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身为反贼,幸得仙子青睐 > 第188章 重提先帝之死

第188章 重提先帝之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贾诩沉思不语。

    “文和先生?”

    “哦!”

    贾诩回过神来,道:“将军差我前来,是要与大将军府和袁氏交好。”

    “这个是自然……只是秦覆之入城一事,先生没有什么看法吗?”董旻有些急躁的问道。

    “这倒是好事。”贾诩笑了笑:“有秦覆之的压力,他们更容易接纳将军了,见我来了,只怕迫不及待的拉拢。”

    “秦覆之呢?秦覆之呢!”董旻情绪有些不稳定:“兄长何时能到?若是他到之前,大将军府败给了秦覆之,我们岂不是都要遭到清洗?”

    “应该不会吧?”贾诩并不是很肯定,又说了一些诸如‘袁绍援军将至’、‘城内兵力依旧优胜于秦沧’之类的废话云云。

    “先生不要分析局势了!”董旻端起桌上的水喝了一大口:“这人相当狠,太傅和大将军都吃了他的亏,差点被他留在北宫回不来了!您倒是拿个具体的法子。”

    “哪有什么具体的法子呢?”贾诩摊了摊手:“先依照将军吩咐的照办便是了。”

    董旻顿时心生失望。

    他认为兄长在这个节骨眼上会派个智谋之士来,没想到就是个带话作使的庸人。

    送走董旻,深知老爹为人的贾穆才问道:“父亲,现在局势摸清了,我们该怎么应对?”

    “怎么应对?我们为何要应对?”贾诩笑着摇头:“你我父子既无立场,又哪用得着为此废神呢?”

    “我们是董将军派来的,哪里没有立场?”贾穆不解。

    “糊涂!”贾诩瞪了他一眼:“董将军所谋甚大,可惜野心有余,施政不足……依为父看来,他有以武谋权之心。”

    “董将军为凉并之霸,军中根基深厚,难道不可为么?”贾穆问道。

    “想多了!”贾诩冷声一笑:“自黄巾以来,地方逐渐做大,拥兵自重,皆坐观局势,以待天时。”

    “如辽东之公孙瓒、益州之刘焉、徐州之陶谦,皆在此列……凉并之人,素为关东士所恶。”

    “倘若董将军以武霸政,你认为他们会坐视吗?这些人必将群起而攻之!”

    “董将军行事豪侠,能服凉并羌族武人之心,但武人跟朝臣是一回事吗?”

    “他便是真能入洛阳、掌朝局,最终也躲不过朝内诸臣厌恶、朝外诸侯群攻的下场。”

    贾穆听得入神,忍不住问道:“那秦覆之呢?”

    “此人有三条路。”

    “哪三条路?”

    “第三条,被何袁等人覆灭于京内,此为最下等,说明此人虚名大于能力。”

    “第二条,想尽办法引兵入城,诛尽何袁,手握朝权,此为次等,说明此人武略有余而谋略不足。”

    贾穆更不懂了:“能掌握朝权还不好吗?”

    贾诩失望的看了一眼儿子:“那讨伐他的人,除了关东诸侯外,还得加上董将军和皇甫义真。”

    贾穆恍然再问:“那最上等呢?”

    他笑了一声:“你我不是他家的臣子,又何必为他去费这脑筋呢?”

    贾穆心里好奇,又知道父亲的性子,只能放弃:“父亲,那您在京中打算如何活动?”

    “宦官已是西山之势,他们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跟着秦覆之风险太大,而且此人到底有多少能力,尚不可知。”

    “我们自然站何袁这边,促进袁董联合……嗯,这是明面上的事情。实际上,我想寻个闲职,避避风头。”

    贾诩说完不禁摇头:“原本这天下局势,我还自认看得透彻,可自从冒出一个秦覆后,诸事便如脱弦一般不可测起来了。”

    “时间不早了,先休息吧。”

    “是。”

    ……

    夜里的秦沧根本没得歇。

    他先安顿好各部,又让人将蔡琰抬了过来,送到蔡邕面前,向其道歉。

    蔡琰是来帮忙的,结果奶甩的太多,反噬严重,至今虚弱,时而昏迷。

    “无妨。”

    蔡邕摇头,揉了一把憔悴的脸,伸手从蔡琰头顶拂过:“筋足气壮,神宁灵满。”

    清气滚滚之间,蔡琰脸色迅速好转,紧皱的眉头舒展,眉毛轻颤。

    负责护卫的赵云第一次眼瞪得接近周仓了。

    “这!”秦沧也差点吓垮了:“言出法随!?”

