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八十年代阮家小馆 > 第119章 二合一

第119章 二合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庆功宴那天, 冯正云他们预定的是晚上来吃饭,这也是阮软希望的,毕竟阮家快餐店的员工们没有正式接触过宴席, 留有充足的时间准备, 更方便。

    “小老板, 这些肉是现在泡还是下午再泡?”袁超有些不清楚。

    阮软让他问王琦, 她现在已经任命王琦为阮家快餐的大厨师,她只需要做三道菜, 其他的都是王琦安排。

    王琦不愧是王家出来的人,遇到这种场合, 虽然有些紧张,但很快就能按照菜单, 决定先后顺序。

    “这样, 现在就把肉都泡了, 泡出血水,中午我用大锅卤,你去吧, 注意换水!”

    他说完, 又去看那些时蔬,小红跟小凤都在帮忙择菜。

    阮软跟孙绍元他们一人负责剥蒜, 一人负责剪干红辣椒,而梁良带着阮妈跟舅妈一起摆桌子,擦桌子。

    大厅里不多不少, 挤一挤还是放下了10张圆桌。

    “让王琦挑大梁,行不行啊?”孙绍元有些担心。

    “别担心,他比你经验丰富,只是缺一个展示的机会, 等着看,今天这场宴席名声出去了,以后来阮家快餐定酒席的人只会更多!”

    那天何西来定菜单,王琦表现的很好,而这些天做的菜,也让阮软看到了他的能力。

    “真的?那我也要努力了,我那三道菜现在做的不赖吧,有空你再教我做其他的,这样等你去大学,我也好变着花样做!”

    其实从阮软来任命王琦为大厨师时,他就有种危机感了,那种危机感,鞭策着孙绍元想变得更好。

    “没问题。”

    阮软笑着看向孙绍元,斗志起来了,这是好事。

    快到中午,王琦把泡好的牛肉分成三大块放进锅里,鸡、猪肚以及猪蹄,切成四四方方的大块五花肉都全部放了进去,大锅里的水位直线上升,他往锅里加入老姜、花椒、酱油、料酒,又放了桂皮香叶等大料,直接盖上锅盖,开始卤。

    像这种宴席,人一到就得赶紧上菜,现炖现煮根本来不及,用大锅把肉提前卤好,然后再炒小炒,吃着热乎,也好吃。

    这边卤上之后,王琦又端过一个大盆子,往里面放切成条的藕,里面打5个鸡蛋,又加入半碗淀粉,把鸡蛋跟淀粉均匀的裹在藕条上,放置在一旁。

    另一边,切滚刀的红薯也被放在一旁了。

    王琦交待石头,“这些鱼块沥干水分之后,也裹上鸡蛋跟淀粉,里面加点盐!”

    石头人如其名,话很少,但是只要是活交给他,他都会很认真的完成,的确跟孙老爷子说的一样,是个帮厨的好手。

    王琦用丝瓜瓤把另一口大锅洗干净,然后往大锅里加油,油温上来之后,他用筷子试了试油温,然后用大漏勺,把裹了白浆的藕条放进油锅里炸。

    刺拉声瞬间让整个厨房多了一道特别的声音。

    藕条在油锅里,颜色迅速变的焦黄,十分漂亮,他把藕条都放进去炸,刚开始时不怎么动勺子,以免白浆掉落,等藕条炸制定型,就用勺子时不时搅和一下,防止粘连。

    等大勺子接触藕条表面有酥酥的声音,藕条就可以捞出了。

    刚炸好的藕条色泽诱人,阮软走过来用筷子尝了一下,很酥脆,要是撒上辣椒粉跟胡椒粉,这就是一道很好吃的炸物!

    “好吃!”阮软看到王琦期待的眼神,连忙点头。

    王琦安心了,他今天一到,开早会的时候小老板直接任命他为大厨,他是又高兴又紧张。

    生怕阮家快餐第一次搞宴席,他就把口碑给搞砸了。

    现在得到小老板的肯定,他放心了许多。

    “那我继续了!”

    阮软点头如捣蒜,“嗯嗯嗯,你当我不存在就好!”

