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太原局势,于夫罗的选择
继张述、鞠义、赵云等前沿部队后。
秦沧又带着新收的张郃、高览,以及战马重新补充的两营乌桓突骑,直扑西面太原。
声势浩大,晋阳方面想不知道都难。
这座太原雄城之内的人,第一时间并不是慌乱,而是惊讶。
惊讶于秦沧为何舍本逐末,不全取冀州为根基,反而急着来打开并州的局面。
在惊讶之余,是强大的自信。
晋阳是战国时赵国旧都,坚固异常。
而太原更是并州心腹重地,广有世家,实力雄厚。
即便精锐被丁原带走,各家的动员能力依旧不容小觑,守备坚城并不难。
“秦贼嚣张,叫他饮恨晋阳城下!”
有晋阳士子大言不惭,立即招至反驳:“秦覆之能连番取胜,绝非浪得虚名之辈,能挡住他已是了不得了。”
“不错,挡住他便可!”这样的话引起了广泛认同:“我们将他拖在晋阳城下,使他攻坚破城不能,离去又不甘心,正好给朝廷争取时间。”
“今南匈奴驻军在此,使匈奴中郎将又正好是并州望族的子师公,驻城想来不是难事。”
士子们交头接耳,他们多是接到王氏号召赶来的。
可不要小看这样的士子,他们自身有一定战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带着家丁。
少则十几人,多则数十人,聚拢便是以千计数。
这些人个体战斗力甚至比军士还强悍,更不要说是征来守城的民夫。
而当中还有太原王氏、太原郭氏这样的顶尖望族,人数那就更多了。
太原郭氏这一带的顶梁柱是郭蕴,如今任雁门太守;其父郭全,曾官拜大司农。
来晋阳援场的是郭蕴的平辈族弟,名为郭定,年纪不到三十,长得风流倜傥,是个儒武双修的俊杰,手下领着家丁、豪杰三百余人。
他亦在坐席中,听众人交流,只微笑不语。
众人目光频顾,终于有人忍不住询问时,他方笑道:“防守有余。”
“叔义兄这么说,我们便放心了!”询问的人点头道。
不一会儿,酒肆外来了一人,道:“郭叔义可在此处?”
“我家公子在此,有甚事?”随行家丁答话。
门口那人立即向郭定遥行一礼:“使匈奴中郎将与郡君请您过去。”
郭定起身,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抱拳:“诸位,我就先失陪了。”
“还是郭叔义了得啊,上来便与这两位打交道。”有人言语中泛着酸意。
郭定笑道:“是兄抬举了,来此同为朝廷和太原出力,哪有什么高低之分呢?在下不过是凭借家族,多了些虚名而已,等贼寇临门时,还要仰赖诸位手段。”
众人一听,心里都无比舒服,连忙起身相送。
大世家内,草包二世祖有,但只是少数。
晋阳现任太守名为臧旻,广陵射阳人,将领出身,却也修儒。
此人经历丰富,干过太守、做过刺史,镇压过叛乱。
熹平年间,担任使匈奴中郎将,与夏育、田晏共击鲜卑,被檀石槐大破之——槛车入洛。
后又转任议郎、长水校尉、中山国相、如今走到了太原郡守这个实权两千石上。
如果不是当年那一场败仗,他或已身在三公九卿之列了。
如今他年过花甲,须发皆多出了苍色,但威严依旧:“秦覆之此子舍冀州而往并州,其人果有侵吞天下之志,不甘心做守地之贼啊。”
“只不过,我晋阳古赵之都,并州数得着的坚城,岂是他说破便能破的?”
“他是见前刺史丁原带走了并州精锐,打定并州空虚,所以才敢来犯!”王允神情颇为淡定:“你我二人合力,发动太原世家官民,再联合南匈奴,守城有余。”
“守城有余?”臧旻眉头微皱:“听子师的意思,你还有别的想法?”
“我等食汉禄、为汉臣,自当为朝廷解忧,只在一贼手下残喘坚持,岂不为人所笑?”
王允道出了自己的计划:南匈奴立营于城外,背靠晋阳雄城,结寨与晋阳互为犄角。
先放开让秦沧来攻,等他势尽之时,立即转守为攻,击破秦沧!