    麻麻,这里有人开挂……

    “言出法随?没有那么夸张。”蔡邕摇头,状态肉眼可见的变差,随即向秦沧解释起来。

    儒家三品,名为立言。

    消耗自身精气和积攒的功德,对面前的人和物产生影响。

    在操作过程中,如果所立之言是先圣前贤所留,那对自己的消耗就会大大降低——原因是更高层次的大儒,他们所立的‘功’和‘德’已成为了一种客观存在的规则,言彼所言,借彼之功德。

    但如果完全原创,消耗就会很大。

    再则,立的‘言’和现实改变越大,消耗越大。

    还是变态……秦沧又好奇对方拥有多少实战能力。

    能不能上来就一句:袁术你妈死了。

    蔡邕也不多解释,先是手指了指赵云,随后又放弃了,转而选择了周仓:“解刀。”

    啪嗒!

    周仓的佩刀突然一松,自然落地。

    “能让他手抽筋吗?”秦沧显然兴趣很足。

    “可以。”蔡邕点头:“对方境界越低,对我而言消耗越少。”

    他现在还没有彻底迈入三品,能力表现不足。

    最后,他又明确的告诉秦沧:赵云身在超一流,且根基非常深厚!

    我早就知道了,他跟我一样,都是老六……

    次日,朝议。

    秦沧正衣冠,带着几个武人护身,走入南宫大殿。

    气氛剑拔弩张,一道道目光盯着这个新来者。

    多是眼神不善,内心万分不爽。

    一个二十岁的贼,执金吾……什么概念?执金吾位同九卿,副级!

    出乎意料的,朝堂格外安静,多方都默契的没有提起昨晚的事。

    毕竟,蹇硕出北宫、擅自进攻大将军府,算不得什么正规操作。

    而何进、袁绍等人大闹北宫,更是见不得人的勾当,谁敢往外吹?

    至于秦沧……这货是昨晚唯一得利且不亏的人。

    从城门砍到宫门,从羽林、虎贲砍到卫尉、北军,整个禁军系统折在他手上的人数以千计。

    还想怎样?

    还想让满朝文武给他颁个奖吗?

    至于对秦沧的身份问题,众人也没有疑问:秦沧为执金吾,这是早已通过的事情。

    昨夜的内斗,是规则之外的解决手段。

    而且,已经有了结果。

    今天的朝议,就是对结果的公布和分割。

    故,何后发话之时,第一时间便是肯定了秦沧的‘贡献’。

    紧接着便是各种封赏。

    除了早已议定的官职外,便是大批真金白银的赏赐。

    对于此,何后并未吝啬,再次对困难的国库进行了挤压。

    而紧接着,便是将秦沧部下兵马,安排进入禁军秩序。

    只有这样,他的人才能名正言顺的待在洛阳城和北宫。

    等到这一切敲定下来,何袁一党自然心情沉重:此贼算是彻底站稳了!

    另:

    卢植官复原职,任尚书台户曹吏、领兵楼祭酒;

    其女卢藻人北宫卫士令——很明显,这是对卢植‘蒙冤’的补偿。

    为何蒙冤?先前大家说秦覆之是反贼,结果人家现在彻底洗白了,反贼之论自破,卢植当然就是被冤枉的了。

    至于北宫卫士令,为卫尉属官,负责护卫北宫安全,是可以跟何后零距离接触的军事岗位。

    张让入尚书台,自刘宏死后,宦官再次掌权——这代表的不只是张让站起来了,而是皇权凝聚起来一分。

    而皇权的凝聚,竟然依靠的是一个黑山贼,岂不讽刺?

    除了这些人外,何后还做了一些特殊的安排:

    冯方,由大司农改为廷尉,掌司法;

    王允,由使匈奴中郎将迁卫尉,掌一部禁军;

    朱儁,迁光禄勋,这是个重要军事岗位,其部署有: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奉车都尉、驸马都尉、骑都尉、光禄大夫。

    当然,军权从来不是一纸诏书就能获得的。

    例如虎贲中郎将是袁术,他能听朱儁的?

    奉车都尉是董旻,他能听朱儁的?

    何后把朱儁安排过来,有夺权分权的意思,为的是形成均势,以增强皇权。

    曹操典军校尉的头衔被拿掉,再任骑都尉——当年他讨黄巾的时候就担任过这个官职。

    除冯方外,王、朱、曹这几人都有个特点,那就是秦沧的‘手下败将’。

    并且在失败之后,他们惨遭袁氏为首的士族抛弃——更何况,他们本就不能直接归结为袁氏一党。

    只是说,何进袁氏势大,他们要在朝中混,不得不和他们亲近罢了。

    如今何后将他们重新启用,拉拢之意相当明显,他们的阵营跟脚也将随之转变。

    诸多任命之后,贾诩上殿。

    他不是傻子,没有在这嚷嚷董卓的诛宦旗号。

    “京都事已平,董仲颖当早去并州赴任。”何后道。

    “谨遵太后圣言!”贾诩连忙作揖。

    京都事平?

