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御书房君臣定计
众人跟随王德顺进入御书房,与李世民见礼后,李世民赐座于两旁。
“陛下,招唤臣等所为何事?”长孙无忌时任宰相,又与李世民是连襟,所以由他首先进言。
“辅机啊!朕现在有一事非常困惑,一时拿不定主意,所以召几位臣工共商。”
“不知道陛下为何事困惑,臣等愿为陛下分忧。”长孙无忌起身答道。
众人也连忙起身“臣等愿为陛下分忧。”
“坐下说,玄龄,你与诸位分说一番吧。”李世民招手让众人坐下,对房玄龄说道。
“臣遵旨。”房玄龄站起身来,将在界牌村的经历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程咬金也不时的进行了补充。
“辅机,你帮朕分析分析,这位李先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到底是想干什么?”李世民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房大人可有定论?”长孙无忌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想先听听房玄龄的见解。毕竟房玄龄是当面见过李琪的。
“依房某所见,这位李先生应该是一位饱学之士。但他隐居于山村十年,难道只是为了区区几个村民?当逢乱世,以他的才学,出山辅佐一方诸侯定可成就一番功业。可他却甘于寂寞,只是守着一个小村。可他又说明君登基,盛世来临,这难道又是要出山了吗?可他出山是为何?投奔陛下吗?那为什么早不出山呢?现在是武德九年,大唐也立国九年了。现在出山,跟建国的功劳没法比呀!这有悖常理啊!而且,村中有百战之士,有突厥战马,难道他想火中取栗,突袭……,所以我同意陛下的见解,不可不防啊!”房玄龄一口气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房大人的担心不无道理,但她的女儿又说了,界牌村所有的一切都是为陛下准备的呀!”程咬金挠着脑袋不解的问道。
“这样的话先不说,毕竟这是一个小女子一家之言。臣以为陛下的安排很是妥当,对界牌村我们还是应该戒备起来,不可不防。另一方面,是否可以派遣一些高明之士,暗中潜入村中,摸一摸这位李先生的底。也好做到心中有数。”长孙无忌稍一沉思,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叔宝,你怎么看?”李世民问向一直没出声的秦琼。
“臣以为,前去查探之人不应怀有太多的敌意,毕竟一个村子还有不少老弱妇孺,就算这位李先生有非分之想,还是不要牵扯太多百姓为好。而且界牌村正在建设新村,说明百姓已把哪里当成了自己的根基。试问谁会主动破坏自己的根基!所以臣以为,就算有人受到蛊惑,有只是少数不明就里的顽劣之徒。臣请陛下定夺。”秦琼虽是带兵大将,战场上杀人无数,但对百姓是真的好。
“陛下,程四小姐,有话带给卢国公,说是十万火急。”王德顺趁着说话间隙,轻轻的走进来。
“放肆!”李世民拍案而起,怒斥王德顺。
“小的该死,小的该死,请陛下赎罪。”王德顺吓得连忙双膝跪地,不停地磕头。
“说!”李世民看了眼程咬金,语气生硬地说道。
“回陛下,四小姐说,李小姐进城了,正在满处打听程府在哪里!”王德顺深深地低着头,连忙回话。
“谁……?谁…进城了?”程咬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说话都有点结巴了。
王德顺微微抬头看了一眼李世民没敢说话。
“问你话呢!回话!”李世民倒是反应过来了。
“回陛下,来人只说是李小姐,小的并不知道是哪家的小姐。”王德顺忙伏地小心的答道。
“陛下,应该是界牌村的李小姐,臣该如何处置?”
李世民急切之间一时没了主意,将眼光投向了长孙无忌“辅机,这事你怎么看?”