    鱼块要最后炸,以免串味。

    他放入红薯块之后,油锅再次沸腾,红薯上不需要裹淀粉,原汁原味地炸出来就很好吃。

    新鲜的红薯炸到有些变色,边缘出现一丝淡淡地焦黄,王琦就用大漏勺把红薯块捞出。

    这时王琦把在卤锅里的四方五花肉拿出来,用叉子叉着放进油锅里炸,只炸表皮的部分,这样的五花肉做梅菜扣肉最好吃。

    等都炸好了,王琦又把裹好的鱼块放进油锅里炸,旁边几盆炸好的炸物,以极其霸道的香味在厨房里飘荡,大锅里的卤味也传出了让人不能忽略的香气。

    王琦闻到这些香味,心里也更踏实了。

    不出意外,今天的菜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

    等到锅里的卤味能够轻易的用筷子插进去,他就把火关了,卤味在锅里继续焖着入味。

    下午三点多,王琦跟石头开始给熟食解刀,孙绍元跟阮软则开始切其他菜。

    青椒红椒,芹菜杆,多多益善。

    回锅牛肉、红油肚丝、干锅手撕鸡、卤猪蹄、再搭配着蒸藕条、蒸红薯、梅菜扣肉跟蒸鱼,王琦做的整个人额头上都是汗。

    阮软又做了啤酒鸭跟香干回锅肉。

    所有的菜上桌,何西跟冯正云都满意的很,这钱花的值啊,全是肉菜,加上酒水一桌得有50块钱。

    订餐那天,何西原本还觉得有些贵,可一想着他们占了阮家快餐第一个宴席的名声,也算是个开门红,外加上小老板的名声,也就算了,可没想到,菜色菜量都很让他满意。

    何西端着酒杯站起来,想跟大家多说两句,“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咱们在连城市的戏要杀青了,自从开始在电影厂工作,大家肯定跟我一样,都开始全国各地跑来跑去的生活,咱们去过了不少地方,看过了不少风景,也吃过了不少美食,可连城市给我的感觉很不一样。

    或许是这里的人很热情,这里的政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最最最关键的是,这里的盒饭很好吃,我说这个,没人反对吧?

    好,既然都没人反对,我提议,为这些天一直给我们提供美食的阮家快餐鼓掌致谢。”

    大厅里迅速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阮软跟梁良站在那儿朝大伙点头致谢。

    何西又继续说道:“小老板身上有很多闪光点,她还是个高中生,就能连开两家饭馆,各个生意都这么好,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因为,热爱!

    小老板的妈妈对我说,小老板因为热爱厨艺,从路边摆摊开始攒下了第一桶金,然后开始开阮家小馆,又鼓起勇气抗下巨大的压力,又开了阮家快餐,这一切都是因为热爱,可见,热爱真的是一种很宝贵的力量。

    咱们拍电影也一样,咱们能聚在一起,你们中的很多人愿意跟着剧组到处跑,也是因为热爱,热爱我们选择的文艺事业,我感谢你们,感谢你们每一次认真的演出,感谢你们心中的热爱。

    多的我就不多说了!大家今晚吃好喝好,争取给咱们连城市之旅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来,大家端起酒杯!我先干为敬!”

    说着,何西就仰头把杯里的白酒全干了。

    在场的人又忍不住鼓起掌,纷纷嚷嚷着“何制片好样的!”

    气氛一下子就热了,大家也都跟着端起了酒杯。

    酒过三巡,大家都开始进入正题,尝菜!

    桌上摆着这么多一看就很美味的菜,要不是需要走过场,他们肯定第一时间就拿起筷子吃了。

    毕竟,干饭才是正事!

    哪怕是一些需要保持身材的女同事,看到这些菜,也都决定要放自己一回,今晚什么是自律,不存在!

    卤过再炒的牛肉,牛肉中带了一丝卤香,干炒的特别有嚼劲,牛肉的经络十分明显,口感却一点都不老,香气十足。

    有人则是第一筷子就伸向了啤酒鸭,这道菜真的是吃一筷子,少一筷子,离开连城就吃不到小老板的手艺了。

    啤酒鸭一如既往的好吃,啤酒的香气混着鸭肉的鲜嫩,有人吃着吃着,就忍不住感叹一声,“这以后要是想吃小老板做的啤酒鸭,可怎么办?”

    其他人都沉默了,这啤酒鸭不比其他的干货,寄实在是不方便,来现场,万一阮家快餐没做,岂不是也是白跑一趟,还是连城本地的人幸福。

    “别这么伤感,走的时候买点小老板出品的红油辣子,啤酒鸭带不走,红油辣子可以!”

    “对对对,红油辣子我是一定要买的,我这瓶已经见底了,我得买个两三瓶带走,孙姐也答应我,以后想吃可以给她打电话,她可以给我邮寄!”

    “那钱怎么给啊?”

    “笨蛋,现在邮政有汇款业务!”

    ……

    桌上的人都大快朵颐地吃着,阮软看了梁良一眼,回了后厨。

    王琦一直在收拾厨房,看到小老板进来,他紧张地放下手里的抹布。

    “王琦,客人们都特别满意,我看了,大家都吃的很开心!你做的非常棒!”

