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全球听证会:我成了秦始皇辩护人 > 第一百二十一章 圣人和半神的压力!危局!林风开始辩护!

第一百二十一章 圣人和半神的压力!危局!林风开始辩护!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山洞壁画?”

    “竟然连壁画都有?”

    “这……这不可能!”

    “怎么会有三千多年前的壁画,保存至今?”

    ……

    各国辩护人们,纷纷面露惊愕。

    整个听证会现场,也是瞬间响起了一片惊呼之声。

    与此同时。

    所有辩护人的目光,都锁定在了沸迪身上。

    确切的说,是沸迪手中那几张照片上。

    发现3000年前的石刻史料,就已经很让人震惊了。

    但是,

    3000年前的壁画,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而壁画,比起石刻史料,更加难以保存。

    首先。

    石刻记录,用的是刻。

    而壁画,虽然也有很少的一部分,用的是刻的记录手法,但大部分都是用古代颜料,所作的画。

    而墙体和石层,本就容易脱落,更不用说上面的颜料了。

    再加上。

    壁画的面积,普遍很大。

    再加上,都是在山洞内,或者是室内建筑。

    经过这么多年的地质运动,绝大部分山洞,房室,早已经坍塌。

    就算没有坍塌。

    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修缮中,原本的壁画也已经全部被抹除,取而代之的是新时代人所留下的记录。

    直到目前为止。

    整个蓝星,虽然也有壁画出土,但也绝对没有三千年那么久。

    各国辩护人,盯着沸迪手中的相片,眼中带着前所未有的惊叹。

    就连原本只是在认真聆听辩护的林风,此时也是挠有兴致的看向沸迪手中的那几张照片。

    在蓝星这个世界。

    三千年多年的壁画,还没有出土。

    但是,

    在地球的时候,林风曾经就参与了一次距今4000多年的壁画挖掘。

    那就是,在地球上,震惊国内外的石峁遗址!

    石峁遗址,是新石器时代城市遗址。

    占地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也被专家们誉为“华夏第一城”。

    虽然石峁遗址在这个世界,也依然存在。

    但是,

    自从林风到来以后,文明法庭就骤然降临。

    为了应付每一场听证会,林风只是挖掘出了,与听证会相关的史料文献。

    再加上。

    由于每一次准备时间都很仓促,所以在挖掘这些史料的时候,虽然会尽可能的保护史料,但是基本上都是以速度为主。

    而石峁遗址,单单是占地面积,就超过了400万平方米,再加上石峁遗址毕竟年代久远,如果想要挖掘的话,必须要严格做好保护。

    所以林风准备,等听证会结束之后,在将其挖掘。

    现在如果去挖的话。

    一是对听证会暂时没有什么帮助,在一个也因为面积巨大,以及开采难度,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耽误与听证会相关史料的挖掘。

    而沸迪,竟然拿出了三千多年前,有关大卫王记载的壁画?

    别说是在蓝星了,就算是在地球,都没有出过这种事情。

    这也是林风提起兴趣的原因。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

    亚特兰蒂斯鱼人,将沸迪面前的史料移至自己的身边。

    另外一只手中的三叉戟,贴在了照片上。

    与此同时。

    在蓝星,古戴胜鸟国,壁画遗址附近。

    一道微不可查的蓝光,将壁画上的画像扫描。

    过了大概足足有十分钟。

    “我宣布,辩护人沸迪所提供的史料,真实有效!”

    此话一出。

    全场,更是一片哗然!

    虽然他们心中,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是在听到这壁画是真实的时候,还是难免震惊了一波。

    与此同时。

    也有不少吃瓜辩护人,将目光停留在了林风的身上。

    接下来,第三个陈述史料的,便是林风。

    与此同时。

    正在观看听证会的龙国民众们,也都有些紧张。

    毕竟,

    前面莱诺,以及沸迪的表现,可以说直接将第二轮推向了顶点!

    两个人所辩护的对象。

    一个是被西方,奉为圣人的贞德。

    另外一个,是半神级别的人物!

    两个人的生平,基本上可以用传奇来形容!