“长安城如此之大,就算知道地址,一时之间也找不到老黑家,我们还有时间做些准备。现在就是不知道她来是干什么的?是要打探点什么?还是只是小伙伴之间的走动。”长孙无忌微微一想说道。
“哎呀!先别说这个,人都来了,我们总不能在国公府中接待她吧!毕竟现在不好让她知道我们的身份啊!”最急的还是程咬金。
“知节说得对,现在还不能暴露身份。可总不能避而不见吧!”李世民觉得好憋屈,居然被一个小姑娘打了个措手不及。
“陛下,臣有一个想法还请陛下定夺。”长孙无忌不愧人称老狐狸,顷刻间有了想法。
“快说!”李世民很急切,连称呼都省了。
“老黑现在的身份是粮商,我们可以临时征用一处粮店,让小四在粮店先拖延一段时间,我们可以将卢国公府的门脸稍稍改动一下,只要能瞒住一时,后面的事再说。”
“可长安城几乎人人都知道,老黑家就是卢国公府啊!”房玄龄觉得不太把稳。
“我们只需要暂时瞒住一人即可。”
“好,就这么办,知节快去办吧。”李世民最后一锤定音。
“是陛下,臣立刻就去。”程咬金抱拳就要离去。
“等等,你等都一起去吧,好好探探虚实,怎么走在一起的你们自己想说辞。”
“臣等告退。”众人施礼后一起离开御书房。
“德顺!还跪着干什么,起来吧!调两名隐卫跟着,详细记录一切。”好奇心促使李世民动用了自己的力量。
李秋玥这次进城只是临时起意,所以并没有叫人跟随,一个人溜溜哒哒地就来到了长安城。从光化门下马后一路向前直行,一路打探着程娇娇的住处。可是,一般路人哪知道程家四小姐的闺名啊!李秋玥又顺路问了几家粮店的伙计,众人皆言不知。于是,李秋玥再没刻意寻找,一路玩耍一般向前行去。
深秋的长安,天空飘洒着点点白雪,屋顶上已经停了一层薄薄的雪层,树枝上也应景地披上了雪白的衣衫,一切都预示着冬天将要到来。李秋玥感觉到了一丝寒意,拢了拢衣领,抬头看了看雪花飞舞的天空。老天已经发出了冬天的信号,像一位美丽的、高贵的、矜持的公主,舞动着神奇的面纱,送来阵阵凛冽的寒风。
李秋玥突然想起了一首诗“千门万户雪花浮,点点无声落瓦沟。全似玉尘消更积,半成冰片结还流……”念到这里,李秋玥被旁边的冰糖葫芦所吸引,于是使钱买了一串边吃边往前走去。
“哎!小姑娘,等等,你这诗都还没念完,你这不是吊我老头子的胃口吗?”李秋玥身后传来一阵苍老的声音。
李秋玥转身一看,只见一位身穿华服的老者,大约六十出头,额下一把花白的胡须,白多黑少。精神健硕,身材魁梧,身高虽不高,但一双虎目不怒自威。身边跟着一位五十多岁的随从,虽是一副谦卑的模样,但也无法掩盖住一身的贵气。
“老爷子,您叫我呢?”李秋玥诧异的打量了一下老人,好奇的问道。
“不叫你叫谁呀!哪有吟诗只吟一半的,老朽虽不精诗词一道,但也听得出,你这诗还未吟完。”老者傲气的一叉腰说道。
“哎呀!老爷子懂的不少嘛!把诗念完没问题,要不你请我吃顿饭!反正我今天出来寻朋友也没寻到,正不知道去哪吃饭呢!要不你给介绍一下呗。”
“哈哈哈”老者爽朗地一笑“请你吃饭没问题,但你得把诗念完啊!可不许耍赖啊!”
“瞧你说的,我吃你一顿饭,只需要念一首诗,吃亏的是你,我耍什么赖呀!”李秋玥无所谓的摆摆手。
“行,那我们就去怀德坊的贤德楼,那里的饭菜还不错。”老者爽快的答应下来。
“怀德坊在哪里啊?”
“我们现在在崇化坊,往回走几步就是怀德坊了。”老者的随从连忙解释道。
“姑娘不是长安人氏吗?这是从哪里来?这是要找哪位朋友啊?”老者好奇的问道。
“算是长安人吧,我家在城郊的界牌村,今天本来是想来找我的义妹程娇娇玩的。对了,他们家是卖粮的,可是我问了好几家粮店,他们都说不知道程娇娇这个人。”李秋玥丧气地说道。
“程娇娇?粮商!”两个老者相视一笑“你算是问对人了,我还真的知道你这位朋友家的住处。”
“真的,那就太好了,我还以为今天要白来一趟呢!”
“那一会我们就带姑娘前往可好?”
“那感情好啊!我正愁找不到呢!对了,这顿饭就我请吧!”李秋玥高兴地说道。
“那可不行,说好的事怎能随便更改的,姑娘把老朽看做什么人了。”老者面现不悦的说道。
“哎哟!老爷子别生气啊!我乱说的,再说了,谁请不都是请,那下次我再请你好了。”
“下次,哦!好!下次你请我。哈哈哈。”老者苦笑着摇摇头。
“老爷,贤德楼到了。”这时,随从指引二人走向楼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