    阮软由衷地夸赞道,她果然没看错人。

    “这次宴席,你功劳很大,这个月我会给你发奖金!继续努力吧。”

    阮软说完,转身准备走,却被王琦叫住了。

    他犹豫地左右看了下,“小老板,这是大家的功劳,不能只给我一个人发奖金,大伙儿都得有,要不把我的奖金平均分,人人有份。”

    阮软笑了,“放心,今天这么成功,大家都有,只不过你功劳最大,奖金也会多一些。”

    说完,她就转身朝大厅走去。

    而后厨里的人一听到有奖金,都很高兴,他们都围在王琦身边,“大厨不愧是大厨,真是太棒了!托你的福,我们也能有奖金,真好!”

    王琦连忙说道:“说啥呢,怎么会是托我的福,是托大家的福,都是大家齐心协力地结果!”

    话虽如此,可大家经过这一次,还是对王琦充满了信任。

    而这也是阮软想看到的,后厨的大厨一定要极具凝聚力,这样大家才会团结合作,快餐店的生意才会欣欣向荣。

    ……

    酒足饭饱,冯正云忍不住在冯浩头上拍了下,“傻小子,想敬酒就去啊!怂个什么?”

    冯浩不满地看了眼小叔,他摸了摸头,又看向小老板的方向,她正在跟梁副经理说着什么,说的很投入。

    “去呀,面对面的机会你不把握,别让小叔我笑话你!”冯正云拿着牙签剔牙,示意冯浩赶紧去。

    冯浩摇了摇头,“不是你想的那样,你别管我!”

    冯正云看热闹不嫌事大,直接伸出手,朝小老板喊了起来,“小老板!这儿!冯浩找你有事!”

    冯浩想拦着他,可为时已晚,小老板已经看了过来。

    阮软含着疑惑的眼神走了过来,“怎么了?还需要什么吗?”

    “不不不,我小叔喝多了,小老板,给你添麻烦了!”冯浩连忙说道。

    冯正云嗤了声,拿着牙签指着冯浩跟阮软说道:“他,估计是想敬你一杯酒,看你始终没望过来,犹犹豫豫的,不敢喊你,我帮他喊你过来。”

    阮软闻言笑了,“我不喝酒,不过我可以以茶代酒,等我一下!”

    她走到收银台拿出一个水杯,倒了茶水重新回到冯浩这桌。

    冯浩双手端着酒杯跟阮软示意了下,一口干了,他看向阮软,眼底深处有欣喜,有紧张。

    阮软端着茶杯,也把水喝完了,“谢谢你!”

    如果没有冯浩拍的照片被冯正云看到,那么剧组不会来,阮家小馆不会出租,她也不会有喘息的机会,好好的经营阮家快餐。

    一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可这个月发生了太多事,如果这次没有租借场地,她的日子绝对不会这么潇洒。

    她是真的很感谢冯浩。

    冯浩刚想拦着她别喝那么多,可阮软豪迈的样子,一口干完的风度,很像她这个人给大家的感觉,附和她的个性。

    他到嘴边的话,没有说出来。

    大家都很捧场的鼓掌说着好!

    阮软笑了,“既然都喝了,我就再喝一杯,欢迎大家再次来连城做客,身为连城市民,我希望你们在连城的每一天都是开心的,对连城的回忆都是美好的!

    连城市永远朝你们打开大门,希望你们累了乏了,想给身体放个假时,选择连城,连城市未来的发展,绝对会让你们不虚此行!”

    说完她又喝了一杯茶,她双眼带着坚定的信念,闪发出来的光芒,让冯浩忍不住又从挎包里掏出照相机,慌忙的拍了下来。

    灵感一触即发,他一连拍了很多张,不仅有小老板,还有其他人,大家都很配合,对着相机高兴的笑着,摆出互动的姿势。

    “我提议,我们来唱歌!我先开个头!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富含深情的歌声响起,屋里的人一个又一个加入进来,整个大厅充斥着美妙的歌声,屋外的夜色越来越深,而阮家快餐的灯火却十分明亮,透过没有关的大门,还能看到每个人脸上的笑脸。

    有人路过阮家快餐时,闻到了门里传出来的香气,忍不住跟朋友说道:“好香啊,回头我家丫头满月,我就在这定宴席,行不行?”

    好朋友也闻了闻空气中的香气,“我看行,这香气成不赖了!”

    “回去跟我媳妇儿商量商量!”那人大喜,觉得这事儿很有希望。

    ——

    阮软一大早两眼睁开,她还有些恍惚,习惯每天早早去阮家快餐,身体都形成了惯性,一到这个时间点就会醒。

    再睡已经睡不着了,阮软索性起床。

    她没有打扰阮妈,而是拍孙绍元的门,把人叫醒了。

    “不是说想学其他菜吗?走吧!”

    孙绍元原本还揉着眼睛,闻言立马精神起来,他赶紧洗漱,最后跟着阮软一起蹑手蹑脚的出了门。

    “你说小姑早上醒来,看到我俩都不在,会不会害怕?”