“我听说黑山之众有兵员五万余人!”于夫罗立马插话:“如今黑山内部渐稳,原先用不了的兵员,如今也能拉上场了。”
“哪有那么简单?他腹地需维稳,少说还得万余人,中山往北的幽州、常山往东的安平、巨鹿,这几处加一块也得万人。”
“南边更不必说,他还得防备白波,少说也得万人。”
“他能拉到晋阳城来的,最多两万战兵已是极限。”
王允是打过仗的,分析的很透彻:“这点兵力优势,莫非单于便怕了?”
臧旻亦盯着他:“我听到一些消息,说是呼厨泉部已被黑山军所困,甚至全数被俘,不知真假。”
“确实是在撤退时遭受了袭击,但我弟多是骑兵,不存在被困,更不可能被俘。”于夫罗回答的异常坚定:“他已来信,说明日便能赶回,我也有一事要与二位相商。”
“单于请讲。”
于夫罗的想法很简单:入城驻守。
他表示南匈奴部已经遭受损伤,呼厨泉部暂时失去了战斗力。
剩下的兵马不足以在外抵住秦沧的压力,军士有畏战之心。
闻言,臧旻王允脸色双双沉了下来:“到了这一步,单于是爱惜兵力么?”
“你有营可守,背有城可依,援军就在身边,何惧一远道而来的贼寇!?”
于夫罗要求进城,是附和他自身利益的,毕竟挡在前头就得多死人。
这些年,南匈奴对汉廷来说就是狗,打仗时候就是炮灰。
他老爹被杀,也就是因为族人当够了炮灰,想反抗了,所以搞死了尊奉汉廷的羌渠。
原先于夫罗也是一条好狗,要狗看门可以,但骨头也得给狗吃,狗也会规避风险啊!
他现在手上的人死一个少一个,秦沧到底有多少战斗力还不知道,万一全赔进去怎么办?
他人认为秦沧是来攻晋阳的,但根据秦沧写给自己的信来看:秦沧的目的是先吃掉自己!
这种情况下,于夫罗焉能不躲?
可于夫罗所求,和王允臧旻的利益又是冲突的。
第一,让南匈奴在外挡一遭,可以减少晋阳城的消耗;
第二,南匈奴在内,平添风险和不确定因素;
第三,就是王允所言,南匈奴在外,反击的时候更加方便。
不可调和。
于夫罗没有争吵的资格。
他在汉地没有地盘、没有人口、没有收入,全靠主人家养着。
不服也得服。
“城外粮草消耗颇大,要造大寨,也需人手帮衬。”于夫罗无奈道。
见于夫罗已答应驻扎在外,王允和臧旻都满意的笑了。
“此事单于不需担心。”王允笑道:“我随你同出城去,安排粮草和人手之事,顺带安抚各部。”
他是使匈奴中郎将,这是他工作所在。
如果战事有要求,他去驻扎在匈奴营中,亦无不可。
王允于夫罗二人离去。
那些被各处召集的士子抵达偏厅。
臧旻只能独自去见。
“怎不见王将军?”赶来的郭定问道。
臧旻微微一笑,将能说的都说给众人听了。
“只两万人,便是没有南匈奴助阵,秦贼也休想破城!”有一个王家的后辈说道。
郭定轻轻点头:“城内严防死守,滴水不漏,敌人终将无可奈何。”
众人信心愈足,摩拳擦掌。
没有了风险,那就是功勋了。
只要守城成功,在座的都将换来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城外。
刚带着王允回营不久的于夫罗,得到更加确切的消息:秦沧前沿部队,明日便可抵达!
而王允则召见了南匈奴的大小将校,安抚他们,并做着战事安排。
会后,他留下几个关系亲近的将校,并将他们分开问话:呼厨泉部情况到底如何?
一部重兵的下场,不但会影响到战局,更有可能影响到南匈奴的站位问题。
“并未听到确却消息。”
问到第二个人,还是这样的回答,王允已经产生了疑惑。
事关重大,时隔多日,怎么会没有确切消息?
除非……最高层的单于刻意隐瞒了消息!
他走入了第三个帐中,当中的人权限更高一些,他给出的消息则更进一步:“敌人已经快到面前了,呼厨泉依旧毫无动静,即便未被俘虏,只怕也被困死。”
“言之有理!于夫罗在撒谎!”
王允点头,目光闪烁,道:“让单于来见我……不对,带他一块回城!”
“不必了,我已来了!”
帐门被掀开,于夫罗身披甲胄,提着长戟走了进来。
在他身后,是一圈一圈的匈奴武士。
王允怒眉一抬:“单于,你这是何意!?”