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马皇后下跪求情
“做好准备,咱们得再去一次顾家村。”陈则武不由得有些后悔,顾家村在临安县颇有影响,这个村子他竟然脑子一抽,交给了王五,现在又闹出了人命,不好收场啊。
乾清宫的偏殿,太子朱标正在批阅奏折。前几日父亲大发雷霆,将朝中大事和奏折批阅一股脑扔给了他。
“浙地临安的奏折,方孝孺…”
朱标自言自语,他知道父皇派陈则武,方孝孺去了浙地,开始推行新政。另外,户部侍郎白义喜在浙地总领全局。
看完奏折,朱标皱了皱眉,脸色很不好。推行新政,出了人命,差点闹出了民变。
朱标知道,父皇对于新政的重视,甚至让整个户部予以支持。若是让他看到这个奏折,又会勃然大怒吧。恐怕到时候,整个户部就得重新进人了。
再看到户部侍郎白义喜在杭州,根本不曾露面,导致下面的工作无法开展,畏手畏脚。
朱标神色一暗,这陈则武明显是在甩锅。可白义喜总领全局,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父皇命陈则武负责监察推行新政之事各细则,他有权监督白义喜,弹劾其尸位素餐。
想了想,朱标提起笔:
卿于浙地推行新政,此乃国家重事,千秋大计。望卿尽心尽力,为朝廷分忧。卿有临机专断之权,凡事无巨细,不必事事上奏,可依朝廷法纪,妥善自处,以免延误时机。
另,着锦衣卫赴浙地,许卿调遣。再速查户部白义喜在其位不谋其政之事,严加处置。正法明纪,以儆效尤。
朱标虽不喜陈则武,但他知道摊丁入亩,利国利民,必须办好,不能出现差池。在国家大事前,个人喜好根本不重要。
这白义喜,确实是属刘基一派,刘基拥护他朱标,那这白义喜也算是他的人。这个时候,白义喜被委以重任,不思为国分忧,反而做起了闲官,这种人,朱标不能忍。
“如何,今日有甚难事?”朱元璋吃着干果,牵着马皇后,咂咂嘴,一副富家翁的样子。
“父亲,母亲。”朱标连忙行礼。拿过方孝孺的那封奏折,递给朱元璋。
“他娘的,这陈则武就是在推诿,他负责的县,出了人命,他能牵扯到别人?还有白义喜,咱是让他去浙地当地主的?窝在杭州府等着下崽儿呢。”
朱元璋顿时怒了,这才多久,就闹了这档子事。又看到朱标的批复,神情一下子放松下来。
“你这批复,就是给那陈则武尚方宝剑啊,各打一棒,依咱看,都该杀。”
朱标小心将父亲扶着坐下,又转身去扶母亲,听到朱元璋的话,动作一滞,转而笑着说。
“秦时商鞅,汉朝晁错,再有北魏孝文帝,宋代王安石。这历朝历代的改革,哪有不死人的。孩儿觉得,既然父皇下了决心,就得给他足够的权利,不能让他畏手畏脚。”
“再说了,陈则武只是负责监察新政一事,白义喜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既如此,孩儿觉得,不如给陈则武放权,让他大胆去干。”
“摊丁入亩,利国利民,千秋大计,不在一朝一夕,后世君主都要做好。可这个头,父皇您就得开好,不然这后世之君,如何效仿。”
朱元璋听得入迷,嘴中咀嚼的干果都忘记了下咽,目光紧盯着眼前的笔筒。
“哈哈,瞧瞧,咱标儿说的多好。”
“传旨,方孝孺加浙地监察御史,监察浙地百官。陈则武负责新政推行一切事宜,户部侍郎白义喜,让他滚回来吧,去了二十天,一封折子都没有,狗东西。”
“咱想过,摊丁入亩不是那么容易的,果然,出人命了。可咱心里清楚,这玩意好啊,一但推行下去,对整个大明,都是益处极大的。”朱元璋懒洋洋的坐在花园里,闭着眼睛。
“好事多磨,慢慢来吧。朝廷的法纪,老百姓也要有时间去适应不是。”马皇后任凭朱元璋双腿担在她的腿上,轻声说道。
“哼,他做好了,咱当做什么都不知道,做一个睁眼瞎。他要是做不好,咱就得好好跟他算算。”朱元璋好像想到了什么,突然冷哼一声。
马皇后使劲掐了一下朱元璋的大腿,正要说话。
朱元璋摆摆手,从怀中掏出一份奏折,上面挂着红线,十分显眼。
马皇后双手接过,刚刚打开,就听到朱元璋很小声的说话。
“知道咱为啥不办陈则武嘛。出了人命,按照往常,不死咱也要给他扒层皮。只是这顾家,是宋濂的姻亲。又有人弹劾,宋濂勾结李善长,在给皇子的教书先生上做文章。”
“咱想着,宋濂年纪大了,确实也活到头了,正打算派人去弄了他…”
马皇后一惊,失手将奏折扔到了地上。连忙拾起来,又跪在朱元璋的面前。
“皇上,宋先生不能死啊。”
朱元璋猛的坐起来,睁开眼睛,盯着跪在地上的马皇后。嘴边的胡子微微抖动,脸色也变了变。
“皇后,后宫不得干政。”朱元璋也不再去看,低沉声音,提醒马皇后。
“皇子的老师,是国事,也是家事。寻常百姓家,都知道尊敬老师,我们是皇家,更应该为天下表率。皇上若杀宋濂,可被天下人所耻笑。”
朱元璋勃然大怒,跳了起来,用手指着马皇后,脸色紫青,眼睛瞪圆。周围的宫人也都跪在地上,颤颤巍巍,从没见过皇上对皇后发怒。皇后素来对宫人仁慈,见皇后被罚,宫人心中十分不忍,又不敢多言。
过了许久,一阵凉风吹来。朱元璋脸色转好,将那封奏折从马皇后的手中夺去,冷哼一声转身离去。
离去时,又将奏折扔进湖里,沉入湖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