    一个,近乎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数次精准预言了之后的事情,仿佛有神明的指示一般。

    而另外一个,

    从其生平来看,还真的是众神所眷顾之人。

    不仅人格魅力爆棚,对男女都有无差别的吸引力,而且在常年的逃亡之中,不仅能够化险为夷,甚至还有两次反杀的机会。

    两人的运气,都可以说是幸运到了极点。

    而在他们眼中。

    林风所辩护的对象,只是一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皇帝罢了。

    在第一轮的表现中,也是中规中矩。

    在一个西方圣人,和一个半神的压制下,一个普通的皇帝,又能掀起多大的波澜?

    林风,能赢吗?

    各国辩护人纷纷好奇,林风接下来会如何辩护。

    至于龙国民众们,则只是单纯的担心。

    毕竟在他们眼中。

    这一次开挂的,是对面。

    而且民众们虽然只是在看,但他们也不傻。

    经过这么长时间,他们岂会看不出,那四个人是穿同一条裤子?

    可以这么说。

    他们四个主要辩护人,只要有一个赢得了胜利,那便是所有人都赢得了胜利。

    而林风。

    要么,自己获得胜利。

    要么,在第四场听证会上一败涂地!

    “辩护人林风,请陈述你的观点。”

    亚特兰蒂斯鱼人的声音传来。

    也正是将所有辩护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了林风身上。

    就连弗朗西斯等主要辩护人们,也都一脸轻笑的看着林风。

    莱诺和沸迪的表现,实在是太顶了!

    他们到要看看,

    林风接下来,会做怎么样的辩护?

    而此时。

    林风又何尝没有感受到,那一道道目光?

    虽然他心中也承认。

    贞德和大卫王,确实都是比较幸运的人。

    但是,林风并没有任何惊慌。

    现在仅仅是开胃菜而已,还远远没有到放大招的时候。

    林风沉思了片刻,稍稍组织语言。

    “光武大帝的童年,大家都已经知道了。”

    “元始三年,光武大帝刘秀的父亲刘钦在南顿县县令任上去世,年仅9岁的刘秀与兄妹便成了孤儿,生活无依,被远在南阳郡蔡阳县的叔父刘良所抚养,成了普通的平民。”

    “年幼的刘秀,其实并没有表现的太过出彩的地方,他只是勤于农事,安心务农。”

    “刘秀的兄长刘縯好侠养士,并时长取笑刘秀。”

    “当时朝政已经日益衰败。到了汉成帝之时,成帝昏聩不堪,委政母族。致使以太后王政君为首的王氏外戚集团独揽了朝政大权;又专宠赵氏姐妹,从而形成了“赵氏乱于内,外家擅于朝”的局面。”

    “汉哀帝死后,王政君之侄王莽连立汉平帝、孺子婴两幼主,其地位历经“安汉公”、“摄皇帝”。”

    “初始元年,王莽篡汉,建立了新朝,建元“始建国”,西汉终于灭亡。”

    “而新朝天凤年间的刘秀,到长安入读太学,随名儒许子威治《尚书》,略通大义,并结识了邓禹、朱佑等人。”

    “新莽末年,因其推行的改革不切实际,又触动了上至豪强、下及平民的利益;加之水、旱等天灾不断,广袤中原赤地千里、哀鸿遍野。”

    “数十股大小农民军纷纷揭竿而起,大批豪强地主也乘势开始倒莽。顿时,海内分崩,天下大乱。”

    “而光武大帝刘秀,也和大卫王,圣女贞德不同。”

    “他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

    “当书事故农民军揭竿而起的时候,刘秀依然在观望,等天下确实大乱之后,方才起兵。”

    “地皇三年,十一月,刘秀带领宾客从宛城来到舂陵,刘縯起兵。”

    “而在这个时候,刘秀的个人魅力,以及幸运的属性,才开始展现。”

    说到这里。

    林风顿了片刻。

    与此同时。

    龙国民众们,也纷纷打起了精神。

    从林风的口气来判断,刘秀似乎并没有那么不堪?

