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七十年代双职工家庭 > 第73章 还一个生日惊喜

第73章 还一个生日惊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韩境元像做实验一样专注,热得他脱了所有外衣,就穿一件杨风给他做的套头睡衣。

    把切好的肉条郑重地交给杨风,杨风眼也不眨地裹上面粉三两下就倒进锅里油炸了。

    刚完成的作品转瞬即逝,香味飘出来就没有很心疼了,继续回头揉面。

    他什么都没做过,看杨风也不怎么做饭,做年夜饭才意识到人家是平常不怎么做,做的时候什么都会,危机感促使他一直在想还有什么活儿可干。

    契合的两个人在一起做什么都不无聊,杨风炒好菜,蒸米饭的时候想到一个可以分享给韩境元的好东西。

    “我给你炒个鸡蛋。”杨风兴致勃勃地说。

    韩境元看她在铁勺上倒了点油,打了一个鸡蛋撒了点盐,搅散,就伸进灶口,惊奇地瞪大眼睛。

    火一烧里面的鸡蛋就啪啦作响,杨风拿筷子搅拌了几下,闻到味道就拿出来夹给韩境元吃。

    “好香,没吃过这种味道的鸡蛋。”

    杨风得意地弯起眼睛,翘起嘴角:“那当然,这可是灶上独有的味道,以后常给你做。”

    韩境元爱死她自信的小模样了,好像只有在他面前才能看到活泼一点的她,被心牵着低头亲了他一下。

    两人刚进屋要吃饭,就听见外面有人敲别的门,这一排住的都是姑娘,杨风就出门在灶墙边探出头看了一下。

    也没看见人,但是听到何其正的声音了,这家伙过年时自己买了一只兔子,送到食堂烤好了,这是拿过来送给林诗的。

    真不错,人终于开窍了,而且这俩人进展好像还不错,林诗也收下了。

    韩境元出门拉住她手,这一会儿就冰了,想让人进去,不走心地问:“谁呀?”

    杨风也不是个八卦的人,就进屋跟他讲:“我们部门的何其正你认识吧?他追林诗呢。”

    “林诗看不上他吧?”韩境元说。

    “确实是,不过我觉得快看上了。”

    被子叠好,褥子往里折了两折,露出大半个炕来,底下铺的是老乡家里买的芦苇垫子,两个人坐在小炕桌两侧边吃边聊。

    韩境元说准备结婚事项的事儿,杨风也放在心上了。

    不过她知道这会儿的结婚都是吃个饭就结束了的,要是同时结的婚多还有集体婚姻,领导统一讲话的那种。

    她更在意的是结婚以后申请新房,搬家要准备的东西。

    “建设队的效率实在高,我看到第二季度就能搬一批进去了,要是有你们研究员的,你记得去看看,回来把屋子结构画一下,我好去打家具。”

    韩境元点头:“总工教授他们肯定能过去,我到时候去看。”

    杨风征求他的意见:“你有什么想要的吗?”

    韩境元想了想,摇头,“你住着舒服就行,和你住一起我怎么都行。”

    他是杨风见过最不以物喜的人,从锦衣玉食的环境到物资匮乏的穷乡僻壤也能坚定地搞研究,单纯的性格品质已经不足以概括这个人了,他还有崇高的理想和不屈的信念。

    越是看清这个人,越是对这三十年历史感到震撼,时代里的无名英雄挑起了整个国家的脊骨。

    没多久杨风就给家里写信,说今年十二月六号结婚,杨风正好过了二十岁生日,那天是周六。

    说得越早,沈妈杨爸就越能提前申请好假期,俩人都在厂里举足轻重,一请假就得半个月,各方面都要协调好。

    新的一年,厂里的生产任务又加重了,王部长的新工作计划没有组织处,给了杨风很大权限。

    杨风给组织处开会:“虽然咱们去年做出了很多成绩,但这是不够的,厂里每一个部门都在出成绩,管委会完成了家属楼二期的建设,干部住处也快完成了,家属们需求得到了很大的满足,我们在新的一年也要更上一层楼。”

    第二天下班以后,杨风没打饭带着韩境元回家,煮了一碗长寿面,桌子上还放着一个小蛋糕。

    中午杨风说回来包饺子,其实她打发蛋清手都快废了。

    拿出准备了好久的礼物送给韩境元,是一个大的写生本,上面有第一次见到的韩境元,第一次表演的韩境元,第一次约会的韩境元,久别重逢的韩境元,相亲时的韩境元。

    一直到……求婚时的韩境元。

    杨风趴在韩境元背上看他一页页地翻看,送出去以后又担心对方是否满意,爱情总是令人徒增烦恼。

    “喜欢吗?”

    怎么不喜欢呢?

    这是回国四年第一次过生日,下定决心回国时也没有想到形势如此严峻,竟然跟姥姥就此失去联系,实验是可以让人摒弃情感,但真的有人如此用心时感动都要从心里溢出来了。

    韩境元把本子放在桌子上,拉过杨风紧紧环住她的腰,闷闷地说了声谢谢。

    两人许久都没有说话。

    二月底第一批兔子进行了第三次繁育,第一窝兔子进行了第一次繁育。

    四月,养兔厂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总数突破了800。

    选了一百只兔子回来,正式在厂里也成立了养兔基地,地方就在下游的山上。

    天气暖和起来了,服装厂出了各式衬衣,外套,但数量都很少,开通了缝补业务,也不贵,缺东西就出个材料费,再掏两毛钱就可以了。

    市里配额里有西装布,放在供销社也卖不出去,杨风就买过来,制了一批西装,给厂长,书记,王部长推销了一套非常正式的,在店里做了一批日常能穿的流(山)行装。

    广告效应极为明显,大批量做过一次的衣服后面都不出大量,这会儿大家都是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工资再高也节俭。

    出过的衣服只是告诉大家服装厂可以做这个,后面再有人要就跟定制差不多了,提前说一声,过几天来买。

    服装厂最大的成就就是教会了五十多个妇女同志使用缝纫机。

    当时有两张压在手里的票,又被买了回去。

    在服装厂学了技术,又能赚钱,相信有了货源两个家庭肯定会愿意买一台回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