变
在这阴冷的锦衣卫大牢里,李善长总是觉得自己很有代入感。尤其是看着那间四丁间,二丙间。想到赵秉钧,左青还有胡惟庸,自己的心里就不由得一阵后怕。
“再过些时候,我就要去浙地了,推行新政。皇上说了,做好了,许我官复原职。做不好…”李善长又重重的叹一口气,语气竟然有些哀怨。
“摊丁入亩,德政也。若能做好,相国也定是能够青史留名啊。”刘伯温笑了。他本来就十分看好摊丁入亩,只是皇上原先派没有实权的人去浙地推行,未免有些儿戏。
这次,让李善长去浙地,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浙地的官员,时刻要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能不能和韩国公李善长掰掰手腕。李善长虽然被除去了官名,但他始终是实打实的开国元勋,朝廷公侯。
青史留名。李善长想过,可他就总觉得,没那么容易。
“审了如何?”朱元璋看着李善长送来的奏折,又瞅一瞅跪在地上的李善长。
“皇上,老臣以为,刘基编排圣上,妄议朝政,此乃无稽之谈。刘公乃朝廷重臣,原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兢兢业业。一改都察院懒政之风,朝廷风纪也大大改善。因而,臣以为,刘基不但无罪,反而有功。臣,再请皇上,赦免刘基。”
李善长的背,深深地弯了下去。额头也靠在了地上,等待着朱元璋的回答。
“知道了,咱自有主意。过几日,你就去浙地,推行朝廷新政,你要用心。”朱元璋淡淡的说道。
李善长告退,朱元璋又拿出暗格中,系着红线的密奏。密奏上写着李善长和刘伯温在诏狱中的所作所为,以及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
朱元璋笑了,这一次,他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让刘伯温心服口服,可不容易。
“这聪明人呐,就得让聪明人去斗。”朱元璋合上密奏,伸了一个懒腰。
洪武十四年,五月初十,韩国公李善长奔赴浙地,继续推行朝廷新政。
洪武十四年,五月二十二,雨夜。
一群人在雨中奔跑着,地上的雨水溅射到他们的靴子裤脚上。一张陌生的脸出现在景仁宫中。鹰一样的眼睛,泛着微光,扫视着进进出出的每一个人,看着他们慌乱的脸。
朱标冲出宫门,大声呵斥。他焦急的脸上,写满了不安与自责。
“皇爷,皇爷…皇爷”黄狗儿连滚带爬的跑进乾清宫。即便夜已深了,朱元璋还在批阅着从各地送来的奏折。看到黄狗儿,朱元璋脸色铁青。
“皇爷,皇太孙,皇太孙他,病危!”
朱元璋猛的站起来,双目无神的看着跪在地上不住磕头的黄狗儿。这一刻,他感觉,天塌了。
朱元璋迅速冲出去,黄狗儿也急忙跟着。从乾清宫到景仁宫的路上,朱元璋的脚步很急,每一步都深深地踏进雨水中,又迅速抬起,溅起不小的水花。
景仁宫里,宫人们早已哭成一片。太医们不停的进进出出,神情慌乱。见到朱元璋,连忙下跪行礼。朱元璋大怒,上去就是一脚,将太医踢翻在地。
“还行个屁礼啊,快点。皇太孙出事,咱要你们全都陪葬!”朱元璋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了,整个脑袋上都是青筋爆起,面色狰狞可怕。
太医们急忙爬起来,又慌慌忙忙的去抓药。朱元璋走进屋内,看到朱标不停的踱步,太子嫔吕氏跪在地上抹眼泪。
皇太孙朱雄英,脸色惨白,双眼紧闭,嘴唇毫无血色。小小的身子,不住的颤抖。一名太医跪在床边,正在给朱雄英把脉,眉头紧皱。
朱元璋不敢出声,只能在一旁干着急。
马皇后也得知了消息,急匆匆的赶来。在进了屋里,看到朱雄英的样子,心头一抽,直接昏了过去。朱元璋眼疾手快,抱住马皇后,又急忙招呼太医。
“皇上,皇后娘娘只是气急攻心,并无大碍。臣给娘娘开几副安神的方子,便可无恙。”
朱元璋松了一口气,又看向朱雄英的方向。
“怎么回事,白天不是还好好的。”朱元璋小声问朱标,毕竟孙子一直和朱标在一起。
朱标满脸的懊悔,“今天英儿贪玩,学业不精。儿臣恼怒,就责骂了几句。让他写完课业才准睡觉,谁知人突然就…”
“你…他才六岁啊。你六岁时,撒尿都不利索。”朱元璋一听就怒了。不过他也知道,这时候不是生气的时候,一切都要等太医的诊断。
马皇后也醒了,依偎在朱元璋的怀里,不停的抽泣。
“如何?”见太医起身,朱元璋立刻问道。
“皇上,娘娘,太子殿下…”太医恭敬的回答。
“别他娘废话了,快说。”朱元璋直接打断,这挨个叫,叫到什么时候去。
“太孙殿下,心脉不稳,脉痹不已,复感外邪,内舍于心。手足淤青,恐为心痹之症。恕臣无能。”太医跪在地上,等待着朱元璋的审判。他实在是无能为力了,他也知道治不好意味着什么,不如现在就告罪,趁着皇后娘娘还在。
心痹之症!马皇后又踉跄了几下,满脸悲怆的看着不停发抖的孙子。
朱元璋如同看一个死人一样,看着太医。这时,一个老太监从门外直接走进来,在朱元璋的耳边小声说话。
马皇后却突然想到了什么,急忙对朱元璋说,“重八,重八,快宣陈则武。”朱元璋听完老太监说的话,斜眼看了一眼床边的妇人。淡淡的说道,“让陈则武到乾清宫见咱。告诉他,皇太孙薨了。”
马皇后身子一软,被朱元璋死死的抱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