    正当龙国民众心生疑惑的时候。

    林风的声音,也继续在听证会现场响起。

    “起初刘縯起兵时,宗族子弟们都不愿意跟随,毕竟这可是掉脑袋的事情。”

    “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宗族子弟们纷纷逃跑。”

    “正当刘縯无可奈何之时,刘秀穿绛衣大冠,同族惊叹“谨厚者亦复为之”,才安下心来。”

    “在起义之后,刘秀兄弟手下,兵少将寡,甚至在初期时候,刘秀都没有战马可骑,都是骑牛上阵。”

    听到这里。

    一众辩护人们,都不由笑了。

    听过骑马的,也听过骑骆驼的,甚至还有骑大象的。

    但是骑牛的,还真是少见。

    “杀死新野尉,刘秀才有了战马,而后又杀死湖阳尉,占领棘阳。”

    “随后遭遇新军,义军大败,刘秀单马遁走。”

    “然而没过多久,刘秀就和刘縯一起,快速拉起一股新的势力,并且大败新军,将之前打败过他们的将领杀死。”

    “更始元年,西汉宗室刘玄被绿林军的主要将领拥立为帝,建元“更始”,是为更始帝。”

    “刘縯及南阳刘姓宗室极为不满,只是迫于在联军之中,绿林军人多势大,又有强敌在前,只得暂且作罢。”

    “而后刘縯被封为大司徒,刘秀则受封为太常偏将军,更始政权建立,复用汉朝旗号,此举大大震动了新朝,王莽即遣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发各州郡精兵共四十二万扑向昆阳和宛城一线,力图一举扑灭新生的更始政权。”

    “同年五月,刘秀坚守昆阳,昆阳汉军仅九千人,众恐不敌,欲弃城退守荆州故地。”

    “刘秀以‘合兵尚能取胜、分散势难保全’为由,说服诸将固守昆阳。”

    “而此时的昆阳,已经被新军围的密不透风,然而万万没想到,刘秀竟然能在这铁捅阵中顺利出城。”

    “王邑等人自恃兵力强大,扬言‘百万之师,所过当灭,今屠此城,蹀血而进,前歌后舞,顾不快耶!’”

    “随后,大军长驱直入。”

    “然而城内将领始终固守城池,直到新军久战疲惫,刘秀率领步骑万余人驰援昆阳。”

    “此战,原本谨小慎微的刘秀,如同变了个人!”

    “刘秀亲率千余精锐为前锋,反复猛冲,杀的敌人丢盔弃甲。”

    “就连那些平日里,认为刘秀谨小慎微的将军们,都忍不住赞叹,‘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

    “而后,刘秀带着兵马长驱直入,以三千人,在万余人中击杀新军主帅!”

    “新朝号称百万大军的主力覆灭于昆阳城下,三辅震动,新莽政权土崩瓦解。更始元年九月,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混战之中,新朝覆灭。”

    “在昆阳之战中立下首功的刘秀马不停蹄南下攻城略地时,刘秀的长兄大司马刘縯被更始帝所杀。”

    “刘秀强忍悲伤,韬光养晦,忍辱负重。”

    “虽然昆阳之功首推刘秀,但他不表昆阳之功,并且表示兄长犯上,自己也有过错,并且不敢为刘縯服丧,‘饮食言笑如平常’。”

    “不过在独居时就不吃酒肉,枕席间往往有泪痕。”

    “更始帝本因刘縯一向不服皇威,故而杀之,见刘秀如此谦恭,反而有些自愧,刘秀不但未获罪,反而被拜为破虏大将军、武信侯。”

    “随后,更始帝虽未杀刘秀,心中却是对刘秀更加猜疑,让刘秀去黄河以北诏安。”

    “原本是必死之局的刘秀,竟然出乎意料的在黄河以北壮大。”

    “更始三年,在赤眉军和刘秀大军的两路夹击之下,更始政权土崩瓦解,刘玄被迫向赤眉军出降,最终被赤眉军所杀,葬于霸陵。”

    “而后,刘秀称帝,紧接着收取关东,平复陇西,攻略川蜀,实现光武中兴。”

    说道这里。

    林风便没有继续说下去了。

    很多细节他都没有继续说明,而这些细节,并不急于现在去说。

    一众辩护人听了林风的陈述之后,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

    毕竟,

    只是按照林风的诉说。

    刘秀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

    虽然也可以算得上幸运,但是比起圣女贞德和大卫王的经历,还是显得太过平庸了些。

    当然,

    这其中,也有林风并没有说其中细节的原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