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董卓至北宫
很快。
北宫之外被虎贲、西园残军两部团团拱卫。
城门口,董卓率部抵达。
他用手遮在额上抬头看,笑问道:“覆之何在啊?这一路过来,可叫我想念的紧。”
门楼上,年轻的男子手扶女墙微笑:“我认得仲颖公,仲颖公竟认不得我吗?”
听到此人接话,不只董卓,整个并凉军的高层都纷纷望去。
见之无不惊!
这点年纪……实在太年轻了!
如今参在朝局中者,袁隗、张让都是老油条,今日过来的董卓也年近花甲。
袁绍是袁家二代,但他的长子也和秦沧一般年纪了!
并凉军中,跟秦沧一样年纪的,能做到校尉的都屈指可数。
何况这样耸立朝堂,暗操天下大局?
“覆之果然年少有为。”董卓由衷叹息:“如你这般年轻豪杰,遍寻并凉,无能与你匹敌者啊。”
“岳父说笑了。”李儒轻轻摇头:“秦将军这种人才,已称得上是天下无双了。”
岳婿两人一唱一和,似乎别有意味。
并凉军中多是武夫,天生有股不服人的劲头,眼神都有些许变化。
一片恭维之声中,秦沧走下城门,领董卓入门。
“此城中容得下多少兵马?”董卓问道。
“驱逐袁绍后,正好可添兵五千。”秦沧道。
董卓大笑:“覆之,你我虽初次见面,却情同兄弟,就不能宽容一二吗?”
董昭在侧,立即走出:“仲颖公,不通融的话,哪有五千之众入城的道理呢?”
董卓一拍脑门:“倒是我不懂事,不懂覆之一片苦心了!”
手一挥,安排牛辅等重将统兵在外,与秦沧携手而入。
百官闻风乱走,不知所措。
“诸君何须慌乱至此?”
谏议大夫种邵是个有种的,他大声喊了起来:“董仲颖汉家之臣,秦覆之虽出身草莽,在雒阳之举称得上大胆,但也勉强算守规矩的。”
“此二人,难道敢屠戮百官吗?”
众人这才稍稍安定。
“那我们当往何处去,各自归府?”又有人问。
“国家发生大事,我们吃的朝廷俸禄,哪能回府避难?”士孙瑞怒斥:“去北宫之外,看看双方到底如何处!”
一众官员,纷纷赶往北宫之外。
秦沧董卓是大队行动,稍在后方。
路上,董卓见到了贾诩,坐在马上笑道:“自东走以来,我自认最明智的举措,便是让文和入京。”
贾诩连忙作揖。
董卓也没有将其召回部下的意思。
一则其人虽偶有谋略,但比起自家女婿终究还是差了。
二则他是凉州人,而自己是凉州第一位的话事人,他在秦沧那边,不正好替自己做个眼睛?
至于第三嘛……有个中间人,更利于双方关系。
董旻又迎了上来。
董卓当场夸赞:“吾弟未让为兄失望!”
董旻大喜:“都是执金吾成全,文和兄指路,才促成今日大事。”
“嗯。”董卓缓缓点头,又问:“城中叛军何在?”
董旻一愣,接着冲北指:“叛军往北逃了。”
“岳父。”李儒道:“我等初入京,当先去拜见太后天子。”
“太后已归北宫。”董旻回答。
“速往!”
北宫之外。
先是虎贲、西园近两千之众拱卫。
又有百官在外。
当秦沧、董卓马到之时,人群一阵骚动。
王允站了出来,向两人行礼:“二位,此来为何呢?”
“子师何必明知故问?”秦沧在马上答礼,笑道:“有人捏造事实,在君前诬告我,又推动外军攻城,行叛乱之举。此来,自是为了铲除奸逆。”
“奸逆何人?”
“袁氏及其党羽。”
“董公目的亦是如此吗?”王允又问道。
“不错。”董卓点头:“妖孽乱国,使朝廷动荡,我在西边,听说朝廷空有百官,却不能安稳局势,这才赶来。”
“惭愧!”王允拱手叹气:“二位之请,可呈入北宫,待太后天子定夺便是,以兵犯之,有失妥当。”
“说什么屁话!”
秦沧身后,有武人乱糟糟的开口:“你们要是讲道理,怎会突然抄我们的家?又突然纵容袁氏,发兵来攻打我们?”
“今天不给出一个说法,谁也别想走!”
“兄弟们,你说对不对?”
“对!对!”
黑山军摇晃兵器,大声咆哮。
“我们要个说法!”
“谁害的我们,把人头交出来!”
百官失色。
后方,张让知道躲不住了,只能立在宫门楼上出面,并高声喊道:“秦覆之,还有所部黑山军,你们被针对,难道不应该吗?”
周仓破口大骂:“死太监,把话说清楚!”
张让冷声道:“谋杀大将军,难道你不该死吗?”
接着,他又转头问董卓:“董将军自诩国朝之臣,又属大将军府管辖,难道不应该给大将军报仇吗?”
董卓嘿嘿笑了两声:“还轮不到你这个宦官来教我做事。”
这句话,既表明了自己和宦官对立的立场,又没有保证自己不会追究秦沧杀何进一事。
秦沧面色淡然:“张让,有罪与否,是你一张嘴就能定的吗?”
“早知你要狡辩,准备好了证人在此!”
张让手一挥,几个所谓的‘证人’便被推了出来。
他们直言,是秦沧授意他们杀何进之事,为此特意将西园残军交于张让。
秦沧极度不屑:“这样的证人,要找一千个都不难。”
“你是要否认吗?”
“是你找的人分量不足,说话不足信!”
“我这也有位证人,还请诸位同做见证。”
秦沧回头,高喊一声:“请骠骑将军!”
董重被一群护卫簇拥着上来。
张让一看,就知道董卓要卖自己了,当即大呼道:“秦沧!你果然窝藏杀害大将军的要犯!”
“不错,捉拿董重归案,是朝中早有定论的事情。”
“董重素与大将军不和,又在蹇硕死后掌西园残军,他是凶手之一,这是毋庸置疑之事。”
袁氏党羽,纷纷附和发声。
“妖言乱朝,才使我蒙受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