    4月的天气已经不怎么冷了,阮软穿着薄外套,感觉早上的温度正好。

    “放心吧,如果是我没在,她会害怕,咱俩都没在,她肯定能猜到我们已经到阮家小馆了!”

    坐上车,再次到达五三巷,阮软真有种恍然隔世的感觉。

    站在阮家小馆门前,阮软摸了摸木牌,上面很干净,一点灰都没有,想必是阮妈每天都有擦。

    打开门,阮软把灯全部开开,院子里一切照旧,设施什么的都很完好,没有受到伤害,她进了厨房,厨房也是干干净净的,东西摆放的依旧很整齐。

    能看得出来,剧组在租场地的期间,很爱惜这里。

    阮软去了大厅,地板上很干净,不过没以往那么亮,阮软端来水,跟孙绍元一起先把桌子重新擦一边,里里外外,每个角落都要擦。

    “绍元哥,你还记得我是怎么做天府酱排骨吗?你可以在脑中回忆一下,背一遍给我听!”

    边干活边背菜谱,这样的提议也就她能想的出来了!

    没想到孙绍元却十分配合,在大脑中开始回忆阮软做过的步骤。

    “排骨要提前泡出血水,然后再放进锅里,丢入姜片料酒焯水,等浮沫飘出,捞出冲洗,然后再重新放入锅里,加水,再把花椒桂皮香叶八角这些香料用白纱布包起来放进锅里卤,期间不能再次加水,如果加水,只能加热水!”

    阮软跟了他一个肯定的回应,“你说的没错,不过,说和做是两码事,今天阮家小馆不开业,你就在厨房里做天府酱排骨,有没有信心?”

    “有!不过,你的天府酱排骨,我是肯定做不出来。”

    “绍元哥,每个人做出来的菜味道都不一样,同样的配方,你要有自己的理解,在美味的基础上做出有自己特色的天府酱排骨,这样,你才不会丢失做菜的乐趣,明白吗?”

    阮软其实也会担心,孙绍元把她去上大学之后阮家小馆的压力全部放在自己身上,追求每一道菜都跟她做的味道一样,可是这怎么可能。

    他不是她,也没有好滋味系统,只要他做出来的菜,味道能有她的一半,阮软就满意了。

    因为,伴随着文化墙的传播,来这里的人会越来越多,阮家小馆与其说是个餐馆,更多的像是文化标志,将来也是要走私厨的路线。

    客人不要求多,但是菜的规格跟价格都要提升。

    而这个转变需要时间。

    想到这里,阮软放下抹布,喊了孙绍元坐在她面前。

    “绍元哥,现在是4月份,到我上大学之前,还有5个月。

    我现在有两个方案给你选,第一,把鲜肉小馄饨跟奶白羊肉汤学会学好,以后阮家小馆只做早饭生意,第二,选10个菜,这5个月的时间你必须要学会,味道要达到80分,平均下来,得15天学会学透一道菜,当然这15天你还得做其他的菜,像今天这样完整的一天时间来学,基本不会有,我明确的跟你说,我只有周六周天,放寒暑假才会有时间做菜!”

    这是阮软第一次这么开诚布公地跟孙绍元谈,她很清楚,绍元哥能吃苦,也愿意吃苦,阮家小馆的生意,他一直都放在心上。

    孙绍元有些为难,不知道该怎么选。

    其实阮软更倾向于第一种,毕竟,早餐需要学的少,压力也会更小。

    “如果我选第二种,可不可以让袁超跟着我一起学!”孙绍元突然闻道。

    阮软明白了他的意思,“可以,袁超本来就是按照学徒培养的!”

    孙绍元坐直了身体,认真的说道:“我选第二种,阮软,你放心,我不是故意选难的,或者认不清自己的实力,我是觉得阮家小馆已经发展到现在的规格,再回到以前的模样有些可惜。

    再说了,王琦跟石头不是配合的很成功吗?我跟袁超肯定也会,我都跟你做菜那么久了,像毛血旺,鲈鱼,酸笋鸡这些我都学会了,这一下就三个菜了吧,麻婆豆腐你也说好吃,今天再学天府酱排骨,说不定我还能学会不少的菜,你放心吧!”

    他说这话时,眼睛亮亮地,这种说出自己真实想法,竭力为自己的选择争取的模样,让阮软感觉眼前的孙绍元很不一样。

    整个人都闪着不一样的光芒。

    “软软?”孙绍元看着阮软盯着他不说话,有些不自在。

    阮软笑着对他点了点头,“谢谢你,绍元哥!谢谢你这么为阮家小馆考虑,你放心,我会把菜谱写出来,我没在家,你就按着菜谱学,不过,我得跟你说一点,袁超在做菜方面有些天赋的,他做的回锅肉你也吃过,到时候千万不要有压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