    昨夜只是小乱,大乱还未开始,距离事平还远着呢!

    随即,又是对贾诩的人事安排。

    他是董卓送到京城来的,让其留任京都,算是对董卓的信任,也是建立双方的沟通渠道。

    最后,袁愧出列:“虎贲中郎将麾下虎贲中郎有缺。”

    虎贲中郎是虎贲中郎将的属官,秩比六百石。

    张让赵忠脸上的喜色稍退,董卓都在函谷关那边喊诛宦了,他们能要的到此人么?

    倒是董重极不甘心,想要将贾诩讨来做个属官。

    何后笑容颇冷。

    她与太皇太后董氏一脉是死对头,焉能如其所愿?

    她将目光投注于秦沧。

    秦沧却在紧盯着贾诩,心头意动不已。

    这就是毒士贾诩?

    看着不像啊……干瘦干瘦的,像是披上了袍服的农夫,天生一副好人相。

    神情颇为木讷,眼神中也看不出多少智慧。

    他倒是想出言招揽,问题是他手下的属官名额有限,一个千石执金吾丞给了审配,剩下的就是三百石的武库丞了。

    三百石……还没大点的县局长大,他哪开得了口?

    终是老卢官场老人,脸皮较厚,他直接道:“执金吾初入洛阳,手下正缺人手,我观贾文和老成而有谋,可为其辅佐。”

    “手下缺人手?”何进冷笑。

    缺人手狂砍洛阳一条街?

    一个手下只有七百名额的执金吾带着五千多精锐入京,你还有脸说他缺人?

    按照程序,秦沧手下得裁军!

    只是大家清楚裁不动,也就没提罢了。

    袁愧则道:“贾文和曾举孝廉为郎,六百石已是委屈他了,哪有任三百石小吏一说?”

    加之,贾诩是董卓派来的人,而董卓现在站队何袁。

    贾诩最终任虎贲中郎,跟着袁术去了。

    秦沧眉头稍皱,有些担忧:给袁术添上这么一个助力,这二世祖不是也犀利了起来?

    “覆之在担心什么?”蔡邕低声问道。

    “此人多谋。”秦沧直言。

    蔡邕很是讶异,上下打量了贾诩一眼:“勿忧,再多谋也要有人听他的才行,路中悍鬼袁长水看不上一个凉州老夫的。”

    路中悍鬼袁长水是袁术的诨号,指的是他喜欢跟诸公子飞鹰走狗、扰乱民生、嚣张跋扈;而彼时的他还担任着两千石的长水校尉,所以百姓以号之。

    希望如此吧……秦沧点点头。

    恰好贾诩谢恩后退,悄然看了他一眼。

    四目相对,秦沧报之以善意一笑。

    贾诩诚惶诚恐,连忙作揖后退,一副你是大佬我惹不起你的架势。

    “此人境界很高。”蔡邕又道。

    “什么境界?”

    “超一流。”

    “他的超一流……是跟正统儒家一样的手段吗?”

    如果是这样,那貌似作用不算很大?顶多就是一个大号茅坑罢了。

    “未必,修身境走的路不同的话,能力只有他自己才清楚。”老蔡摇头,表示这一点他看不出来。

    老蔡自境界提升后,凭借境界优势,他几乎成了‘天眼’,老六们在他眼皮子底下也极难躲藏。

    安排完贾诩后,本应散朝,不曾想赵忠却站了出来,抛出一个重磅炸弹:“先帝之死存疑,当查!”

    轩然大波。

    “荒唐!”

    “帝已崩,岂能让宦者胡言惊扰?”

    “其罪当诛!”

    “诛宦!诛宦!”

    何后凤目微凛:“诸卿稍静。”

    声音乃止。

    眼见着袁愧要站出来,何后便道:“既然存疑,那查一查便是,也好一解百官与苍生之疑,毕竟皇家无小事。”

    随后,她还安排了查此案的人手:卫尉王允、廷尉冯方、执金吾秦沧。

    显然,这是朝议之前,她和几个宦官便敲定好了的事情!

    三者之中,没有一个是何袁的人,秦沧更是袁氏的死对头!

    下方多是人精,很快便明白了何后的意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