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境界详分
白行简听到唐若山的这一番话后,若有所思。
只是唐道兄也说的太笼统了一些吧?
自己好像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
就当白行简想要让唐若山详细讲讲,这其中的门道时。
唐若山突然偷偷摸摸的对着白行简,促狭的笑了一下。
只是好巧不巧被白行简看了一个正着
白行简立马明白了过来,唐若山就是故意停顿了一下,目的就是戏弄一下自己。
他看了看唐若山,心里默默嘀咕了起来。
&34;唐若山这家伙,一开始遇到他的时候,感觉挺老实一人啊!怎么到了现在,感觉像是变坏了一样?&34;
唐若山见白行简看到自己的小动作,立刻就恢复了之前憨厚的模样,继续给白行简解释起修行界的境界一事:
修行界中分为五层境界,第一层:通法性,意思就是已经懂得了如何修炼,虽然天下有诸多妙法,但万变不离其宗。
这一层又分为三层境界:养精、练气、存神。
意思也比较通俗易懂,人体有三宝,分为精气神,第一阶段就是按部就班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从而一步步踏入修行。”
第二层呢!又叫会跟源。
因为精为玉花,气为金花,神为九花,三花聚于头顶,人不像树,其根在于头部,从此灵力天地之中源源不断的灌入人体,可称‘会根源’,到达了这一步,堪为成为金丹客,方是我辈人。
其中又分为:阴阳境(调和阴阳),坎离境(捉坎填离),鬼仙境(又称为飞升、半仙)。
阴阳境:它的意思就是体内阴阳调和的差不多了,达到初步圆满,体内的灵力达到一种平衡,乃至相生相济!
至于坎离境,和阴阳境的意思差不多,将体内的精气神融为一体,达到阴阳互补的状态。
至于鬼仙,字面上的意思是清灵之鬼。因阴灵不散,所以称之为仙。
这里指的是初步超脱轮回,不被城隍庙记录在案,免去轮回之苦,半只脚踩在了仙人境界。”
第三层,叫注神体,达到这一境界,将金木水火土‘五气’注入身体,藏于肺肝肾心脾,从此铸成神体,成为神仙。
这一层分为,人仙,地仙,仙人(神仙),三层境界。
而人仙者,为不悟大道的修士,执着于某一种道法,用心苦修,最终粗略交会五行之气,形质得以稳固,不受八邪,即为人仙,但却有种种缺陷,乃为长生途中小成之者而已。
地仙:天地之半,有成为神仙的资质。虽然五行颠倒、三田反复,烧成丹药永镇下田,炼化形体,停留在世间而得长生不死,但仍然未悟大道,止于小成之法。
神仙:地仙厌居尘世,不间断地用功,炼形成气而达到五气朝元,三花聚顶的境界,待到功行圆满,便成纯阳之躯,脱质升仙,便是神仙。 ”
第四层境界,为避三灾。达到这一境界,可称为造化烘炉下方大乘真仙。
三灾就是天雷,阴火,赑风。心居中虚,治五官,肺在上,为华盖,庇护五脏。
这时身体就像一个炉子,锻三花,炼五气,而三灾就如同添加的柴火,所以又叫做造化烘炉。
这一层又分为真仙(天仙、真人),玄妙真仙,大乘真仙,三种境界。
天仙:地仙传道于人间,在修道方面有功,而在人间传道有行,功德行满足,渡劫飞升以返洞天,便是真仙。
玄妙真仙:与造物同参,悟得大道,阴尽阳纯,身外有身,脱质升仙,随时随地可以散聚元神,天上人间,任意寄居。
这时,就当白行简听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的时候,唐若山突然停了下来。
白行简等了好一会,也没有继续,他脸色疑惑的看着神色尴尬的唐若山,不明所以。
甚至心中还有一点点的不满
因为此时的白行简,就如同一个行走在沙漠中的旅人,好不容易遇到一座绿洲,又在绿洲中发现了一眼泉水,正喝的畅快的时候,突然被流沙吸收了一样。
那滋味,别说有多难受了。
唐若山看着一脸欲求不满的白行简,也唯有苦笑,笑容中更多的是歉意。
而白行简看着半天不开口的唐若山,看着他尴尬的神情,还以为是涉及到了唐若山师门中秘密,于是开口轻声询问道。
“唐道兄,怎么了,是不是后面的修行境界涉及到了你景天观的秘密,你不方便透入?”
唐若山听到白行简的话中提及到自己的宗门,脸上原本尴尬的笑容,又转化为苦笑。
看的白行简是越来越迷糊。
好在没过一会,唐若山就开口解释了起来。
至于解释的理由,让白行简听完之后,也是啼笑皆非。
无他,就是景天观成立到现在,除了唐若山的大师兄,也就是现在已经失去神智、疯了的许至仙外。
包括唐若山的师父在内,都没有修炼到第十二境的大乘真仙境。
所以,理所当然的不知道大乘真仙境界内的风采。
至于第五层的证道果,就更是传说中的境界了。
据唐若山的师父所说,在这八千年内的这段时间里,就没有人的修为能够突破大乘真仙。
所以现在的修行世界,最高的修为也就是大乘真仙圆满。
了解到了真相之后,白行简也就不再强求。
这倒是让唐若山悄悄的松了一口气。
在唐若山的这一通灌输之下,白行简也是收获满满。
他站起身来朝着唐若山作了一揖,表示对他传道的感谢。
毕竟这些虽然是修行界通俗的修行常识,但对于白行简这个刚刚踏入修行界的新手来看的话,还是弥足珍贵的。
当然,目前知道这么多的修行境界,也足够白行简消化很久。
毕竟像什么大乘真仙境,对于他来说还是太远了。
看到白行简朝着自己施礼,唐若山赶紧避让开来。
对于他来说,这些都是修行界的常识,不足以受白行简这一礼。
在任何一个有些底蕴的门派来说,都可以打听的到,加上白行简对他和大师兄的恩情,他可做不到承受他这一礼。
只不过,向唐若山追问完修行境界一事之后,白行简对于自己的境界也甚至不解,于是他又将眼神放在了唐若山的身上。
唐若山一看到白行简询问的眼神,忽的,就有了一种不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