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神明收了钱,就得办事
范蠡来到距离飓风城南部千里之外的地方,
此地与之前的泛滥区相差极大。
之前因为河流泛滥而形成的各种沼泽,好歹还有一些生机,
但是在这个地方几乎看不到任何的植物,到处都是一片荒芜。
因为此处所有的植物都被过境的蝗虫吃光了。
在爆发蝗灾的时候,伴随着极为严重的旱灾
此处的百姓没有办法种粮食,因此生活十分的困难,
不得不逃离自己的家园,逃难到其他地方求生。
范蠡先是让人将这些外出逃难的人全部都叫了回来。
但是这些人对于灾害的恐惧实在太大了,
他们宁愿在外漂泊在外求生,
也不愿意回到这片已经荒芜的土地上,
所以回来的人仅仅只有不到三万人的样子。
待到范蠡来到此处,却发现两个身穿大宋服饰的人蹲在地上。
在他们面前放着一个大锅,大锅里面正翻滚着油花。
而那两个人将手边的什么东西扔进油锅里面进行油炸。
范蠡走到他们的身后,对着他们说道:“你们在做什么?”
那两个人过身来,对着范蠡行礼道:“拜见范先生。”
范蠡看到他们的脸,便知道他们是何人。
那个年纪比较大的名叫苏轼,是整个大宋甚至华夏史少有的大文豪。
而另一个比较年轻的则是他的弟弟苏辙,是一个难得的治世之才。
在大宋的历史上甚至还担任过宰相的高位。
“原来是你们两个啊,你们在这里做什么?”范蠡奇怪的问道。
苏辙说道:“我们奉太祖的命令来此地,协助先生治理蝗灾。”
“那你们这油锅也是治理蝗灾的方式?”
范蠡看了一眼油锅,看到油锅里面正在炸的竟然是蝗虫。
苏轼此时笑着说道:“范先生,这也是治理蝗灾的一个好办法,那就是直接把这些蝗虫当成充饥的食物。”
听到这里,范蠡微微一愣,什么蝗虫也可以当食物的吗?
在他的认知当中,蝗虫可是有毒的,不能够轻易直接食用。
更何况这种虫子看上去非常的恶心,一看就没有食欲。
苏哲是一个七窍玲珑的人,从范蠡的表情当中就看出了他的疑惑。
于是他开口解释道:“这是我哥苏轼研究出来的料理,蝗虫的方式在进入油锅之前,我们已经将他们有毒的部分摘除了。”
“同时我们自己就已经吃下了几只蝗虫,发现这些蝗虫虽然长得有些恶心,但是确实是可以拿来当食物的,作用跟肉和蛋其实有些相似。”
听完了他们的解释之后,范蠡从油锅里面盛起了一只蝗虫,将汁放入嘴中咀嚼起来。
他有着自己的一个原则,那就是如果有些事情不能够确定的话
那么就要由自己亲身去实践方,才能得出结果。
那蝗虫在他的嘴巴当中不断的咀嚼着,发出了嘎嘣脆的声音,一旁的苏轼还给他倒上了一杯酒。
范蠡也没有客气,接过那杯酒,然后一饮而尽。
那蝗虫的味道和酒的味道,在口腔当中发生碰撞,端是一种美味的享受。
“怎么样范先生,这蝗虫拿来当下酒菜应当是不错的吧?”
苏轼十分开心的看着那锅里面的蝗虫,他对于美食有一种狂热的爱好。
范蠡将全部的蝗虫咽下之后看了看苏轼道:
“我听大宋的其他人说,你不是一辈子都在被贬的路上吗?那么怎么还长得比你弟这个宰相还要富态呢?”
苏轼闻言傲然的说道:“因为我本着走一路吃一路的原则,绝对不会在美食上面委屈自己的。”
“来来来,范先生我教你做我发明的名菜,东坡肘子怎么样?”
看到自己的兄长这么不着调,苏辙在一旁捂住了额头,赶紧伸出手拦住了苏轼。
“好了好了,你这喜欢放炮的性格,怎么到了这会还不改啊?”
“你忘记以前了,你就顾着在那边放嘴炮,喝大酒,留下的屁股都我一个人擦,你这样对得起我吗?”
苏辙在一旁不断的吐槽,苏轼则是一脸笑意的喝着酒。
“嗨!咱们兄弟不能够啊,来喝一杯,什么话都在酒里了。”
范蠡赶紧摆摆手,让这两个活宝马上闭嘴,不要闹了。
不过他转念一想,这蝗灾要治理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过现在百姓饥肠辘辘,而自身的物资还没有运到。
还不如先让他们用蝗虫饱餐一顿。
于是便让苏轼安排人手去将蝗虫全部炸的酥脆,堆积在餐桌上。
随后那些流民闻到油炸蝗虫的香味纷纷围了过来,
他们认为这里应该有一些实物等着他们。
但是当他们靠近那一排长长的餐桌时,却都是傻了眼。
因为那盘子里面的并不是粮食或者是蔬菜,
而是一只又一只炸得金黄的蝗虫。
“啊?什么情况?这蝗虫可不能吃啊!这可是神明的使者啊!”
有一些老者指着那蝗虫,对着众人惊慌的说道。
原来在婆罗教的教义当中,蝗虫是神明的使者,
是来惩罚这些不勤奋劳动耕种的灾祸。
听到这个站在餐桌之前的苏轼倒是来了精神,他对着那老者说道:
“既然是神明的使者,那么为什么他们不帮你们把这个旱情解决呢。”
“你们平常供奉神明,难道神明不应该帮你们做点事吗?如果他们不做的话,你们供奉他做什么?”
这几句话,直接让当场的民众都是愣住了。
在他们的潜意识当中,神明永远都是高高在上的。
他们似乎没有为他们这些信徒做任何事的义务,
只是让他们能够有一个好的投胎机会而已。
可是现在他们都快要饿死了,也不见得神明有下过一滴雨给他们。
而这些所谓神明的使者也是在不断的摧残着他们的庄稼,
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就是华夏神明之所以没有办法影响到皇权的一个原因。
那就是华夏的各朝,各代的人他们都是本着一个实用主义去做信仰的。
我给你供奉了,但是你没有办法派上用场,
那我就不供奉你,甚至还要摧毁你的神像,你的庙宇。
一句话,收钱了就得干活。
这样的观念,对于这些婆罗星的原住民来说,都是极大的一个冲击。
苏轼看到他们此时都动摇了,便知道火候到了。
他拿起一只蝗虫当即塞进了自己的嘴巴里,然后狠狠一咬。
“咔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